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25
黄豆种植的基本养护知识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对于农民来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为了获得丰收的黄豆产量,农民需要了解黄豆的基本养护知识,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本文将介绍黄豆种植的基本养护知识,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土壤准备黄豆适宜生长的土壤是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在种植黄豆之前,农民应该对土壤进行准备。
首先,清除杂草和树木根系,确保土壤表面平整。
其次,进行土壤翻耕,使土壤中的养分均匀分布。
最后,进行土壤调理,添加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使黄豆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二、播种黄豆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
在播种之前,农民需要选择健康的种子并对其进行处理。
处理种子的方法包括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进行种子消毒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在播种时,农民应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排列,以确保黄豆的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
三、浇水黄豆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供给。
浇水的时机和水量的掌握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黄豆的生长初期和开花期需要较多的水分,而结荚期和成熟期则需要适量减少浇水量。
浇水应均匀、适量,避免积水和缺水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施肥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黄豆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黄豆之前,农民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土壤检测,并合理补充营养素。
一般来说,黄豆需要提供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氮可以促进黄豆的茎叶生长,磷可以增强根系发育,钾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施肥时应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导致土壤污染和植物倒伏。
五、病虫害防治黄豆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农民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并合理使用农药。
对于常见的黄豆病虫害,如青枯病、黄豆灰霉病等,农民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六、收获和储存黄豆的收获时间根据栽培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黄豆的果荚变黄、干燥时即可进行收获。
在收获时,农民应注意使用适当的收割工具,避免损坏豆荚。
有关黄豆的常识知识点总结有关黄豆的常识知识点总结黄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还富含营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黄豆的一些常识进行总结,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首先,黄豆是大豆的一种,属于豆科植物。
黄豆的外表呈金黄色,豆粒肥大饱满,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黄豆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黄豆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等消化问题。
黄豆有很多健康益处。
首先,黄豆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黄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通过抑制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黄豆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黄豆中的大豆皂甙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黄豆还可以预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黄豆中的异黄酮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效应,可以调节激素平衡,减少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
此外,黄豆中还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细胞的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除了食用外,黄豆还可以用于制作豆制品。
黄豆可以磨成黄豆粉,用于制作豆浆、豆腐等传统豆制品。
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素食者的重要食物来源。
此外,黄豆还可以发酵成豆瓣酱、豆豉等调味品,为菜肴增添风味。
不过,尽管黄豆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宜食用黄豆的人群。
首先,黄豆中含有一种叫做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物质,能抑制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因此,有胃肠疾病的人应注意不要食用过多的黄豆。
此外,黄豆中还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物质,会与人体中的铁元素结合,影响铁的吸收。
因此,贫血患者不宜食用过多的黄豆。
在购买黄豆时,我们应选择色泽鲜黄、形状圆润、表皮光滑的豆子。
此外,购买时最好选择已经去杂和已经脱胚的黄豆,这样可以减少食用前的准备工作。
此外,黄豆最好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
总之,黄豆是一种营养丰富、有益健康的食品。
大豆来源的知识解释
大豆,也被称为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来源和历史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
大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据考古学家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地区是大豆的原产地。
在中国古代,大豆被广泛种植,并成为了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大豆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还是一种多功能的农作物。
它的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来源。
此外,大豆还可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干等,这些食品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广受欢迎。
大豆的种植技术也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和改进。
在中国古代,农民们通过不断试验和实践,培育出了多个适应不同环境的大豆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产量表现,使得大豆可以在更广泛的地区种植。
大豆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食物,还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在古代文献中,大豆被多次提及,并被视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此外,大豆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相关联,如春节时的年糕、中秋节的月饼等,都少不了大豆制品的参与。
