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6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AMI-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凝血烷A2(血栓素A2,TXA2)合成减少,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AMI-2达到医院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AMI-2.1左心室功能评价:在病历记录中患者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均有左(右)心室功能评估。
包括X线胸片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内径和射血分数(LVEF),并说明左(右)心室功能障碍程度。
AMI-2.2危险评分:STEMI危险评分方法。
AMI-3 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再灌注治疗适应证:仅限于心电图(ECG)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LBBB)的AMI患者。
AMI-3.1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来医院(急诊室)至溶栓的时间在(door-to-needletime<30,)30分钟以内。
AMI-3.2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确保患者能获得规范性的诊疗服务。
AMI-4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体循环血压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有肯定的疗效。
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6住院期间有血脂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与评估,对于LDL-C(≥100mg/dL)升高的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
AMI-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者,无禁忌症者)☆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手机戒烟健康指导、再灌注治疗的护理与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坚持二级预防。
AMI单病种质控指标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心脏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病。
AMI的治疗和管理对患者恢复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AMI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制定了一系列的AMI单病种质控指标来评估和监测AMI患者的诊疗全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AMI单病种质控指标。
1. 平均门到针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DNT是指从患者到达急诊科到静脉溶栓治疗开始之间的时间。
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AMI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缩短DNT是提高AMI患者生存率和病情恢复的重要手段。
根据相关指南规定,DNT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 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准备就绪时间:对于符合PCI治疗指征的AMI患者,及时行PCI 治疗是关键。
因此,衡量PCI的准备就绪时间是评估PCI治疗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PCI的准备就绪时间应控制在90分钟以内。
3. 门到球囊气囊时间(Door-to-Balloon Time,DBT):对于行PCI 治疗的AMI患者,DBT是指从患者到达急诊科到球囊气囊扩张治疗开始之间的时间。
缩短DBT可以减少AMI患者的心肌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DBT 的标准要求是控制在90分钟以内。
4.抗血小板治疗规范应用率:对于AMI患者,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肌梗死的进展和再发。
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规范应用率是评估AMI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相关指南规定,AMI患者应在入院后24小时内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5.心肌损伤标记物监测频率:AMI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心肌损伤标记物如肌钙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等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心肌损伤标记物监测频率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肌梗死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根据相关指南规定,心肌损伤标记物应在AMI患者入院后3-6小时内监测一次。
根据以下单病种目录确定单病种实施科室目录:一、急性心肌梗死(AMI)除外病例:1、非冠心病心急梗死ICD-10 I21.901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 ICD-10 I21.401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CD-10 I21.4027、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 I21.4038、由外院住院治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二、心力衰竭(HF)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非心源性的心力衰竭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情况4、心功能Ⅰ、Ⅱ级的病例5、18岁以下的病例6、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7、心脏外科手术后或由于心脏假体的存在I79.18、新生儿心力衰竭P29.09、产科手术和操作 075.410、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000-007,,08.8三、成人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除外病例:1、年龄小于18岁的病例2、由外院住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3、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4、肺炎反复门诊抗菌素治疗无效病例5、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6、呼吸机相机性肺炎VAP7、护理院相关性肺炎HCAP8、医院获得性肺炎HAP9、新生儿支气管肺炎J18.00510、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J18.00611、婴儿支气管肺炎J18.00712、肺癌、矽肺不能除外者13、本次住院超过60天的四、脑梗死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脑梗死后遗症I69.35、脑梗塞反复门诊治疗无效6、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7、腔隙性脑梗死8、小脑梗死9、出血性脑梗死10、本次住院超过120天五、髋、膝关节置换术六、儿童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除外病例:1、年龄大于18岁的病例2、由外院住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3、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4、肺炎反复门诊抗菌素治疗无效病例5、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6、呼吸机相机性肺炎VAP7、医院获得性肺炎HAP8、新生儿支气管肺炎J18.0059、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J18.00610、婴儿支气管肺炎J18.00711、本次住院超过60天的七、围手术期预防感染(PIP),具体适用手术如下:1.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ICD9-CM-3:06.2。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 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ICD-10 I50)(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和钾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I或ARB。
