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教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让数学变得更有趣让数学变得更有趣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正比例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
今天,我将教大家如何用正比例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数学变得更有趣。
什么是正比例?正比例是指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始终不变,即两数成比例。
例如,如果一辆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在3小时内将行驶180公里,而在6小时内将行驶360公里。
这就是正比例的一个例子,车速和行驶路程的比例始终不变。
如何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比例尺比例尺是用来将物体的实际大小与它在地图上的大小相互对应的比例。
例如,在1:10000的比例尺下,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1公里的实际距离。
我们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一些与比例尺有关的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了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和比例尺,就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2.计算速度、时间和距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车辆的速度、时间和距离。
正比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了车辆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就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计算它们行驶的距离。
反之,如果我们知道了车辆行驶的距离和时间,就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计算它们的速度。
3.利用投影仪计算高度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个物体在墙上的投影和墙的长度,我们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高度。
例如,如果一个树的投影长度为2米,而墙的长度为4米,那么树的高度为4米(2的正比例是4)。
4.计算比例税比例税是基于商品的价格来收取税费的一种制度。
根据比例税的规定,税费将基于商品的价格而定。
例如,如果税率为10%,那么商品的价格每增加1元,税费就会增加0.1元。
我们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这些与比例税有关的问题,例如计算总税费,或者计算价格调整所需的税费。
5.计算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纵观这节课的教学,本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1、信息窗4是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基本的应用题。
为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我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算术法和用方程解)解答,然后过渡到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问题的教学。
通过问答式帮助学生梳理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2、通过进行比较,加深方程和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3、通过对比分析用方程解和用比例解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建构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元认知,过高预测学生的预习能力,造成课堂的懈怠。
5、时间分配把握不准,复习阶段占用时间过多,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
6、由于过度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对知识结构的重视,忽略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造成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即时练习对新知识的巩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和认识了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虑到这部分知识较难,且所处的地位的特殊性,我采取了放慢教学进度的方法,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学正比例问题。
借用当下流行词汇概括这一课的地位,我认为它就是一节具有“种子”特质的“种子课”故在本课的教学中,要为种子发芽创造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中,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四方面特点:1、联系生活,旧知迁移。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新知的学习往往需要旧知或生活经验作支撑。
所以在环节的设计上,我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图引出问题“李奶奶家的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后,我要求学生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为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埋下伏笔。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 能够运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并掌握正比例的概念。
- 能够运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正比例关系进行求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工具。
