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之药剂学
- 格式:doc
- 大小:310.50 KB
- 文档页数:12
西药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2009年真题-(1)A1型题1. 以下哪一条不是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A.温度B.浸出时间C.药材的粉碎度D.浸出溶剂的种类E.浸出容器的大小答案:E2. 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的半径B.混悬微粒的粒度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E.混悬微粒的直径答案:C[解答] 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剂中微粒沉降速度v与r2、与ρ1-ρ2成正比,与η成反比。
故本题答案应为C。
3. 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潜溶剂E.加入助悬剂答案:E[解答] 加助悬剂是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它可增加混悬液介质的粘度,并被吸附于混悬微粒的表面增加其亲水性,有利于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和聚结,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但不能增加混悬粒子的溶解度。
故本题答案应为E。
4.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硬脂酸钠D.羧甲基纤维素钠E.硅皂土答案:C[解答] 作为混悬剂助悬剂的主要条件是助悬剂必须是亲水性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粘度。
根据stockes公式,v与η成反比,η愈大,v愈小,可减小沉降速度,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助悬剂被微粒吸附,也增加微粒的亲水性,进而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硬脂酸钠不具有混悬剂的条件,不能做助悬剂。
5. 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是A.f值B.fo值C.d值D.z值E.nt值答案:B[解答] 热压灭菌是通过加热使微生物体的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
灭菌过程微生物杀灭速度符合一级过程,即lgnt=lgno—kt°。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物品中微生物数90%所需时间称为d,则选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为代表菌种,将1/z值定为10℃,参比温度定为121℃,此时的f值即为fo值,fo值是将各种灭菌温度下的灭菌时间换算成灭菌效果相等的121℃下的对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灭菌时间,所以,fo值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杀死待灭菌物品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由此可见fo才是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
09级药剂学考试大题及部分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1.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结合水:以物理化学方式与物料结合的水分。
非结合水: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结合的水分。
2.无菌操作法整个过程在不存在任何后的微生物的无菌环境中制备的方法。
3.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相对湿度称为临界酵素浓度。
4.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5.DV置换价,为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的比值。
四、处方分析及制备过程1.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片(复方新诺明片)【处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400g三甲氧苄氨嘧啶(TMP)80g•淀粉40g,填充剂和崩解剂•10%淀粉浆24g 黏合剂•干淀粉23g(4%左右)外加崩解剂•硬脂酸镁3g(0.5%左右)润滑剂•制成1000片(每片含SMZ 0.4g)。
•【制备】将SMZ、TMP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粒后,置70℃~8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即得。
2.写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制备工艺红霉素肠溶片第一部分处分:红霉素1亿单位淀粉0.0575kg 填充剂淀粉浆(10%)0.01kg 粘合剂硬脂酸镁0.0361kg 润滑剂第二部分处分:HPMCMP 0.028kg 肠溶衣蓖麻油0.0168kg 增塑剂85%乙醇560ml 溶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5.6g问题:请写出制剂的制备工艺答案略(见07试卷)3.石灰搽剂处方: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1)问:乳剂类型W/O(2)问:乳化剂氢氧化钙与花生油生成的新生皂(3)问:制备过程答案见实验指导4.复凝聚法制备液体石蜡微囊处方:液状石蜡主药(囊心物)明胶囊材阿拉伯胶囊材37%甲醛溶液固化剂5%醋酸溶液pH调节剂20%氢氧化钠溶液pH调节剂问:制备过程答案见实验指导五、计算题1.求片重范围(题型类似于08卷计算题第一题)2. 已知无水葡萄糖对氯化钠的等渗当量为0.18,求葡萄糖的等渗浓度。