总之,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和文化符号,其来源和历史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美食,还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在现代社会,大豆仍然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豆种植时间和方法及株行距黄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黄豆的时间、方法及株行距是农民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黄豆的种植时间、种植方法以及株行距的相关知识。
一、黄豆的种植时间黄豆是一种夏季作物,适宜在春季进行播种。
一般来说,最佳的黄豆种植时间是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
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有利于黄豆的生长发育。
同时,黄豆的生长期约为100-120天,因此在播种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
二、黄豆的种植方法1. 土壤准备:黄豆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要进行土壤的整地和杂草的清除,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2. 播种方式:黄豆可以采用直播和育苗两种方式进行播种。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在田地里,育苗则是将种子先在育苗盘中发芽,然后再移植到田地中。
3. 播种密度:根据黄豆的生长习性和产量要求,一般每亩播种量为80-100公斤。
株行距根据品种的不同可以调整,一般为30-40厘米,株间距为10-15厘米。
4. 施肥管理:黄豆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追肥,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三、黄豆的株行距株行距是指种植黄豆时,每株之间的距离。
株行距的设置直接影响到黄豆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株行距过大会导致产量低下,而株行距过小则容易引起病虫害和光照不足。
根据黄豆的生长习性和品种特点,合理的株行距可以提高黄豆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情况下,株行距为30-40厘米,株间距为10-15厘米。
黄豆的种植时间、方法和株行距是决定黄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合理选择播种时间、采用适宜的种植方法以及调整合理的株行距,对于黄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些知识对农民朋友们种植黄豆有所帮助。
幼儿种黄豆知识点总结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
在中国,黄豆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黄豆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还可以改善土壤,增加农产品产量。
对于幼儿来说,了解黄豆种植和养护的基本知识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农业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篇文章将从黄豆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种植方法、养护要点等方面总结相关知识点,以供幼儿了解和学习。
一、黄豆的生长环境黄豆原产于中国,是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黄豆的生长适温为20℃~30℃,生长适湿度为60%~80%,生长适光照为每天8小时以上。
在中国,黄豆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北方地区也有少量种植,但产量较低。
二、黄豆的生长周期1.发芽期:黄豆种子发芽期大约为5~7天,生长缓慢,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幼苗期:黄豆幼苗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定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
3.生长期:黄豆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并需定期施肥,促进生长。
4.开花期:黄豆的开花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花荚的形成。
5.结果期:黄豆的结果期需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光照充足,并及时除草、松土、施肥,有利于豆荚的形成和壮大。
三、黄豆的种植方法1.土壤处理: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深翻、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播种密度:黄豆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12~15公斤,地株距为40cm×10cm,需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3.播种时间:黄豆的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尽量避免遇到霜冻等恶劣天气。
4.施肥方案:黄豆在生长期间需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并根据地区和土壤的不同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5.灌溉方法:黄豆生长期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不宜干旱,也不宜过多浇水,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四、黄豆的养护要点1.田间管理:黄豆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并可适时进行整枝整枝,有利于豆荚的通风透光。
黄豆冷知识黄豆,又被称为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
它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和油料提取等领域。
除了常见的用途外,黄豆还有许多令人惊讶的冷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吧。
1. 世界上最早的豆腐制作方法出现在中国豆腐是黄豆的一种常见加工产品,也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
而世界上最早的豆腐制作方法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左右的东汉时期。
当时,豆腐的制作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包括黄豆的研磨、浸泡、煮熟和压制等环节。
这一发明不仅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还为素食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2. 黄豆中的异黄酮对女性健康有益黄豆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这是一类植物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异黄酮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心悸和失眠等,并且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适量食用黄豆制品对女性健康非常有益。
3. 黄豆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肉类黄豆是植物界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其蛋白质含量约为36%左右,且营养价值高于肉类。
黄豆蛋白质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适当地食用黄豆制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 黄豆中的异黄酮对男性前列腺健康有益除了对女性健康有益外,黄豆中的异黄酮对男性前列腺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研究发现,适量摄入异黄酮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并且有助于缓解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因此,男性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加入黄豆制品,对于维护前列腺健康非常重要。
