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功能
- 格式:docx
- 大小:37.05 KB
- 文档页数:2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一项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
建造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之间,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早的官方水利工程之一。
它以其精巧的设计和长久的实用价值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历史都江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建设背景都江堰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在干旱季节保证农田的灌溉,保证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在古代,成都平原雨水资源不足,夏季干旱,农作物生长不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蜀国政府决定修建都江堰,引水灌溉农田。
2. 主要功能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调水和灌溉农田。
它通过引水渠将岷江水引入都江堰,并通过堰坝的调节,分流一部分水贯彻到成都平原,滋润农田。
这不仅解决了农业的灌溉问题,也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设计和布局都江堰由堰坝、引水渠和分水口组成。
堰坝位于岷江与青城山之间的狮子山和龙王山之间,这个位置具备了引水的有利条件。
引水渠从堰坝的两侧往上游延伸,直至成都平原。
在途径青城山的地方设置了分水口,将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两个渠道。
4. 工程特点都江堰以其独特的工程设计和优秀的建筑技术而闻名。
它采用了藏式石材拱坝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流水流,并防止水流过大冲击村庄和农田。
堰坝的石材采用了特殊的凿制技术,使其稳固耐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5. 社会意义都江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确保了成都平原农田的灌溉,使农业生产得到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都江堰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周边的农村聚居点和商业中心。
6. 文化价值都江堰作为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是古代中国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重要遗产。
都江堰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对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被誉为“水利文化的活化石”。
7. 旅游景点如今,都江堰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欣赏到它壮观的堰坝建筑、优美的水景和周边山水的美丽。
为什么都江堰既能防洪也能蓄水为什么都江堰既能防洪也能蓄水都江堰两大主要功能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
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
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都江堰的作用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
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特点都江堰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鱼嘴将水患丛生的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
通过鱼嘴分水堤、宝瓶引水口和泄洪排沙的飞沙堰的有机配合,使内外江的水量始终按四、六分成。
即洪水时内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时外江四成,内江六成,保证灌区既有足够的水源,又不至于发生水灾。
古人利用岷江河道的弯曲度,巧妙地借用了流体力学的原理,使内外江泥沙排泄量的比例与水流量成反比,大部分泥沙通过鱼嘴和飞沙堰排入外,留在内江的泥沙则通过每年冬季的岁修加以清除。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都江堰1、秦始皇修都江堰是为了灭掉蜀国。
2、蜀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蜀地紧靠着楚国,而秦国与楚国交战时,战略物资都是通过蜀地的岷江,作为秦军的军事补给站,蜀地不仅给秦国作战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让秦国有了一个天然的粮仓。
秦始皇从战略意义上进行考虑,最终决定派李冰修建都江堰。
3、然后李冰召集了当地比较有治水经验的百姓,一起讨论出修建的方案,在开凿都江堰的过程中李冰父子还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都江堰介绍及历史故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始建于秦昭王时期,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被誉为“人类水利文明的摇篮”。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引水灌溉和防洪排涝。
它利用岷江和青衣江的天然落差,通过修建堰坝、开凿渠道,将水引入灌溉田地,解决了当地农业用水问题,也有效地防止了洪涝灾害。
都江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在当时可谓是非常先进,至今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实用功能外,都江堰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相传,都江堰的建造者是蜀王的一位智者名叫李冰,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了都江堰的整体结构,并率领人们进行了艰苦的修建工作。
在修建过程中,李冰的儿子李元吉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认为修建的堤坝太低,无法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
于是,他向父亲建议在堤坝上加高一层,李冰听从了儿子的建议,最终解决了工程中的难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是都江堰背后的力量,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都江堰的历史故事还包括了一些神话传说。
相传,修建都江堰时,神仙女娲曾亲自下凡帮助人们修筑堤坝,她用一根长约四丈的神石,把青衣江和岷江的水分隔开来,从此岷江的水就不再泛滥了。
这个传说虽然不一定属实,但却充分展现了古人对都江堰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都江堰不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一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书。
它的建造不仅解决了古代农业灌溉和防洪排涝的问题,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
如今,都江堰已成为了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每年夏季,都江堰的水流涛涛,仿佛一条巨龙蜿蜒而过,壮观而美丽。
站在都江堰观景台上,远眺远山近水,感受着这座古老水利工程的魅力,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总之,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都江堰工程介绍都江堰工程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
它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56年,完成于公元前251年,是世界上最早修建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灌溉工程中的代表。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四川盆地长期以来因地理位置导致的水灾问题,同时也用于农田灌溉,为周围的农田提供水源。
这个工程系统由两条主要渠道组成,即岷江和成江,沿着山脉的自然轮廓,经过各种渠道分支,最终将水引入农田。
这种渠道设计确保了水流的平衡,提供了可靠的灌溉系统,使农田能够在干旱季节保持充足的水供应。
都江堰工程的建造者是一位名叫李冰的古代工程师,他是当时的四川省总督。
据史书记载,李冰费尽心思研究地理地貌,亲自引导工人开凿山岭,挖掘渠道,最终实现了用水灌溉的目的。
李冰还建造了一座纪念碑,详细介绍了这个宏伟工程的建设历程和功绩。
