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口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70.00 KB
- 文档页数:9
口炎的护理常规【一般概念】口腔黏膜的炎症称口炎(stomatitis),如病变仅局限于舌、牙龈、口角可称为舌炎、牙龈炎、口角炎。
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引起。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可单独性发病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胃肠道紊乱、发热、营养不良、维生素B或C缺乏等全身性疾病。
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清洁或由于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均有利口炎的发生。
【分类】一、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无明显季节性,1~3岁小儿多见,传染性强,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集体托幼机构感染容易传播。
【临床表现】起病时发热,体温达38~40℃,齿龈红肿,触之易出血,在齿龈、舌、唇内和颊黏膜等口腔黏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水疱,周围有红晕,迅速破裂形成浅表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
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较大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可有疱疹,局部疼痛、出现流涎、拒食、烦躁哭闹、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病程约1~2周,体温在3~5天恢复正常,淋巴结肿大2~3周消退。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常发生于夏秋季节,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有时可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夹粘膜。
【治疗要点】1、重视口腔卫生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
2、局部处理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西瓜霜、锡类散等中药;疼痛重者进食前在局部涂2%利多卡因。
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
3、对症处理发热者用退热剂,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液体;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二、溃疡性口腔炎主要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多见于婴幼儿。
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口腔不沽更利于细菌繁殖致病。
【临床表现】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多见于舌、颊、唇内及颊粘膜处可蔓延到唇及咽喉部。
起病初期口腔黏膜充血水肿,不久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溃疡。
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口腔黏膜炎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
它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常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
该疾病可导致口腔疼痛、溃疡、出血等不适症状。
针对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主要包括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保持口腔卫生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
1.缓解疼痛:(1)定期用生理盐水漱口:每天或多次漱口,可以镇痛、消炎。
(2)避免刺激食物:避免食用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和粗糙食物,以免刺激溃疡面。
(3)药物缓解: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可以口服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
但需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2.促进溃疡愈合:促进溃疡愈合是重要的护理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口腔清洁:患者每次进食完成后,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可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2)避免刺激:避免对溃疡面进行刮擦或揉搓,防止溃疡加重感染。
(3)服用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口腔黏膜炎的药物,如消炎药物和抗生素,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3.维持口腔卫生: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减轻炎症和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方法:(1)刷牙:每天至少刷牙2次,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洗。
(2)使用含氟漱口水或口腔漱液:用含氟漱口水或口腔漱液漱口,可以抑制细菌滋生,减少感染。
(3)避免酒精和烟草:酒精和烟草会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应尽量避免。
4.提供舒适的饮食:饮食是口腔黏膜炎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1)软食或流质饮食:患者在口腔黏膜炎期间,可以采取软食或流质饮食,避免食物对黏膜造成摩擦和刺激。
(2)温热食物:尽量避免食用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溃疡面。
除上述常规护理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也能够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总之,针对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主要包括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保持口腔卫生和提供舒适的饮食等方面。
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怎么预防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
一、概述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在生活中很常见,其实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如果不注意生活规律,习惯,饮食,就会很容易患上该病,但是某同事两个小孩现在都很大了,他们都没有患过这个病,那是因为某同事很注重做好预防工作,下面某同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某同事的经验吧。
二、步骤/方法:
1、首先某同事在小孩很小的时候,不会像一些家长那么随意,某同事会带孩子定期做检查,这样就会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某同事经常会有意识地让某同事的小孩避免或减少污染,例如少带他们去一些多人吸烟的场所,避免被动吸烟。
在家里,某同事总是会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孩子的患病率。
3、还有,在跟孩子的每一次的户外活动,某同事都会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在气候变化时会及时给他们增减衣服。
4、还有一定就是,某同事很注重孩子的营养均衡,宁愿自己少买衣服,也要给孩子提供好的营养食物,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时也会参陪他们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还有叫他么多吃新鲜蔬果。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观察要点】
儿科常见口腔炎:鹅口疮,疱疹性口腔炎、溃疡性口炎,应观察口腔黏膜的改变,破溃、白色凝乳块样物、体温的变化。
【护理措施】
1、按一般儿科护理常规。
2、口腔黏膜改变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减少感染,鹅口疮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以饭后一小时为宜。
3、根据医嘱给予局部涂药。
