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剖切面
- 格式:ppt
- 大小:490.00 KB
- 文档页数:6
机械制图中剖视图的种类及画法汇总假想的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国家标准要求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达机件的轮廓及棱线,采用剖视的目的,就可使机件上一些原来看不见的结构变为可见,用实线表示,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清晰可见。
2.剖视图的画法(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剖切面的的位置一般应通过物体的孔洞、槽等内部结构的轴线或对称面;(2)画出剖切后的剖面区域;(3)画出剖切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
(4)在剖面区域内应画上剖面符号以表示物体的材料,并完成其它视图。
①剖视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晰地表达物体的层次,凡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在各视图中的虚线轮廓线不再画出。
②剖视只是假想将某视图剖开,所以某视图的剖视不影响其它视图的完整性。
其它视图仍应完整画出。
(a)物体的视图(b)画出剖面区域(c)完成剖视图(5)剖视图的标注一般应在剖视图上方注出剖视图的名称“×-×”(×为大写拉丁字母或阿拉伯数字,如“A-A”)。
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切符号(粗短画)表示剖切位置的起、迄和转折,用箭头指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如“A”。
剖切符号尽可能不与图形轮廓线相交。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没有其它视图隔开,可省略箭头。
当剖切面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基本对称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如图(a)中的左视图,其全剖视省略了标注。
还要注意,同一机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应相同、间隔应相等,当图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写45°或接近45°时,该图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或60°,如图(b)所示。
5.1 视图视图是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主要用来表达物体的外部结构形状。
它一般用来表示物体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用虚线画出其不可见部分。
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5.1.1 基本视图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在原有水平面、正面和侧面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设三个投影面构成一个正六面体,正六面体的六个侧面称为基本投影面,如图5-1所示。
将物体放在正六面体中间,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即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如图5-2所示。
六个视图除了前面介绍的三个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外,新增加的基本视图是: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
图5-1 六个基本投影面图5-2 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各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式如图5-3所示,即保持正投影面不动,其余各面按箭头所指方向展开,使之与正投影面共面,即得六个基本视图。
展开后各视图的配置如图5-4所示。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保持着与三视图相同的“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即主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长对正(后视图同样反映零件的长度尺寸),主视图、左、右视图和后视图高平齐,左、右视图与俯、仰视图宽相等。
图5-3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图5-4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在实际绘图时,应根据物体的结构特点,按实际需要选择基本视图的数量。
总的要求是表达完整、清晰,又不重复,使视图的数量最少。
5.1.2 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基本视图按图5-4所示的位置配置时,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但在实际绘图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图纸,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这种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称为向视图。
画向视图时,一般应在向视图上方用大写拉丁字母标出视图的名称“×”,并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标明投射方向,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5-5所示。
图5-5 向视图图5-6 局部视图5.1.3 局部视图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