第一章绪论【大纲解读】【考题预测】1-2分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一)剂型的概念由于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术所制得的各种药物一般是粉末状的、结晶状的或者是浸膏状态,所以病人是无法直接使用的。
因此,有必要将这些粉末状的、结晶状的或者是浸膏状态的药物加工成便于病人使用的给药形式(如丸剂、冲剂、片剂、膜剂、栓剂、软膏剂、胶囊剂、气雾剂、滴鼻剂、乳剂等),这些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二)制剂的概念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reparations)。
应当说明的是,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房中调配制备的,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科学称为调剂学。
【精要速记】剂型:形式,制剂:品种。
【经典真题】(A型题)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C.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D.同一药物也可以制成多种剂型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奠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答疑编号911010101]【答案】C(B型题)A.药物剂型B.药物制剂C.药剂学D.调剂学E.方剂1.根据《中国药典》等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答疑编号911010102]【答案】B2.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答疑编号911010103]【答案】A(三)药剂学的概念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沦、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为了便于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将其内涵分成如下三个层次加以具体阐述:第一,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第二,药剂学的研究内容有: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五个方面;第三,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200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之药理学:前程() 2009-9-2810:12:20 【前程:】药理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药理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药效学及药动学的理论及参数在指导药物应用中的意义。
2.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3.各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4.各类相关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2)药物分布及影响因素(3)药物代谢过程、药物代谢的结果、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诱导剂及抑制剂(4)药物排泄途径、药物排泄的临床意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清除率、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稳态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1)对因治疗、对症治疗(2)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量效关系、量效曲线、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效价、效能、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等在药物应用中的意义(1)青霉素的体内过程、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2)双氯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替莫西林、哌拉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1)头孢菌素的分代及各代抗菌作用的特点及临床应用(2)各代头孢菌素的常用药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吡肟(1)亚胺培南、氨曲南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2)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1)克林霉素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抗菌作用及不良反应(1)四环素类抗菌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四环素、米诺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1)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等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1)磺胺类药的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磺胺嘧啶、磺胺甲唑、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机制及特点(1)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体内过程特点、抗菌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吡嗪酰200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之药物分析:前程() 2009-9-2810:12:58 【前程:】药物分析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中药学(中级)《中药药剂学》考试大纲2009年中药学(中级)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卫生资格考试:091)第一单元中药药剂学绪论细目一:中药药剂学性质与常用术语要点:1.