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验(I)(50403006)实验三射极跟随器-黄建宇于广新2012-13(2)版
- 格式:ppt
- 大小:564.50 KB
- 文档页数:13
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电路实现射极跟随器的功能,加深对射极跟随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其电路组成、工作过程及性能特点。
二、实验原理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共射极放大电路,其输出信号从发射极取出,经缓冲器和负载电阻反馈到输入端,形成射极跟随器。
射极跟随器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的特点,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或输出级,起缓冲、隔离和放大的作用。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电源、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三极管等。
2.搭建射极跟随器电路:将电源、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三极管等按照射极跟随器的电路组成连接起来。
3.调节输入信号:打开电源,调节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频率和幅度变化。
4.测量输出信号:使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测量射极跟随器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等参数。
5.记录实验数据: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相位等参数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中。
6.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射极跟随器的性能特点,加深对射极跟随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7.整理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数据及分析1.实验数据表:记录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相位等参数。
幅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较小;输出信号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基本一致,说明射极跟随器具有较好的线性放大特性。
同时,由于射极跟随器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特点,使得电路具有较好的隔离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前后级电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射极跟随器的电路组成、工作过程及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射极跟随器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较好的线性放大特性,能够有效提高电路的阻抗匹配和信号传输效率。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应用射极跟随器可以实现良好的缓冲、隔离和放大效果。
本实验加深了我们对射极跟随器工作原理的理解,为今后在电子系统中应用射极跟随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实验三 射极跟随器实验1. 实验目的(1)熟悉射极跟随器的工程估算,掌握射极跟随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熟悉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熟悉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4)了解自举电路在提高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中的作用。
2. 实验仪表及器材 (1)双踪示波器(2)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3)函数信号发生器 (4)数字万用表(5)双路晶体管毫伏表3. 实验电路图4. 知识准备(1)复习共集电极放大器的相关理论知识。
(2)根据理论知识对实验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进行工程估算。
5. 实验原理 (1)基本原理共集放大器又称射极输出器,它的输出信号取自于发射极,其电压放大倍数小于且接近于1,图1-1 射极跟随器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是同相的,即输出信号基本上是随输入信号变化而变化,因此它又称为射极跟随器。
由于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高,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输出电阻小,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因此它可以作为信号源或低阻负载的缓冲级,也可以在多级放大电路中作为输入级,以提高输入电阻,向信号源索取较小的电流,保证放大精度;同时也可以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用以增大带负载的能力。
但由于基极偏置电阻的存在使输入电阻降低,从而发挥不出输入电阻高的优点;通常采用自举电路来起到大大提高输入电阻的作用;在使用射极跟随器的时候,要注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度,即跟踪范围。
为了尽可能增大跟踪范围,应当把静态工作点安排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2)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实验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R p 来调节静态工作点。
(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当放大器的输入端短路时,流过三极管的直流电流I CQ 、I EQ 及三极管极间直流电压V CEQ 、V BEQ 。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就是测出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直流电压V BQ 、V EQ 、V CQ ,从而计算得到V CEQ 和V BEQ 。
实验三 射极同向跟随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1.计算实验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计算实验电路的Au 、Ri 和Ro 。
