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音乐学科高中学段笔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456.16 KB
- 文档页数:6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美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美术创作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掌握美术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运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美术教学设计能力。
了解教学设计方法,规范地撰写教案,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美术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准确地表述和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4.美术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的美术人物、美术风格与流派及美术现象,知道美术的基本理论。
——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门类的主要成就。
如: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
——了解西方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
如:洞穴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设计艺术。
——知道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
如: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美术创作思想、美术的社会价值等。
2.知道美术主要类别和技法理论,了解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了解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结果。
——知道相关技法理论。
如:色彩、解剖、透视、材料等知识。
——了解美术创作(含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主要精神和内容。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
掌握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相关文化知识及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和世界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具备相关的音乐美学知识,关注音乐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2. 音乐教学设计能力。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育学科基础理论与教学方法,了解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文化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和高中音乐课程模块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 音乐教学实施能力。
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高中音乐模块教学基本结构,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能根据模块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实施模块教学。
4. 音乐教学评价能力。
具有一定的音乐教学研究能力和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熟知多元的音乐教学评价方法,能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与学习方法进行发展性评价,善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技能1.掌握和运用与高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等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配器)。
3.掌握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熟知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具备与高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中外多元音乐文化及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知识。
4.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二)教学设计1. 熟知高中音乐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掌握《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能依据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针对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文化水平及成长需要,运用学科知识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
掌握音乐学科根底知识、根本理论和根本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开展历史,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具备必要的音乐美学根底知识,关注音乐学科开展动态。
2. 音乐教学设计能力。
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学根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初中生身心开展和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音乐学科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 音乐教学实施能力。
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音乐课堂教学根本程序,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根本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并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
4. 音乐教学评价能力。
具有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了解评价根本方法与方法,能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特长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良措施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技能1.掌握和运用与初中音乐教学紧密相关的根本乐理、视唱练耳、根底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根本知识与根底理论。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
3.熟悉中外音乐史开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4.了解音乐美学根底知识,具备肯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开展的音乐学科信息与动态。
〔二〕教学设计1.熟知初中音乐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能够依据音乐课程根本理念,针对初中生身心开展与学习需要,运用学科知识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3.能够依据音乐课程根本理念、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突出学科特征,表达多维目标。
4.能够依据音乐课程根本理念、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状况,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能够选择多种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2023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音乐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大河之舞》是爱尔兰传统的()。
A. 歌剧B. 踢踏舞剧C. 音乐剧D. 喜剧正确答案:B,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以上的描述属于()教学法。
A. 研究性B. 体验性C. 语言性D. 实践性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哪一部不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A. 《美丽的磨房女》B. 《冬之旅》C. 《天鹅之歌》D. 《菩提树》正确答案:D,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包括()。
A. 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原则B. 科学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可操作原则、灵活性原则C. 审美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操作原则D. 导向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正确答案:A,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指挥站姿不对的是()。
A. 前后站姿B. 分腿站式C. 并腿站姿D. 随意站姿正确答案:D,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A. 《春节序曲》B. 《小放驴》C. 《创世纪》D. 《威尼斯船歌》正确答案:A,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D大调的近关系小调的是()。
A. c小调B. g小调C. b小调D. bf小调正确答案:C,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 )不是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
