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纵断面测量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25
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方法路线纵断面测量又称路线水准测量,主要任务分为2步:第1步 沿路线设立水准点,并测定水准点的高程,称为基平测量。
第2步 根据水准点的高程,测定路中线上各里程桩和加桩的地面高程,称为中平测量。
第3步 根据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绘制纵断面图。
对于进行过初测的路线,应首先对初测高程控制点逐一检查,其闭合差在L 30±以内时,即可采用初测成果。
当水准点被破坏或将受到施工影响时,应补设新的水准点。
对于一次定测的路线,基平测量与初测阶段的高程测量要求相同。
首先应设置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一般为0.5~2.0km ,在大桥两侧、隧道两端以及大型人工构造物(如立体交叉、大型挡土墙等)处,需要增设水准点。
水准点应埋设在路中线两侧,既要考虑施工时的方便,又要在施工范围之外,防止施工期间对水准点的损坏。
一般距离中线的距离50~100m 为宜。
水准点是恢复路线和路线施工的依据,故点位应埋设水泥桩或石桩,也可选在牢固的房基、桥台、基岩等上面,要求点位牢固、标志明显,并按顺序编号。
基平测量时,要先将起始水准点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获取水准点的绝对高程。
在沿线的测量过程中,凡能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连测的均应联测,以进行水准路线的校核。
如果路线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则可根据气压计或国家小比例地形图上的高程作为参考,假定起始水准点高程。
水准点高程的测量,应按五等高程测量要求,可以采用水准测量和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可用1台仪器往返观测法或2台仪器同向观测法进行,其容许闭合差为: 平原与微丘区:L W h 30±=容mm 山岭与重丘区:n W h 9±=容mm中平测量1、中平测量方法中平测量(又称中桩抄平)一般是以两相邻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开始,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直至附和到下个水准点上。
在每一个测站上,应尽量多的观测中桩,另外,还需在一定距离内设置转点。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要点一、纵断面图的测绘1. 水准点的布设(基平测量)(1)一般在道路沿线每隔1~2km设置一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全线高程的主要控制点,中间每隔300~500m设置一临时性水准点,作为纵断面水准测量分别附合和施工时引测高程的依据。
(2)水准点应布设在便于引点,便于长期保存,且在施工范围以外的稳定建(构)筑物上。
(3)水准点的高程可用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自高一级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要求进行引测。
2. 纵断面水准测量(1)(中平测量)纵断面测量通常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逐点测量各中桩的高程,再附和到另一水准点上,进行校核。
实际测量中,可采用中间点法。
由于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故转点上读数应读至毫米,中间点读数只是为了计算本点的高程,读数至厘米即可。
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具体步骤见下:如图所示,水准仪置于1站,后视水准点BMl,前视转点TP1,将观测结果分别记入表中后视和前视栏内;然后观测BM1且与TP1间的各个中桩,将后视点BM1上的水准尺依次立于0+000,+050,,+120等各中桩地面上,将读数分别记入表中视栏内。
仪器搬至2站,后视转点TP1,前视转点TP2,然后观测竖立于各中桩地面点上的水准标尺。
用同法继续向前观测,直至附合到水准点BM2,完成一测段的观测工作。
(2)全站仪法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测定各桩点的高程。
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3. 纵断面图的绘制一般绘制在毫米方格纸上,横坐标表示道路的里程,纵坐标则表示高程。
里程比例尺有1︰5000、1︰2000和1︰1000几种,一般高程比例尺比里程比例尺大10或20倍。
纵断面图分为上下两部分。
图的上半部绘制原有地面线和道路设计线。
下半部分则填写有关测量及道路设计的数据。
道路纵断面图绘制步骤如下:(1)打格制表(2)填写数据(3)绘地面线(4)标注设计坡度线(5)计算路面设计高程(6)绘制道路设计线(7)计算管线埋深(8)在图上注记有关资料二、横断面图的测量在中线各整桩和加桩处,垂直于中线的方向,测出两侧地形变化点至道路中线的距离和高差,依此绘制的断面图,称为横断面图。
线路纵断面测量设计第一节基平测量与中平测量线路的纵断面测量设计就是把线路的各点中桩的高程测量出来,并绘制到一定比例尺的图上进行纵断面的拉坡设计、竖曲线设计、设计高程计算等。
一、基平测量当线路较长时,为保证测量中桩各点高程的准确性,通常需要把已知的高程点引测到整条线路的附近,每隔一定的距离引测一点,作为线路的基平点。
在此点附近的线路中桩高程都可以用此点作为基础高程进行测量。
这个引测得过程就称为基平测量。
如下图:图2-1实线为线路中心线,虚线为水准仪测量的路线。
BM0为已知水准高程点,BM1、BM2、……为线路基本点。
1、2、3、……为水准仪的测站点。
L1、L2、L3、……为高程传递点。
注意事项:1、水准仪在摆站时要注意整平,点位尽量落在与前视后视距离相近的位置,确保消除仪器的内部误差。
2、瞄准后视读数后,立即转向瞄准前视,这时还必须保持整平状态,若此时精平水准泡错开,则瞄准前视后,还必须在此状态下进行精平,然后再读数。
3、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往返测量,精度在普通测量学的要求以内,读数方可使用。
也可以用双面尺的方法进行校核,在测量中尽量每站进行校核。
4、基平测量的数据应进行平差处理后方可使用。
具体平差方法见普通测量知识。
5、测量时,水准尺应该垂直,读数时应首先消除视差,司仪者读中丝卡位的最小数据,以保证读数最准确。
6、立尺的测量员必须保证尺的底端不带泥土,用塔尺时要注意尺间不脱节。
二、中平测量中平测量就是在基平测量的基础上,基平时引测的高程点作为基准高程,用水准仪测出每个中桩的地面高程,又称中桩抄平。
图2-2三、记录记录时应该注意的是要保证填写准确,判断哪些是前视,哪些是中视,哪些是后视。
传递高程的点应该既有前视也有后视,只有中视的点没有传递高程。