中药药剂学的性质2.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3.中药药剂学的常用术语细目二: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要点:1.药典的性质、作用及中国药典的版次2.《部颁标准》与《局颁标准》3.GMP 的基本概念细目三:药物剂型的分类要点:1.按物态分类2.按制法分类3.按分散系统分类4.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第二单元制药卫生细目一:制药卫生标准要点:1.制药卫生标准(参见《中国药典》2005 年版。
一部)2.中药制药过程的污染途径细目二: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要点:1.洁净室的等级及适用范围2.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细目三: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要点:1.物理灭菌法1-1 干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1-2 湿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1-3 紫外线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1-460Co-辐射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2.滤过除菌法3.化学灭菌法3-1 气体灭菌法的应用3-2 浸泡与表面消毒法的应用4.无菌操作法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细目四:防腐要点:1.常用防腐剂的种类2.常用防腐剂的性质与应用第三单元粉碎、筛析与混合细目一:粉碎方法要点:1.粉碎的目的2.干法粉碎的适用范围3.湿法粉碎的适用范围4.低温粉碎的适用范围5.超细粉碎的概念细目二:筛析要点:1.筛析的含义2.筛析的目的3.药筛的种类与规格4.粉末分等(参见《中国药典》2005 年版。
一部)细目三:混合要点:1.混合原则2.混合方法第四单元散剂细目一:散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要点:1.散剂的含义与特点2.散剂的分类3.散剂的质量要求细目二:散剂的制备要点:1.一般散剂的制法2.特殊散剂的制法2-1 含毒性药物的散剂2-2 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2-3 含液体药物的散剂2-4 眼用散剂第五单元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细目一:浸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要点:1.中药的浸提过程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细目二: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1.常用浸提溶剂(水、乙醇)的性质2.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2-1 煎煮法2-2 浸渍法2-3 渗漉法2-4 回流法2-5 水蒸气蒸馏法细目三:提取液的分离方法要点:1.沉降分离法的特点与选用2.离心分离法的特点与选用3.滤过分离法的特点与选用3-1 普通滤器的种类与常用滤材3-2 微孔滤膜的滤过原理和滤膜选择3-3 超滤的含义及应用细目四:常用精制方法要点:1.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2.醇提水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3.盐析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细目五:浓缩1.浓缩与蒸馏的含义和两者区别2.常压蒸发的原理与应用3.减压蒸发的原理与应用4.薄膜蒸发的原理与应用5.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细目六:干燥要点:1.常压干燥的原理与应用2.减压干燥的原理与应用3.流化干燥的原理与应用3-1 沸腾干燥3-2 喷雾干燥4.冷冻干燥的原理与应用5.红外线干燥的原理与应用第六单元浸出药剂细目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分类要点:1.浸出药剂的含义2.浸出药剂的分类细目二:常用浸出药剂的种类与制法要点:1.合剂与口服液的含义、特点与制法1-1 合剂1-2 口服液2.糖浆剂与煎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1 糖浆剂2-2 煎膏剂3.酒剂与酊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3-1 酒剂3-2 酊剂4.流浸膏、浸膏剂、茶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4-1 流浸膏4-2 浸膏剂4-3 茶剂细目三: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要点:1.合剂的质量要求2.口服液的质量要求3.糖浆剂的质量要求4.煎膏剂的质量要求5.酒剂与酊剂的质量要求6.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质量要求7.茶剂的质量要求第七单元液体药剂细目一:液体药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要点:1.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2.液体药剂的分类2-1 按分散系统分类2-2 按给药途径分类细目二:表面活性剂要点:1.