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科学上册《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一、校园生物大搜索.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藻类和苔藓类植物等。
.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四、种类繁多的动物.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
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第九课时“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1. 通过比较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合前8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2.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找出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生活环境相互关联的地方.教学准备:香蕉、松树、仙人掌叶的实物或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实物或图片.师:“你们认识这些植物是什么植物吗?知道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吗?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二、探究内容:1. 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 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向学生介绍这两种鸟.天鹅主要吃水生植物,也吃水中的软梯动物和昆虫,在水面游动获取食物.白鹤主要吃鱼、虾,在浅水中行走获取食物.它们都是候鸟.(2)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天鹅的啄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天鹅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泳,捕食时头伸进水里.鹤的啄长而尖,颈长,脚长,啄食水中的小动物.(3)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之间的联系.(4)想一想它们的数量的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系?板书:生存空间变小、食物环境受到污染和非法捕猎.3. 找相互关联的地方.(1)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2)鱼、蚯蚓和人感到危险时怎样做出反应?(3)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4)鱼、蚯蚓和人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5)现在能说出动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后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预习)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科版 (3)一. 教材分析《4.6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发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其自身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物质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对实验现象感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并掌握物质间相互关联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理解物质间相互关联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发现物质间相互关联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性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物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发现物质间的相互关联。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间的相互关联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巩固对物质性质和相互关联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质间的相互关联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拓展思维。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填空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2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等臂杠杆4、杠杆尺平衡时,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乘以格数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羊角锤、开瓶器、核桃夹),费力的是(镊子、筷子)。
3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开瓶器、核桃夹是省力杠杆;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4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撬棍四、轮轴的秘密5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长一些。
6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这时整个扳手是,螺帽部分是5.生活中的轮轴:、、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7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滑轮;定滑轮可以,但不能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滑轮;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某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机械: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子、剪刀之类的机械构造非常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一、杠杆1、支点:支撑着杠杆,能使杠杆绕着运动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子:边上、中间等。
用力点、阻力点例子: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镊子、自行车刹车等等2、省力或费力的判断依据:杠杆公式:F用力L用力=F阻力L阻力指甲钳ACB:省力杠杆DBO:费力杠杆DEO:费力杠杆支点:O点,(A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O不够用)用力点:P(秤砣)二、轮轴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其本质就是一种杠杆。
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羊角锤、开瓶器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钓鱼竿、镊子、船桨等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例如: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门把手、扳手等因为R>r,所以这轮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因为R>r,所以这轮轴是一个费力杠杆三、动滑轮和定滑轮、滑轮组定滑轮:固定不动,是等力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是省力杠杆,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例如:工地上起重机!!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一起组成的。
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而且接的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图5 滑轮组F=1/2G 向下四、斜面为了克服垂直提升重物的困难。
坡度越大,越费力,但是费距离坡度越小,越省力。
图5例子:盘山公路修成S形、螺丝钉表面的螺纹、剪刀的刀片螺纹越细、越密,越省力我的假设: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自变量: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控制变量: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五、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踏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抗弯曲实验探究:遵循控制变量的原则自变量:实验要探究的因素,是实验者控制变化的量控制变量:实验者控制不变化的量因变量:实验结果。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的形态结构。
2.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会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逐步养成细致观察、全面分析的习惯。
2.体会到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初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会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关联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关联”的视角认识、研究生物。
三、教学准备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的实物及图片四、教学过程预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以礼物引入,让学生猜一猜然后进入正题(二)探究新知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观察要求:1、拿到植物后,先观察浮萍与小草的根,并记录观察结果。
2、再观察仙人掌、松树和香蕉树的叶,并做好记录。
(3)小组讨论填好记录单后,汇报记录情况,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补充。
师:通过前面对一些植物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它生活的环境是相关联的。
(4)除了我们研究的这些,你还能说出一些其他的植物,它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相关联的吗?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过渡:刚刚我们研究了植物,大家发现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相互关联的,那么动物是否也是这样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动物的图片,同样请2号同学将记录单和图片拿出来进行研究。
1号同学将动物的图片和记录单收好(每人一张)鲫鱼和老鹰(1、2号同学研究鲫鱼、3、4号同学研究老鹰)师:那么通过动物的研究,你又有些什么收获呢?得出结论:动物的身体特征与它所生活的环境是相互联系的。
师:除了我们研究的这两种动物,你还能不能再列举出一些其他的动物,他们的身体特征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师:通过对动物与植物的研究,谁能将我们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做一个总结?最终总结:生物的身体结构要与它所生活的环境相关联板书题目:原来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至于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下课。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2,2A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错1.2错1.3对2.1C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D1.2C2方案1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2.2对3.3对3.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错1.2错2.1D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1.2B2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一个2.1B2.2D3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1.2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B1.2C2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轻重小大1.2重稳定性1.3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B,D1.2A,B,C1.3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A,B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1.2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2.2AB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C1.2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B1.2BC2、与电流方向有关。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2、通过比较天鹅、白鹤的形态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说明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互关联。
3、通过比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理前八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三、教学准备:
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
(二)、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香蕉叶大而宽,松树叶是针形,仙人掌叶子变成了刺。
)2、香蕉、松树、仙人掌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
由学生试着回答。
3、让让学生说说这三种植物的叶子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大。
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能够忍耐低温和干旱。
仙人掌原产在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
)
(三)、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老师介绍这两种鸟。
天鹅主要吃水生植物,也吃水中的软体动物和昆虫,在水面游动获得食物。
白鹤主要吃鱼、虾,在浅水中行走获取食物。
它们都是候鸟。
2、让学生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
天鹅的喙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
白鹤的喙长而尖,颈长,脚长。
3、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的关系。
天鹅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动,捕食时头伸进水里。
白鹤能在浅水中行走,啄食水中的小动物。
4、分析这两种鸟的迁徙习性与获取食物之间的关系。
天鹅是一种候鸟。
每年三、四月间,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我国北部产卵繁殖。
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
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白鹤也是一种候鸟,每年秋天到第二年春天飞到南方过冬。
5、让学生思考:它们的数量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
a、由于人类肆意破坏天鹅、白鹤赖以生存的湿地面积减少。
b、天鹅、白鹤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c、人类的非法捕猎。
(四)、找相互关联的地方
1、让学生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
2、让学生说一说人、鱼和蚯蚓感到危险时怎样作出反应。
3、让学生说一说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
4、让学生思考:
人、鱼和蚯蚓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
5、师:现在能说出动植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
学生试着回答
板书设计:
香蕉:热带、亚热带,叶子大而宽。
松树:温带地区,针形叶。
仙人掌:热带荒漠,叶变成了刺。
天鹅:喙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
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动,捕食时头伸进水里。
白鹤:喙长而尖,颈长,脚长。
在浅水中行走,啄食水中的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