(四)到达医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六)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八)非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符合适应证。
第 1 页(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三、肺炎(ICD-10 J13-J15,J18)(一)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 ICD-10I21.0-I21.3 ,I21.4 ,I21.9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 (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 胎疗;3. 需要急诊PCI 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P 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说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P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 〕或血管紧张素n 受体阻滞剂〔ARB 、他汀 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说明出院时接着使用阿司匹林、P 受体阻滞剂ACEI/ARB 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和钾剂 〔有适应证, 无禁忌证者〕 。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 或ARB到达医院后使用P 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七〕血脂评价与治理。
二】 心力衰竭〔 ICD-10I50 〕四〕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六〕有证据说明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或ARB P 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有证据说明出院时接着使用利尿剂、ACE或ARB P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非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符合适应证。
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三】肺炎〔ICD-10J13-J15 ,J18〕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峻程度评估。
氧合评估。
病原学诊断。
1.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2.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四〕入院4小时内同意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AMI)填表说明(本表仅供抽查之用)1、填表前必须仔细阅读住院病历,重点是针对8个时间点进行检查:分别为急诊、入院30、60、90、360分与24小时之内、住院期间,出院日。
2如:“检查2(入院30分内)”必须要检查的项目包括:2,3.1,3.2,3.3,4,各项,其他项目则没有必要再该时间点检查。
又如检查2在3.3项目做了确认转院之后,即示全表终止检查。
3、每一个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是在相应的框内打“√”表示已经执行。
若是遇有禁忌症而不能执行,则可在此框“有禁忌症□”内打“√”后即可,本项指标同样视为通过。
如果某个检查项目在病历记录中对该检查项目没有描述其已执行,则用在框内“□”空白表示即可。
4、对于某种检查项目,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点检查,只要其中一个时间点满足就判定该项目为打“√”。
举例:对于“项目7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7.1健康辅导、7.2控制危险因素、7.3坚持二级预防”,可以在住院期间或出院日进行均可,因此,只要在整个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过健康教育即可,但在病历∕或护理记录中有明确记载时方可被认可。
5、为保持数据的真实可靠,在每个项目决定打“√”时必须有可靠地依据/描述为证,并可为抽查复核时被在再证实,宁可空项,而切不可采用比照或相似情况来替代,否则将整个病例调查结果认定为虚假信息。
6、再灌注治疗(有适应症):在STEMI□新发LBBB□内打√即可。
凡在其他项目中有“□”者若是则在□内打√即可。
7、实施溶栓∕或PCI治疗(有适应症,无禁忌证):先在有溶栓/或PCI适应症IA□、IB□、2A□、2B□内打√后,再在执行对应时间框内填入打“√”。
在“6与7”住院期间用药与出院后继续用药,根据医嘱在对应的药品名称下框“□”内打“√”即可。
8、实施PCI种类可选择:ICD-9-CM-3 36.01单根血管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未使用溶栓,36.02单根血管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使用溶栓,36.04是指由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剂直接由冠状动脉注射,输注或导管插入,36.05多根冠脉球囊血管成形术,36.06非药物洗脱冠脉支架植入,36.07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置入。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I21.0-I21.3 ,I21.4 ,I21.9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治疗;3. 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B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说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或血管紧张素H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说明出院时接着使用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ACEI/ARB 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治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ICD-10I50 〕〔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和钾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或ARB〔四〕到达医院后使用B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六〕有证据说明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或ARB (3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有证据说明出院时接着使用利尿剂、ACE或ARB 3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八〕非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符合适应证。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三】肺炎〔ICD-10J13-J15 ,J18〕〔一〕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峻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 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2. 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四〕入院4小时内同意抗菌药物治疗。
(一)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合用氯吡格雷(有禁忌者应赋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Ⅰ级:无心力衰竭征兆,但 PCW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可升高,病死率 0 —5%.Ⅱ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肺罗音浮现范围小于两肺野的 50%,可浮现第三心音奔马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或者其它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有肺淤血的 X 线表现,病死率 10— 20%.Ⅲ级:重度心力衰竭,浮现急性肺水肿,肺罗音浮现范围大于两肺的 50%,病死率 35-40%。