4、防止发生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护理人员为患儿操作前后要洗手,患儿的食具、玩具、毛巾等都要消毒,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水瓶及奶头应消毒,哺乳妇女的内衣要经常更换并清洗,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以防传染。
5、口腔疼痛的护理: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避免酸、咸、辣、热、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要轻、快、准,以免使患儿疼痛加重。
对疼痛较重者可按医嘱在进食后漱口。
6、对症处理。
【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口腔炎发生的病因及预防要点。
2、解释勤喂温开水的意义,指导清洁口腔的操作方法及要点,强调给患儿温凉饮食,避免擦拭口腔。
嘱年长儿进食后漱口。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不吮指、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指导家长对食具、玩具进行的清洁消毒,教育哺乳妇女勤换内衣、喂奶前后应清洁乳头。
4、解释流涎是患儿对疼痛的一种反应,对清洁口腔有一定的作用,应注意保持口腔周围皮肤的干燥,防止出现皮肤湿疹及糜烂。
5、疱疹性口腔炎的传染性较强,应与健康儿隔离。
小儿口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患儿舌、牙龈、口角等口腔黏膜情况。
2、评估患儿卫生及饮食习惯。
二、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鹅口疮患儿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后,局部涂10 万U-20 万U/毫升制霉菌素甘油,餐后1 小时涂药,涂药后勿立即进食或漱口,以免降低药效;其他口炎患儿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清洁口腔的溶液。
鼓励患儿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清洁口腔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呕吐。
2、饮食护理:以高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避免刺激食物,不能进食者,可给予肠道外营养,保证能量与水分的供给。
3、病情观察:每天观察口腔黏膜变化,体温过高时给予相应降温处理,并做好皮肤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讲解口炎相关知识及护理方法。
2、指导哺乳妇女注意乳头、内衣及双手的清洁。
3、食具专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四、注意事项
1、预防传染: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预防传染。
2、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及饮食习惯。
口腔炎护理措施引言口腔炎(oral inflammation)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口腔黏膜发炎、口腔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
口腔炎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并影响饮食和口腔卫生。
因此,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口腔炎的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口腔炎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并预防感染。
口腔炎护理措施1. 维持口腔卫生口腔炎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
以下是一些口腔卫生的护理措施:•漱口:使用温盐水漱口可以减轻口腔炎的炎症和疼痛。
每天漱口2-3次,每次漱口持续30秒,可以有效清洁口腔,并帮助预防感染。
•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地刷洗牙齿和舌头。
避免用力刷牙或使用牙线,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避免口腔刺激物:避免食用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和粗糙食物,可以减少对口腔的刺激,并降低疼痛和炎症。
•勤换牙刷:定期更换牙刷,避免积累细菌和污垢。
2. 缓解口腔疼痛口腔炎常伴随口腔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感。
以下是一些缓解口腔疼痛的护理措施:•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来缓解口腔疼痛。
常用的非处方止痛药包括酪氨酸、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冷敷:可以使用冷敷物或冰块轻轻敷在口腔炎的部位,每次持续10-15分钟,可以减轻口腔炎的疼痛和炎症。
•忌口: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和硬质食物,以减轻口腔疼痛的刺激。
3. 促进口腔黏膜愈合为促进口腔黏膜的愈合,以下是一些护理措施:•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对于口腔黏膜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和红椒等。
•漱口饮片: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促进愈合作用的漱口饮片,如马齿苋和金银花等。
将饮片加入温水中,用来漱口,可以减轻炎症并促进愈合。
•定期复查:口腔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口腔炎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和调整治疗方案。
4. 预防感染口腔炎容易导致口腔感染,以下是一些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避免口腔刺激: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等,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感染机会。
小儿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1. 清洁:使用适合孩子年龄的专业婴儿牙刷和牙膏,以轻柔且循序渐进的方式清洁牙齿。
开始时,将牙刷放在孩子口中并轻轻按压。
逐渐增加刷牙时间,确保孩子的所有牙齿都被刷到。
2. 冲洗:每次刷牙后,用清水清洁干净牙齿和口腔。
这可以帮助除去任何剩余的食物残渣和牙膏。
3. 使用口含剂:口含剂是口腔安全的,可以帮助清除积聚在牙齿上的细菌和病毒。
将适量的口含剂放到孩子口中,让孩子轻轻漱口。
4. 定期就诊:定期带孩子去牙医那里进行例行检查和清洁。
这可以确保任何潜在的问题在早期发现并予以解决。
5. 维持健康的饮食:避免让孩子食用过多含糖的食品和饮料,尤其是在睡前。
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生。
总之,小儿口腔护理需要逐步进行,保证清洁干净和定期检查。
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牙齿和口腔的健康。
儿科口炎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1. 儿科口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 儿科口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3. 如何预防儿科口炎?
4. 儿科口炎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5. 儿科口炎的药物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
1. 儿科口炎的常见原因:
- 细菌或病毒感染
- 营养不良
- 口腔卫生不良
- 免疫力低下
- 过敏反应
2. 儿科口炎的主要症状:
- 口腔黏膜红肿
- 疼痛或不适
- 口腔溃疡或疱疹
- 口腔异味
- 吞咽困难
3. 如何预防儿科口炎: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
- 避免接触过敏源
- 加强免疫力
4. 儿科口炎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 轻柔刷牙,避免刺激口腔黏膜
- 使用温和的口腔清洁用品
- 保持口腔湿润,避免干燥
-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定期更换牙刷,保持牙刷清洁
5. 儿科口炎的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 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
-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 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使用
- 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复诊
结束语
儿科口炎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加速康复。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在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