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司马光
- 格式:doc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9
2019-2020学年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 司马光人教版知识点练习十四第1题【填空题】把字换一个偏旁,成为本课的生字。
谎______ 快______ 轻______ 坡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把能搭配的词连起来。
尖尖的______ 线长长的______ 笔清清的______ 丝细细的______ 水【答案】:第3题【填空题】写出形近字:快______ 缺______ 该______ 很______ 同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给下列的字组词(至少两个)。
假______ ______ 缸______ ______别______ ______ 慌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选一选。
捉看拿背______电视______虫子______石头______书包【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看拼音写部首rì zì pánɡ______【答案】:第7题【填空题】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小朋友______慌了,有的______ ______,有的______找大人。
【答案】:第8题【填空题】选字填空。
假(如入)______水(刚缸)______别(人任)______惊(慌荒)______使(劲敬)______砸(破坡)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候”字共有______笔,第三笔是______。
【答案】:第10题【填空题】比一比,组词。
已______、己______喝______、渴______外______、处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将下面的词语按照结构进行归类。
光缸砸吓都快声①左右结构:______②上下结构:______③独体字结构:______【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司马光把缸砸破了。
简短的名人故事20字1.20个名人事例作文素材《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20 》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é rén dào chù nà lǐ
()()()
dōu shì jīnɡ xià jiào shēnɡ
()()()
二、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水缸一()石头
一()毛巾一()水
三、连一连
看虫子使劲地叫
捉电视高兴地跑
背石头飞快地笑
拿书包大声地砸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司马光救出掉进的小朋友的方法是:举起一块(),使劲砸缸,缸里的水流(),掉进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2、如果那口缸是铁打的,你有什么好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践活动
一个皮球掉进树洞里去了,想一想,给下面最好的办法打个“√”。
(1)爬到树洞里去拿。
()(2)把树连根拔掉。
()(3)用树枝伸进洞里挑。
()(4)向树洞里灌水。
()
新课标第一网。
司马光文言文司马光文言文全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翻译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司马光7岁时,稳重得已经像成年人一样,听到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之后就回去讲给家人听。
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抛弃他离开了,司马光拿着石头砸开了缸,水从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1.生:长,长到。
2.凛然:稳重的样子。
3.如:像。
4.成人: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
5.闻:听。
6.《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给《春秋》作注的一部史书。
7.之:它,文中指《左氏春秋》。
8.退:回去。
9.了:清楚。
10.指:通假字,通“旨”,主要意思。
11.自是:从此。
12.释:放下。
13.至:甚至。
14.戏:玩耍。
15.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大缸。
登瓮:站在大缸上。
16.足跌:失足。
17.没:沉没。
18.皆:全,都。
19.去:离开。
20.迸:水涌出。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汉族。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历史故事拓展当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20、司马光》教案优秀6篇《20、司马光》教案篇一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5《司马光》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
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
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
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
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
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
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
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
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第24课司马光课文
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原文+知识点
【原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知识点
人物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我会写: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众zhòng(众人、众多、众志成城)弃qì(丢弃、抛弃、自暴自弃)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
我会认: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皆大欢喜)
多音字:得děi (得亏)dé (得救)没mò(沉没)méi(没有)课文翻译: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
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人水中。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
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29个关于品行的小故事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关于品行的小故事。
1、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3、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4、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20、司马光共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4.学习课文第五、六段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四、总结全文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生读课题。
1、边看、边听、边思考。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答。
板书设计20.司马光小朋友司马光慌了没有慌哭叫喊跑举使劲砸学生作业或实践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年月日。
?司马光?电子课文sī mǎg uān g20司马光gǔ shí hou yǒu g è hái zi ji ào sī mǎ guāng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yǒu y@ huí tā gēn jǐ g è xiǎo péng y%u zài huā yuán l ǐ w án有一回,huā yuán l ǐ yǒu 花园里有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jiǎ shān ji ǎ shān xi à miàn yǒu y@kǒu dà shuǐ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gāng gāng lǐ zhuāng mǎn le shuǐ缸,缸里装满了水。
yǒu g è xi ǎo péng y%u pá dào ji ǎ shān shàng qù w án y0 bù xi ǎo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xīn diào j ìn le dàshuǐ g1ng心,掉进了大水缸。
bié de xi ǎo péng y%u dōu huāng le yǒu de xi à kū le yǒu de ji ào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zhe hǎn zhe pǎo qù zhǎo d4r én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sī mǎ guāng méi yǒu huāng tā jǔ qǐ y0kuài shí tou shǐ jìn zá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nà kǒu g āng jǐ xi à zi jiù bǎ g āng zá pò le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小故事二十字以内
名人故事20字(一):
司马光为了就落入水缸的小朋友,抱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流出来了,小朋友得救了。
名人故事20字(二):
李白:一次偶遇一老妇在那磨一铁棒,并在与之交谈中明白一道理:“只有功夫深,铁锄磨成针”这个道理,并成为一个有名望的诗人。
名人故事20字(三):
武则天: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名人故事20字(四):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
名人故事20字(五):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
20《司马光》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20《司马光》教学设计20《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大意。
20、司马光20、司马光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
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11 司马光(生齐读课题)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出示词语: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四自然段(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2.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
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3)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4)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教师板书: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8)师总结: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
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板书设计:没有慌20、司马光举石头砸缸救人想办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候、孩、没”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词。
3、抢读生字词卡片。
(二)巧记字形、理解字义: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
候:可以用“猴”字来记忆,去掉“反犬旁”在单人旁的右边加上一个小竖,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
组词:小时候。
孩:可以用学生认识的“该”字换偏旁记忆“孩”字。
也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记忆。
组词:孩子光:学生可以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三个小淘气,坐在板凳上,压弯一条腿,后脚尖朝上。
组词:司马光、时光、光明。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
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
组词:惊吓,吓一跳。
哭:学生可以用拆字法记忆:“两个口”和“大”再加上“丶”。
也就是两个人张着大嘴哭。
组词:哭了,吓哭。
没:学生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三点水,几头又尾,合起来?没。
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没有。
块⑴以用“块”字换成“提土旁”记忆“块”字,组词:一块。
石:可用象形字“”(书写不准确)来帮助记忆“石”字,组词:石头,石块。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8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候、孩、没”这3个字。
提醒学生“候”不要丢掉小“竖”;“孩”字右边的“两个撇”第一个“撇”长一些,第二个“撇”短一点,两个撇的起笔要对齐。
“没”字右边不能写成“几”字,书写时注意没有钩。
5.教师出示:“哭、光”两个字,问学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哭”字不能丢掉“点”,“光”字上面是竖、点、撇,不用笔顺错。
6.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7.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四、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3(1)出示这道题的内容。
(2)读读这两个字,区别“块”和“快”的异同。
(3)让学生试着自己填一填,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4)请同学说正确答案,再读读句子。
(5)学生把答案填上书上的括号里。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六、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20、司马光biédào nǎdōu xiàj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