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版工程力学习题答案(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340.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 十五 章 压杆稳定思 考 题15−1 在§15−2 中对两端铰支细长压杆,按图a 所示的坐标系及挠曲线形状,推导出了欧拉公式22r c lEI πF试问如分别取图b ,c ,d 所示的坐标系及挠曲线形状时,挠曲线微分方程及所得到的F c r 公式与图a 情况下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 15−2 欧拉公式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如果把中长杆误认为细长杆应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临界力,会导至什么后果? 15−3 图示8种截面形态的细长压杆,如果各方向的支承条件相同,问压杆失稳时会在哪个方向弯曲?(a)(b)(c)(d)思考题 15−1图思考题15−3图15−4 两根压杆的材料、长度与杆端的支承条件均相同,横截面面积也相同,但其中一个为圆形截面,另一个为正方形截面,问哪一根杆能够承受的压力较大? 15−5 若两根压杆的材料相同且柔度相等,这两根压杆的临界应力是否一定相等,临界力是否一定相等?15−6 由两个型号相同的不等边角钢组成的中心受压杆件,有下面两种布置方案,在两端约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种布置合理,为什么?17−7 与上题类似由两个型号相同的等边角钢组成的中心受压杆件,图中的两种布置方案,哪种布置合理,为什么?15−8 为什么在选择压杆的截面时,必须采用试算方法?习题15−1 图示各杆的材料和截面均相同,试问哪根杆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大,哪根最小?解:对于材料和截面面积均相同的压杆,柔度λ越大,临界力F c r 越小,因而压杆越容易失稳,亦即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小。
根据ilμλ=,由于各杆的截面均相同,因此只需比较各杆的计算长度l μ即可(a ) m l 551=⨯=μ (b ) m l 9.477.0=⨯=μ(a)(b)(c)(d) (e)(f)习题15−1图(a) (b)思考题 15−7 图(a) 思考题 15−6 图(b)(c ) m l 5.495.0=⨯=μ (d ) m l 422=⨯=μ (e ) m l 881=⨯=μ(f ) 上、下两段分别计算,临界力应取较小者,而计算长度l μ应取较大者上段 m l 5.255.0=⨯=μ 下段 m l 5.357.0=⨯=μ经比较可得,杆(f )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大,杆(e )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小。
第十四章 组合变形习 题14−1 截面为20a 工字钢的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外力F 通过截面的形心,且与y 轴成φ角。
已知:F =10kN ,l =4m ,φ=15°,[σ]=160MPa ,试校核该梁的强度。
解:kN.m 104104141=⨯⨯==Fl M kN.m;58821510kN.m;65991510.sin φsin M M .cos φcos M M y z =⨯===⨯==查附表得:33cm 531cm 237.W ;W y z ==122.9MPa Pa 109122105311058821023710569966363=⨯=⨯⨯+⨯⨯=+=--....W M W M σy y z z max[]σσmax <,强度满足要求。
14−2 矩形截面木檩条,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l =4m ,q =2kN/m ,E =9GPa ,[σ]=12MPa ,4326'= α,b =110mm ,h =200mm ,1][=f。
试验算檩条的强度和刚度。