-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教材。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正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正比例的特点。
-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正比例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3. 实践应用(15分钟)-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关系进行求解。
-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提高解题能力。
4. 巩固提高(10分钟)-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 通过解答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
-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正比例实例,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比例的概念及其应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
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首次接触和理解正比例的概念,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正比例的概念,并理解其数学意义。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300千米需要几小时?2.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30平方米,需要1230块。
铺80平方米,要用多少块方砖?3.若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6分钟,那么锯成6段需要几分钟?4.小明测量电线杆的高度,他量得电线杆在平地上的影长为5.4米,同时把2米长的竹杆直立在地上,量得影长1.8米。
电线杆高多少米?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21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4小时就能达到乙地。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用150千克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57千克,照这样计算,要榨出1140千克芝麻油要芝麻多少千克?2吨芝麻榨出芝麻油多少吨?7.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8.用100千克黄豆可磨出400千克豆腐,照这样算,加工1000千克豆腐,需要多少千克黄豆?9.房间长4.8米,宽3.6米,用一种正方形瓷砖铺地,需要768块,在长6米,宽4.8米的房间用同样的瓷砖铺地需要多少块?10.湖北武汉的黄鹤楼高约51米,在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中,按景物高度与原景物高度的比1:15建造。
它在景区中高多少米?答案提示1.解:设行驶300千米需要x小时。
180 : 3 = 300 :xX = 5答:行驶300千米需要5小时。
2.解:设要用x块方砖。
1230 :30= x :80X = 3280答:要用3280块方砖。
3.解:设锯成6段需要x分钟。
6:(4-1)=x:(6-1)X = 10答:锯成6段需要10分钟。
4.解:设电线杆高x米。
X:5.4 = 2: 1.8X= 6答:电线杆高6米。
5.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210 : 3 = x: (3+4)X= 490答:甲乙两地相距490千米。
6.(1)解:设要炸出1140千克芝麻油要芝麻x千克。
57 : 150=1140:xX = 3000答:要炸出1140千克芝麻油要芝麻3000千克。
关于《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建议:1、基本训练的设计要“挖掘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根,追寻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a、理解比例的意义,会写比例式;b、会解比例;c、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因此基本训练的设计要涉及到写比例式(2个题)、解比例(2个题)、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2个题)。
2、引入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信息、重组数学信息,然后将数学信息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齐读这个数学问题。
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还不会用正比例方法解答。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后,教师应从引导学生分析28÷8=3.5(元)入手。
师:3.5元是求的什么?生:是求的水的单价。
师:水的单价会不会随着用水的吨数和总价的变化而变化?生:不会。
师:这个问题还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对“水的单价会不会随着用水的吨数和总价的变化而变化?”这个问题你们是怎样想的?师:对这个问题大家要注意一点,现在提倡节约用水,全国有好多城市水的单价是随着用户用水吨数的多少变化而变化,用水吨数超过了规定的吨数,水的单价就贵一些,因此水的单价是不一定的。
我们利川目前水的单价是一定的。
师:水的单价一定,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有什么关系?生:有正比例关系。
师:为什么?生:因为水费的总价比用水吨数等于水的单价,水的单价一定,水费的总价与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师:既然水费的总价与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我们还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这个问题。
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接下来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不是从教给学生怎样解题去进行教学,而是从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去思考,是从研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开展教学的,是在让学生明白两种变量有正比例关系,还可以用正比例方法来解决的前提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解比例。
