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776.50 KB
- 文档页数:11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副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和喉;下呼吸道由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
小儿易患呼吸系统感染,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和免疫特点有关。
(一)鼻小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无鼻毛,而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感染。
感染后黏膜充血、肿胀,引起鼻腔狭窄甚至堵塞,出现张口呼吸,影响吸乳。
婴幼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瓣膜发育不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结膜炎。
(二)咽婴幼儿咽部狭窄且垂直,咽鼓管相对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部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
扁桃体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后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1岁以内则少见。
(三)喉小儿喉部呈漏斗形,软骨柔软,喉腔及声门裂较狭小,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故喉部炎症时易引起声嘶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四)气管与支气管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软骨柔软,支撑作用弱,黏膜血管丰富,而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驱除吸入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易感染造成气道狭窄甚至阻塞。
由于右侧支气管较左侧直、短、粗,若发生气管异物则易进入右支气管,造成肺不张、肺气肿。
(五)肺婴幼儿肺弹力组织发育不完善,肺泡小而且数量少,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及淋巴组织间隙比成人宽,间质发育旺盛。
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故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时易引起肺间质性炎症、肺不张等。
(六)胸廓婴幼儿胸廓呈圆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肌发育不完善,膈位置较高;胸腔较小,而纵隔相对宽大。
这些因素使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扩张,通气、换气受限,患病时易发生缺氧发绀。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精品文档交流。
第一节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肺部炎症●通气、换气功能障碍2.清理呼吸道无效●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无力排痰3.体温过高●肺部感染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肠麻痹1.【最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2.婴儿很少发生鼻出血,6~7岁后鼻出血觉较为多见。
【原因】:黏膜下层的海绵组织未发育完全。
3.婴幼儿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眼结膜引起炎症。
4.【婴儿咽鼓管的特点】1短2宽3直●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导致中耳炎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10~15岁时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幼儿则少见。
6.【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严重的腺样体肥大7.由于右支气管短而粗,故异物较易进入右主支气管。
8.【儿童肺组织的特点】:含血多,含气少,易发生肺部感染。
【具体】:儿童肺泡数量较少,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9.【儿童呼吸频率的特点】:儿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10.小婴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成熟,呼吸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最为明显。
11.【婴幼儿的呼吸类型】:腹式呼吸;7岁以后以混合呼吸为主。
12.儿童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第五节肺炎1.【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①发热②咳嗽③气促④呼吸困难⑤肺部固定湿罗音2.按病理类型分类,【儿童最常见的肺炎】:支气管肺炎3.【迁延性肺炎的病程】:1~3个月4.重症肺炎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5.【支气管肺炎】的定义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6.【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7.【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8.【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9.【肺炎合并心衰的表现】①突然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60次/分,不能用肺炎/其他并发症解释②心率突然加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呼吸困难解释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发灰,指甲微循环再充盈时间延长④肝脏迅速增大(达肋下3cm以上)⑤心音低钝、出现奔马律,但因为婴幼儿颈短、局部脂肪丰厚,所以颈静脉怒张往往不明显⑥尿少/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喉软骨软化症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膜炎、脓胸及脓气胸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气管异物特发性肺纤维化反复呼吸道感染上气道梗阻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①上呼吸道:②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气道较干燥。
纤毛运动较差,易于感染且易致呼吸道阻塞。
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引起右侧肺段不张或肺气肿。
③胸廓: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心脏呈横位;呼吸肌不发达,胸廓活动范围小,易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
纵隔相对较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呼吸频率与节奏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早产儿、新生儿易出现呼吸节奏不齐呼吸类型腹式呼吸随年龄增长出现胸腹式呼吸呼吸功能特点肺活量:50~70ml/kg,呼吸潜在力较差潮气量: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快,体表面积与成人相近功能残气量:受肺脏体积与肺弹性回缩力影响气体弥散量:气体弥散量小,单位肺容积与成人相近气道阻力:大于成人,随年龄增大而递减三、呼吸道免疫特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难以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尘埃及异物颗粒SIgA、IgG亚类含量均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易患呼吸道感染四、肺部疾患常用检查方法肺功能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呼吸死腔和肺泡通气量换气功能:肺内分流量、肺泡动脉氧分压、生理死腔支气管镜检查用于气道、部分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气体分析氧饱和度水平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二、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约90%以上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三、临床表现和常见临床类型一般类型上感·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上呼吸系统:上呼吸道包括口腔、鼻咽、鼻窦、及其贯穿的颅咽管,解剖上有许多特点:
1.口腔:小儿口腔的容积小,且形状较狭窄,颚部发育不全,舌前膨隆低,舌和上颚较为紧缩,舌咽静脉瘤发育不完全,唇口缩小。
2.鼻咽:小儿鼻咽较粗,容易梗阻,前庭和咽部蒂有明显的鼻骨发育不全,形成由环状骨到玻璃体原有的中隔缺损,在内壁有许多腺体,容易暴露于外界的病原体,有时会造成咽炎的发生。
3.鼻窦:小儿鼻窦较小,骨缝较为细狭,而且未发育完全,口头骨的发育也比成人晚,容易造成咽炎的发生。
中呼吸系统:中呼吸系统由气管、肺及其附属结构组成,解剖上具有以下特点:
1.气管:小儿气管较短、细,发育不全,而且胸膜不完整,这与成人不同,容易受感染,出现气管炎。
2.肺:小儿肺比成人较小,肺泡的发育也比成人晚,胸腔内压力也较成人低,容易受到毒物的损害,肺炎容易发生。
关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的描述
新生儿呼吸系统具有以下生理特点:
1. 特殊解剖结构:新生儿的呼吸道解剖结构与成人相比有所不同。
喉部更窄,气管软骨未完全骨化,支气管及肺泡比例较小。
2. 呼吸肌肉薄弱:新生儿的膈肌和肋间肌肉尚未充分发育,导致呼吸肌肉相对较弱,呼吸能力较差。
3. 呼吸频率高: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比成人要高。
平均每分钟可达40-60次。
4. 肺功能不足:新生儿的肺泡表面积相对较小,肺泡“表面活
性物质”(即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较少,导致肺部的膨胀
和气体交换功能相对不足。
5. 低氧激敏性: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对缺氧的敏感性较高,能够迅速做出呼吸反应,以保证细胞组织得到足够的氧供。
6. 无肺通气:胎儿在子宫内主要通过胎盘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出生后需要很快建立自主呼吸。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的描述包括特殊的解剖结构、呼吸肌肉薄弱、呼吸频率高、肺功能不足、低氧激敏性和需要建立自主呼吸能力等方面。
幼儿是人类成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幼儿的呼吸系统与成人存在一定的不同。
本文将从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1. 生理特点幼儿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部和呼吸肌肉组成,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特点均与成人有所不同。
幼儿的呼吸系统更为脆弱纤细,呼吸器官尚未完全发育,而且肺活量较小,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相对较浅。
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外界环境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2. 免疫特点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健全,抗病能力相对较弱。
特别是在接触的环境中,幼儿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幼儿中较为常见。
3. 呼吸道对环境的敏感性幼儿的呼吸道生理构造尚未完全发育,对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因素更为敏感。
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如污染空气、烟尘、化学气体等,容易对幼儿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1.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的呼吸系统健康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护幼儿呼吸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指导幼儿养成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的习惯,避免在烟尘、污染物较多的环境中停留;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运动量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定期体检定期的呼吸系统体检对于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带着幼儿定期到医院进行呼吸系统方面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呼吸系统问题,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3. 饮食卫生饮食对于呼吸系统的健康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应根据幼儿的体质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幼儿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功能。
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烫的食物和饮品,避免感冒或呼吸系统疾病。
4. 穿着保暖保持适当的体温,尤其是避免小儿被冻着或汗湿,是保护幼儿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
家长要给予幼儿足够的穿着保护,避免在寒冷环境中过久停留,确保体温恒定,减少呼吸系统被寒流侵袭的机会。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
☆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6个月已发育,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腭扁桃体至1岁末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青春期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
☆右支气管粗短,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内。
☆婴幼儿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
☆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时肺主要向膈肌方向扩张而呈腹膈式呼吸。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故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2.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常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3.病因:病毒所致者占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
4.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上感”年长儿症状较轻,以局部表现为主(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部不适、发热等)。
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食欲缺乏、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烦躁,甚至热性惊厥。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
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柯大侠)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
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呕吐等。
查体: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常发生于春夏季。
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病程1~2周。
患儿,男,4岁。
发热2天伴咽痛。
查体: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处可见2~4mm大小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