5. 黄豆中的大豆皂苷对人体有益大豆皂苷是黄豆中的一种天然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发现,大豆皂苷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大豆皂苷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6. 黄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黄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可以模拟人体雌激素的作用,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豆类营养知识介绍黄豆原产于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左右,最优质的可达50%左右,相当于瘦猪肉的2倍多,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
黄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其中赖氨酸含量较多,每一百克黄豆中约含铁质11毫克,含磷48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B1、B2、D、E等,被人们称为“植物肉”、“绿色乳牛”、“豆中之王”。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豆不含胆固醇,并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发生,预防心脏病,黄豆中还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它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黄豆被营养专家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食品。
黄豆中所含的卵磷脂是大脑细胞组成的重要成分,常吃黄豆对增进和改善大脑机能有重要的效能。
祖国医学认为,服食黄豆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者食用的补益食品,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健身宁心、下利大肠、润燥消水的功效。
黑豆又名乌豆,气味甘、平、无毒,有解表清热、滋养健血、补虚黑发的药用功效。
黑豆与黄豆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但蛋白质的含量比黄豆高,占49.8%,烟酸、维生素B1、B2、B6及微量元素铜、钴、铁等含量也很高。
黑豆中所含的皂甙,有抑制脂肪吸收及促进其分解的作用,对预防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作用,是高血压、心脏病、血管硬化、糖尿病等患者的良好食品。
祖国医学认为,黑豆具有补肾强身、除湿利水、抗衰延年之功效。
对治疗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痉挛、产后风痛、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气虚自汗、体虚盗汗、血虚目暗、耳聋耳鸣等病症有卓越疗效。
红豆又名赤小豆、红小豆、赤豆,原产于我国,性味甘、平。
赤豆营养较为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9克,钙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及维生素B1 0.31毫克,B2 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黄豆的基本结构
1. 种子
种子是黄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种皮坚硬,有不同的颜色,如黄色、绿色、棕色等。
种仁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富含蛋白质、油脂和其他营养成分。
2. 根系
黄豆的根系分为主根和侧根。
主根向下生长,侧根则向四周伸展。
根系不仅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与根瘤菌形成根瘤,固定大气中的氮。
3. 茎干
黄豆的茎干直立或半直立,有些品种会攀援。
茎干上有叶片和分枝。
4. 叶片
黄豆的叶片为复叶,通常由三小叶组成。
叶片的形状和大小因品种而异。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5. 花朵
黄豆的花朵较小,通常为白色或淡紫色。
花朵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
经过授粉后,雌蕊会发育成荚果。
6. 荚果
成熟的黄豆荚果内含有1-5粒种子。
荚果的形状和大小也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了解黄豆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种植、管理和利用这一重要的农作物。
黄豆所含的营养成分
黄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食品,主要包含以下营养成分:
1.蛋白质:黄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其蛋白质含量较高,约占豆类干重的20-40%。
黄豆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
2.脂肪:黄豆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此外,黄豆中也含有少量的饱和脂肪酸。
3.碳水化合物:黄豆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
其中,大部分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提供持久的能量,并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
4.纤维素:黄豆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调节血糖水平,并有助于控制体重。
5.维生素:黄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群(如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6等)和维生素E。
这些维生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6.矿物质:黄豆富含多种矿物质,包括钙、铁、镁、锰、钾、磷和锌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骨骼健康、血红蛋白合成、细胞代谢和神经肌肉功能都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黄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对于人体的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常食用黄豆有助于提供全面的营养,并有益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黄豆种植间距和行距
黄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黄豆需要注意间距和行距的设置,以保证黄豆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黄豆种植间距和行距的相关知识。
1. 间距
黄豆种植的间距一般为30-40厘米,具体取决于品种、土壤肥力、地形地貌等因素。
如果土壤肥力较好,可以适当增加间距;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应适当减小间距。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四行三隙”或“五行四隙”的方式进行黄豆的播种。
即将每行株数控制在4-5株左右,每隔3-4个株位留出一个空隙。
2. 行距
黄豆的行距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行距应该控制在50-60厘米左右。
如果行距太窄,则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激烈,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如果行距太宽,则会浪费土地资源,降低经济效益。
同时,还需要注意行距与间距的搭配。
如果行距较窄,间距应该适当
增加;如果行距较宽,间距应该适当减小。
3. 注意事项
