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 格式:ppt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30
第九课时“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1. 通过比较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合前8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2.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出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生活环境相互关联的地方。
教学准备:香蕉、松树、仙人掌叶的实物或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实物或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些植物是什么植物吗?知道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吗?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1. 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 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向学生介绍这两种鸟。
天鹅主要吃水生植物,也吃水中的软梯动物和昆虫,在水面游动获取食物。
白鹤主要吃鱼、虾,在浅水中行走获取食物。
它们都是候鸟。
(2)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
天鹅的啄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
天鹅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泳,捕食时头伸进水里。
鹤的啄长而尖,颈长,脚长,啄食水中的小动物。
(3)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之间的联系。
(4)想一想它们的数量的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系?板书:生存空间变小、食物环境受到污染和非法捕猎。
3. 找相互关联的地方。
(1)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
(2)鱼、蚯蚓和人感到危险时怎样做出反应?(3)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4)鱼、蚯蚓和人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5)现在能说出动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
教学后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6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物体间的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空气的压力以及水压等相互关联的现象。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力的作用、空气的压力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间的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空气的压力以及水压等相互关联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物体间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空气的压力以及水压等相互关联的现象。
2.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理解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发现规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结果。
4.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气球、水杯、海绵等。
2.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和实例的视频、图片等。
3.教学卡片:用于记录学生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吹气球,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是什么?力的作用有大小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与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空气的压力以及水压相关的实验,如气球对海绵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课校园生物大搜索1、物种数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该有(200万—450万)种。
2、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上号。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1、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2、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珙桐:贵州、四川、云南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1、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2、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3、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4、举例: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蕨类:金钱蕨、铁线蕨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海藻苔藓类:葫芦藓、地钱、青苔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1、科学家分类动物的办法:(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动物的种类: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3、动物分类:脊椎动物鸟类身体上长羽毛鸽子、麻雀、大雁、老鹰、燕子哺乳动物直接接生小动物,用乳汁喂养小动物人、牛、狗、猪、鲸鱼、蝙蝠、海豚鱼类终生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鲤鱼、黄鱼、泥鳅、带鱼、金鱼爬行类肚皮贴地爬行扬子鳄、乌龟、蛇、壁虎无脊椎动物昆虫类身体上有三对足蚂蚁、蝗虫、蜜蜂、蚊子、蝉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1、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第6课时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教学准备】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纸鱼、水盆、水。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二、自主探究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2)观察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它们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观察的结果: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形成的认识: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3)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说说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1)观察生活在水里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
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呢?2)设计实验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三、拓展性活动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些生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漂移,传播种子。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练习一、填空题1.许多生物都有(),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等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2.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
3.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的结果。
4.金鱼在()生活,身体呈();鸽子身体呈(),飞行时可以减少()。
5.生物的形态结构与()之间有着必然联系。
二、选择题1.香蕉树生活在()地区。
A.温带B.干旱的沙漠C.热带雨林D.寒带2.有利于鱼感知水流的是鱼的()A.鱼鳍B.侧线C.鳃D.鱼鳞3.()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
A.浮萍B.海带C.裙带D.水藻4.( )具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
A.植物的根B.植物的叶C.植物的茎D.植物的花5.()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
A.仙人掌B.香蕉C.玉米D.松树三、判断题1.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特征都是它们长期适应所生活的环境的结果。
()2.小草是须根植物、玉米是直根植物。
()3.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
()4.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5.观察生活在水里和空中飞行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特征都是一样的。