3.根据实验内容要求设计测量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下图为共集电极放大器的实验电路,负载Rl 接在发射极上,输出电压Uo 从发射极和集电极两端取出,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电路的共同端点。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BQ I =EBBEQ)R+(1+RβU -VccBQ CQ I I β=E CQ CEQ R I -Vcc U =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be LI O U )1(r R 1U U A LR ββ+++==,)(其中L R //R R E L =,一般be r 》,L R β,故射极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而略小于,且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同相,所以称同相放大器或射极跟随器。
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ββ++=++=1////])1(//[,be B SE o L be B i r R R R r R r R r与单管共设放大器比较,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比较高,输出电阻比较低,所以常用在多级放大器的第一级或最后一级。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图在试验箱上连接电路。
2.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将直流电源+12V 接上,在输入端加f=1KHZ 的正弦信号,幅值自定,调节电位器Rp 及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用示波器观测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使输出幅度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波形,然后断开输入信号,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级对地的直流电位和电流及该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将记录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Q C I : Ui Ue(V) Ub(V) Uc(V) Ube(V) Ic(mA) Ib(uA)Ie(mA) 08.158.7211.990.664.26244.29电压测量电流法:Ic=Ie=Ue/Re=4.1mA既有直接测量的电流值与电压测量电流法的值有一定的误差,误差值为3.9%。
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1. 引言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路,其作用是使输出端的电压或电流跟随输入端的变化。
本实验旨在探究射极跟随器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实例。
2. 实验目的- 理解射极跟随器的工作原理- 学习如何设计和搭建射极跟随器电路- 掌握射极跟随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3. 实验材料和仪器- NPN型晶体管(例如2N3904)- 电压源- 电阻、电容等常见元器件- 示波器- 万用表4. 实验步骤4.1 搭建射极跟随器电路根据给定的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进行搭建。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后进行下一步。
4.2 测试射极跟随器的静态工作点使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射极电流和集电极电压,并记录下来。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静态工作点,进一步分析电路性能。
4.3 测试射极跟随器的动态响应特性通过改变输入端的信号频率和幅度,观察电路输出(集电极)的响应。
使用示波器进行波形显示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射极跟随器的增益、频率响应特性等性能。
比较不同元器件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5. 实验结果和讨论记录并整理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电路的性能特点。
讨论射极跟随器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6.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针对射极跟随器的特点和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7.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风险。
-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或开路等问题。
- 对于高频信号的测试,需要选择合适的示波器和电路布线,以避免信号失真和干扰。
8. 参考文献提供相关射极跟随器的原理资料、电路设计参考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论文、教材等。
9. 结束语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射极跟随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射极跟随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实验三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一、实验目的1.研究射极跟随器的性能。
2.进一步掌握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了解“自举”电路在提高射极输出器输入电阻中的作用。
二、实验电路及使用仪表1.实验电路2.实验仪表 (1)直流稳压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路示波器 (4)双路毫伏表 (5)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4.3.1搭好电路。
调整和测量静态工作点(调w R ,使EQ I =2mA ),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4-10。
表 4-102.测量放大倍数u A ,观察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条件:CC U =9V ,EQ I =2mA ,输入正弦频率调在中频段,i u =30mV 。
(1)输入电阻(i R )的测量由于射极跟随器输入阻抗高,在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很高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不可忽视,它将使实际测量结果减小。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测量方法如图4.3.2。
在信号源和被测放大器之间串入一个已知电阻S R =24 k Ω。
A .先把开关K 合上(即S R 不接入时),调节信号源频率f 为中频段,输入信号幅度su 为300mV ,测量此时的输出电压o1u 。
B .保持s u 不变,打开K (即接入S R ),测量此时的输出电压o2u ,然后根据公式求出输入电阻。
S R u u u R o2o1o1i -=(2)输出电阻(o R )的测量测量方法同一般放大器,如图4.3.3所示。
调节信号源使s u =300mV ,输入正弦频率调在中频段。
(10M 以上)在放大器无外接负载时输出电压o u ,然后接上负载时测出输出电压为ou ',根据下式求出输出电阻:L oo o )1(R u u R -'=3.验证自举电路对提高射极跟随器输入电阻的作用,按图4.3.4接好电路测量。