51=25x x 2=5.311.2 32=15x x 5.2=4.01二、填空1.车轮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 )比例。
2.因为每度电的价格一定,所以电费和用电的度数成( )比例。
3. 把下面的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路程÷( )=时间 路程÷( )=速度总价÷( )=数量 总价÷ ( )=单价 三、判断1.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3.X 和Y 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 -7Y =0,X 和Y 不成比例。
( )4.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 四、解决问题 1.2.小明买9本练习本花了4.5元,如果买同样的练习本20本需要付多少元?3.小明买9本练习本花了4.5元,如果用20元钱买同样的练习本,可以买多少本?4.运一批煤,18次运了90吨,照这样计算,14次可以运多少吨?5.运一批煤,18次运了90吨,照这样计算,多少次才能运完140吨煤?6.用8辆卡车每天可运货128吨,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卡车11辆,每天可运货多少吨?7.一种水管,40米重60千克。
现称得一捆水管重270千克,这捆水管共长多少米?8.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9.王师傅生产25个零件需要1.5小时,照这样计算,生产125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0.把一根3m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m,同时测得旁边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m,这棵树高多少米?1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12.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400m,15天可以修完。
结果12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参考答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解比例。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掌握和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实际上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可用归一、归总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
这里主要是学习用正比例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同时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说说正比例、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已知A+B = C o当A 一定时,B 和C ( )比例;当B 一定时,A 和C( )比例;当C 一定时,A和B ()比例。
(2)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的关系。
(3)总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和判断,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 •提出问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1 页例5o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2 •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答。
(2)交流解答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的?预设1:28^8X10=3.5 X0=35(元)(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1 0吨水需要多少钱)预设2:10 弋X28=1.25X28=35(元)(也可以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教师:谁和这位同学的方法一样?【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
教你如何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轻松搞定难题。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正比例指的是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即当一个量增加或减少,另一个量也会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或减少。
比如说,当我们在超市购买苹果,我们会发现苹果的价格与数量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如果苹果的价格是每个2元,买10个苹果的总额就是20元,而买20个苹果的总额就是40元,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20,也就是1:2。
这是一个正比例关系,因为苹果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总金额也增加了一倍。
另一个基本特性是,在正比例关系中,一组数的乘积等于另一组数的乘积。
比如说,苹果的价格是每个2元,买10个苹果的总额是20元,买20个苹果的总额是40元。
这两个数的乘积分别是2 × 10 = 20 和2 × 20 = 40,它们的乘积仍然相等,都为40。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这个乘积来计算其他变量的值。
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苹果的价格和总额,我们可以用总额除以价格,计算出苹果的数量。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1.超市促销活动超市正在进行一项促销活动,对所有购买满100元的顾客提供打折优惠。
优惠的幅度是根据顾客购买的总额来决定的,购买的总额越高,享受的优惠越大。
假设这个活动的规则如下:总额在100元以下,不享受优惠;总额在100元到200元之间,享受8%优惠;总额在200元到300元之间,享受12%优惠;总额在300元以上,享受16%优惠。
如果小明在超市购买了150元的商品,他的实际支付金额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正比例公式来解决:原价×(1 - 折扣率)= 实际支付金额。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需要知道原价和折扣率两个变量。
