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4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主备人: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复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深长意味的语句。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5、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复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提问,明确1、作者简介及文学知识。
⑴、鲁迅生平简历:鲁迅(1881~1936),原名( ),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 )。
⑵、《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一部散文集,共收集10篇文章,大部分是( )和( )回忆。
写这些文章时作者已经四十多岁。
“朝花”比喻( ),“拾”是对往事的回忆,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3)、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
最著名的小说《城南旧事》。
(4)、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 )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5)、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 ) 诗人。
生于莫斯科。
被称为: ___近代文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的:一、稳固语文根底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进步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才能。
三、能纯熟地进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进步语言实际运用才能。
复习重点:进步语文应试才能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才能。
复习方法: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风筝?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妙。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惊惶:惊慌。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形容突然醒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悬念:持念,惦记。
假设有所失:好似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兴趣。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
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
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顿。
?山中避雨?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寂寥:寂静空旷。
怨天尤人:抱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尔相遇。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复习提高教案:一、教案中的理论知识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理论知识包括语文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等。
教师需要理解这些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对于语文知识方面,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知识点和知识体系。
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课程中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讲解。
对于教育理论和教学法来说,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理论和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讨论、聆听、观察、思考等,来实现教学目的。
二、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为只有符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才能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2、明确、具体、可行教学目标必须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行性。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教师才能知道怎样进行教学和评估。
3、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注意力集中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
三、教案中的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合理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制定课堂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综合素质教学活动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意味着要在课堂活动中考虑到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教学活动应当多样化。
例如,可以采用讨论、阅读、写作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具有条理性和循序渐进性教学活动应当具有条理性和循序渐进性,以便有序地推进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共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语法知识和词汇;2.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交际;3. 能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对话、日记、文章等;4. 能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加深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语法知识、词汇运用和文化理解。
其中,基本语法知识包括:there be句型、一般现在时、人称代词、不可数名词等;词汇运用包括:关于人物、家庭、各种动物等词汇的学习和运用;文化理解则涵盖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字的演变、中国人的姓名等。
三、学习方法:1. 多听多说多练习,大胆进行交流和表达;2.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强化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掌握;3. 勤于阅读课外书籍和杂志,扩大词汇量和文化视野;4. 多使用互联网等多种资源,获取更多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
四、学习建议:1. 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务求不断巩固和加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2. 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3. 多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和交友,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4. 学会利用和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和环境,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力。