A. 《空山鸟语》B. 《二泉映月》C. 《病中吟》D. 《光明行》正确答案:B,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人物中,属于新古典主义的是()。
普通高中级别学业水平音乐复习大纲一、大纲简介本复习大纲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结合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实际,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复习资料。
本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巩固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鉴赏素养,为顺利通过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奠定坚实基础。
二、复习范围1.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本概念: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 音乐术语与符号:音符、休止符、音高、音长、速度、力度、调式、和弦等;- 音乐历史与流派: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 音乐分析方法:曲式分析、和声分析、旋律分析等。
2. 音乐欣赏与鉴赏- 西方古典音乐: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 中国民族音乐:民乐、京剧、昆曲、地方戏曲等;- 流行音乐:摇滚、爵士、电子、R&B等;- 音乐作品分析:风格、形式、创作手法等。
3. 音乐实践与创作- 乐器演奏:键盘、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 声乐演唱:美声、民族、流行等;- 音乐编曲与制作:作曲、编曲、录音、混音等;- 音乐表演:合唱、乐队、独奏、舞蹈等。
三、复习建议1. 系统复习音乐基础知识,掌握音乐基本概念、术语与符号、历史与流派、分析方法等;2. 聆听各类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与鉴赏能力;3. 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升音乐实践与创作能力;4. 定期进行自我检测,了解学习进度,查漏补缺;5. 注重学科交叉,结合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深化音乐理解。
四、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1. 考试形式:书面考试、听力考试、实践考试;2. 评分标准:基础知识、欣赏与鉴赏、实践与创作。
五、参考教材与资料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 普通高中音乐教材;3. 音乐鉴赏、分析、演奏等相关书籍;4. 网络资源、音视频资料、音乐会等。
六、总结本复习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提高音乐素养,为顺利通过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演唱风格和曲式结构,比较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的片段,了解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聆听、表演,提高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和理解通俗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风格特点的同时,提高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各自的特点。
2. 难点:听音乐,分辨音乐种类。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首流行歌曲,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的唱法。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流行唱法的歌曲。
二、新课学习1. 欣赏《思念》,了解其曲式结构与演唱风格。
(1)教师讲解《思念》的曲式结构,分为A、B两段,A段在低音区,娓娓道出的思念之情;B段逐步推向高音区,跳跃跌宕,情绪更加激动,呼唤似的唱出了无可奈何的哀怨。
(2)教师播放《思念》,引导学生感受其演唱风格。
2. 了解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各自风格特点。
(1)教师播放通俗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探究歌词与演唱特点。
(2)教师示范并设置问题:这两首音乐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歌词与演唱特点一样吗?(艺术歌曲:歌词特点诗歌为主,艺术性强;演唱特点音色圆润,有较深的情感表达;民歌:歌词特点富有地域特色,演唱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各自的特点。
2. 教师强调音乐鉴赏和评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感受和欣赏音乐。
四、作业布置1. 观看一部音乐电影或音乐剧,记录下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及原因。
2. 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或民歌,分享给同学,并说明理由。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各自的特点。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题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A. 传统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合作探究法D. 知识竞赛法2、题干:在高中音乐课程中,关于《茉莉花》这首歌曲的教学,以下哪项不是教学目标?A. 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B. 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C. 了解歌曲的作者生平D. 分析歌曲的歌词寓意3、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下哪项活动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A、合唱练习B、音乐欣赏课C、乐器演奏D、音乐创作4、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原则不符合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A、以学生为主体B、注重音乐实践C、强调知识的系统化D、鼓励创新与个性发展5、题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B.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C.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D.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6、题干: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知识?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实践法7、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A. 歌唱法B. 舞蹈法C. 器乐法D. 理论法8、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常用的方法是?A. 情景导入B. 问题导入C. 直接导入D. 比较导入9、在音乐教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范畴?()A. 音乐感知B. 音乐表现C. 音乐创作D. 音乐鉴赏 10、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A. 课堂讲解B. 课堂练习C. 课堂讨论D. 课堂欣赏11、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B.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C. 增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D. 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12、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A. 单一讲授法B. 小组合作学习法C. 单一演示法D. 单一练习法13、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实践性教学方法C. 理论性教学方法D.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14、在高中音乐课程中,以下哪个部分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A. 音乐欣赏B. 音乐创作C. 合唱排练D. 音乐史学习15、【题目】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A. 比较法B. 感受法C. 分析法D. 模仿法16、【题目】在高中音乐课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音乐课程目标?A.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B. 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C. 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D. 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17、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践体验法D. 互动讨论法18、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A. 分析作品的结构和旋律B. 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C. 举办作品主题的讲座D.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19、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的能力时,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A. 乐曲的结构与形式B. 作曲家的生活背景C. 乐器演奏技巧的训练D. 音乐风格与流派 20、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欢乐颂”主题首次出现是由哪个声部演唱的?A. 男高音独唱B. 女高音合唱C. 男低音合唱D. 