z解:kN.m 4421122=⨯⨯==ql M kN.m;789143264kN.m;578343264.sin φsin M M .cos φcos M M y z ='⨯==='⨯== m ...W ;m ...W y z 42421003341102206110333722011061--⨯=⨯⨯=⨯=⨯⨯=MPa 329Pa 1032910033410789110333710578364343......M M σy y z z max=⨯=⨯⨯+⨯⨯=+=-- []σσmax <,强度满足要求。
m...sin EI φsin ql f m...cos EI φcos ql f y y zz 339434339434109314110220121109384432641025384510034922011011093844326410253845--⨯=⨯⨯⨯⨯⨯'⨯⨯⨯⨯==⨯=⨯⨯⨯⨯⨯'⨯⨯⨯⨯==mm ..f f f y z 4517104517322=⨯=+=-20012291<=l f ,所以挠度满足要求。
⼯程⼒学(天津⼤学)第11章答案(DOC)第⼗⼀章梁弯曲时的变形习题11?1 ⽤积分法求下列简⽀梁A 、B 截⾯的转⾓和跨中截⾯C 点的挠度。
解:(a )取坐标系如图所⽰。
弯矩⽅程为:x l M M e= 挠曲线近似微分⽅程为:x lM y EI e-='' 积分⼀次和两次分别得:C x lM y EI e +-='22,(a ) D Cx x lM EIy e ++-=36 (b) 边界条件为:x =0时,y =0,x =l 时,y =0,代⼊(a )、(b)式,得:0,6==D l M C e梁的转⾓和挠度⽅程式分别为:)62(12l M x l M EI y e e +-=',)66(13lx M x l M EI y e e +-= 所以:EIl M y l EI M θEI l M θe C e B e A 16,3,62=AC 段弯矩⽅程为:)20(11lx x lMM e ≤≤=BC段弯矩⽅程为:)2(22l x lM x l M M e e≤≤-=两段的挠曲线近似微分⽅程及其积分分别为:(a)(b)习题11?1图xAC 段:11x lM y EI e-='' 12112C x lM y EI e +-=',(a ) 1113116D x C x lM EIy e ++-= (b) BC 段:e eM x lM y EI +-=''22 22222C M x lM y EI e e ++-=',(c ) 22223226D x C x M x l21212y y y y lx x '='===,时,代⼊(a )、(b)式、(c )、(d)式,得:,8D 0,2411,2422121l MD l M C l M C e e e==-==,梁的转⾓和挠度⽅程式分别为:AC 段:)242(121l M x l M EI y e e +-=',)246(11311lx M x l M EI y e e +-= BC 段:)24112(12222l M x M x l M EI y e e e -+-=',)8 241126(12222322l M lx M x M x l M EI y e e e e +-+-=所以:0,24,24===C eB e A y l EIM θEI l M θ11?2 ⽤积分法求下列悬臂梁⾃由端截⾯的转⾓和挠度。
工程力学复习题三铰拱刚架如图所示,受一力偶作用,其矩M=50kN·m ,不计自重,试求A 、B 处的约束反力。
答案:AC 杆为二力杆受力图如(a)所示。
再画整体受力图,如(b)图所示。
Σm=0 R A ·AD=M ∴R A =R B =M AD=50422=17.7kN方向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为二杆桁架,1杆为钢杆,许用应力[σ]1=160MPa ,横截面面积A 1=6cm 2;2杆为木杆,其许用压应力[σ]2=7MPa ,横截面面积A 2=100cm 2。
如果载荷P=40kN ,试校核结构强度。
答案:两杆均为二力杆,取结点A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所示。
Σy=0,N1sin30°-P=0∴N1=P/sin30°=80kNΣx=0,-N1cos30°+N2=0∴N2=N1cos30°=69.3kN1杆:σ1=NA11328010610=⨯⨯=133MPa<[σ]12杆:σ2=NA22326931010010=⨯⨯.=6.93MPa<[σ]2分析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答案:去掉与地基的连接,只考虑上部结构,几何不变体系,且没有多余约束。
分析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答案:从A点开始依次去掉二元体,可知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分析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答案:将折杆画成直杆,上部结构为一个刚片, 用四杆与地基相连。