()四、简答题举例说明,为什么生物的生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是相关联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特殊的形态结构解析: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例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2.形态结构3.长期适应生活环境4.水中纺锤形纺锤形解析: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形,游泳时可以减少水对它的阻力;身体上的鱼鳍、鱼鳞、鳃都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鸽子身体呈纺锤形,飞行时可以减少空气阻力,身体上长有翅膀,羽毛、骨骼中空都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5.环境二、选择题1.C解析:香蕉树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2.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1.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2.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教学准备】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纸鱼、水盆、水。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二、自主探究: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2)观察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它们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观察的结果: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形成的认识: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3)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说说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1)观察生活在水里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
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呢?(2)设计实验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四、拓展性活动: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些生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漂移,传播种子。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学习评价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学习评价单1
学习评价单2
我课下的新发现
【素材积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天下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
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的形态结构。
2.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会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逐步养成细致观察、全面分析的习惯。
2.体会到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初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会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关联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关联”的视角认识、研究生物。
三、教学准备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的实物及图片四、教学过程预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以礼物引入,让学生猜一猜然后进入正题(二)探究新知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观察要求:1、拿到植物后,先观察浮萍与小草的根,并记录观察结果。
2、再观察仙人掌、松树和香蕉树的叶,并做好记录。
(3)小组讨论填好记录单后,汇报记录情况,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补充。
师:通过前面对一些植物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它生活的环境是相关联的。
(4)除了我们研究的这些,你还能说出一些其他的植物,它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相关联的吗?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过渡:刚刚我们研究了植物,大家发现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相互关联的,那么动物是否也是这样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动物的图片,同样请2号同学将记录单和图片拿出来进行研究。
1号同学将动物的图片和记录单收好(每人一张)鲫鱼和老鹰(1、2号同学研究鲫鱼、3、4号同学研究老鹰)师:那么通过动物的研究,你又有些什么收获呢?得出结论:动物的身体特征与它所生活的环境是相互联系的。
师:除了我们研究的这两种动物,你还能不能再列举出一些其他的动物,他们的身体特征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师:通过对动物与植物的研究,谁能将我们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做一个总结?最终总结:生物的身体结构要与它所生活的环境相关联板书题目:原来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至于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下课。
六上科学《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材分析及处理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六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本单元第一、二课(搜索校园生物,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以及第三、四课(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的基础上,从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本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活动,其研究的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寻找造成教材中向我们展示的几种生物的形态和特殊结构的原因。
第一个活动是“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包括观察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的植物的根以及生活在陆地不同环境中植物的叶的不同得出它们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是第二个活动。
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对金鱼和鸽子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许多特征。
将这些特征与它们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得出它们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结果。
“它们与什么环境相关联”这是一个拓展性的活动,深化主题。
对一个小学生而言,要完全清楚的理解多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使得生物多种多样这个问题,这是一件抽象而又复杂的事情,且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这一问题并不感兴趣。
但是作为教者,又得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我们只有从简单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逐步领悟。
所以,我准备按照教材的顺序和编者的思路,借鉴现在的传媒技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开课之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墨西哥沙漠中高大的仙人掌、本地的仙人掌;能吃昆虫的猪笼草;用鼻子饮水的大象;有着高高的驼峰的骆驼等,配以适当的解说,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实践体验一——“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用6——7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浮萍、小草、玉米的根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环境相互联系的”这一问题,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植物的根、叶等器官的作用,应该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展示浮萍、小草、玉米的生长过程和生活环境。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4.6原来都是相互关联的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4.6原来都是相互关联的同步练习 (共8题;共61分)1. (7分)填空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________。
(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 ________,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________。
(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当环境受到破坏,生物生存就会受到________。
(4)假设在一个由草、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的数量将________。
(选填“迅速上升”“先上升后下降”或“保持相对稳定”)2. (10分)判断题。
(1)老鼠是有害的,因此我们要把老鼠全部消灭。
(2)自然界里的一些生物濒临灭绝与我们毫无关系。
(3)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4)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5)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6)大量采集发菜也是一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3. (12分)选择题。
(1)科学家发现,同一种生物生活在越寒冷的地方,身体越()。
A . 大B . 小C . 差不多(2)科学家发现,同一种生物生活在越寒冷的地方,身体越接近()形。
A . 圆B . 方C . 三角(3)北极狐为了更好地(),它的耳朵和尾巴都很小。
A . 在水中游泳B . 在冰面上走C . 抵御寒冷(4)适合生活在冰雪世界的狐狸是()。
A . 红狐B . 灰狐C . 北极狐(5)生物进化论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所提出的。
A . 爱因斯坦B . 达尔文C . 法布尔(6)松树的叶子长成针状,这有利于()。
A . 减少叶子表面的光照量B . 减少植物中水分的蒸发C . 增强植物中水分的蒸发4. (5分)连线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