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docx
- 大小:27.60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II系统在临床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侯云静;唐晟;王彬;李冰【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 II)系统是目前临床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广泛且极具权威的危重患者病情评价系统。
APACHE II能够正确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分值越高病情越重,且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危重病预后评价系统。
追溯APACHE II系统的历史发展以及在重症监护领域的应用现状,对其应用的局限性进行回顾和探讨,提示在临床重症监护中充分利用APACHE II系统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使之更好的为临床服务,使危重病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工作中得到更广泛更合理的应用,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和重症监护水平。
【总页数】3页(P84-86)【作者】侯云静;唐晟;王彬;李冰【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4【相关文献】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J], 刘卫珍;罗丽;熊楚梅2.护理资源管理配置重症监护护理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J], 曹起云3.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ICU中的临床应用 [J], 李曦;岳凤;刘国锋4.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急生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评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J], 窦丽;王艳梅;侯军丽;侯桂红;聂玉琴5.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急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J], 魏强;王明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联合诺顿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赵敬花;朱明丽;柴惠红;黄培【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2(029)006【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治疗的13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每天进行动态APACHE Ⅱ及NORTON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调整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对策;对照组患者按疾病种类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身成就感、压力感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其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压力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及NORTON评分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能力,并指导护理人力的合理调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压力感.【总页数】4页(P13-16)【作者】赵敬花;朱明丽;柴惠红;黄培【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浙江,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浙江,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浙江,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浙江,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R472.2【相关文献】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谭伟丽;蒋丽红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J], 孟新科;郑晓英;吴华雄;杨径;魏刚;陈伟峰;刘德红3.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ICU中的临床应用 [J], 李曦;岳凤;刘国锋4.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急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J], 魏强;王明皓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Ⅳ评分在评估肝移植术后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J], 胡月云;刘媛;刘波;马盈盈;颜君;李铁花;胡爱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对预后的影响吕金龙【摘要】目的:对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方法96例危重症患者,将其按照治疗后存活、死亡为依据,分成观察组(存活)和对照组(死亡),各48例。
对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10分,随着APACHEⅡ评分增加,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也随之增加;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动脉血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3【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预后【作者】吕金龙【作者单位】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临床上,危重病患者多数情况下起病相对较急,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并且临床治疗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针对危重病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2]。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者展开了分组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危重病患者,按照治疗后存活、死亡为依据分成观察组(存活)和对照组(死亡),每组48例。
观察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3±13.2)岁,感染性休克13例,创伤性休克15例,急性胰腺炎9例,急性中毒1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3.2±12.8)岁,感染性休克15例,创伤性休克14例,急性胰腺炎7例,急性中毒12例。
科学护理分析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徐婷,王永珍 (威海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2642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急诊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APACHEⅡ评分护理,对比两组重症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缩短重症监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诊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护理;应用价值急诊科收治各种患者,其中不乏重症或者病情复杂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其病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并实施针对性处理,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
APACHEⅡ评分是目前临床最为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将此系统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管理中,能更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帮助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分析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我院60例急诊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3.28±2.05)岁。
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25±2.03)岁。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实施APACHEⅡ评分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APACHEⅡ评分。
0~15分:实施2级护理,护理人员进行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等,并定时翻身;15~25分:实施1级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平卧,建立大血管静脉通路、辅助吸氧,并根据医嘱行针对性护理;>25分:实施特级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锁骨下静脉通道,给予气垫床,并根据医嘱行针对性护理。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刘卫珍;罗丽;熊楚梅【摘要】综述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将其应用于内科系统中还有待于探索.【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0(024)001【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作者】刘卫珍;罗丽;熊楚梅【作者单位】430070,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43007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30070,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最权威的危重疾病评分系统。
由 Knaus等[1]于1981年提出并于1985年进一步改进而成,现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危重病情评分是用数字化定量评价危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的方法。
在重症监护病房及时收集病人病情变化的大量信息,制订能真实反映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有助于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APACHE评分法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客观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控制组间可比性、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某些物质的关系、选择手术时机、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时疾病严重程度的统一标准及动态评分评价救治水平等[2]。