几何不变有一个多余约束。
求简支梁中点K的竖向位移,EI=常数。
答案:荷载作用的实状态和虚设单位力状态弯矩图分别如图所示:图乘法求得中K 竖向位移: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超静定刚架,并作出内力图。
答案:原结构为1次超静定结构。
选取基本体系如图(a)所示,基本方程为1111P 0X δ∆+=。
系数和自由项分别为31156l EIδ=,1P 0∆= 答案得10X =。
内力图分别如图(d)~(f)所示。
2EI EIEIq q1X X 1=1l lll82ql 82ql 2ql 2ql 2ql 2ql P 1图(a) 基本体系M 图M (b)(c)F Q N 图F 图(f)(e)M 图(d)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超静定刚架,并作出内力图。
第 十五 章 压杆稳定思 考 题15−1 在§15−2 中对两端铰支细长压杆,按图a 所示的坐标系及挠曲线形状,推导出了欧拉公式22r c lEI πF试问如分别取图b ,c ,d 所示的坐标系及挠曲线形状时,挠曲线微分方程及所得到的F c r 公式与图a 情况下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 15−2 欧拉公式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如果把中长杆误认为细长杆应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临界力,会导至什么后果? 15−3 图示8种截面形态的细长压杆,如果各方向的支承条件相同,问压杆失稳时会在哪个方向弯曲?(a)(b)(c)(d)思考题 15−1图思考题15−3图15−4 两根压杆的材料、长度与杆端的支承条件均相同,横截面面积也相同,但其中一个为圆形截面,另一个为正方形截面,问哪一根杆能够承受的压力较大? 15−5 若两根压杆的材料相同且柔度相等,这两根压杆的临界应力是否一定相等,临界力是否一定相等?15−6 由两个型号相同的不等边角钢组成的中心受压杆件,有下面两种布置方案,在两端约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种布置合理,为什么?17−7 与上题类似由两个型号相同的等边角钢组成的中心受压杆件,图中的两种布置方案,哪种布置合理,为什么?15−8 为什么在选择压杆的截面时,必须采用试算方法?习题15−1 图示各杆的材料和截面均相同,试问哪根杆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大,哪根最小?解:对于材料和截面面积均相同的压杆,柔度λ越大,临界力F c r 越小,因而压杆越容易失稳,亦即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小。
根据ilμλ=,由于各杆的截面均相同,因此只需比较各杆的计算长度l μ即可(a ) m l 551=⨯=μ (b ) m l 9.477.0=⨯=μ(a)(b)(c)(d)(e)(f)习题15−1图(a) (b)思考题 15−7 图(a) 思考题 15−6 图(b)(c ) m l 5.495.0=⨯=μ (d ) m l 422=⨯=μ (e ) m l 881=⨯=μ(f ) 上、下两段分别计算,临界力应取较小者,而计算长度l μ应取较大者上段 m l 5.255.0=⨯=μ 下段 m l 5.357.0=⨯=μ经比较可得,杆(f )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大,杆(e )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小。
第十二章 用能量法计算弹性位移习 题12−1 两根杆拉伸刚度均为EA ,长度相同,承受荷载如图所示,分布荷载集度q =F/l ,试求这两根杆的应变能,并作比较。
解:EAl F V 221=,EA l F dx EA l )qx (dx EA l F V l l N622202022===⎰⎰ 213V V =12−2 试求图示受扭圆轴内所积蓄的应变能,杆长为l ,直径为d ,材料的剪变模量为G 。
解:4320420232163222Gdl m dx d πGl )mx (dx GI l T V l lP ===⎰⎰ 12−3 试计算下列梁内所积蓄的应变能,略去剪力的影响。