原价是小明购买的所有商品的总和,即150元。
折扣率是根据总金额的不同区间而定的,根据题目的规定,150元在100元到200元之间,因此享受8%的优惠。
所以,折扣率为0.08。
将这两个数代入公式得到:150 ×(1 - 0.08)= 138因此,小明实际支付金额是138元。
正比例应用题专项练习90题(有答案)1.某测量小组把一根长3米的竹竿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为1.2米,同时测得一水塔的影长为7.2米,这座水塔的高是多少米?2.水果店3天售出苹果吨.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吨苹果还要几天售完?3.修一条公路,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修21天就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比例解)4.王华5天看完一本115页的书,照这样的速度,要看207页的一本书,需要多少天?(用比例方法解答)5.蜗牛5分钟爬行了31厘米,照这样的速度,蜗牛爬行了55.8厘米要几分钟?6.一辆汽车5小时行400km,照这样的速度7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比例解答)7.兰兰家里搞装修.用同样大小的瓷砖铺一间18平方米的房间和一间27平方米的客厅.已知铺房间正好用了200块瓷砖,铺客厅要用多少块瓷砖?(用比例)8.农民伯伯按1:50的比例配制一种杀虫剂,有一瓶200ml的农药,可以配制多少升杀虫剂?9.24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86.4千克,要榨得270吨油需要油菜籽多少吨?10.小明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他测量的结果是:标尺高度12分米,它的影长是2.5分米;测得大树的影长是3米.请你帮小明算一算大树的高度.11.挖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7天挖了840米,照这样的速度,完成这样的工程还需多少天?12.一种金属合金中银和铝的重量比是5:6.现有480千克铝,需要加多少千克的银,才可以制成这种合金?(用比例思路解)13.某车间计划加工540个零件,前2天做了180个,照这样计算,做完零件需要多少天?(用比例知识解答)14.一辆汽车前4小时共行驶240千米,以同样的速度又行驶5小时,后5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15.万丰集团生产一批汽车零件,前8天生产了1200箱,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刚好4天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箱?(用比例解)16.某化肥厂7小时生产化肥630吨,照这样计算,要生产1350吨化肥需要多少小时?17.五一节假期中,小华原计划每天花40分钟,共读儿童小说60页.照这样算,如果他把每天的读书时间调整为50分钟,共可读多少页?(用比例解)18.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前3天修了36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需多少天?19.甲乙2人比赛爬楼梯,已知每层楼梯相同,当甲到3层时,乙到2层,照这样计算,当甲到9层时,乙到几层.20.“五一”假期,欣宇连续3天看了84页书,照这样计算,这个月一共可看书多少页?21.修一段高速公路,计划每天修500米,24天可以完成.实际5天修3000米,实际多少天完成?(用正、反比例两种方法解)22.一瓶“84”消毒液写明:清洗浴缸时,需要将原液和清水按1:300配制,李阿姨倒出原液10克清洗浴缸,要加清水多少千克?(用比例知识解答)23.小东身高1.4米,站在操场上他的影长是1米.同时测得教学楼的影长是7米,教学楼有多高?(用比例解)24.一根木料锯3段需要9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6段,需要多少分钟.(用比例知识解答)25.某修路队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前3天修72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需多少天?26.工程队修筑公路,5天修了600米,照这样计算,再修3天,一共可以修筑公路多少米?27.一台织布机4小时可以织布24米,照这样计算,要织布54米,需要几小时?(用比例解)28.王师傅3天加工了12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360个零件需要多少天?(用比例的思路解)29.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同样的油要用多少钱?(用比例解)30.甲、乙两地相距504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行了全程的,以这样的速度,还需几小时到达乙地?(用比例解)31.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的900千米,一条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用比例解)32.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33.汽车从学校出发到太湖玩,小时行驶了全程的,这时距太湖边还有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共用多少小时?34.100克蜂蜜里含30葡萄糖,多少克蜂蜜里含有240克葡萄糖?35.用5辆同样汽车运粮食一次能运22.5吨,照这样计算,要把36吨粮食一次运完,需要增加多少辆这样的汽车?36.一本书,如果每天读30页,6天可以读完,若每天读20页,要多少天才能读完?37.要测量一棵树的高度,量得树的影子长度是8.4米,同时用一根2米长的标杆直立在地面上,量得影子长度是1.2米,这棵树高是多少米?38.一种农药,由药粉和水按照1:400混合而成的.(1)2.5千克药粉,应加水多少千克?(2)用水60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9.学校买来塑料绳342米做短跳绳,先剪下同样长的5根,一共用去9米,照这样计算,买来的塑料绳可以做短跳绳多少根?40.一台收割机4小时收割小麦4.8公顷,照这样计算,收割72公顷小麦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知识解)41.服装厂生产制服,前3个月生产0.48万套,照这样计算,今年可以生产制服多少万套?42.飞机每小时飞行48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飞机行4小时的路程,汽车要行多少小时?(用比例方法解)43.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5小时行了350千米,照这样计算,共要行9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4.雨上小学开展节约用水活动,7天节约用水112吨.照这样计算,今年2月该校共节约用水多少吨?45.