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127.79 KB
- 文档页数:3
《远程教育导论》——结合远程教育理论及自身实际及学习体会,论述远程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前提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的智力,特别是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的发展快慢。
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
因此对人的知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要普遍接受高等教育。
随着技术发展的加快,一次教育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为了完成这样的任务,现代远程教育就应运而生了,它可能在下一世纪成为终身教育的基本手段。
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梦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减少学习时间和成本,消除人们在学习时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大批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或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教育机会的成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在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
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及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个群体接受教育成功与否,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
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
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
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素材库的建设,无疑对现代教育体系发展至为重要。
新学期开始了,回顾这短短的几个月的学习生活,我禁不住感触万分,也对网络教育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服务作者:孔红蕾,朱军安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8期孔红蕾朱军安(江苏省江阴市周庄社区教育中心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区教育为实施居民终身学习提供了支持,而现代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区教育中心可依托地方经济优势,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从居民需求出发,不断完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和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远程教育中图分类号:O15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6(c)-0197-021965年12月,保尔·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成人教育国际促进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两个概念。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对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其根本目的是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体系的弹性,发展多种形式的各类教育,为广大国民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和广大居民对学习的各种需求。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二OOO年五月目录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2. 国外研究资源建设标准的现状*1.LOM模型*2.Dublin core *3.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系统体系结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1. 术语定义*1.1媒体素材*1.2题库*1.3案例*1.4课件与网络课件*1.5网络课程*2. 媒体素材*2.1总则*2.2文本素材*2.3 图形(图像)素材* 2.4 音频素材*2.5 视频素材*2.6 动画素材*3. 题库*3.1 理论模型*3.2 试题组织*3.3 试题的分布结构* 3.4 试题质量要求* 3.5 试题的参数标注* 3.6 试题的抽样测试* 3.7 网络题库基本功能*3.8 题库运行环境要求*4. 网络课件库* 4.1体系*4.2 软件的功能要求* 4.3 设计原则*4.4 输入/输出标准* 4.5 运行的平台要求* 4.6 开发的要求*4.7 提交的产品要求*4.8 软件的属性标准*5. 案例库*5.1编写要求*5.2 案例组成*5.3属性标注*6. 文献资料库*6.1入选的文献资料必须符合如下要求之一*6.2属性标注*7. 网络课程*7.1基本要求*7.2 课程教学内容*7.3 课程导航*7.4 教学活动设计*7.5 教学设计原则与开发要求*7.6 基本教学环境设计*7.7 网络课程的属性描述*8. 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8.1授课系统*8.2 适应性学习系统*8.3 辅导答疑系统*8.4作业发布、批阅系统*8.5 网络题库系统*8.6 远程考试及评价系统*8.7师生交流工具*8.8虚拟实验环境*8.9 远程教学管理系统*8.10 教育科研搜索引擎*8.11 教学资源编辑制作工具及管理系统*8.12 远程教学评价系统*9. 管理系统功能要求*9.1 系统设计原则*9.2 教学资源库的管理*9.3 远程教育的系统管理*10.数据结构说明*10.1结构类型*10.2编码类型*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让全民享有充分受教育权利的一次重大工程。
试论终身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方面。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工作。
江泽民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他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
”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就明确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要大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将我国建成一个学习型社会。
终身教育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现状扫描:终身教育面面观(一)终身教育理念的变迁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终身教育既是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
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是法国人保罗·朗格郎(Paul Lamgnel)于1965年提出的。
他提出的终身教育概念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的教育;第二,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
他认为教育应当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全部过程,不应将人生分成截然有别的两半,即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
高志敏先生认为终身教育有六大要义:其一,终身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超越与升华;其二,终身教育是改革现行教育制度、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原则;其三,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其四,教育必须覆盖人的发展的全部;其五,教育必须成为有效而便捷的一体化体系;其六,教育既作用于个人也作用于社会。
终身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不断培养人才,优化人才,助长人才。
2、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提出稍晚于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