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_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5
4.1工业的区位选择【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对实例进行恰当的分析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开篇之作。
一方面,它与上一章教材中“农业的区位选择”遥相呼应;同时也是后面有关“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以举例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又以“案例1: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活动”、“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等来进行分析、说明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关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来进行分析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2、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上一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而我们知道农业和工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年级:高一学科:地理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1、能记住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能说出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等工业部门的主要特点及其区位选择原则;3、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4、通过学习,懂得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学习重难点】重点: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选择。
难点:工业主导因素的判断。
【知识结构】【学法指导】提前进行预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的扩散思维,挖掘深层次的知识以及内在联系。
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加深掌握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后认真完成例题的分析和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知识,掌握解题技巧。
【学习过程】1、回顾: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的投入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的产出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的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A、B、C、D、E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什么?5、完成表格6、阅读教材60页的阅读材料,完成下表7、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为什么要将大型工业基地工业布局在内地?②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什么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地或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了一批纺织工业中心?③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沿海经济迅猛发展?后来为什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结】1、工业的区位选择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发生着。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材分析:本节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因素讲解工业区位选择,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纲中的重要考点,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
此外我参考了湘教版该部分教材内容,同时网络搜集了大量工业生产图片作为补充材料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来辅助本节课教学和学生自学。
学情分析:目前高中生平日主要在校学习,很少接触到工业生产过程,缺少对工业生产的感性认识,这给分析工业生产特点,判断工业主导区位因素造成一定困难。
本节课我在课件中应用大量工业产品图片来帮助学生增加对工业生产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特点,从而较准确地判断某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布局原则。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的选择。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教学设想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对上一章的回顾来导入本章的工业区位知识学生回答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这个活动调动学生对区位因素部分已有知识,为学好本节课奠定基础。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从工业的定义、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引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学生观看视频,归纳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从而加深区位对工业影响的印象合作探究2、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结合不同类型的工业部门的案例来归纳出五种主导型工业并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进行举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析影响某种工业主导区位的方法提问请几位同学判断以下几种工业是属于什么导向型:木材厂、家具厂、电子装配厂、电子芯片研发中心、服装加工业、服装设计中心教师提问让学生即使巩固刚刚所学的知识方法拓展分析某种工业的指向型时首先分析该工业特点,然后根据工业特点判断其主导因素,最后确定区位选择原则。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归纳完成下列表格。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二、工业的区位选择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有时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也较显著如:a.科学技术、b.环境因素、c.个人偏好d.政策影响。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全部内容。
4。
1 工业的区位选择【课标要求】分析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课标细化】1. 解释工业区位的概念,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判断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
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我的预习】1.阅读教材P58结合图4.1说明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
阅读教材P58结合图4.2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工业区位选择的类型。
【我的疑惑】【典型案例1】某企业集团计划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
从企业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迁移案例1】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A.劳动力价格较低B.技术水平较高C.消费市场较广D.资金较雄厚2。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2、指出不同门类的企业的主导因素;3、学会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与布局。
一.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完成)1.工业生产的概念和特征?2.工业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3.五种工业区位选择导向的特征与布局?4.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要求?5.完成练习册57页课前预习作业二.教学过程环节一:预习反馈(更具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见PPT环节二: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完成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学会怎样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家:自来水厂甘蔗制糖厂(CEO) 钢铁企业A 钢铁企业B纺织企业印染企业普通制衣厂饮料企业(啤酒等)精密仪器制造智能机器人企业化工厂印刷厂水产品加工厂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制鞋企业(爱公益)电子装配(爱家乡)环境专家(活动一):L市中国西北部某省会城市,临黄河;附近多水电站、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有色金属等);畜牧业较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J市东部沿海著名港口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人口密集,城区人口大于1000万;历史文化悠久,工业基础雄厚,高校林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问题: 1. 请两位市长发表您的招商引资演讲!2. L市可能迎来哪些工业?3.J市可能迎来哪些工业?(活动二):请各位企业家根据自家的主导因素自行站队,并派代表说明你们这类企业的特点和布局要求!!!(活动三):1.请L市的市长、准备入驻的企业家、环境专家共同商讨入驻企业的具体布局;广大市民请踊跃的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请J市的市长、准备入驻的企业家、环境专家共同商讨入驻企业的具体布局;广大市民请踊跃的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2.请在L市尽量合理的布局以下工业:化工厂有色金属冶炼厂钢铁企业厂自来水厂制鞋厂制衣厂纺织厂请在J市尽量合理的布局以下工业:纺织企业普通制衣厂饮料企业(啤酒等)精密仪器制造企业智能机器人企业印刷厂水产品加工厂环节三:学以致用(通过习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见PPT三.补充知识1.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市场——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市场购买力更强;靠近市场可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
工业区位选择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工业的主导类型。
2. 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
学习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课前预习一、工业区位因素1.生产的一般过程:在工厂里,劳动力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将原材料制成________。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________、动力、________、政策、________等。
(3)其它因素:________、个人偏好等3.工厂的区位选择原则:选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目的: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高考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级,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1)根据图文材料相关信息,分析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6分)二.工业的主导类型(1)原料导向型:接近________。
(2)市场导向型:接近________。
(3)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________。
(4)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________的地方。
(5)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________的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区位因素的变化(1) 同一种工业类型它们的主导因素会不会发生变化?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原因: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________水平的不断提高。
