针灸治疗-遗尿
- 格式:ppt
- 大小:354.00 KB
- 文档页数:20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三)一、A11、绝经前后诸证肝阳上亢者,宜配伍A、照海、阴谷B、中脘、丰隆C、关元、命门D、风池、太冲E、中脘、阴陵泉2、针灸治疗遗尿,除相应背俞穴外,还应选取以下哪组经脉的腧穴A、足太阳、足少阴B、足太阳、手太阴C、足太阳、手少阳D、任脉、足太阳E、任脉、足太阴3、针灸治疗实证痛经应取哪些经脉A、任脉、足少阴经B、任脉、足厥阴经C、任脉、足太阴经D、冲脉、足厥阴经E、督脉、足厥阴经4、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者,宜配伍A、照海、阴谷B、中脘、丰隆C、关元、命门D、心俞、神门E、中脘、阴陵泉5、遗尿伴夜梦多者,宜选用A、肾俞、命门B、百会、神门C、气海、足三里D、行间、阳陵泉E、太溪、悬钟6、针灸治疗崩漏实证应选取A、足三里、气海、中极B、关元、隐白、三阴交C、隐白、血海、阴陵泉D、肝俞、肾俞、关元E、太白、血海、阳陵泉7、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A、肝经、肾经B、肝经、脾经C、任脉、带脉D、任脉、冲脉E、任脉、督脉8、针灸治疗月经先期的主穴是A、中极、三阴交、肝俞B、气海、三阴交、归来C、关元、三阴交、肝俞D、中极、阴陵泉、血海E、关元、三阴交、血海9、针灸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应取哪些经脉A、任脉、足太阴经B、任脉、足厥阴经C、任脉、足少阴经D、带脉、冲脉、任脉E、任脉、督脉、冲脉10、针灸治疗遗尿,常选的耳穴是A、肾、膀胱、尿道、皮质下B、膀胱、三焦、脾、肺C、尿道、肾、三焦、肺D、内分泌、膀胱、脾、肺E、肾、脾、肺、尿道二、A21、治疗睡中遗尿,精神疲乏,肢冷畏寒,舌淡,脉沉细,除相应的背俞穴外,应选取的经脉是。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发表时间:2017-05-17T13:59:28.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吴海标(通讯作者)[导读]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广西南宁 530012)【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37-02 韦立富主任医师为朱琏针灸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桂派中医大师,全国第二批国医大师推荐候选人。
其从事中医针灸临床50余年,善于运用朱琏针灸手法,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擅长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并且颇有深刻的见地。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临床表现遗尿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自主随意排尿,祖国医学称之为“夜尿”“遗溺”等。
遗尿在临床上多指5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1]。
对于遗尿症的治疗,西药疗效一般,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较大[2]。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10%的5~6岁儿童夜间尿床,通常男孩比女孩多。
近期有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症与神经系统,尤其是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针灸治疗遗尿症,与调节大脑皮质的醒觉功能,和提高膀胱对尿容量刺激的阈值及增加抗利尿激素产生等因素有关。
2.病因病机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遗尿的记载。
《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列有“遗尿候“尿床候。
”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遗尿》言:“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考试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
”遗尿临床上以虚证多见。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13(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1.针灸治疗遗尿,常选的耳穴是(分数:2.00)A.肾、膀胱、尿道、皮质下√B.膀胱、三焦、脾、肺C.尿道、肾、三焦、肺D.内分泌、膀胱、脾、肺E.肾、脾、肺、尿道解析:解析:耳针法治疗遗尿:取肾、膀胱、皮质下、尿道、脑点。
每次取2~4穴,毫针刺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2.针灸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应取哪些经脉(分数:2.00)A.任脉、足太阴经√B.任脉、足厥阴经C.任脉、足少阴经D.带脉、冲脉、任脉E.任脉、督脉、冲脉解析:解析:钊灸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调补肝肾.理血调经。
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3.针灸治疗月经先期的主穴是(分数:2.00)A.中极、三阴交、肝俞B.气海、三阴交、归来C.关元、三阴交、肝俞D.中极、阴陵泉、血海E.关元、三阴交、血海√解析:解析:治疗月经先期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配隐白。
4.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分数:2.00)A.肝经、肾经B.肝经、脾经C.任脉、带脉D.任脉、冲脉√E.任脉、督脉解析:解析:崩漏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肝、脾、肾关系密切。
5.针灸治疗崩漏实证应选取(分数:2.00)A.足三里、气海、中极B.关元、隐白、三阴交√C.隐白、血海、阴陵泉D.肝俞、肾俞、关元E.太白、血海、阳陵泉解析:解析:针灸治疗崩漏实证:主穴:关元、三阴交、隐门。
配穴:血热配中极、血海;血瘀配血海、膈俞;湿热配中极、阴陵泉;气郁配膻中、太冲。