习题12−2图解:(a )先求支座反力: ql F ,ql F RB RA 8381==以A 为坐标原点,x 1以向右为正,AC 段的弯矩方程为:118x qlM = 以B 为坐标原点,x 2以向左为正,BC 段的弯矩方程为:22222183qx x ql M -= 梁的变形能为:EIl q dx EI )qx qlx (dx EI )qlx (dx EIMdx EI M V l l l l 153601722183282252202222202120222021=-+=+=⎰⎰⎰⎰(b) 以B 为坐标原点,x 以向左为正,AB 段的弯矩方程为:306x lq M =梁的变形能为:EIl q dx EI )l x q (dx EI M V l l 504262520023002===⎰⎰ (c) 以B 为坐标原点,x 以向左为正,AB 段的弯矩方程为:Fx M )x (M +=梁的变形能为:EIl F EI MFl EI l M dx EI )Fx M (dx EI M V l l6222232220202++=+==⎰⎰ (d) 先求支座反力: ,ql F RA 83=以A 为坐标原点,x 1以向右为正,AB 段的弯矩方程为:21112183qx x ql M -= (0≤x 1≤l )以C 为坐标原点,x 2以向左为正,BC 段的弯矩方程为:22221qx M -=(0≤x 2≤l /2) 梁的变形能为:EIl q dx EI )qx (dx EI )qx qlx (dx EIMdx EI M V l ll l12803221221832252220222102211202221=-+-=+=⎰⎰⎰⎰12−4 试求图示结构中的弹性变形能。
工程力学复习题参考的答案 天津大学1、利用对称性,计算下图所示各结构的内力,并绘弯矩图。
解:取半结构如图(a)所示,为2次超静定结构。
再取半结构的基本体系如图(b)所示,基本方程为1111221P 2112222P 00X X X X δδ∆δδ∆++=⎧⎪⎨++=⎪⎩ 系数和自由项分别为119EIδ=,1221552EIδδ==,223613EIδ=,1P 13603EI ∆=,2P 1900EI∆=解得17.04kN X =-,214.18kN X =-。
原结构弯矩图如图(f)所示。
C BA10kN/m4m3m4mCBA10kN/m2X1X1X=1112X=133710kN/m80807.04202030.4230.4230.4230.4226.326.31(b) 基本体系M图(c)(a) 半结构PM(e)M图(kN·m)(f)2M图(d)图(kN·m)2、用结点法或截面法求图示桁架各杆的轴力。
解:(1)判断零杆(12根)。
(2)节点法进行内力计算,结果如图。
3、分析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解:从A点开始依次去掉二元体,可知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4、试求图示刚架在水压力作用下C、D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各杆EI为常数。
解:(1)作荷载作用下弯矩图:在C、D两点加一对反向的单位水平力,并作弯矩图如下:则:5、某条形基础,宽B=2m ,埋深d=1m 。
基底附加压力p=100kPa ,基底至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2m ,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重度3/20m kN =γ,经修正后,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f 110=,扩散角 22=θ,试通过计算,验算下卧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4.0tan =θ) 解:kPa d cz 60203)2(=⨯=⨯+=γσ kPa Z b b p z 6.554.02222100tan 20=⨯⨯+⨯=⨯+⨯=θσf kPa z cz >=+=+6.115606.55σσ,故不能满足要求。
D o n e (略)2−1分别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图示四个力的合力。
已知力F 3水平,F 1=60N ,F 2=80N ,F 3=50N ,F 4=100N 。
解: (一) 几何法用力比例尺,按F 3、F 4、F 1、F 2的顺序首尾相连地画出各力矢得到力多边形abcde ,连接封闭边ae 既得合力矢F R ,如图b 所示。
从图上用比例尺量得合力F R 的大小F R =68.8N ,用量角器量得合力F R 与x 轴的夹角θ=88°28′,其位置如图b 所示。
