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司马光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2019-2020学年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 司马光人教版知识点练习十四第1题【填空题】把字换一个偏旁,成为本课的生字。
谎______ 快______ 轻______ 坡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把能搭配的词连起来。
尖尖的______ 线长长的______ 笔清清的______ 丝细细的______ 水【答案】:第3题【填空题】写出形近字:快______ 缺______ 该______ 很______ 同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给下列的字组词(至少两个)。
假______ ______ 缸______ ______别______ ______ 慌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选一选。
捉看拿背______电视______虫子______石头______书包【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看拼音写部首rì zì pánɡ______【答案】:第7题【填空题】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小朋友______慌了,有的______ ______,有的______找大人。
【答案】:第8题【填空题】选字填空。
假(如入)______水(刚缸)______别(人任)______惊(慌荒)______使(劲敬)______砸(破坡)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候”字共有______笔,第三笔是______。
【答案】:第10题【填空题】比一比,组词。
已______、己______喝______、渴______外______、处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将下面的词语按照结构进行归类。
光缸砸吓都快声①左右结构:______②上下结构:______③独体字结构:______【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司马光把缸砸破了。
《20 》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é rén dào chù nà lǐ
()()()
dōu shì jīnɡ xià jiào shēnɡ
()()()
二、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水缸一()石头
一()毛巾一()水
三、连一连
看虫子使劲地叫
捉电视高兴地跑
背石头飞快地笑
拿书包大声地砸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司马光救出掉进的小朋友的方法是:举起一块(),使劲砸缸,缸里的水流(),掉进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2、如果那口缸是铁打的,你有什么好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践活动
一个皮球掉进树洞里去了,想一想,给下面最好的办法打个“√”。
(1)爬到树洞里去拿。
()(2)把树连根拔掉。
()(3)用树枝伸进洞里挑。
()(4)向树洞里灌水。
()
新课标第一网。
20司马光
成语:
别具一格、面面俱到、杀鸡吓猴、大呼小叫词语:
司机、假山、假话、水缸、酒缸、惊慌、慌忙使劲、好使、手劲、用劲、砸缸、打破、破损救命、
多音字:
假山、真假
放假、假期
近义词:
玩--耍流--淌反义词:
真--假里--外出来--进去小心--大意
搭配:
一块石头、一块饼干、一口水缸、一口水井
一座假山、一座房子、一座花园、一座大山
感悟心语:
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令我们毫无防备。
遇到突发事件,害怕、紧张、焦急、慌乱,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我们更应该学会机智灵活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故事:
文彦博树洞取球
有一天,文彦博和小伙伴一起玩,突然,求被踢到树洞里了,小伙伴们都没有办法把球取出来。
这时候,文彦博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叫小伙伴每人从家里提一桶水,往树洞里灌,树洞里的水满了,球也浮上来了。
司马光生平简介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伟大史学家,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辑者。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一、司马光砸缸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二、功名早成宋仁宗宝元初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名早成。
然而,他却不以此自满自傲,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
这一席话反映出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
此后,他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司马光历来朴素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
考中进士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
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
这件事,到了司马光晚年,被他写进家训来教育他的儿子司马康要注意节俭。
《20、司马光》教案优秀6篇《20、司马光》教案篇一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5《司马光》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
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
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
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
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
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
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
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
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训俭示康_司马光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训俭示康_司马光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训俭示康宋代司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名人故事20字》
名人故事20字(一):
司马光为了就落入水缸的小朋友,抱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流出来了,小朋友得救了。
名人故事20字(二):
李白:一次偶遇一老妇在那磨一铁棒,并在与之交谈中明白一道理:只有功夫深,铁锄磨成针这个道理,并成为一个有名望的诗人。
名人故事20字(三):
武则天: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名人故事20字(四):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
名人故事20字(五):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20、司马光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文、生字。
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及与之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会用常字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读、讲故事,观察图画,了解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在紧急关头的不同表现,赞赏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遇事要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并从中认识生字“司”)跟新朋友打打招呼,亲切地读出他的名字。
2、光知道名字还不行,我们还是看看司马光的简介吧!/view/44a980c189eb172ded63b78f.html司马光,姓司马,司马是个复姓,名光,北比你们早出生好几百年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动画,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u11/v_MTk0MDQwOTY.html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多种方式读词语(生领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等)课件出示词语: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名人故事20字》
名人故事20字(一):
司马光为了就落入水缸的小朋友,抱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流出来了,小朋友得救了。
名人故事20字(二):
李白:一次偶遇一老妇在那磨一铁棒,并在与之交谈中明白一道理:只有功夫深,铁锄磨成针这个道理,并成为一个有名望的诗人。
名人故事20字(三):
武则天: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名人故事20字(四):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
名人故事20字(五):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
《司马光》课文原文阅读
[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课文]
20 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课文]
10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______________
改编自《宋史·司马光传》
[语文S版第一册课文]
17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龙泉五小“学本式高效课堂”教案(初稿)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主备教师
课型新授课课题20司马光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等6
个字。
教
学
重
点
1、背诵课文。
2、正确、规范地书
写“别、到”等6个字。
教具图片、生字卡片学
具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导
(一)、复习巩固
谁能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等6个字。
二、先学后教
三、总结全文
四、练
写笔画,再组词:
别()
到()
吓()
叫()
那()
都()。
龙泉五小“学本式高效课堂”教案(定稿)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教师姓名
课型新授课题20司马光领导签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教
学
重
点
朗读课文,认会13个
生字。
教具图片、生字卡片学
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
(一)、激趣导入
1、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2.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
说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读课文,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先学后教
自学指南(一):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勾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组内交流,你识记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识记的?
4.汇报反馈,全班交流。
砸缸假山水缸别的叫着吓哭
慌使劲砸破得救
点拨(一):
1.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自学指南(二):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分段读课文。
2.思考问题:
(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3.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点拨(二)
1、指名学生说,全班交流。
2、给小组分段落再读课文。
3、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4、总结
三、练
照样子,给句子化化妆。
例:司马光举起石头砸那口缸。
司马光举起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1.大家在玩捉迷藏。
大家在()玩捉迷藏。
2.缸里的水流出来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