6.治疗遗尿伴夜梦多者,宜选用(分数:2.00)A.肾俞、命门B.百会、神门√C.气海、足三里D.行间、阳陵泉E.太溪、悬钟解析:解析:遗尿的针灸配穴:肾气不足配肾俞、命门、太溪;脾肺气虚配肺俞、气海、足三里;肝经郁热配行间、阳陵泉。
夜梦多配百会、神门。
医治小常识-治疗遗尿【耳针疗法】1法取耳穴:膀胱、肾、脾、胃、心、神门、脑点。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常规消毒一侧耳廓,把生王不留行贴在零点六厘米正方形的医用橡皮膏上,选穴压籽,嘱其家长每日按压三次,每次按压五分钟,睡前必按一次,每六日两耳交替贴压一次。
治疗效果,采用此法治疗一百例,治愈七十四例,占百分之七十四,显效十三例,占百分之十三,好转九例,占百分之九,无效四例,占百分之四。
来源:《中医药学报》,(四):三十二,一九八七。
按:遗尿者有多数夜眠不易唤醒,所以取耳穴心、神门、脑点,以通元神之府,取脾、肾、膀胱以培补脾肾之阳,使膀胱复职。
在治疗期间,嘱其家长配合,晚间定时叫醒孩子起床小便。
使其逐渐养成排尿的习惯。
本疗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儿容易接受。
但对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无效。
2法取耳穴:肾、膀胱、脾、肺、缘中、皮质下、耳中、额、骶椎。
注:伴有尿路感染者加内分泌,尿频者加尿道。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用长城牌JK—1 型耳穴探测器,在所选耳穴的相应区探寻敏感点,常规消毒后,将粘有黄精籽药粒的小胶布块置于选好的耳穴上,进行按压,使患者感到酸、麻、痛或发热感。
两侧耳穴同时贴压。
并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五至六次。
五天更换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疗效:采用此法治疗七十例,其中男三十二例,女三十八例;年龄最小三岁,最大二十岁,其中三至七岁二十六例,七至十五岁二十八例,十六至二十岁十六例;病程最短三年,最长二十年,除两例每周遗尿两至三次外,其余患者均为每夜遗尿最少一次,多者三至四次,其中十五例在白天睡觉也有遗尿。
以往曾作过针灸、磁疗以及药物治疗而无效者二十五例。
病因分类:原发性遗尿(自幼遗尿伴沉睡不易唤醒者)六十二例、占百分之八十八点六,继发性遗尿八例,占百分之十一点四。
疗效标准:痊愈:经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后遗尿停止,或能自行起床排尿者。
好转:治疗后遗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已基本控制,但遇过度疲劳、过饮等情况又有复发,或夜间需唤醒一次,唤之即醒,能自己排尿者。
.中医论坛.基于“删府别通,,理论探讨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蒋玉英楚佳梅*包烨华“脏腑别通”又称“脏腑旁通” “脏腑相通” “经络别通”等,是指脏腑间存在的一种区别于“脏腑相表里”的对应联系,即为“肺与膀胱相通”“心与胆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肾与三焦相通”n及“心包络与胃相通"。
现存明代李梃的《医学人门》一书中转引《五脏穿凿论》记录脏腑相别通关系,以及提出从两相通的脏腑一方人手,治疗另一方脏腑疾病的方法,如“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
“脏腑别通”扩展脏腑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在临床中见师者以 “脏腑别通”理论指导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收获捷效,深受启发。
本文从“脏腑別通”理论分析小儿遗尿症的病因病机,指导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的选穴,以冀开拓临床中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思路。
1小儿遗尿症的病因病机小儿遗尿症,西医称为“儿童夜间遗尿症”,>5岁儿童在3个月内在睡眠中发生尿床行为,平均>2次/周,即可诊断。
我国小儿遗尿症总体患病率为4.8%,5岁儿童遗尿患病率达 15.2%〜。
长时间尿床会造成患儿自卑心理、睡眠障碍、注意力涣散、尿路感染等问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发育131。
小儿遗尿症,中医又称“遗溺” “尿床”“夜尿”等,是一种尿液异常排泄的疾病。
《内经》最早提出“膀肮不约为遗溺”的病机,病位在膀胱。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4】。
水液代谢、尿液生成和排泄,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影响其中一环,均可导致小便的异常排泄。
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或因先天不 足、后天失养及情志失调等,尤易导致肺、肾、脾三脏功能 失调,使水液排泄异常、膀胱失约,发为遗尿。
2基于“脏腑别通”理论探析小儿遗尿症及 其针灸治疗蒋佳等[5总结肺经穴治疗其相通脏腑的膀胱腑病、膀胱经病的经验,论述应用“脏腑别通”理论之“肺与膀胱相通”指导治疗气化不利的膀胱腑病的中医理论依据,提出在针灸 治疗膀胱病时,应重用与膀胱相别通肺经之腧穴,亦可两经配 伍取穴治疗。
专利名称:一种结合针灸治疗遗尿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游浩为,杨明道,宋云,张燕蕾
申请号:CN201610453876.0
申请日:20160622
公开号:CN105920348A
公开日:
201609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针灸治疗遗尿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蝴蝶草根,僵蛹,鸡翮羽,溲疏,南五味子,白果根,金樱根,菜头肾,冬青子,火炮草果,栲栗,梦花根,鹿衔草,双肾子,人头七,功劳根和大夜关门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联合针灸治疗遗尿症,有效提高针灸的治疗效果,治愈率更高,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申请人:游浩为
地址: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黄河中路429号青岛市黄岛区辛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王希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