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组成2.表面活性剂的特点3.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3-1 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3-2 亲水亲油平衡值3-3 起昙与昙点3-4 毒性4.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应用4-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3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细目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要点:1.增溶原理2.助溶的机理与常用助溶剂3.制成盐类的应用4.混合溶剂的应用细目四:真溶液型药剂要点:1.真溶液型药剂的含义与特点2.各类真溶液型药剂的制法2-1 芳香水剂2-2 露剂2-3 甘油剂细目五:胶体溶液型药剂要点:1.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2.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制法2-1 高分子溶液的制法2-2 溶胶的制法细目六:乳浊液型药剂要点:1.乳浊液型药剂的含义与分类2.乳浊液型药剂的特点3.乳浊液型药剂的制法3-1 混合乳化剂HLB 值的计算3-2 乳浊液制法4.乳剂不稳定现象细目七:混悬液型药剂要点:1.混悬液型药剂的含义与特点2.混悬液型药剂的常用附加剂2-1 润湿剂的作用与种类2-2 助悬剂作用与种类2-3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3.混悬液型药剂的制法第八单元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细目一:概述要点:1.注射剂的含义与特点2.注射剂的分类3.注射剂的质量要求细目二:热原要点:1.热原的含义2.热原的基本性质3.注射剂中污染热原的途径4.注射剂中热原的除去方法5.热原的检查方法细目三:注射剂的溶剂要点:1.常用注射剂的溶剂2.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原理细目四:注射剂的附加剂要点:1.增加主药溶解度附加剂的性能与用法2.防止主药氧化附加剂的性能与用法3.抑制微生物增殖附加剂的性能与用法4.调整pH 值附加剂的性能与用法5.调节渗透压附加剂的性能与用法(冰点降低数据法的计算方法)6.减轻疼痛附加剂的性能与用法细目五:注射剂的制备要点:1. 中药注射剂常用提取与精制方法1-1 蒸馏法1-2 水醇法1-3 醇水法1-4 超滤法2.中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2-1 配制与滤过2-2 灌封2-3 灭菌与检漏2-4 印字与包装3.注射剂的容器3-1 注射剂容器的种类与规格3-2 安瓿的处理方法细目六: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查要点:1.装量与装量差异检查2.可见异物检查3.不溶性微粒检查4.无菌检查5.有关物质检查6.热原与细菌内毒素检查细目七:输液剂要点:1.输液剂的定义与特点2.输液剂的种类3.输液剂的制备细目八:眼用溶液剂要点:1.眼用溶液剂的含义2.眼用溶液剂的质量要求3.眼用溶液剂的附加剂4.眼用溶液剂的制法第九单元外用膏剂细目一:概述要点:1.外用膏剂的含义与特点2.外用膏剂的分类3.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细目二:软膏剂要点:1.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1-1 油脂性基质1-2 乳剂型基质1-3 水溶性基质2.软膏剂的制法2-1 研和法2-2 熔合法2-3 乳化法3.眼膏剂的含义与特点细目三:黑膏药要点:1.黑膏药的原料选用与处理2.基质原料的要求与选择3.黑膏药的制法细目四:橡胶膏剂要点:1.橡胶膏剂的基质1-1 基质的组成1-2 常用基质2.橡胶膏剂的制法细目五:巴布膏剂与涂膜剂要点:1.巴布膏剂1-1 含义与特点1-2 制法2.涂膜剂2-1 含义与特点2-2 制法第十单元栓剂细目一:栓剂的特点与作用机理要点:1.栓剂的含义2.栓剂的分类3.栓剂的作用特点4.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细目二:栓剂的基质要点:1.栓剂基质的要求2.基质的种类细目三:栓剂的制法1.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流程2.润滑剂的种类与选用细目四:栓剂的质量要求要点:1.重量差异2.融变时限3.微生物限度第十一单元胶剂细目一:胶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要点:1.胶剂的含义与特点2.胶剂的种类细目二:胶剂的原辅料和制法要点:1.胶剂原料的选择与处理2.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择3.胶剂的制法第十二单元胶囊剂细目一:胶囊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要点:1.胶囊剂的含义与分类2.胶囊剂的特点及规格细目二:胶囊剂的制备要点:1.硬胶囊剂的制备1-1 空胶囊的选择1-2 药物的处理及填充2.软胶囊(胶丸)的制备2-1 压制法2-2 滴制法细目三:胶囊剂的质量评定要点:1.水分2.装量差异3.崩解时限4.微生物限度第十三单元丸剂细目一:丸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要点:1.丸剂的含义与特点2.丸剂的分类细目二:水丸要点:1.水丸常用赋形剂的选用2.药粉的要求3.水丸的制法3-1 原料的准备3-2 起模3-3 成型3-4 盖面3-5 干燥3-6 选丸细目三:蜜丸要点:1.蜜丸的含义与特点2.蜂蜜的选择与炼制2-1 蜂蜜的选择2-2 炼蜜的目的2-3 炼蜜的方法3.炼蜜的规格与选用4.蜜丸的制法5.蜜丸的包装细目四:浓缩丸和水蜜丸要点:1.浓缩丸1-1 浓缩丸的含义与分类1-2 药材的处理方法1-3 浓缩丸的制法2.水蜜丸2-1 水蜜丸的含义2-2 水蜜丸的制法细目五:微丸要点:1.微丸的含义与特点2.微丸的制法细目六:糊丸和蜡丸要点:1.糊丸1-1 糊丸的含义与种类1-2 糊丸的制法2.蜡丸2-1 蜡丸的含义与特点2-2 蜡丸的制法细目七:滴丸要点:1.滴丸的含义与特点2.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3.