五、补充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1. 对基本语法、词汇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和运用;2. 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且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3. 具备广泛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的人类文化和思想总之,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掌握好英语的运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场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细节,多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化学习,积极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日常交际用语问候语: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寒暄:How are you?/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you./Goodbye.2.英语字母大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小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3.数字1 one2 two3 three4 four5 five6 six7 seven8 eight9 nine 10 ten4.介绍自己的姓名、国籍、年龄、学校、班级等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How old are you? I'm ....What school are you in? I'm in....What class are you in? I'm in....5.电话用语接听电话:Hello, this is [姓名]. (打电话) May I speak to [姓名], please?告诉对方自己是谁:This is [姓名].请求接电话的人等一下:Hold on, please.给对方留言:Can I take a message?征询对方电话号码:Could you tell me your phone number, please?6.日常交际中一些礼节性用语Say"Please." "Thank you." and "You're welcome."Give compliments.二、教育目标学生能够:1.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对话。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七上)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第一课时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
2.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课文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初步体会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法,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词。
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
朱自清的《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
四首古代诗词,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
总的来说,这些古今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值得好好欣赏体会。
【知识链接】(5分钟)《春》1.作者及其散文: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2.复习散文知识(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第一单元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对字词的要求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教材分析:字词是河南中招的必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音形义的掌握。
3.中招考点:字词是中招语文命题的必考点,从近年来河南省中考试题对文字考察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判断汉字书写的正误、辩读课文中常用汉字的形似字、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单元复习时,对字词的重要有一定认识,但对字词的答题方法还掌握不够充分。
二、复习目标:1.通过识记字词,能写出字词读音、字形。
2.通过识记词意,能解释词语3通过识记文学常识,能准确说出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知识。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识记字词,能写出字词读音、字形。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识记词意,能解释词语3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识记文学常识,能准确说出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知识。
五、当堂训练:1、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
(5分)(1)举起天,摇动地,形容力量巨大。
()(2)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
()(3)比喻稀奇少见的美味。
()(4)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5)忍不住笑。
()2、.修改下列病句①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改善。
②有没有强健的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
”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参考答案:1擎天撼地庞然大物仙露琼浆肃然起敬忍俊不禁2、①改“改善”为“提高”②去掉“没有”3、B。
《春》《济南的冬天》复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1.掌握《春》《济南的冬天》重点字词和文章结构。
2.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赏析与运用。
3.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及语言特色。
4.通过阅读强化训练,掌握散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重点难点1.课后生字词字音字形的识记、意义理解与应用。
2.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赏析及运用。
3.散文阅读强化训练。
知识解析知识点一、汉字音形互译单单.( ) 安适.( ) 着.落( ) 肌.肤( ) 秀.气( ) 空灵.( )知识点二、修辞手法简析jìn ɡ mò ( ) ( ) 宛转hōnɡ tuō ( ) ( ) 健壮 liáo liàn ɡ ( ) ( ) 黄晕 yùn niàn ɡ ( ) ( ) 抖擞 lǎnɡ rùn( )( )欣欣然 d ǒu s ǒu j īn ɡ sh én hu ā zh ī zh āo zh ǎn h ū p én ɡ y ǐn b àn( ) ( ) ( )f án hu ā n èn y è hu áng y ùn m ài n òn ɡ w ēng ( ) ( ) ( ) ( )xi āng( )嵌 慈 sh àn ( ) 宽 ch ǎng ( ) 贮x ù( ) ch éng ( )清 地 t ǎn ( )1.比喻(1)定义: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和说明甲事物。
(2)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需要注意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需要满足以下两点关系,才能构成一个比喻句:①本体和喻体之间具备一定的相似点。
②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类事物。
以下几种情况则构不成比喻句:①同类事物相比较。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导学案讲学稿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导学案讲学稿第一单元复习课【目标】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3•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一、内容要点: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的形象富有象征意义。
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奔向理想。
《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一件小事,写怎样面对困难,是成功的经验之谈。
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要学会分解困难,从而战胜困难。
《短文两篇》中的《蝉》,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先抑后扬,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
它启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贝壳》也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它启示我们,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仔细、精致,一丝不苟。
《紫藤萝瀑布》触景生情,富于哲理,写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童趣》极富于想像力,表现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一—“物外之趣”。