(二) 解析法以汇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c 所示。
首先计算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N79.68511002180103605121103N85.152100502180101605221101421R 4321R =⨯-⨯+⨯=-+==-=⨯-+⨯+⨯-=-++-==∑∑F F F F F F F F F F F y y x x然后求出合力的大小为N 81.6879.68)85.1(222R 2R R =+-=+=y x F F F设合力F R 与x 轴所夹锐角为θ,则82881838.3785.179.68tan R R '︒====θθxy F F再由F R x 和F R y 的正负号判断出合力F R 应指向左上方,如图c 所示。
习题2−1图 F 1 F 2 F 4 F 3 F R 88°28′ (b) 231 1 1 1 F 1 F 2F 3 F 4 F Rθ (c) 23 1 1 1 1 F 1 F 2 F 3 F 4(a) 0 25 50kN e a b c d O y xD o n e (略) 2−2一个固定的环受到三根绳子拉力F T1 、F T2 、F T3的作用,其中F T1,F T2的方向如图,且F T1=6kN ,F T2=8kN ,今欲使F T1 、F T2 、F T3的合力方向铅垂向下,大小等于15kN ,试确定拉力F T3的大小和方向。
3-10 求图示多跨梁支座A 、C 处的约束力。
已知M =8kN ·m ,q =4kN/m ,l =2m 。
解:(1)取梁BC 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如图(b)所示。
列平衡方程
(2)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如图(c)所示。
列平衡方程
F
kN
1842494902
332,
0=⨯⨯===⨯
⨯-⨯=∑ql F l l q l F M C C B kN
62431830
3,
0=⨯⨯+-=+-==⨯-+=∑ql F F l q F F F
C A C A y
3-11 组合梁 AC 及CD 用铰链C 连接而成,受力情况如图(a)所示。
设F =50kN ,
q =25kN/m ,力偶矩M =50kN ·m 。
求各支座的约束力。
m
kN 32245.10241885.1040
5.334,
022⋅=⨯⨯+⨯⨯-=+⨯-==⨯⨯-⨯+-=∑ql l F M M l l q l F M M M
C A C A
A
F
(b)一
(c)一
´C
解:(1)取梁CD 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如图(c)所示。
列平衡方程
(2)取梁AC 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如图(b)所示,其中F ′C =F C =25kN 。
列平衡方程
kN 254
50
252420124,
0=+⨯=+=
=-⨯⨯-⨯=∑M q F M q F M
D D C
kN 254
50256460324,
0=-⨯=-=
=-⨯⨯+⨯-=∑M q F M q F M
C C D
)
kN(252
25225250222021212,
0↓-=⨯-⨯-='--=
=⨯'-⨯⨯-⨯+⨯-=∑C
A C A B
F q F F F q F F M
kN
1502
25425650246043212,
0=⨯+⨯+='++=
=⨯'-⨯⨯-⨯-⨯=∑C
B C B A
F q F F F q F F M
6−1作图示杆件的轴力图。
解:在求AB 段内任一截面上的轴力时,在任一截面1−1处截断,取左段为脱离
体(图c ),并设轴力F N1为拉力。
由平衡方程求出:
kN 201N =F
同理,可求得BC 段任一截面上的轴力(图d )为
kN 204020N2-=-=F
求CD 段内的轴力时,将杆截开后取右段为脱离体,并设轴力F N 3为拉力(图e )。
由
300
400
E
40kN
20kN 25kN
(a )
N2 F (b )
(c ) (d )
(e )
20
F N 图(kN )
(g )
习题6−1图
(f )
kN
002525,
0N3N3==+--=∑F F F
x
同理,可得DE 段内任一横截面上的轴力F N 4为(图f )
kN 254N4==F F
按轴力图作图规则,作出杆的轴力图(图g )。
6−8图示钢杆的横截面面积为200mm 2,钢的
弹性模量E =200GPa ,求各段杆的应变、伸长及全
杆的总伸长。
解:(1)由截面法直接作轴力图
(2)计算各段截面的应力