例题:按下图填写表格,并计算高程,1点高程100.00。
图2-3表2-1第二节拉坡设计拉坡设计就是在中平测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平测量的每个中桩高程的数据进行地面线的设计,由此计算各中桩的设计高程。
如何进行道路纵断面的测量道路纵断面的测量是道路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确定道路纵向剖面的过程,对于道路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道路纵断面的测量,包括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准备、测量方法与步骤以及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是进行测量的基础,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水平测量仪、经纬仪、高程仪、刻度尺以及铁锤等。
其中,水平测量仪用于确定道路横断面的水平位置,经纬仪和高程仪则用于确定道路纵断面的经纬度和高程。
此外,刻度尺用于测量道路各个点之间的距离,而铁锤则用于标记测量点。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线进行布置和标记。
布置测量线的目的是指定测量的起点、终点和测量距离,并确保线路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标记测量线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使用白漆标记或者使用木桩标记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
测量方法与步骤是进行道路纵断面测量的核心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并将测量工具放置在起点位置。
然后,使用水平测量仪进行水平测量,确保测量线的水平位置准确无误。
接着,使用经纬仪和高程仪进行经纬度和高程的测量,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辅助使用刻度尺测量各个点之间的距离。
最后,使用铁锤在测量点处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以便于直观地理解数据。
然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极差和标准差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道路纵断面图来展示测量结果,以便于更好地理解道路的起伏情况和地形特点。
以上介绍了如何进行道路纵断面的测量,包括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准备、测量方法与步骤以及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道路纵断面的测量是道路工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结果对于道路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测量,可以为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纵断面测量的步骤
纵断面测量呢,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测量的线路啦。
就像你要出门旅行,得先确定走哪条路一样。
我们得根据工程的要求呀,比如说要修条路或者铺设管道之类的,找出这条线路在地面上的具体位置。
这时候呢,可能会用到一些仪器,像全站仪之类的,来确定一些关键的点,把线路给标记出来。
接着呢,就是设置水准点啦。
水准点就像是一个个小灯塔,是我们测量高度的基准呢。
要找那些比较稳定、不容易被破坏的地方设置,像路边的大石头或者专门浇筑的水泥桩子都可以。
而且水准点之间的距离要合适,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再然后呀,就是沿着线路进行中桩的测量啦。
中桩就像是线路上的小标记,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
我们要测量每个中桩的地面高程,这时候水准仪就派上大用场啦。
把水准仪架好,然后通过后视水准点,再前视中桩,就能算出中桩的高程啦。
这个过程可得仔细点哦,一丁点儿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呢。
测量完中桩高程之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绘制纵断面图啦。
这就像是给线路画一幅高低起伏的画像。
在图上呢,横坐标表示中桩的里程,纵坐标表示高程。
把每个中桩的里程和高程都准确地画在图上,这样我们就能很直观地看到线路的纵断面形状啦,是高高低低的山坡,还是平平坦坦的平原,一目了然。
宝子们,纵断面测量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按照这些步骤一步一步来,就没问题啦。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搭好,最后就能呈现出一个完美的作品呢。
加油哦!。
工程技术知识:纵断面测量时需要测定的
数据和注意事项
【学员问题】纵断面测量时需要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解答】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
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
3)已建桥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
4)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其顶、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
5)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
6)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
7)渠道拐角、拐点及其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坐标;
8)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
9)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
10)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
11)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
12)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