Ⅳ级:浮现心源性休克,收缩压小于 90mmHg,尿少于每小时 20ml,皮肤湿冷,发绀,呼吸加速,脉率大于 100 次/分,病死率 85—95%。
(三)再灌注治疗(仅合用于 STEMI) 。
STEMI 住院后 30 分钟赋予溶栓治疗 (发病 12 小时内、年龄小于 75 岁、无禁忌症的),有条件的可急诊 PCI。
1、低份子肝素5000μ,皮下注射,每日两次,7— 10 天(溶栓者 6 小时后应用).2、即将给阿司匹林 0。
3 嚼服,氯比格雷 0.3 口服,第二天始阿司匹林 0.3口服,每日一次,连用 5-7 天后改 0.1 每日一次,氯比格雷 75mg 每日一次,联合抗血小板一个月,然后阿司匹林0。
1 每日一次,长期服用,有条件的联合氯比格雷 50mg 服用一年。
3、所有 AMI 入院后只要无禁忌症,,即刻给倍他乐克 6.2mg 每日两次,根据病情加重药量,只要能耐受需长期服药,不能蓦地停药。
(四)、所有 AMI 只要无禁忌症,均需服 ACEI/ARB,并长期服用。
(五)、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 10mgqd),不论血脂升高与否,均需服用 1-3个月.(六)、硝酸脂类药物,静滴或者口服。
(七)、中医药治疗如灯盏花素、银杏叶、血塞通注射液等,可适当选用。
(八)、出院时,普通一个月内仍需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加氯比格雷、ACEI/ARB、他汀类药物、β-阻滞剂(五联).(九)、为 AMI 提供健康教育。
单病种上报病例范围(一)心肌梗死1、适用的病种名称与ICD编码:I21.0 前壁急性透壁性心急梗死。
I21.1 下壁急性透壁性心急梗死。
I21.2 其他部位的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
I21.3 未特指部位的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
I21.9 未特指的急性心肌梗死。
2、除外病例:非冠心病心肌梗死 I21.901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实验的病例。
18岁以下的病例。
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
急性小灶心急梗死 I21.401急性心内膜下心急梗死 I21.402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I21.403由外院住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
住院24小时内出院的病例。
住院24小时内死亡的病例。
住院时间超过120天的病例。
心脏移植手术后的病例。
医师认定有不适宜再灌注治疗理由的病例。
(二)心力衰竭1、选用病种名称与编码:I05 风湿性二尖瓣疾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06 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07 风湿性三尖瓣疾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08 多个心瓣膜疾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09 其他风湿性心脏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11 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12 高血压肾脏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13 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20 心绞痛,伴发I50心力衰竭。
I21 急性心肌梗死,伴发I50心力衰竭。
I22 随后型心肌梗死,伴发I50心力衰竭。
I23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某些近期并发症,伴发I50心力衰竭。
I24 其他急性缺血性心脏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I25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伴发I50心力衰竭。
2、除外病例: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
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实验的病例。
非心源性的心力衰竭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情况。
心功能I、II级的病例。
18岁以下的病例。
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
心脏外科手术后或由于心脏假体的存在 I79.1新生儿心力衰竭P29.0产科手术和操作O75.4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O00-007,O08.8住院24小时内出院的病例。
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规范(STEMI)(单病种质量管理)一.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前两条或三条:a)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疼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或肩部放射;疼痛常持续20min以上,通常呈剧烈的压榨样疼痛等。
b)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明显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以后有动态演变(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c)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并有动态改变,但早期可以不升高。
二.入院指征一旦明确诊断立即送入导管室手术,要求到院90分钟内实施急诊PCI;或将患者收入CCU,要求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三.入院常规医嘱1)卧床休息:2)建立静脉通路;3)心电及血压监测,必要时可予血氧饱和度监测;4)鼻导管吸氧(2L/min):5)对疼痛较剧者予镇痛治疗,6) 饮食:低盐低脂饮食;7) 保持大便通畅,所有患者均应每日予润肠通便药等;8)EKG、CK-MB + cTnI随访:溶栓者8次,即0h,2h,6h,12h,18h,24h,48h,72h;非溶栓者6次,即0h,8h,16h,24h,48h,72h;四.入院后立即行左心室功能评价。
24小时内完成Killip分级、X线胸片和心超检查评价心功能。
五.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1)肠溶阿司匹林: 所有AMI患者只要无禁忌症均应在确诊即刻嚼服M-ASA 300mg,以后为100mg/d 维持。
2)氯吡格雷:急诊即刻服氯吡格雷 300mg。
入院开始服用氯吡格雷 75mg qd。
行急诊PCI者在术前再服氯吡格雷 300mg。
2,抗凝治疗:入院当天即应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0—120u/kg或1mg/kg)q12h,连续5-7天。
3,硝酸酯类药物:入院后即持续静脉滴注硝酸酯类药物48小时,以后改为白天静脉用药一次+夜间口服长效硝酸酯类药物,病情稳定者3-6天后停静脉给药,改为口服。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无禁忌症者应尽早应用,常规为卡托普利6.25mg tid,血流动力学稳定者一天后即可加量至12.5 mg tid—50 mg tid,也可使用长效ACEI。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 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到院90 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二、心力衰竭(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衰)。
(六)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HF)健康教育.(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三、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一)判断是否符合入院标准。
(二)氧合评估.(三)病原学诊断。
1、住院24 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2、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四)抗菌药物时机。
1、入院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2、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3、入院6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2、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3、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72小时后无效者,重复病原学检查。
(七)抗菌药物疗程(平均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