测量小组把一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它的影子长度是1.6米,同时测得电线杆的影子长度是4米,求电线杆高多少米?46.一台织布机7小时织布105米,照这样的速度,再织8小时,一共可以织布多少米?47.桃每千克售价1.8元,梨每千克售价2.4元.买40千克桃的钱,可以买多少千克梨?48.A地到B地480千米,一辆汽车前3.5小时行了全程的,按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比例解)49.100克蜂蜜里含有34.5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多少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用比例的方法解)50.4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32千克,照这样计算,7吨小麦能磨面粉多少千克?51.钟面上,分针从上午11时到下午2时针尖走了188.4厘米,照这样计算,针尖一天能走多少厘米?(用比例解)52.某工厂2002年二月份前4天用电2.8万度,照这样计算,全月共用电多少万度?53.修一段长400米的路,3天修了12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段路还需几天?5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甲乙两地相距405千米,头4小时行驶了180千米,剩下的路程还要行多少小时?55.一本《趣味数学》共96页,小敏前3天看了24页.照这样的速度,看完全书还需多少天?56.某印刷厂计划三月份印刷课本20000本,结果上旬就印刷7000本,照这样速度,三月份可以多印刷多少本?57.某工程队修一条路,12天共修780米,还剩下325米没有修.照这样速度,修完这条公路,共需要多少天?(比例解)58.一种药水中药液和水重量的比是1:2000,5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千克?如果用6千克水,需要用多少克药液?59.50千克花生仁可以榨油19千克.要榨200千克花生油需多少千克花生仁?(比例解)60.100吨甘蔗可以榨糖12吨,照这样计算,6000吨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吨?如果要榨糖360吨,需要用甘蔗多少吨?61.小杰家离学校的距离为1200米,学校到体育场的距离为2千米.小杰早晨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9分钟,如果下午放学后他用同样的速度步行去体育场,需要多少分钟?62.景区有一条面积为4200平方米的步行街,正在铺方砖,小林得知工人们已经干了2天,铺完了1000平方米.照这样的速度,铺完整条步行街还需要多少天?(用比例知识解答)63.用比例方法求解:一支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的蜡烛点燃6分钟,蜡烛缩短3厘米,照这样的速度,蜡烛点燃16分钟缩短多少厘米?64.红红用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调剂了一杯蜂蜜水.如果仍按这样的比例,800毫升水中应加入多少毫升蜂蜜?65.修路队3天修路12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600米长的一段路需要多少天?66.公园里有13条游船,平均每天收入975元.照这样计算,32条游船一天可以收入多少元钱?67.某施工队要安装900米的下水道,6天安装了300米,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任务,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用比例解)68.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用比例解)69.有两个用同一种钢铁制成的零件,一个零件重9吨,体积是1.2立方米.另一个重7.9吨,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0.4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3辆卡车一共可以运多少箱?71.一种药水是按药粉和水的比1:5000配制成的.现在用药粉30克配制成这样的药水,需要加水多少千克?(用比例解)72.修路队修一条长750米的路,前2天修了15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一共需要几天完成?(用比例解)73.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照这样计算,25000吨这样的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74.自然小组把4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它的影子长3.8米,同时量得水塔影子长17.1米.水塔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75.吴师傅带领车工小组加工一批零件,前6天完成330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又用了14天完成了其余的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用比例解)76.把2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它的影长是l.6米,同时量得一棵大树的影长是5.6米.你知道这棵大树有多高吗?(用比例解.)77.修路队修一段公路,前7天修了357米,照这样,又用了13天把路修完,这段路全长多少米?(比例解)78.学校领来一批树苗,按2:3:4分给四、五、六年级种植.已知四年级分到树苗24棵.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棵?79.某车间要加工540个零件,前2天加工了180个,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用比例解)80.张老师4分钟走了36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8分钟,张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用比例知识解答)81.食堂买来5吨煤,6天烧了1.5吨,照这样计算,这批煤可以捎多少天?(用比例解)82.一本故事书共120页,李丽4天看了32页,照这样的速度,看完这本书还需多少天?(用比例解)83.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4小时行了364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2小时就到达B城.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84.甲、乙两个码头相距308.7千米,一艘轮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3小时行了73.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几小时可以到达乙码头?85.李洋看一本职工作264页的小说,前3天已经看了72页,照这样计算,这本小说他还要看多少天才能看完?86.