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mmHg) 呼气时:肺扩张↓,肺回缩力↓,胸膜腔的负值↓
(-3~-5mmHg)
胸内压为负压的生理学意义:
(1)保证肺在呼气与吸气时均处于扩张状态,以确 保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胸腔其它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呼吸周期中,肺被动扩张的程度和因此产生的肺 回缩力的大小不一样,所以,胸内负压也随呼吸周期而 变化。但无论是呼气还是吸气时,胸内压均为负压。
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二软脂酰卵磷脂。 形成单分子层分布于液-气界面,随肺泡的张缩改变密度。
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功 能 维持肺泡内压的相对稳定 防止肺泡积液
肺泡隔中弹性纤维
尘细胞
肺泡隔:肺泡间结缔组织
大量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维持肺泡形状,有利肺泡回缩 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尘细胞(肺巨噬C) :吞噬(细菌、灰尘、异物),防御
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可以分为两种,大多 数为扁平上皮细胞(Ⅰ型细胞),少数为较 大的分泌上皮细胞(Ⅱ型细胞)。
在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含有多 层组织结构,组成呼吸膜,肺泡与气体即 经过此膜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气-血屏障或呼吸膜。 包括: 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基膜 血管内皮细胞基膜 血管内皮细胞
(三)肺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 肺由被膜和实质构成,肺的表面覆有一层 浆膜(即胸膜脏层),浆膜的结缔组织伸入 肺内,构成肺的间质,将肺分为肺段和许 多肺小叶,其中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 肺的实质由肺内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
❖ 肺的组织结构
❖ 肺的实质由肺内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
❖ 导管部 支气管由肺门进入肺内,反复分支, 形成支气管树。支气管分支再分支,统称为 小支气管。小支气管分支到管径在1mm以下时, 称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再分支,管径到 0.35~0.5mm时,称为终末细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