冷却剂的种类与选用4.滴丸的制法细目八:丸剂的包衣与质量检查要点:1.丸剂包衣1-1 包衣的目的1-2 包衣的种类2.质量检查2-1 外观检查2-2 水分2-3 重量差异2-4 装量差异2-5 溶散时限第十四单元颗粒剂细目一:颗粒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要点:1.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2.颗粒剂的分类细目二:颗粒剂的制法与质量要求要点:1.颗粒剂的制法1-1 水溶性颗粒剂1-2 酒溶性颗粒剂1-3 混悬颗粒剂1-4 泡腾颗粒剂1-5 块状冲剂2.颗粒剂的质量要求第十五单元片剂细目一:概述要点:1.片剂的含义与特点2.片剂的分类细目二:片剂的赋形剂要点:1.稀释剂与吸收剂2.润湿剂与黏合剂3.崩解剂4.润滑剂细目三:片剂的制备要点:1.制颗粒1-1 片剂制粒的目的1-2 湿法制粒1-3 干法制粒1-4 颗粒的处理与要求2.压片2-1 中药原料的处理2-2 片重计算2-3 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和全粉末直接压片法细目四:片剂的包衣要点:1.片剂的包衣目的、特点和种类1-1 片剂的目的与特点1-2 片剂的种类2.包衣物料2-1 糖衣的种类与应用2-2 薄膜衣的种类与应用2-3 肠溶衣的种类与应用细目五:片剂质量检查要点:1.外观检查2.硬度检查3.重量差异4.崩解时限5.鉴别试验6.含量测定7.溶出度第十六单元气雾剂细目一:概述要点:1.气雾剂的含义与分类2.气雾剂的吸收特点细目二:气雾剂的组成要点:1.药物与附加剂2.抛射剂3.耐压容器4.阀门系统细目三:气雾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要点:1.气雾剂制法1-1 制备工艺流程1-2 压灌法和冷灌法的特点与应用2.质量检查第十七单元膜剂细目一:概述要点:1.膜剂的含义与特点2.膜剂的分类细目二:膜剂原辅料与制备要点:1.膜剂辅料的要求和种类1-1 成膜材料1-2 增塑剂1-3 其他辅料2.膜剂的制备第十八单元药物制剂新技术细目一:β-环糊精包合技术要点:1.β-环糊精包合的作用2.包合物的制备2-1 饱和水溶液法2-2 研磨法2-3 冷冻干燥法细目二:微型包囊技术要点:1.微型包囊的含义与特点2.常用包囊材料3.相分离-凝聚法制备微囊3-1 制备原理3-2 制备方法细目三:固体分散技术要点:1.固体分散体的含义与特点2.常用载体3.固体分散体的制法3-1 熔融法3-2 溶剂法3-3 溶剂-熔融法第十九单元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细目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要点: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2.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3.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细目二:药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要点:1.留样观察法2.加速试验法(经典恒温法)3.药物制剂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方法第二十单元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评价细目一:概述要点:1.生物药剂学的含义2.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细目二:生物利用度要点:1.生物利用度的含义2.绝对生物利用度的含义3.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细目三:溶出度要点:1.溶出度的含义2.溶出度测定目的3.溶出度测定的方法第二十一单元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细目一:概述要点:1.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的含义2.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细目二:配伍变化的类型要点:1.按配伍变化性质分类2.按药物特点及临床用药情况分类3.按配伍变化发生的部位分类细目三:药剂学的配伍变化要点:1.物理配伍变化1-1 溶解度的改变1-2 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1-3 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2.化学配伍变化2-1 产生浑浊或沉淀2-2 产生有毒物质2-3 变色与产气2-4 发生爆炸参考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盐酸地尔硫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200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之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前程() 2009-9-2810:05:43 【前程:】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包括执业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业务活动、从事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反映了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和处理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
2.处方审核、处方调配、用药指导以及药学计算。
3.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临床常见病症、慢性疾病及艾滋病等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
5.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和临床常见中毒物质与解救。