在选择黄豆的种植间距和行距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好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间距和行距;土壤肥力差的地方则要相应减小。
(2)品种特性:不同品种的黄豆生长特性不同,对于一些生长势旺盛、枝叶繁茂的品种,可以适当减小间距和行距。
(3)气候条件:在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降雨量较少等环境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间距和行距,以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水分资源。
总之,在黄豆种植中,合理设置间距和行距是保证产量、提高经济效
益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种植密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黄豆作物的生产潜力。
黄豆的基本知识
黄豆是一种常见的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油脂作物之一。
黄豆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黄豆的种类非常多,按颜色和用途可以分为黄豆、黑豆、绿豆等。
黄豆可以制成豆腐、豆浆、豆腐干等豆制品,也可以做成黄豆油、黄豆蛋白等食品添加剂。
此外,黄豆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和土壤改良剂。
黄豆的生长环境较为苛刻,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土壤条件。
在中国,黄豆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黄豆的收获期一般在秋季,需要及时采收和储存以保持其品质。
虽然黄豆营养丰富,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黄豆中含有一些抗营养物质,如皂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等,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食用黄豆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烹饪。
总之,对于黄豆这一重要的作物,我们应该了解其基本知识,既可食用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又能正确地处理其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 1 -。
关于黄豆的种植知识点总结关于黄豆的种植知识点总结黄豆(学名:Glycine max)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
黄豆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育苗、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对黄豆的种植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一、选种黄豆的种子选择是种植的第一步,优良的种子能够保证良好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种过程中,应该选择品种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品种。
另外,种子的品质也是衡量种子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种子应该有良好的发芽率、整齐的外观和充足的营养储备。
二、育苗育苗是黄豆种植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幼苗的质量和生长发育。
育苗时应选择合适的地块和土壤,进行必要的耕作和施肥,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和质量。
常见的育苗技术包括湿培育苗、干培育苗、室内育苗、田间育苗等。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黄豆种植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整地、播种、灌溉、追肥、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疏花、施药等工作。
田间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田间管理的技术包括合理的密度、适宜的灌溉量、科学施肥、定期翻松和培土等。
四、施肥黄豆的施肥需求与其他农作物相似,主要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素的供应。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求量和生育期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一般情况下,黄豆的施肥时间可以分为全量追肥、分次追肥和叶面追肥等。
五、病虫害防治黄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豆霜病、大豆蚜、红蜘蛛等。
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此外,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合理使用农药、清除病源和重点防治等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六、收获和贮藏黄豆的收获时间一般在植株成熟、颜色变黄熟时进行。
收获时应注意切割整齐,控制损失,避免机械伤害。
收获后,黄豆应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和果壳,然后进行贮藏。
《关于黄豆的知识》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黄豆。
黄豆小小的,圆圆的,可别小瞧它们哟!
比如说,黄豆能变成好多好吃的东西。
可以做成豆浆,早上喝一杯,香香甜甜的,可有营养啦!还能做成豆腐,软软嫩嫩的,用来做菜可好吃啦。
我给你们讲哦,就像变魔术一样。
小朋友们喜欢喝豆浆、吃豆腐吗?
《关于黄豆的知识》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
比如说,黄豆还能发芽呢。
把黄豆泡在水里,过几天就会长出白白的小芽。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做实验,观察黄豆发芽的过程。
看着小芽一点点长大,我们可开心啦。
比如说,是不是很神奇呀?
《关于黄豆的知识》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说说。
比如说,黄豆还能榨油。
用黄豆榨出来的油,可以用来炒菜。
有个小朋友说,他妈妈用黄豆油做的菜特别香。
小朋友们,黄豆是不是很厉害呀?。
大豆的起源在哪里黄豆的学名为大豆。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塬产我国。
我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
现在全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
大豆富含异黄酮,可断绝癌细胞营养供应,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肪硬化、可以美容等。
黄豆内含亚油酸,能促进儿童神经发育。
黄豆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浆、豉油或者腐乳。
那么大豆起源于哪里?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
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北地区是大豆的原产地。
第二种观点认为,黄河流域是大豆的原产地,第三种观点--“同源异地”说,这种观点认为,大豆虽然起源于同一种植物,但原产地却不是一处,很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发展起来的。
店铺网知识扩展:[附方]1,健脾消肿散:黄豆250克,花生100克,炒熟研为末,麦芽50克,研末去渣,再加入细米糠30克,白粮100克。
混合均匀。
每次嚼服30~60克,米饮或温开水送下。
本方用黄豆、花生与米糠健脾胃、消水肿,麦芽助消化,白糖调味而补中。
用于脾虚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2,黄豆皂矾丸:炒黄豆60克,煅皂矾30克。
共研为细末,以大枣煎汤制成丸剂。
每次服10克,分2次服。
本方能益脾补血,补充铁质。
皂矾主要含硫酸亚铁,专于补充铁质。
用于缺铁性贫血。
3,黄豆疗痹汤:黄豆30~60克,加水煎汤服。
源于日本《动植物民间药》。
本方大抵取黄豆健脾除湿作用。
用于湿热痹痛,筋脉拘挛。
4,黄豆芽陈皮水原料:黄豆芽500~1000克,陈皮1个。
制法:黄豆芽加入陈皮,用大量的水,旺火煎4~5小时后饮用。
功效:清肺热,除黄痰,利小便,滋润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