都江堰工程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古代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该工程的成功,四川盆地得以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灾问题,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这种灌溉系统的使用还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和农田的可持续利用,使得四川地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
除了对农业的影响外,都江堰工程还具有宗教和文化上的意义。
它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工程壮举,为后来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工程中的一些建筑和附属设施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景点包括都江堰水利博物馆和李冰祠堂,展示了工程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时至今日,都江堰工程仍在为周围地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工程的杰作,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瑰宝。
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工程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能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上的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都江堰工程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通过引水和灌溉系统解决了四川盆地的水灾问题,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对中国古代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都江堰小学面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都江堰是位于哪个省份的水利工程?
A. 四川省
B. 贵州省
C. 云南省
D. 甘肃省
答案:A
2.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 防洪
B. 灌溉
C. 发电
D. 航运
答案:B
3. 都江堰的建设年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A
二、填空题
4.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创建者是_________。
答案:李冰
5. 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三、简答题
6. 请简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意义。
答案: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它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还有效防止了洪水灾害,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7. 都江堰的灌溉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答案:都江堰的灌溉系统通过分水鱼嘴将岷江水分流,利用飞沙堰调节水位,再通过宝瓶口将水引入灌溉渠道,从而实现对成都平原的灌溉。
四、论述题
8.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现代水利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都江堰水利工程展示了古代中国水利建设的智慧和经验,其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等设计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代水利建设可以借鉴都江堰的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都江堰的发言稿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发言。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这个美丽的地方。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灌溉工程,也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人工灌溉系统之一。
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6年,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利用岷江水源,对成都平原进行灌溉,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其灌溉技术独特,运用了堰坝、分水、平沟等灌溉工法,既保证了水资源的充足,又能合理分配水源,为农田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
除了灌溉作用,都江堰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
它被誉为“人间
仙境”,因为它自然风光优美,有着壮丽的自然山水景观,是
旅游观光的热门胜地。
这里有奇峰怪石、溪流飞瀑、古树青藤,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卷。
不仅如此,都江堰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岷江上中游的建筑群落、古老的庙宇等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作为都江堰的居民,我们要珍惜这片土地的宝贵资源,积极保护和传承都江堰的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文物修复、旅游宣传等工作中,为都江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量。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都江堰灌溉工程的先进经验,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都江堰,亲身体验到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都江堰的保护和发展中,让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
都江堰的功能
都江堰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水利工程的奇迹。
它地处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集灌溉、水利、防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灌溉。
它修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6年之间,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之一。
都江堰通过引江入蓉、引水灌溉的方式,将岷江的水引入平原地区,为周边的农田提供充足的水源,解决了农业灌溉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农田的耕作效率,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稳定。
其次,都江堰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和涵水的功能。
它通过岷江的中国特色的工程技术,将岷江的径流分成内、外两道水流,其中外水从摩岩山脉上奔涌而下,形成巨大的水压,可以有效地抵御洪水,起到了防洪的作用。
而内水顺流而下,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质和水量的稳定,给城市及周边地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此外,都江堰还具有水运的功能。
由于都江堰修建在交通干线上,它可以将运输船只从岷江引入大运河,为沧江、岷江两大水系之间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的流通。
最后,都江堰还是一处重要的景点和旅游胜地。
都江堰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程技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老的水利工程和美丽的自然风
光,感受到古代聪明智慧的结晶,体验到传统的农耕文化。
此外,都江堰还举办着各种相关的节庆活动,如灌溉节、防洪纪念日等,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庆祝。
总而言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具有灌溉、防洪、涵水、水运等多种功能。
它不仅解决了农业灌溉的难题,保障了农田的耕作效率,也为城市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同时还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此外,都江堰作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无论从实用还是观赏的角度来看,都江堰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