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司马光(动画版)
- 格式:ppt
- 大小:7.56 MB
- 文档页数:17
20 司马光教学目标:1、认识13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学会用“别的小朋友__,可是司马光却___。
”进行思维说话训练。
3、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时候的小朋友【出示:司马光图片】,这个小朋友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九百多年了。
有趣的是这个孩子姓司马,名光,合起来姓名就叫【出示:司马光】【出示:司】真马虎,写“同”字丢掉了一小竖。
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九百多年前,【出示: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图片】玩着玩着,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在读故事之前,老师想检查检查小朋友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自读,领读,齐读。
2、去掉音节你还会读吗?【出示:去掉带音节的生字】3、老师把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读好它吗?【出示:生字词语】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认读了生字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流利地朗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出示:标序课文】2、会读了吗?老师不相信。
哪些同学原来分读一下课文?向老师证明你们读得很棒!3、想听听老师读课文吗?老师可有要求喔:【出示要求】【播放:课文范读】【出示: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2、【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四、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指名认读,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它们记住?3、生自由读贴: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吗?4、【出示:动态笔顺】重点、难点笔画指导。
龙泉五小“学本式高效课堂”教案(定稿)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教师姓名课型新授课题20司马光领导签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认会13个生字。
教具图片、生字卡片学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一)、激趣导入1、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2.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
说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二)出示学习目标1、我会读课文,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先学后教自学指南(一):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勾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组内交流,你识记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识记的?4.汇报反馈,全班交流。
砸缸假山水缸别的叫着吓哭慌使劲砸破得救点拨(一):1.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自学指南(二):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分段读课文。
2.思考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3.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点拨(二)1、指名学生说,全班交流。
2、给小组分段落再读课文。
3、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4、总结三、练照样子,给句子化化妆。
例:司马光举起石头砸那口缸。
司马光举起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1.大家在玩捉迷藏。
大家在()玩捉迷藏。
2.缸里的水流出来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
教后记:。
2019-2020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 司马光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五篇第1题【填空题】照样子找出有关系的词语例:假山(花园)马路车站码头砸缸黄沙水泥石头泥巴______喝水脸盆毛巾杯子牙刷______画画小刀水彩笔书包算盘______雨衣春天晴天雨天夏天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照样子找出不是同类的词语例:假山(花园)马路车站码头①砸缸黄沙水泥石头泥巴______②喝水脸盆毛巾杯子牙刷______③画画小刀水彩笔书包算盘______④雨衣春天晴天雨天夏天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候”字共有______笔,第三笔是______。
【答案】:第4题【填空题】按你对课文《司马光》的理解填空: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______里玩,一个小朋友掉进了______里,其他小朋友都______,司马光没有______,他举起一块______,______砸那口缸,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就______了。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大——______哭——______进——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吓”的笔画顺序是: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比一比,组成词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钱______、线______纸______、低______进______、近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给动词宝宝找到家看捉背拿______虫子______电视______石头______书包【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填空哭字共有______笔,最后一笔是______。
【答案】:第11题【填空题】看拼音写部首lì dāo pánɡ______【答案】:第12题【填空题】选字填空。
块个口座棵滴一______朋友一______绿树一______水缸一______石头一______假山一______香油【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把字换一个偏旁,成为本课的生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20、司马光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文、生字。
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及与之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会用常字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读、讲故事,观察图画,了解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在紧急关头的不同表现,赞赏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遇事要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并从中认识生字“司”)跟新朋友打打招呼,亲切地读出他的名字。
2、光知道名字还不行,我们还是看看司马光的简介吧!/view/44a980c189eb172ded63b78f.html司马光,姓司马,司马是个复姓,名光,北比你们早出生好几百年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动画,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u11/v_MTk0MDQwOTY.html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多种方式读词语(生领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等)课件出示词语: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第五单元20 司马光鲁班和橹板课内阅读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1.反义词我会找。
无——()真——()出——()放下——()2.用“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司马光没有慌”是指他()。
A.吓哭了。
B.叫着喊着,跑着去找大人。
C.举着石头砸破了缸。
4.别的小朋友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名师导读:《司马光》告诉我们遇到突发情况,要像司马光一样冷静、学会开动脑筋,急中生智的去救人。
《鲁班和橹板》则告诉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和帮助。
鲁班和橹板有一天,鲁班坐船回家,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等把船撑到对岸,老艄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
鲁班上岸后,两眼盯着小船默默地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只见它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
他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圆形,就像鸭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鸭子的脚蹼。
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一摇,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
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建筑工匠,他发明了锯子,创造了攻城的云梯,是很有名的能工巧匠,建筑工匠尊称他为“祖师”,你看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在生活中多么会开动脑经啊!1.读一读,连一连。
吃力地看着轻快地滑行出神地想着默默地撑船2.在文中画出鲁班动作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