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4
检疫性PRA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1,工作开始,涉及查明检疫上令人关注并根据确定的PRA地区认为需要进行风险分析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
2,风险评估,开始对各种有害生物进行分类以确定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
风险评估然后评价有害生物进入、定殖、跨散的可能性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
3,风险管理,涉及确定管理方案以减少第二阶段查明的风险。
对这些方案效力、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价以便选定那些适宜的方案。
可能带来植物有害生物风险的有:注入基因的生物体即活体转基因生物;基因材料组合;遗传材料转移到另一生物体的结果。
PRA工作可以从以下活动开始:查明出现某种潜在有害生物风险的途径;查明可能需要采取植物检疫措施的有害生物;审查或修改植物检疫政策和重点活动。
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PRA有以下情况:在PRA地区发现某种新的有害生物已蔓延或暴发所出现的紧急情况;在输入商品中截获某种新的有害生物而出现的紧急情况;科学研究已查明某种新的有害生物风险;某种有害生物传入一个地区;根据某种有害生物在另一地区造成的破坏比原产地更大;多次截获某种有害生物;提出输入某种生物的要求;查明某种生物为其他有害生物的传播媒介;对某种生物进行遗传改变之后,清楚地查明其具有某种植物有害生物的潜力。
评估过程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有害生物分类;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估潜在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
分类的要素:有害生物的特性;在PRA地区是否存在;限定状况;在PRA地区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在PRA地区造成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的可能性。
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存活的可能性考虑的因素:运输的速度和条件,有害生物生命期与运输和储存时间有关的持续时间;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命期的脆弱性;可能与货物相联系的有害生物发生;在原产国、目的地国或者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对货物采用的商业程序。
向适宜寄主转移的可能性考虑的因素有:扩散机制,包括可使从途径向适宜寄主流动的媒介;输入商品是否将运往PRA地区的几个或多个终点;预计的商品用途;副产品和废物产生的风险。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有害生物风险分析endangered area: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establishment: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introduction:传入导致有害生物定殖的进入LMO:活体转基因生物任何具有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遗传材料新异组合的活生物体pathway:途经任何可使有害生物进入或扩散的方式Pest Free Area: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phytosanitary measure:植物检疫措施旨在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的任何法律,法规或者官方程序post-entry quarantine:入境后检疫对入境后的货物实施的检疫PRA area: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有关地区spread:扩散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1.PRA有哪些作用?答:(1)PRA是检疫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
(2)随着新的世界贸易体制的运作,进行PRA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
(3)PRA能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
(4)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
2.PRA的目标及三个阶段?答:目标:某一地区查明检疫上令人关注的有害生物和/或传播途径并评价其风险,查明受威胁地区以及酌情选定风险管理方案。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开始)涉及查明检疫上令人关注并根据确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认为需要进行风险分析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
第二阶段(风险评估)开始对各种有害生物进行分类以确定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
风险评估然后评价有害生物进入、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S1)。
第三阶段(风险管理)涉及确定管理方案以减少第二阶段查明的风险。
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一项包含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复杂系统工程。
目前我们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采取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专家评判的方法。
然而,对各种影响风险的因素的定量化却是PRA科学分析的重要基础工作。
尽管许多因素为定性因素,但仍有量化的必要,因为只有通过定量化,才能使不同种类和不同类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而最终为检疫决策提供更为确切的科学依据。
原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梁忆冰研究员等在已有的PRA研究成果及实际PRA工作的基础上,并参考FAO制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研究探索了有害生物风险定量化分析方法,在对有害生物风险进行定性分析评估的同时,辅以定量化分析,以提高风险评估水平。
植物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分析方法简介1.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分析指标体系o国内分布情况(P1)o潜在的经济重要性(P2)o潜在的经济危害性(P21)o是否为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媒介(P22)o国外重视程度(P23)o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P3)o受害栽培寄主的种类(P31)o受害栽培寄主的种植面积(P32)o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价值(P22)o传入的可能性(P4)o截获难易(P41)o运输过程中有害生物的存活率(P42)o国外分布广否(P43)o国内的适生范围(P44)o传播力(P45)o风险管理的难度(P5)o检验鉴定的难度(P51)o除害处理的难度(P52)o根除难度(P53)2.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分析指标评判标准序号评判指标评判标准1. 国内分布状况(P1) 国内无分布,P1=3;国内分布面积占0% ~ 20%,P1=2;占20% ~ 50%,P1=1;大于50%,P1=0,2. 1 潜在的经济危害性(P21) 据预测,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0%以上,和(或)严重降作物产品质量,P21=3;产量损失在20% ~ 50%之间,和(或)有较大的质量损失,P21=2;产量损失在5%~1%之间,和(或)有较小的质量损失,P21=1;产量损失小于1%,且对质量无影响,P21=0。
第一章绪论有害生物(p e s t)☐广义上是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即对人体健康、农业安全生产及生态系统等有害的物种☐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各种病原体的种、株系、生物型)[IPCC, 1997; GB/T 20879-2007; GB/T 21658-200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 e s t r i s k a n a l y s i s)☐广义上是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即对人体健康、农业安全生产及生态系统等有害的物种☐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各种病原体的种、株系、生物型)[IPCC, 1997; GB/T 20879-2007; GB/T 21658-2008]相关国际组织、法规和标准:WTO、GATT、FAO、IPPC、ISPM、SPS、TBT ISPM(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Phytosanitary Measure☐IPPC秘书处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也是FAO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计划的组成部分。
由IPPC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通过,并分发给其所有成员及区域植物保护组织执行,是各成员进行植物和植物产品国际贸易的指南和标准☐目的在于协调各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在植物和植物产品全球贸易过程中的传播扩散。