“综合性学习”中的活动,以介绍自我为中心,旨在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展现自我风采与个性二、基础知识:1•听写啜泣宽恕收敛伫立嶙峋痴想2.解释忍俊不禁一丝不苟小心翼翼3.填表序号文题作者国别或朝代1《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3《蝉》4《贝壳》5《紫藤萝瀑布》《童趣》4.积累吟咏花木的诗句:——含“花”的诗句:雪花:桃花:杏花:荷花:桂花:菊花:梅花:—一含“树”的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第一单元教材剖析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既谈理想,也谈生命;既有难过,也有乐趣;既言战胜困难的启示,也说遭受不幸的达观。
五篇抒谈人生的神往、体验和感悟的出色篇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的问题。
《在山的那处》“山”和“海”象征意义的领会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对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总结与升华。
《生命生命》从三种人们常有的生活现象入笔,抒写对人生理性的思虑,表达了作者坚强乐观、踊跃向上的人生态度;《紫藤萝瀑布》一首遥远而熟习的人性真善美的绝响,人木同性,全文由紫藤萝瀑布的绚烂、衰落,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当是豪迈的,乐观的,奋斗的,进步的。
《童趣》化生活丑为艺术美的模范。
儿时丰富的想象力给予生活以多彩多姿的色彩。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对待自己,冷静地面对未来,更好地体会人生,关爱生命。
单元目标知识和能力:.规范书写、累积、掌握和运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常用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做到读音正确,逗留适合,初步读出语气;在阅读课文时,能抓住重点的语句,品尝语言,理解课文;.能娴熟使用词典、词典并养成习惯;养成优秀的朗诵习惯,掌握必定的朗诵技巧,能有自己独到的阅读感觉,有必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放学习利用网络、书本来收集、整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领悟作者的写作企图;.增强合作学习指导,指引和组织研究性阅读和创建性阅读;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能踊跃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感悟和理解教材中的思想感情,自相比较反省,不断提升人文修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虑如何面对人生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和有关的人生问题,热爱生活,关爱生命。
教课假想第一单元作为新教材的开篇之作,在初一再生面对人生新的起点之始,选择形式多样的文章,有散文,有诗歌,有古代,有今世,集中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不单能够有助于激发阅读的兴趣,并且能够从中遇到很大的启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1.我会理解并识记本单元的重点词语、文学常识。
2.我能学会赏析语言并会运用常见的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3.我要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
1.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识记重点字词。
1课:1.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2.朗润(rùn)3.酝(yùn)酿(niàng)4.嗡嗡5.卖弄6.婉(wǎn)转(zhuǎn)7.嘹(liáo)亮8.黄晕(yùn)9.烘(hōng)托10.窠kē巢11.静默12.舒活13.抖(dǒu)擞(sǒu)14.欣欣然15.繁花嫩(nèn)叶16.花枝招展17.和:和牌hú和药huò和面huó和睦hé应和hè暖和huo18.薄:刻薄bó薄b áo烟薄bò荷
2课:1.镶(xiāng)嵌(qiàn)2.发髻(jì)3.济南(jǐ)4.看(k ān)护5.绿萍(píng)6.响晴7.宽敞8.水藻(zǎo)9.贮(zhù)蓄(xù)10.澄(chéng)清11.蓝汪汪12.薄(báo)雪13.着落(zhuó)着急(zháo)着数(zhāo)走着(zhē)
3课:娇媚mèi棱léng镜粗犷guǎng睫jié毛衣裳shang静谧mì莅l ì临吝啬lìnsè淅沥xīlì草垛duò咄duō咄逼人冷冽liè高邈miǎo畦q í迫不jí及待干zào燥
4课:1.碣(jié)石2.水何澹澹(dàn)3.竦峙(zhì)4.萧瑟(sè)5.夜郎6.归雁洛阳边7.枯藤8.天涯
2.文学常识
(1)《春》是一篇写景抒怀的散文,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代表作有戏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3)《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庙号太祖。
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与杜甫合称“李杜”,区别于“小李杜”又称“大李杜”。
(5)《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宿的意思。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6)《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3.背诵古代诗歌四首。
(二)复习检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披着suō()戴着笠朗润()酝()酿()liáo()亮黄晕()
窠()巢抖sǒu()繁花nèn()叶应和()刻薄()薄()烟镶(xi āng)qiàn()发jì()济南()看()护水zǎo()zhù()蓄()澄()清着落()娇媚()棱()镜粗guǎng()静mì()lì()临吝啬()xī()沥lì咄()咄逼人冷liè()高邈()畦()迫不j í()待干zào()竦zhì()萧sè()
2.赏析句子。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比喻作用
1.使概括的东西生动形象,给人鲜明的印象。
2.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接受。
3.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便于理解。
分析思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本体)比作××(喻体),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本体)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拟人作用
1.生动形象,给人鲜明的印象。
2.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产生共鸣。
分析思路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格化了,赋予××人的动作或情态,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排比作用
富有节奏,条理,加强语势,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分析思路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强,语势更强烈,强调了××内容,突出了××的感情。
(三)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
要求:展示同学交流的是本小组成果,要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补充或评价。
1.赏析《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诗。
2.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所写的景象。
三、梯度训练
1.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
(2),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3)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4)《次北固山下》借时序交替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明对朋友未来担忧的诗句是,。
(6)《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
2.完成基础训练P3表达应用1-3题;P6表达作用1、3题
四、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你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震撼,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
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总结在下面。
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附:本单元知识清单
1.学案所列生字
2.朱自清、老舍、曹操、李白、王湾、马致远的文学常识(主要指人、时、作)
3.有感情的背诵《春》《古代诗歌四首》全文、《济南的冬天》相关段落。
4.比喻、拟人、排比修辞的基本作用。
5.学习诗歌鉴赏的练字技巧和根据诗歌描绘画面。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