某小区维修线路,需停电半小时,妈妈找来一根长20厘米的蜡烛,点燃8分钟后,还剩15厘米,请问,这根蜡烛够燃烧到送电吗?(用比例知识解答并简要说明理由)87.小红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自己的身高与影子的长度比是2:3,这时教学楼的影子长24米,则教学楼的高度是多少米?(用比例解)88.甲工厂有120人,乙工厂有80人.从乙工厂调几人到甲工厂才能使甲工厂与乙工厂人数的比是5:3?89.白寨距郑州有20km,一辆公交车从白寨开往郑州,2小时可以行60km,照这样计算.这辆公交车几小时可到达目的地?(用比例解答)90.李庄要修一条长1200千米长的水渠,前3天修了全长的6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水渠一共要用多少天?参考答案1.设这座水塔的高是x米.3:1.2=x:7.2;1.2x=3×7.2;x=;x=18;答:这座水塔的高是18米.2.设剩下的吨苹果还要x天售完,由题意得3:=x :,x=3×,x=8.答:还要8天售完.3.设21天修路的长度为x千米,则有1.5:3=x:21,3x=21×1.5,3x=31.5,x=10.5;10.5+1.5=12(千米);答:这条公路长12千米4.设需要x天,115:5=207:x,115x=207×5,115x=1035,x=9;答:需要9天5.蜗牛5分钟爬行了31厘米,照这样的速度,蜗牛爬行了55.8厘米要几分钟?31:5=55.8:x.设蜗牛爬行了55.8厘米要x分钟,31:5=55.8:x;x=9.6.设7小时行x千米;400:5=x:7,5x=400×7,x=,x=560,答:7小时行560千米.7.设铺客厅要用x块瓷砖,18:200=27:x,18x=27×200,18x=5400,x=300;答:铺客厅要用300块瓷砖.8.设可以配制xml杀虫剂,1:(50+1)=200:x,x=200×52,x=10400;10400毫升=10.4升,答:可以配制10.4升杀虫剂9.设要榨得270吨油需要油菜籽x吨,86.4:240=270:x,86.4x=240×270,x=,x=750;答:要榨得270吨油需要油菜籽750吨10.设大树的高度为x米,2.5:12=3:x,2.5x=12×3,x=,x=14.4,答:大树的高度为14.4米.11.设完成这样的工程还需x天.840:7=(1800﹣840):x840x=7×960x=8;答:完成这样的工程还需8天12.需要加x千克的银,x:480=5:6,6x=480×5,6x=2400,x=400;答:需要加400千克的银,才可以制成这种合金.13.设做完零件需要x天,180:2=540:x,180x=2×540,180x=1080,x=6;答:做完零件需要6天.14.设后5小时行驶了x千米;240:4=x:5,4x=240×5,x=,x=300;答:后5小时行驶了300千米15.设这批零件共有x箱,1200:8=x:(8+4),8x=1200×12,x=,x=1800,答:这批零件共有1800箱16.设要生产1350吨化肥需要x小时,则有:630:7=1350:x,630x=1350×7,630x=9450,x=15;答:要生产1350吨化肥需要15小时17.设如果他把每天的读书时间调整为50分钟,共可读x页,则有60:40=x:50,40x=50×60,40x=3000,x=75;答:如果他把每天的读书时间调整为50分钟,共可读75页18.设修完这条路还需X天,12千米=12000米,3600:3=(12000﹣3600):x3600x=8400×3,3600x=25200,x=7;答:修完这条路还需7天.19.甲乙的速度之比:(3﹣1):(2﹣1)=2:1,乙跑的层数:(9﹣1)×=4(层),乙所在的楼层:4+1=5(层);答:当甲到9层时,乙到5层20.设这个月一共可看书x页,84:3=x:31,3x=84×31,x=,x=868;答:这个月一共可看书868页21.设实际x天完成,(1)(3000÷5)x=500×24,600x=12000,x=20;(2)(500×24):x=3000:5,12000:x=3000:5,3000x=12000×5,3000x=60000,x=20;答:实际20天完成.22.设要加水x千克.1:300=10:xx=300×10x=3000;3000克=3千克;答:要加水3千克.23.设教学楼的高度是x米,则1.4:1=x:7,x=1.4×7,x=9.8;答:教学楼的高度是9.8米.24.设需要x分钟,9:(3﹣1)=x:(6﹣1),9:2=x:5,2x=9×5,x=,x=22.5;答:需要22.5分钟.25.设修完这条路还需x天,72:3=(1200﹣72):x,72x=1128×3,x=3384÷72,x=47;答:修完这条路还需47天26.一共可以修筑公路x米;x:(5+3)=600:5,5x=600×(5+3),5x=600×8,x=,x=960;答:一共可以修筑公路960米27.需要x小时,24:4=54:x,24x=54×4,x=,x=9,答:需要9小时28.设加工360个零件需要x天,则有120:3=360:x,120x=360×3,120x=1080,x=9;答:加工360个零件需要9天29.设买8桶同样的油要用x元,x:8=780:3,3x=780×8,x=,x=2080;答:买8桶同样的油要用2080元30.设还需X小时到达乙地.:6=(1﹣):XX=6×,X=2;答:还需2小时到达乙地.31.设在这幅地图上是x厘米,3:900=x:480,900x=480×3,x=,x=1.6答:在这幅地图上是1.6厘米32.设修完这条公路还需要x天,1.5:3=(12﹣1.5):x,1.5x=3×(12﹣1.5),1.5x=31.5,x=31.5÷1.5,x=21;答:修完这条公路还需要21天33.1÷(),=1÷(×),=1÷,=(小时),答:行完全程共用小时34.设x克蜂蜜里含有240克葡萄糖,30:100=240:x,30x=100×240,x=24000÷30,x=800;答:800克蜂蜜里含有240克葡萄糖.35.设需要增加x辆这样的汽车.36:(x+5)=22.5:5,22.5×(x+5)=36×5,22.5x+22.5×5=180,22.5x=180﹣112.5,x=3;或:设要把36吨粮食一次运完,需要x辆这样的汽车.36:x=22.5:5,22.5x=36×5,x=180÷22.5,x=8;8﹣5=3(辆);答:需要增加3辆这样的汽车36.设要x天才能读完.20x=30×6x=180÷20x=9;答:要9天才能读完.37.这棵树高是x米,2:1.2=x:8.4,1.2x=8.4×2,x=14;答:这棵树高是14米.38.(1)设应加水x千克,1:400=2.5:xx=400×2.5x=100;答:应加水100千克.(2)设需要药粉y千克,1:400=y:600400y=600y=1.5;答:需要药粉1.5千克.39.设买来的塑料绳可以做短跳绳x根,9:5=342:x,9x=342×5,x=,x=190,答:买来的塑料绳可以做短跳绳190根40.设收割72公顷小麦需要x小时4.8:4=72:x4.8x=72×44.8x=288x=60答:收割72公顷小麦需要60小时.41.设今年可以生产制服x万套.0.48:3=x:123x=0.48×12x=1.92;答:今年可以生产制服1.92万套.42.设汽车要行x小时,则480×4=60x60x=2160x=36答:汽车要行36小时.43.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5x=350×9x=630;答:甲乙两地相距630千米.44.因为今年的二月份有28天,设今年2月该校共节约用水x吨,则112:7=x:287x=112×287x=3136x=448答:今年2月该校共节约用水448吨.45.设电线杆的高是x米.1:1.6=x:41.6x=4x=2.5;答:电线杆的高是2.5米.46.