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493.5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章信息系统导论一、名词解释1.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决策或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2.系统: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3.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交叉管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学科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辅助支持企业,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
二、选择题1.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是(D)A.信息输入与输出 B信息处理 C信息控制 D信息循环2.决策的基础(C)A管理者 B客户 C 信息 D规章制度3.下列是分布式系统缺点是(D)A难于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应变能力差C系统难于扩展 D安全控制难度大4.集中式系统的缺点是(C)A不利于安全控制 B应变能力差C不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D不利于人员素质的提高5.以下不是B/S结构特点的是(B)A 客户端统一 B速度快C开放性强 D 易于管理和维护6.系统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调节自身的行为,达到与环境平衡和适应,这是指系统的(A)A 动态性B 目的性C 整体性D 相关性三、简答题1.简述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答: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于接收者的决策或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意义。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还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等。
数据本身没有意义,具有客观性。
数据要经过处理和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 决策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决策系统分为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
3.简述信息系统的功能。
答:1)、信息处理:这是信息系统必备的基本功能,它一般包括信息的收集和输入、传输、存储、处理及输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教程
一、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IS)是一门基于数字的信息技术,可以利用来组织、储存和检索信息,从而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它是一门涉及商业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方法等知识的多学科连接与集成。
本文将介绍IS专业的导论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案例分析,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IS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二、基础理论学习
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IM)是一门基于数字技术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收集、组织、存储、处理、交换和分析信息,以及如何利用信息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企业管理,实现组织的运营和发展目标。
2、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IS)是一种复杂的组织系统,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其他资源,它们以特定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为组织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为组织实现目标提供支持。
3、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的科学,主要研究如何按计划、有效地设计、开发和维护软件。
它是一种以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为导向,以软件技术为基础的跨学科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这门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当代信息时代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且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科视野。
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信息管理的定义与目标,以及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我们学习了信息资源的特点、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信息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这些知识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本质和作用。
其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课程加强了我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高效地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从而推动组织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信息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搜索、分析和利用信息。
我们学习了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培养了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这些能力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课程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课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各种任务和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这些能力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在现实工作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课程拓展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学科领域,需要我们具备全面而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系统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专业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以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适应信息化时代迅猛发展的需要。
下面将从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专业特点:1.综合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涉及信息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的能力。
2.应用性:该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叉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交叉专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创新能力,能够在信息化建设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维。
3.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协作、沟通和领导。
三、专业课程:1.信息管理原理: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
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学习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数据库管理能力。
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信息系统的能力。
4.项目管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在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的管理能力。
5.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学习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
6.电子商务概论: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等。
四、就业前景:1.信息系统分析师:负责分析和设计信息系统,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地理空间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被美国劳工部列为三大新兴产业。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于采集、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GIS组成:硬件、软件、专业人员、基础设施、模型(方法)。
GIS的作用:空间数据输入、属性数据管理、数据显示、数据探查、数据分析、GIS建模。
CGIS 60-80年代,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国外软件:ArcGis,Mapinfo,Autodesk map 国内软件:SuperMap(超图)MapGis,吉奥之星。
地理空间数据是具有地理参照的。
地球表面的空间要素是以地理坐标系统为参照,用经纬度值来表示的。
而这些要素在地图上显示时,他们通常是基于投影坐标系统,用x,y表示。
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将空间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别储存。
两者通过要素ID连接起来。
近年来,基于对象的数据模型将几何形状和属性存储在唯一系统中。
栅格数据模型使用格网和格网像元来表示如高程、降水等连续要素。
投影是将数据及从地理坐标转成投影坐标。
重新投影是从一种投影坐标转成另一种投影坐标。
经纬网——球面坐标。
投影——平面坐标。
1.PARAMETER[“False-Nothing”0.0] PARMETER[“Scale-Factor”,0.9996]高斯投影PARAMETER[“Latitude-Of-Origin”,0.0] 回点在赤道上即时投影可以根据不同坐标系统显示其数据集。
软件包使用现有投影文件并自动将数据集转换成通用坐标系统。
即时投影不是真的改变数据集的坐标系统。
即时投影存储在数据框里,不能改变、代替原始数据信息。
1.矢量数据模型用点、线、面和体等几何对象来表示简单的空间要素。
2.第一代Auto CAD .DXF非拓扑,文件格式;第二代ArcInfo Coverage COV 拓扑,文件格式,地理关系数据模型;第三代ArcInfo Shapefile .SHP非拓扑,文件和数据库,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存储点线面数据;第四代。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一、名词解释信息循环: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了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信息循环。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是从抽象的概念层次表示信息系统的宏观结构,是对信息系统结构的宏观描述。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层维、职能层维和功能层维的三层维宏观逻辑结构。
三、简答题5.试分析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第3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一、名词解释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活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合需求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三、简答题4.简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的内容?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系统规划: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分析各级管理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规模、资源,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且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现有资源状况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合理安排建设计划,从经济、技术等方面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
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如果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
目的是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所以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从业务调查入手,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信息导论课建议
信息导论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介绍了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它包括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存储等内容。
对于信息导论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1.先了解信息导论课的教学大纲,确定学习目标。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照教学进度有序地学习。
3.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复习课堂笔记。
4.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利用课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看相关书籍、参加在线课程等。
6.定期复习,确保对所学知识掌握稳固。
7.在考试前足够准备,做好考试心理准备。
信息导论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日常学习中应该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成为了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
本文将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容和特点,以及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义和内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指通过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来组织、管理和应用信息资源的一门学科。
它包含了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三个主要领域。
1.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用于获取、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2.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信息资源规划、信息采集与整理、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与利用等方面。
3.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信息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以满足个体、组织和社会对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的需求。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1. 跨学科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交叉融合性和实践性。
2. 实践导向: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上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
3. 需求广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习和应用面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就业前景较好。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1. 信息化建设的推动: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
从企事业单位到政府机构,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 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的能力,以支持决策和发展。
3. 人工智能的普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也将与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相关。
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