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24.07 MB
- 文档页数:130
消费心理学讲义第一章消费心理学的概论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一、消费基本概念(一)消费消费是指人们消耗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
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类。
通常,“消费”一词在狭义上专指生活消费。
(二)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消费产品的人,即产品的直接使用者。
二、消费者角色根据消费者心理行为进行的规律,我们可以将消费者角色分为五种:1、首倡者:首先提出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人。
2、影响者:其观点或建议对决策有影响的人3、决策者:对购买决策的某个方面作出决定的人。
4、购买者:实际去购买的人。
5、使用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界定这五种消费者角色,是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四、消费群体和消费个体(一)消费群体具有相同或相近消费特征的消费者称为消费群体。
比如消费者收入水平相近、购物兴趣相同,年龄处于同一阶段,或者职业相同等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消费群体。
(二)消费个体消费个体是指单个个个体以及他们的消费行为。
区别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正确分析消费市场,开发消费市场以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一、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消费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市场活动中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规律。
具体地说,消费心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
这是人人都有的,是消费者的共性。
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是激活消费者的购买目标的导向,使消费者采取某些行为或回避某些行为。
因此,消费者购买活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必须影响购买行为的发生和进行。
(二)研究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能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个性心理特征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表现。
消费心理学讲义(《消费心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消费(一)什么是消费: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二)什么是消费者1、谁是消费者狭义:消耗商品(或劳务)使用价值的人广义:商品(或劳务)的需求者、购买者、使用者。
2、影响者不是消费者3、消费者的分类1、现实的消费者1)商品消费状况2、潜在的消费者3、非消费者1、个人或家庭消费2)消费目的2、集团消费3、企业消费二、什么是心理学(一)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1、心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2、个性心理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三、消费心理学(一)概念: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的一门社会应用学科。
(二)具体研究内容:1、研究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
2、研究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3、研究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双向关系社会因素、商品因素、市场因素第二节学习与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一、消费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历史与现状(二)产生、发展的因由二、学习与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二)有助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三)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四)有助于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联系性、分析—综合二、研究方法:观察法(自然、控制),调查法(问卷、谈话),实验法三、注意事项:目的明确、方案正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加工、深化理论。
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消费心理第一节认识过程与消费心理一、感觉、知觉与商品认知(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3、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2)感觉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适应;对比(同时对比、先后对比)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4、感觉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1)第一印象的感觉作用(直接、间接的第一印象):作用:前摄效应、泛化效应、定势效应2)感觉阈限与产品设计及营销3)营业员的职业对感觉的要求(二)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形象的反映。
消费⼼理学讲义精简版⼀、消费⼼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是指为了⽣产和⽣活需要⽽消耗物质财富,因⽽消费既包括⽣产消费,也包括⽣活消费。
消费⼼理学主要研究⽣活消费。
消费⾏为的三个特点:消费⾏为的社会性、消费⾏为的能动性、消费⾏为的发展性消费者:狭义的消费者是指消耗商品或劳务使⽤价值的⼈;⼴义的消费者是指商品或劳务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者。
影响者不是消费者。
消费者的分类:现实的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消费者、个⼈或家庭消费者、集团和企业消费者。
消费⼼理是指⼈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
消费⾏为指从市场流通⾓度观察的、⼈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的活动。
⼆者关系:消费⼼理是消费者⾏为的基础。
消费者的⼼理活动只有作⽤于消费活动,才能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及交流,才能使经营者的活动获得经济效益。
⼆、⼼理学与消费⼼理学⼼理学是研究⼈的⼼理现象及其⾏为规律的科学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恶、愁、惧等)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坚韧、决断等)觉醒状态⼼理现象⼼理状态振奋状态消沉状态应激状态个性⼼理倾向(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个性⼼理个性⼼理特征(能⼒、性格、⽓质)⾃我意识系统(⾃我认识、⾃我体验、⾃我调控)消费⼼理学是研究市场中⼈的⼼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应⽤科学。
消费⼼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各种特有的消费⼼理现象(2)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为中发⽣的⼼理现象(3)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为中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般⼼理规律消费⼼理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消费者购买活动中的⼼理过程(2)研究消费者个性⼼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3)研究消费者⼼理活动与企业营销的双向关系三、、研究消费⼼理学的意义消费⼼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初级草创阶段:1901年12⽉20⽇,美国⼼理学家斯科特提出了⼴告应作为⼀门科学进⾏研究,⼼理学在⼴告中可以并应该发挥重要作⽤,这被⼈们认为是第⼀次提出了有关消费⼼理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