设一共可以织布x米,105:7=x:(8+7),7x=105×(8+7),7x=105×15,x=,x=225,答:一共可以织布225米47.1.8×40÷2.4=72÷2.4=30(千克)答:可以买30千克梨.48.把全程看作单位“1”,设行完全程需要x小时,:3.5=1:x,x=3.5,x=3.5÷,x=3.5×,x=10;答:行完全程需要10小时49.设x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100:34.5=x:207,34.5x=100×207,x=,x=600;答:600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50.设7吨小麦能磨面粉x千克.7吨=7000千克40:32=7000:x40x=32×7000x=5600答:7吨小麦能磨面粉5600千克.51.因为,从上午11时到下午2时针尖一共走了3小时:又因为一天是24小时,所以,设针尖一天能走x厘米,188.4:3=x:24,3x=188.4×24,x=,x=1507.2,答:针尖一天能走1507.2厘米52.设全月用电x万度.2.8:4=x:284x=2.8×28x=x=19.6;答:全月共用电19.6万度.53.修完这段路还需要x天.120:3=(400﹣120):x,120x=3×280,x=7;答:修完这段路还需要7天54.设剩下的路程还要行x千米.180:4=(405﹣180):x180x=4×225x=5;答:剩下的路程还要行5小时55.设看完全书还需x天,则:(96﹣24):x=24:3,24x=72×3,x=9;答:看完全书还需9天56.7000÷10×31﹣20000,=21700﹣20000,=1700(本);答:三月份可以多印1700本57.设共需要x天,(780+325):x=780:12,780x=1105×12,780x=13260,x=17;答:修完这条公路,共需要17天.58.①设需要加水x克.1:2000=5:x,x=2000×5,x=10000,10000克=10千克;②6千克=6000克设需要用y克药液.1:2000=y:6000,2000y=6000,y=3.答:5克药液要加水10千克.如果用6千克水,需要用3克药液59.设榨200千克花生油需x千克花生仁,由此可得比例:50:19=x:200,19x=10000,x≈526.32;答:大约需要526.32千克花生仁.60.(1)6000吨甘蔗可以榨糖x吨,100:12=6000:x,100x=12×6000,x=720;(2)如果要榨糖360吨,需要用甘蔗y吨,100:12=y:360,12y=100×360,y=,y=3000;答:6000吨甘蔗可以榨糖720吨;如果要榨糖360吨,需要用甘蔗3000吨61.设需要x分钟,则1200:9=2000:x,1200x=2000×9,1200x=18000,x=15;答:需要15分钟.62.设铺完整条步行街还需要x天,则1000:2=(4200﹣1000):x,1000x=3200×2,1000x=6400,x=6.4;答:铺完整条步行街还需要6.4天63.设蜡烛点燃16分钟缩短x厘米,6:3=16:x,6x=3×16,6x=48,x=8;答:蜡烛点燃16分钟缩短8厘米.64.设800毫升水中应加入x毫升蜂蜜,25:200=x:800,200x=800×25,x=,x=100;答:800毫升水中应加入100毫升蜂蜜.65.设需要x天,120:3=600:x,120x=600×3,x=,x=15;答:需要15天66.设32条游船一天可以收入x元钱,则有975:13=x:32,13x=975×32,13x=31200,x=2400;答:32条游船一天可以收入2400元钱.67.还要x天可以完成,300:6=(900﹣300):x300x=6×600x=12答:还要12天可以完成.68.设这座模型高x米,则x:320=1:10,10x=320,x=32;答:这座模型高32米.69.设它的体积是x立方米,9:1.2=7.9:x,9x=1.2×7.9,x=,x≈1.053,1.053立方米=1053立方分米,答:它的体积是1053立方分米70.设再增加3辆卡车一共可以运x箱;x:(4+3)=480:4,4x=480×(4+3),x=,x=840;答:再增加3辆卡车一共可以运840箱71.设需要加水x克,1:5000=30:x,x=30×5000,x=150000,150000克=150千克,答:需要加水150千克72.设修完这条路一共需要x天完成,750:x=150:2,150x=750×2,x=,x=10;答:修完这条路一共需要10天完成73.设25000吨这样的海水可以晒出x吨盐,3:100=x:25000,100x=3×25000,x=750,答:25000吨这样的海水可以晒出750吨盐74.设水塔的实际高度是x米,3.8:4=17.1:x,3.8x=4×17.1,3.8x=68.4,x=18.答:水塔的实际高度是18米75.设这批零件共有x个,330:6=x:(6+14),6x=330×(6+14),6x=330×20,x=,x=1100,答:这批零件共有1100个76.设这棵大树有x米高,1.6:2=5.6:x,1.6x=5.6×2,1.6x=11.2,x=11.2÷1.6,x=7;答:这棵大树有7米高.77.设这段路全长x米;357:7=x:(7+13),7x=357×(7+13),7x=357×20,x=,x=1020;答:这段路全长1020米.78.总份数:2+3+4=9(份);树苗总数:24÷=108(棵);五年级分到的棵树:108×=36(棵);六年级分到的棵树:108×=48(棵).答:五、六年级各分到36、48棵79.设剩下的还要x天才能完成任务,180:2=(540﹣180):x,180x=(540﹣180)×2,180x=360×2,x=,x=4,答:剩下的还要4天才能完成任务80.设张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x米,360:4=x:18,4x=360×18,x=,x=1620;答:张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620米.81.这批煤可以烧x天,1.5:6=5:x,1.5x=6×5,x=,x=20;答:这批煤可以烧20天82.设看完这本书还需x天,则32:4=(120﹣32):x,32x=4×88,32x=352,x=11;答:看完这本书还需11天.83.设AB两城相距x千米,则有364:4=x:(2+4),4x=364×(2+4),4x=2184,x=546;答:AB两城相距546千米84.设x小时到达乙码头,则73.5:3=(308.7﹣73.5):x,73.5x=(308.7﹣73.5)×3,73.5x=235.2×3,73.5x=705.6,x=9.6;答:照这样的速度,9.6小时可以到达乙码头85.设还要看x天才能看完,72:3=(264﹣72):x,72:3=192:x,72x=192×3,x=,x=8,答:还要看8天才能看完.86.20厘米的蜡烛燃烧所用的时间为x分钟,(20﹣15):8=20:x,5:8=20:x,5x=8×20,x=,x=32,因为半小时=30分钟,32>30,所以这根蜡烛够燃烧到送电;答:这根蜡烛够燃烧到送电87.教学楼的高度是x米;2:3=x:24,3x=24×2,x=,x=16;答:教学楼的高度是16米.88.80﹣(120+80)×,=80﹣200×,=80﹣75,=5(人);答:从乙工厂调5人到甲工厂才能使甲工厂与乙工厂人数的比是5:3.89.设这辆公交车x小时可到达目的地;60:2=20:x,60x=20×2,x=,x=;答:这辆公交车小时可到达目的地90.设修完这条水渠一共要用x天,则有(1200×60%):3=1200:x,720:3=1200:x,720x=1200×3,720x=3600,x=5;答:修完这条水渠一共要用5天。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黄天飞浙江省诸暨市新世纪小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掌握和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实际上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可用归一、归总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