目前,各国普遍认识到,加强对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理解和推广应用,对提升国家进出境植物检疫水平、保护国内植物健康、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W T O与G A T T☐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关贸总协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内在的历史继承性✓宗旨✓基本原则✓组织与运行机制✓磋商一致的基本决策方式、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评审机制W T O与G A T T的区别☐机构性质GATT: 临时性多边贸易协议WTO: 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组织☐管辖范围GATT:只涉及货物贸易WTO: 涉及的贸易不仅包括货物,还包括服务与知识产权☐成员义务GATT: 成员以守则式的方式实施WTO: 成员承担义务的统一性☐争端解决GATT: 完全协商一致WTO: 反向协商一致W T O的宗旨☐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保护和维护环境W T O的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度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外外平等)✓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贸易、航海、关税、国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不得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范文英文回答:Hazardous organisms pose significant risks to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public health.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risk analysis is crucial inorder to assess and manage these risks effectively. In this report, I will analyze the risks posed by harmful organisms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risk mitigation.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harmful organisms that may pose a risk. This includes pests, pathogens, and invasive species that can cause damage to crops, forests, or human health. For example, the Asian citrus psyllid is a pest that transmits the bacteria causing citrus greening disease, which has devastated citrus industries in many countries.Once the potential harmful organisms are identified,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 their potential impact. Thisinvolves evaluating their biology, life cycle, andpotential for spread.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an infestation or outbreak. For instance, an outbreak of the pine beetle can lead to the destruction of vast areas of forest, resulting in economic losses for the timber industry and habitat loss for wildlife.Furthermore, it is crucial to assess the likelihood of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harmful organisms. This includes analyzing pathways of introduction, such as trade, travel, or natural dispersal.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that contribute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harmful organisms can help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exampl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merald ash borer to North America was likely facilitated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wood products.Based on the risk assessment, appropriate measures can be implemented to mitigate the risks posed by harmful organisms. This includes implementing quarantine measures,developing and enforcing regulations on the movement of goods and people, and conducting surveillance andmonitoring programs. For instance, the European Union has implemented strict regulations on the importation of plants and plant products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of harmful organisms.In conclusion, conducting a thorough risk analysis is essential for managing the risks posed by harmful organisms. By identifying potential harmful organisms, assessing their impact and likelihood of introduction, and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we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serisks and protect various sectors from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hazardous organisms.中文回答:有害生物对农业、林业和公共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重大风险。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对可能对生态环境、农作物、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等造成危害的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将对有害生物的传播、生态适应性、影响范围、传染性、致病性、繁殖能力等特征进行详细研究,以全面了解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首先,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是分析有害生物风险的重要考虑因素。
有些有害生物通过风、水、土壤、空气等途径进行传播,例如空气传播的病毒和细菌,或通过水传播的水生生物等。
在传播过程中,这些有害生物可以迅速扩散到其他地区,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准确把握各种传播途径,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其次,有害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对其潜在风险的分析至关重要。
一些有害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存活和繁殖,例如入侵物种常常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能够迅速占领新的生境。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并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评估有害生物的生态适应能力,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此外,有害生物的影响范围也是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有害生物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和传播能力,能够迅速扩散到多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对全球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等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详细研究有害生物的传播特征和影响范围,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此外,有害生物的传染性、致病性和繁殖能力也是评估有害生物风险的重要因素。
一些有害生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能够迅速感染和害死许多宿主,例如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对人类、动物和农作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此外,一些有害生物繁殖能力强,能够迅速扩大数量,并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了解有害生物的传染性、致病性和繁殖能力,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综上所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对可能对生态环境、农作物、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等造成危害的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