(1) 计算各段截面的应变
习题6−8图
(2) 计算各段截面的的伸长
(3) 计算杆件总伸长
6−9图示一阶梯形截面杆,其弹性模量
E =200GPa ,截面面积A Ⅰ
=300mm 2
,A Ⅱ
=250mm 2,A
Ⅲ
=200mm 2,作用力
F 1=30kN ,F 2=15kN ,F 3=10kN ,
F 4=25kN 。
试求每段杆的内力、应力、应变、
伸长及全杆的总伸长。
解:(1)由截面法直接作轴力图
(2)计算各段截面的应力
轴力图
(3)计算各段截面的应变
(4) 计算各段截面的的伸长
(5)计算杆件总伸长
6−11 图示一三角架,在节点A 受F 力作用。
设
AB 为圆截面钢杆,直径为d ,杆长为l 1;AC 为空心圆
管,截面积为A 2,杆长为l 2。
已知:材料的容许应力[σ]=160MPa ,F =10mm ,A 2=50 10-8m 2,l 1=2.5m ,
l 2=1.5m 。
试作强度校核。
解:(1) 求各杆的轴力,取A 节点为脱离体,并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计算各杆截面的应力
故满足强度条件,结构是安全的。
8−12 传动轴的转速为n =500r/min ,主动轮1输入功率P 1=500kW ,从动轮2、3分别输出
功率P 2=200 kW ,P 3=300 kW 。
已知材料的许用
切应力[τ ]=70MPa ,材料切变模量G =79GPa ,轴的单位长度许用扭转角[θ ]=1°/m 。
(1) 试确定AB 端的直径d 1和BC 端的直径d 2。
(2) 若AB 和BC 两端选用同一直径,试确定直径d 。
(3) 主动轮和从动轮应如何安排才比较合理? 解:(1)圆轴上的外力偶分别为
m N 9550500500
9550955011⋅=⨯==n P M m N 38205002009550955011⋅=⨯==n P M m N 5730500
30095509550
11⋅=⨯==n P M 作圆轴的扭矩图。
(2)根据强度条件确定AB 段和BC 段的直径, AB 段:
[]τπτ≤==
311
P1
1max 16
d T W T
习题8−12图
得AB 段的直径为
mm 6.8810
70955016][1636
3
11=⨯⨯⨯=≥πτπT d BC 段:
[]τπτ≤==
3
22
P22max 16
d T W T 得AB 段的直径为
mm 7.7410
70573016][1636
3
22=⨯⨯⨯=≥πτπT d (3) 根据刚度条件确定AB 段和BC 段的直径, AB 段:
[]θπ
θ≤⋅
==
4
11P1
1
32
d G T GI T 得AB 段的直径为
mm 6.911079180955032][32494
1
1=⨯⨯⨯⨯⨯=≥π
πθπG T d
BC 段:
[]θπ
θ≤⋅
==
42
2P2
2
32
d G T GI T
得BC 段的直径为
mm 7.801079180573032][3249
4
2
2=⨯⨯⨯⨯⨯=≥
π
πθπG T d (3) 若选同一直径,应取mm 6.91=d .
(4) 将主动轮置于中间比较合理,此时max T 最小.
9−5 试列出下列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
①支反力 12
11F F A =,12F
F C =
②内力方程:
AC 段 ()12
11S F F x F A =
= (0<x <3l )
(c) F B
()x F x F x M A 12
11.== (0≤x ≤3l ) CD 段 ()121211S F F F F F x F A -=-=-= (3l <x ≤3
2l ) ()3123.12113..Fl Fx Fl x F x F l x F x F x M A +-=+-=⎪⎭⎫ ⎝
⎛--= (3l ≤x <3
2l ) DB 段 ()12
S F F x F B -=-= (32l ≤x <l ) ()()1212Fx
Fl x l F x M B -=-=
(32l <x ≤l ) ③内力图
F S 图
M 图
1236
11Fl
18
A B
(g)
解:
①支反力 F C =28kN ,F D =29kN
②F S 图
M 图
A B
12.08kN.m
10−7 圆形截面木梁,梁上荷载如图所示,已知l =3m ,F =3kN ,q =3kN/m ,弯曲时木材的许用应力[σ]=10MPa ,试选择圆木的直径d 。
解:作弯矩图
则由 []σσ≤=z W M max max 得 []
σmax M W z ≥ 即 63
3
101010332⨯⨯≤d π,得145mm m 145.0=≥d
2.042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