(1)有自举时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i R =?(附:接入2C 是有自举的射随器,测量方法与测量输入电阻i R 相同。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_ 电子技术实验名称射级跟随器实验实验日期 2012-3-26 实验报告日期 2012-3-29姓名曾曦__ 学号 2010211300 小组成员名称 _2.4.1 实验目的1.学习三极管射级输出电路的特性。
2.掌握设计跟随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
2.4.2 实验仪器1.实验箱TD-AS。
2.PC 机+虚拟仪器或万用表+示波器。
2.4.3 实验内容及步骤1. 连接电路本实验为单电源供电的共集级放大电路,电路原理图如图2-4-1 所示。
按照此图连接电路。
图2-4-1 射级跟随器2.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将恒压源中的+12V电源接入到V cc(+12V)端,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完成下表。
表2-4-19.023 0.9根据测量值计算r be2。
r be = r bb' + (1 + β )U T /I E==60063. 放大倍数的测量(1)将频率为1KHz、幅值适当(保证输出不失真)的正弦波信号接入到U i。
用示波器测量U i、U o 幅值,并计算放大倍数A u = U o/U i。
(2)将测量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表2-4-2负载(Ώ)实测实测计算估算Ui(v)Uo(v)Au Au∞ 1.186 1.199 1.010.997 1k 1.186 1.779 1.500.968测量U i与U o波形示波器图估算参考公式:A u = (1 + β)(R e2 // R L ) /[r be2 + (1 + β)(R e2 // R L )] ≈1实测计算过程(1)当负载为无限大的时候Au=Uo/Ui=1.199/1.186=1.01(2)当负载为1KΏ的时候Au=Uo/Ui=1.779/1.186=1.50估算计算过程:(3)当负载为无限大的时候Au=(1 + β)(R e2 // R L ) /[r be2 + (1 + β)(R e2 //R L )]=(201*10)/(6+201*10)=0.997(4)当负载为1KΏ的时候Au=(1 + β)(R e2 // R L ) /[r be2 + (1 + β)(R e2 //R L )]=(201*10/11)/(6+201*10/11)=0.968此公式说明:射级跟随器放大倍数基本为1,但其对电流仍然有β倍的放大作用,可见它有一定的电流和功率放大作用。
实验三:电子实做实验(射极跟随器)
本实验旨在学习射极跟随器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的电路搭建和测试,加深对该电路的理解与掌握。
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放大电路中的信号跟随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放大电路的电子管的输出信号,实现对输入信号的跟随和放大,保证输出信号的与输入信号相同,从而达到信号放大的效果。
实验器材:
1. 实验板;
2. 波形发生器;
3. 电压表;
4. 示波器;
5. 电路元件(三极管、电容等);
6. 电路图等实验配件。
实验步骤:
1. 搭建电路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合理摆放电路元件,并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和用量是否正确。
2. 调节波形发生器
将波形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通过调节波形发生器的工作频率和输出电压,保证输入信号的正常输入,使其在电路中得到充分的放大。
3. 电路测试
将示波器接入电路,通过调整电路的输出电阻和电容值,观察电路的输出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及时调整电路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和放大效果。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电路测试得到电路的输出波形及参数,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为后续的信号放大和调节工作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射极跟随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搭建和测试,进一步掌握了电路调试和操作技能,积累了宝贵的实验经验和经验教训,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射极跟随器的实验报告射极跟随器的实验报告引言: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信号并保持其稳定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射极跟随器的原理、特性以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一、射极跟随器的原理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基于晶体管的放大电路,其原理基于负反馈。
通过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射极跟随器可以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具体来说,射极跟随器将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传递到晶体管的基极,晶体管将信号放大并输出到负载电阻。
同时,输出信号也通过耦合电容反馈到晶体管的射极,以实现负反馈。
二、射极跟随器的特性1. 高输入阻抗:射极跟随器的输入阻抗较高,可以有效地避免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的信号损耗。
2. 低输出阻抗:射极跟随器的输出阻抗较低,可以有效地驱动负载电阻,保持信号的稳定性。
3. 增益稳定:通过负反馈,射极跟随器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放大倍数,减小非线性失真。
4. 宽频带:射极跟随器具有较宽的频带,可以传递高频信号。
三、射极跟随器的应用射极跟随器在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音频放大器:射极跟随器可用于音频放大器的输出级,提供稳定的放大倍数和较低的输出阻抗,以驱动扬声器。
2. 信号传输:射极跟随器可用于信号传输电路中,将输入信号放大并驱动传输线路,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质量。
3. 电源稳压:射极跟随器可以用于电源稳压电路中,通过负反馈调节输出电压,保持电源的稳定性。
4. 电压跟随:射极跟随器可用于电压跟随电路中,将输入电压放大并输出,以实现电压的传递和稳定。
结论: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通过负反馈实现信号放大和稳定性的提升。
其特点包括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增益稳定和宽频带。
在实际应用中,射极跟随器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信号传输、电源稳压和电压跟随等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射极跟随器的原理和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电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