(2)表现:越来越重视________因素;原料导向型工业对______的依赖程度下降。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课程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因素)。
2.掌握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1.结合当地生活、生产实际,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目的和区位因素,知道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分类,掌握每一类工业的生产特点、主导区位因素和典型工厂。
注意在分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掌握一般原则,又要注意特殊案例。
2.结合教材“案例1‘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总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在增强。
结合教材“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了解影响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移铁就煤—移煤就铁—临海型(市场)。
3.结合教材图4.6,掌握有不同污染源的工厂的合理布局原则。
重点结合必修1有关风带和气候,分析有大气污染的工厂的合理布局。
课程学习建议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分析的思路方法和一般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某地区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运输等数据信息。
然后结合教材图4.1、图4.2,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经济目的。
重点是分析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生产特点、主导因素和典型工厂,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影响一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教学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绝对化。
让学生知道“同一地区,工业部门不同,主导区位因素不同;同一部门,分布地区不同,主导区位因素不同”。
结合教材“案例1‘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让学生分析二者在地理位置、原料、燃料、市场、水源、交通等方面的异同,掌握二者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有何区别,使学生知道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进步,许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二、重点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三、学习过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角色扮演、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请问:(1)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2)你觉得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2)那么在现实中有这样的地方吗?那么工厂在现实中区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总结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角色扮演(1)如果你要建一个制糖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2)如果你要建一个家具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3)如果你要建一个炼铝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4)如果你要建一个电子装配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5)如果你要建一个飞机制造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根据以上回答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及相关部门并完成下表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有哪些?3、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A、请分析一下面的材料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
50年代初应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材料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安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户,目的是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材料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材料4: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外籍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材料5: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材料6:某些工厂由于搬迁费用太高、或政府的影响、或处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虽然明显区位不合理,但仍留在那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word学案【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1.把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要紧因素及其不同导向型工业特点。
2.明白得工业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以及缘故,会分析某地进展工业的要紧区位因素。
教材P60活动点拨:1.鞍钢选择接近燃料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靠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阻碍大。
2.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原料和能源利用效率,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显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能够方便地利用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对动力和原料地的依靠减弱,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素养要求增强;对市场依靠加强,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阻碍加强。
一、选择题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1~2题。
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要紧是因为中国(A)A.消费市场宽敞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生产成本低廉解析:中国人口多,对食用油的需求量大。
跨国企业在中国建厂,确实是看中中国宽敞的消费市场。
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D)A.商贸中心B.机场C.火车站 D.港口解析:该食用油以大豆为原料,大豆属大宗商品,适合长距离运输,宜用海运,从减少原料运输考虑,该厂适合布局在港口。
3.下图为“铜矿炼制的原料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图”,据图分析阻碍乙、丙、丁三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C)A.原料、动力、劳力B.市场、交通、政策C.原料、动力、市场D.动力、劳力、市场解析:从图示看,铜矿炼制具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选矿厂布局原料地,炼铜厂属高耗能行业,布局在动力充足的地点,精炼厂属成品,宜靠近市场。
下表是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据此回答4~5题。
工厂原料能源运费科技工资其他①41% 17% 2% 5% 14% 21%②4% 8% 5% 50% 13% 20%③17% 10% 11% 3% 39% 20%4.①类工厂最有可能是(B)A.有色金属冶炼厂 B.甜菜制糖厂C.制鞋厂 D.面包厂解析:①类型工厂原料投入占比最大,属原料导向型。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影响因素辨别不同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3.能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学法指导】
多看图,学会分析和归纳
【知识链接】
前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知道农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那工业是否也是如此。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1.看图4.1,说一说工业生的一般过程是什么?(从投入和产
出分析)
2.你能从图4.2中找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哪些是自然因素哪
些是社会经济因素?
3.仔细阅读课文内容,看看下面工业区位选则可分为哪些不同
的导向型并简单说时一下原因
A.水果罐头加工厂————()
B.啤酒汽水厂————()
C.电子装配厂————()
D .飞机厂————( )
E .炼铝厂————( ) 知识点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仔细读书中P60页的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看图4.5,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5.从上面的分析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6.阅读P59页案例1,试着从图4.3找出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7.从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上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继续思知识点三: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
8.读书中P61页图4.6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看一看: a.严重污染空气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b.严重污染水源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归纳小结】
【习题反馈】 1.读下面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判断正确是( )
A.①是炼铝厂,②是制糖厂,③是电子装配厂,④啤酒厂
B.①是啤酒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炼铝厂
C.①是制糖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啤酒厂
D.①是啤酒厂,②是炼铝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电子装配厂 2、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
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
A 、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 、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 、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 、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3、下列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已经不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4.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工业布局规划图。
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5.关于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错误的是:()A.水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B.印染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地区
C.发电厂设置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的地方
D.化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6.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回答:
(1)该地区拟在A、B、C三区域种棉花、养奶牛、种植花卉,你认为应该如何布局?
城区
公路
河流
铁路
等高线
水面
化工原料煤矿
棉花;养奶牛;种植花卉。
(2)该地区拟建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元件厂、重型机械厂,在图中D-H五区分别布局什么工厂?
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元件厂;重型机械厂。
(3)近几年来,该地区及沿海海区出现大范围鱼类死亡,你认为可能是什么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