现就我国APACHEⅡ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加以综述。
1 APACHEⅡ评分系统简介APACHEⅡ评分系统由A、B、C项组成。
A项为急性生理学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scale,APS),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平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糖值、血清钠、血清钾、血肌酐、白细胞计数、动脉血pH值、血清碳酸氢盐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项指标。
APACHEⅡ评分在预测急诊危重病人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李朝宏【摘要】目的为了探讨APACHEⅡ评分在预测急诊危重病人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急诊危重病人预后的预测实际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211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不同APACHEⅡ评分段患者的死亡发生率,同时比较存活患者与病死患者的平均年龄、ICU住院时间、性分布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结果随着患者APACHEⅡ评分水平的不断升高,实际病死率、预计病死率以及阳性率均显著的升高;在平均年龄上,组间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的高于存活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APACHEⅡ评分上,组间比较,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的高于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APACHEⅡ评分可以准确的评价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预测急诊危重病人的预后.【期刊名称】《云南医药》【年(卷),期】2014(035)002【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APACH EⅡ评分;急诊危重病;应用价值【作者】李朝宏【作者单位】楚雄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楚雄6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9.7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系统)是应用较为成熟的和广泛的,并且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1]。
这种方法凭借其简便和可靠的特点,得到了广大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
目前APACHEⅡ评分系统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危重病人普遍使用的评分系统。
虽然我国医学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和劣势[2],但是随着AP ACHEⅡ评分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在一些大城市这种方法的优势和效果也得到了推广。
而从我国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报道分析均证实了APACHEⅡ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APACHEⅡ评分在预测急诊危重病人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急诊危重病人预后的预测实际提供指导和依据,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211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措施
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重症患者在护理措施中使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评分Ⅱ(APACHEⅡ)后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
入的160例急诊重症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
用APACHEⅡ评分护理,另8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
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75%)显著比对照组(91.25%)高(χ2=5.921,P<0.05)。
结论: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从而为相应的护理
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护理满意度较高,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诊重症;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75-01
急诊抢救室收治患者危重、病死率高,病种复杂且进展快,对急诊室医护人
员的工作能力与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1]。
目前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的预后评估大
多凭借医生以往的工作经验,缺乏客观依据,临床工作中仍然有大量患者因病情
变化不能被及时发现,导致病情进一步严重,影响预后[2]。
因此我院展开研究,
现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160例急诊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APACHEⅡ系统对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160例急诊重症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
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80例观察组病人男女比例为43/37例,年龄18~65岁,
平均(41.62±4.58)岁;8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1/39例,年龄19~64岁,平均(41.52±4.63)岁。
组间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APACHEⅡ护理,护理方法如下:对入科重症患者采用APACHEⅡ
评分,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分别对患者平均动脉压、血钠、心率、动脉血pH、体温、血肌酐浓度、动脉血氧饱和度、血钾、呼吸、外周血白细胞计数、Glasgow
评分、血细胞比容进行评分,应用APACHEⅡ评分软件对其展开计算。
总分为0~71分,分数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既分数越高病情越重。
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
应的分级护理。
当班期间具体工作由主管护师安排,而护士长则统一分配护理人
力资源,合理安排护士,调控休假时间。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如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护理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表格,表格分别有满意、基本
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软件展开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75%、91.25%,P<0.05,参考表。
3.讨论
我国大部分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患者较多,约占所有来院就诊者的21.5%,收治的患者
一般有危重、复杂、病情瞬息万变、病死率高等特点。
但大多数患者存在潜在恶化风险,稍
有不慎将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上对急诊重症患者通常采用常规护理,此种护理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实际
工作中只是简单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工作,急诊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稍有不慎患者就
会有生命危险,护理效果不佳[3]。
任艺、邵旦兵、刘红梅等人研究表示[4],对急诊重症患者
采用APACHEⅡ评分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可
达95%以上。
为证实此研究真实性,我院现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在护理满意度上,两组相比,观察组提升显著(P<0.05),APACHEⅡ评分护理从各个方面对患者展开监测,并及时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患者在院期间受到密切监测及护理,致使护理满意度显著提
升。
APACHEⅡ评分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且最具权威的一种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在急诊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中,能及时收集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大量信息,配合评估系统,
能真实反映患者病情变化严重程度,为进一步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且能更合理地、科学的
安排人力资源,患者一旦发生变化就可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在客观准确的评估下根据患
者不同病情程度,实施针对性、有预见性的护理,增加护理安全性,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综上所述,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影响甚大,对患者病情及死亡的预测有
较强的分辨力,以便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症处理,能极大提升护理满意度,
此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池锐彬,古伟光,梁美华,等.血清胱抑素C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诊
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4):404-407.
[2]董家辉,莫泽珣,孙照琨,等.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Ⅳ评分模型在老年重症医学科中的验证[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6):410-413.
[3]李晓如,李志军,王东强,等.APACHEⅡ APACHEⅢ评分及PSI评分评估老年重症肺炎预后
的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11):1013-1016.
[4]任艺,邵旦兵,刘红梅,等.三种不同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
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