这里主要是学习用正比例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同时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说说正比例、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已知A÷B=C。
当A一定时,B和C()比例;
当B一定时,A和C()比例;
当C一定时,A和B()比例。
(2)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的关系。
(3)总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和判断,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
1.提出问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5。
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
2.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答。
(2)交流解答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预设1:
28÷8×10
=3.5×10
=35(元)
(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10吨水需要多少钱)
预设2:
10÷8×28
=1.25×28
=35(元)
(也可以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教师:谁和这位同学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
3.激励引新。
教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 ,说说变化情况。
(2)()一定,()和()成()比例关系。
(3)用关系式表示是()。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
教师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5)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反馈学生解题情况。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28 :8 =x:10 或 ()
8x=28×10
x=28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6)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教师:你认为李奶奶用了10吨水的水费为35元钱,这个答案符合实际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7)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是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此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能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能给他们自信。
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变式练习。
教师:刚才我们用归一法和比例法帮李奶奶解决了水费的问题,同学们真不简单,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出现下面的练习)
张大妈: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1)比较一下此题和例5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学生独立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
(3)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概括总结。
教师:刚才我们用正比例知识帮李奶奶和王大爷解决了生活中的水费问题,请大家回忆一下解题思路,再想一想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1)分析找出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
(2)判断它们是否是正比例关系。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4)最后解比例。
(5)检验作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不但会解决问题,而且还善于归纳总结方法。
就像大家想的那样,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关系,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设计意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围绕生活中的水费问题,让学生经历“尝试──理解──总结”的全过程,从而理解、掌握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提升。
(三)巩固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小组3天加工零件189个,照这样计算,9天可加工零件x个。
(189:3=x:9)
(2)小明买了4支圆珠笔用了6元。
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x元钱。
(x:3=6:4)
2.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1)小兰的身高1.5米,她的影长是2.4米。
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是4米,这棵树有多高?
(2)小红计划每天跳绳600下,2分钟跳了240下,照这样计算,还要跳多少分钟才能完成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即时练习巩固,增强学生对具体情境中成正比例的量作出判断和解释的能力,能有条理地解释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谁来说说,上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反思每节课的收获,整理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起总结提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