混声合唱21、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教学手段?A. 演奏示范B. 视唱练耳C. 美术设计D. 课堂讨论22、以下哪首作品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A. 《黄河大合唱》B. 《义勇军进行曲》C. 《梁祝》D. 《二泉映月》23、下列哪位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并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A. 贝多芬B. 海顿C. 莫扎特D. 巴赫24、在音乐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实际演奏或演唱来学习音乐?A. 演示法B. 讨论法C. 实践法D. 问答法25、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A. 欣赏名曲,分析曲式结构B. 学习音乐创作技巧,进行个人创作C. 参观音乐厅,了解音乐文化D. 演唱经典歌曲,练习音乐技巧26、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A. 个人独奏B. 小组合作练习C. 独立完成音乐作业D. 纪律训练27、下列哪部作品是贝多芬所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A.《费德里奥》B.《魔笛》C.《唐·乔万尼》D.《茶花女》28、以下哪个术语指的是在乐谱上指示演奏者改变音色或演奏方式的记号?A. 力度记号B. 速度记号C. 表情记号D. 演奏法记号29、下列哪项不属于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A. 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原则B.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C. 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D. 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30、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A. 演奏法B. 歌唱法C. 讲授法D. 比较法二、音乐编创题(10分)题目背景: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编创能力,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科三教资复习资料高中音乐科三教资复习资料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科。
在高中音乐科三教资复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从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理论、音乐鉴赏以及音乐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有序组合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由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要素组成。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了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二、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音乐科学的基础,它包括音高、音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知识。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熟悉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了解音程的分类和计算方法,掌握节奏的基本知识,以及和声的基本规则。
三、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的过程。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学会用专业的术语描述音乐作品的特点,了解不同音乐时期和风格的特点,以及掌握一些常见的音乐鉴赏方法。
四、音乐实践音乐实践是通过演奏、创作和表演等方式来实践音乐的过程。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了解一些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技巧,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作曲和编曲技巧。
五、复习方法和技巧在进行音乐科三教资复习时,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例如,可以通过刷题、做笔记、做模拟试卷等方式来提高复习效果。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音乐培训班或者找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复习的效果。
六、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音乐科三教资复习中,实践和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理论知识。
同时,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音乐实践的水平。
总之,高中音乐科三教资复习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理论、音乐鉴赏和音乐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复习方法和技巧,合理安排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通过系统的复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音乐科三教资的知识,为高中音乐科三教资考试做好准备。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纲学科知识与技能1.掌握和运用与高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等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配器)。
3.掌握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熟知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具备与高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中外多元音乐文化及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知识。
4.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二)教学设计1.熟知高中音乐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掌握《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能依据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针对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文化水平及成长需要,运用学科知识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3.能够依据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突出学科特征,体现多维目标。
4.能够依据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状况,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能够选择多种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与步骤。
(三)教学实施1.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样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积极完成模块教学任务。
2.能够利用自身音乐特长,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音乐表现自信心。
3.能够对课堂音乐教学进行有效地组织与调控,重视教学现场的生成意义与课堂环境、资源的客观变化,强调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在互动、互助中达成学习目标。
4.能够在课堂中体现一定的教学策略,强调情感体验,重视比较鉴别,关注合作探究,注重目标达成,能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音乐考点一、音乐术语1.音乐常用速度标记Grave 庄板、Largo 广板、Lento慢板、Adagio 柔板、Andante 行板、Moderate 中板、Allegretto 小快板、Allegro 快板、Vivace 急快板、Presto 急板、rit.渐慢、a tempo原速。
2.音乐常用力度标记f强、p弱、mf中强、mp中弱、cresc.渐强、dim.渐弱、sf特强。
力度标记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即“mp”比“p”强;“mf”比“f”弱。
二、大小调式1.自然大调式按照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顺序排列而得来的调式音阶。
2.自然小调式按照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的顺序排列而得来的调式音阶。
3.和声大调式将自然大调式音阶的第VI级降低半音。
4.和声小调式将自然小调式音阶的第vii级升高半音。
5.旋律大调式上行为自然大调式音阶,下行VI—VII降低半音。
6.旋律小调式上行升高自然小调的vi—vii半音,下行还原。
7.关系大小调(平行大小调)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相同的大调与小调。
三、民族调式以宫、商、角、徵、羽构成的五声调式及以五声为基础的六声和七声调式称为民族调式。
六声调式一种是在五声音阶中加入偏音清角(角音上方小二度),另一种是在五声音阶中加入偏音变宫(宫音下方小二度)。
七声音阶有三种,分别是:清乐音阶、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
清乐音阶是在五声音阶中加入偏音清角和变宫;雅乐音阶是在五声音阶中加入偏音变徵(徵音下方小二度)和变宫;燕乐音阶是在五声音阶中加入偏音清角和闰(宫音下方大二度)。
四、模进(移位重复)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 称为“模进”。
它能使旋律在保持音调统一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变化,增添新的色彩。
模进与完全重复相比较,能使乐思进一步发展。
但在歌曲创作中,由于篇幅及音域所限,不宜用得过多。
如果滥用,会使音乐呆板、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