6.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7.药品临床评价以及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8.药品保管、药物信息服务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
(4)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5)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1)部分药品服用的适宜时间(2)剂型的正确使用(滴丸、泡腾片、舌下片、咀嚼片、软膏剂、含漱剂、滴眼制、眼膏剂、滴耳剂、滴鼻剂、鼻用喷雾剂、栓剂、透皮贴剂、膜剂、气雾剂、缓控释制剂)200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之中药化学:前程() 2009-9-2810:17:43 【前程:】中药化学部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大类化台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大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
4.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5.一些常用中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一些中药材所具有的不良反应和相关的化学成分以及在现阶段的应用与限制情况。
说明:本部分所要求的中药材的选择依据是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09年专升本入学《药剂学》考试大纲《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剂设计和制备理沦、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科学,是具体研究和论述药物制剂基本理论及剂型设汁的基本原理,各种剂型的制备过程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各主要药物剂型的特征,基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明确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和药效的关系;熟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应用,熟悉各主要剂型所需的常用辅料和个剂型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标准;了解制药设备的特点和作用,了解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了解药学服务的特点和内容。
本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药剂学》,2009年1月第一版,张琦岩、孙耀华主编。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药品、辅料、剂型、制剂、新药、非处方药的定义2、举例说明药物剂型的三种分类方法3、药品标准的概念,药典的定义和内容4、GMP、GSP的含义和认证程序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应用2、举例说明液体制剂常用溶剂的类型3、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和结构特点4、举例说明表面活性剂的分类5、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HLB的定义6、混合HLB的计算公式是什么7、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定义8、溶解度的概念,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9、芳香水剂、糖浆剂的概念和特点10、高分子溶液剂的定义,与溶胶剂有何区别11、混悬剂的定义与质量要求12、混悬剂的微粒沉降定律(Stokes方程)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根据这一公式增加稳定性13、混悬剂中絮凝剂的概念与作用,控制稳定混悬剂的ζ电位范围是多少14、混悬剂的质量评价方法15、乳剂的定义、组成和类别16、乳剂的不稳定性的表现和原因第三章浸出制剂1、浸出制剂的定义与特点,常用浸出溶剂有哪些2、浸出过程的四个阶段,,影响浸出的因素3、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和回流法的定义和特点4、酒剂和酊剂的定义和区别第四章注射剂与滴眼剂1、注射剂的概念、分类、特点和质量要求2、热原的定义、组分、性质及去除方法3、注射用水和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4、注射剂常用附加剂5、等渗、等张的概念及调节方法(冰点降低数据法和氯化钠等渗当量法)6、物理灭菌方法的种类,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7、制备注射剂的工艺流程8、Vc处方分析及实验步骤9、输液的定义、分类和质量要求10、输液的生产工艺流程,配制和灭菌的主要方法11、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制备流程图及存在问题12、滴眼液定义、质量要求,举例说明滴眼液常用附加剂第五章软膏剂和贴膏剂1、软膏剂的定义、分类和质量要求2、举例说明常用软膏油脂性基质(凡士林、石蜡、羊毛脂、硅油)类别3、常用乳剂型基质的组成、种类和特点,实例分析乳剂型基质(课后检测)4、水溶性基质的种类5、举例说明常用的透皮促进剂6、软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7、眼膏剂的定义、特点和基质要求8、贴膏剂的概念第六章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1、散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备工艺流程2、颗粒剂的定义、特点与储存3、颗粒剂湿法制粒的主要步骤4、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制成胶囊剂的限制5、空胶囊壳的成分与规格6、肠溶胶囊剂和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7、胶囊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和合格标准第七章片剂1、片剂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片剂的常用辅料的定义(用处),主要辅料举例3、润湿剂和黏合剂的区别和种类4、崩解剂的作用机制,生产中崩解剂的加入方法和速率特点5、湿法制粒压片流程图6、包衣的目的、包衣种类和质量要求7、主要的包衣材料有哪三类?肠溶衣有什么特点8、理解片剂处方7-1,7-3的辅料分析9、片剂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和标准是什么10、溶出度和释放度有何区别,检测溶出度有何意义,测定方法是什么第八章中药丸剂与滴丸剂1、中药丸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2、举例说明中药丸剂常用辅料3、滴丸剂的定义与特点,冷凝液的用途和特点是什么4、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滴制过程中如何控制质量第九章其他剂型1、栓剂的定义和质量要求,栓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项目是哪些2、气雾剂的定义、组成和特点,气雾剂在临床有哪些应用3、微囊的定义与特点是什么4、脂质体的组成和特点,画出单室脂质体的结构并注明组成5、膜剂的定义与特点6、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特点(与普通制剂相比)7、缓控释制剂的主要类型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1、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范围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哪些3、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有哪些4、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的条件是什么第十一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是什么2、药物体内吸收的概念,药物的转运方式及各方式的特点3、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有哪些4、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剂型因素有哪些5、不同的剂型的吸收特点有哪些,口服吸收的顺序怎样?6、药物体内分布的定义,表观分布容积的定义与意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7、药物代谢的定义、排泄的定义与方式,简述肾排泄的三个过程8、药物动力学的定义,动力学模型的种类9、主要参数K,t1/2,V d,AUC的定义与计算10、什么是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公式是什么11、什么是房室,如何理解一室模型,特点是什么12、单室静脉注射给药的血药法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例题11-6)13、单室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滴注停止后血药浓度计算(例题11-8)14、单室口服(血管外)给药模式示意图15、静脉推注给药的二室模型示意图16、血管外给药给药的二室模型示意图第十二章处方调剂与药学服务1、处方调剂的定义2、什么是处方,医师处方的组成是什么3、处方制度中对处方限量、处方保管有何规定4、处方调配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处方审查的内容有哪些?5、零售药房的定义、特点与任务是什么6、药物制剂配伍的定义与目的7、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8、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与方法9、药学服务的含义与目标,与临床药学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劑型、製劑和藥劑學的概念1.藥物劑型:為適應防治的需要而製備的藥物應用形式,簡稱劑型。
2.藥物製劑:是根據藥典或藥政管理部門批准的標準、為適應防治的需要而製備的不同給藥形式的具體品種,簡稱製劑,是藥劑學所研究的物件。
3.藥劑學:是研究藥物製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製備工藝和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技術科學。
第二節藥物劑型的重要性①改變藥物的作用性質:如硫酸鎂口服瀉下,注射鎮靜。
②改變藥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與口服、緩釋、控釋。
③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緩釋與控釋。
④產生靶向作用:如脂質體對肝臟及脾臟的靶向性。
⑤可影響療效:不同的劑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第二章散劑、膠囊劑、顆粒劑第一節粉碎、篩分與混合1、粉碎粉碎是將大塊物料破碎成較小的顆粒或粉末的操作過程。
(機械力)目的:減少粒徑、增加比表面積。
粉末的分級,控制物料的細度,獲得較均勻的粒子群(1)粉碎的意義①細粉提高難溶性藥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②細粉提高分散性,利於混合均勻,混合度與各成分的粒徑有關;③有助於從天然藥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2)粉碎機理、方法及設備①粉碎機理:粉碎過程依*外加機械力的作用破壞物質分子間的內聚力。
(耗能)力的形式:撞擊、研磨、剪切、壓縮、彎曲綜合作用。
②粉碎方法【熟】注意比較它們的對應關係.A、閉塞粉碎:自由粉碎B、開路粉碎迴圈粉碎:度要求高的粉碎。
C、幹法粉碎:在藥品生產中多採用幹法粉碎。
濕法粉碎:D、低溫粉碎:E、混合粉碎:兩種以上的物料一起粉碎的操作叫混合粉碎。
③粉碎設備【瞭解】球磨機衝擊式粉碎機(萬能粉碎機) 氣流式粉碎機膠體磨粉碎原理《中國藥典》2000年版把粉末分為六級。
最粗粉、粗粉、中粉、細粉、最細粉、極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