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92
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2. 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 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 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 充分认识直线定向的含义。
6.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 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测绘学的分科,现代测绘学的发展现状,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2. 了解矿山测量学的在采矿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 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4. 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5.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入©),大地坐标(L,B),空间直角坐标(X,丫,Z),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独立平面直角坐标(x,y)。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N = • p /6 • 1二取整数部分n二P -1 30' /3 取整数部分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6 =6N-3 ■ 3 =3n6. 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h AB 二H B -H A二H B'-H A'。
7.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8.直线定向:清楚标准方向的建立,方位角之间的关系,方位角的推算。
二北方向:真北、轴北、磁北、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
关系公式:二丄tan ' : m ~ ■ ~R方位角的概念,标准方向线,真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磁方位角。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不同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公式:A = A^ 、A =〔A m-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左:反「正_180 :前二:后二卩右_ 1809•测量误差的来源,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及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来源,测量误差种类。
系统误差及其特性。
偶然误差及其特性,公式:-x lim 0n 护n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中误差及其含义,取值范围。
《测量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测量学:就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测图、测设、用图。
3.测量学的作用:测量在国民经济、国防和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4.测图:也称测绘,就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5.测设:也称放样、标定,就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去,作为施工的依据。
6.用图:指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7.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8.水准面:海洋或湖泊的水面在静止时的表面。
9.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10.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11.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
12.参考椭球:旋转椭球面所包围的球体。
长半径a =6378143 m;短半径b =6356758 m;扁率f= a-b/a=1:298.25513.高斯投影规律: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长度不变,其他子午线为对称且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
2赤道投影后为直线,与中央子午线正交,其他纬线为对称且凸向赤道的曲线。
3经纬线保持正交,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14.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X轴:中央经线;Y轴:赤道;原点:交点。
通用坐标:Y=带号+y(自然) + 500000 m15.高斯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坐标轴不同;坐标象限不同;方位角的起算基准不同。
16.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
17.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18.高差:地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
后视-前视。
Hab=a-b(负,a高)19.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H水准原点=72.289 m20.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H水准原点=72.2604 m2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制图。
22.测量工作的原则: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
《测量学》课程期末考试知识点(一)第一章 绪论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测量学、地物、地貌、地形、测定、测设的定义? 测量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测定与测设。
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地区内测绘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的学科,测量学将地表物体分为地物和地貌。
地物:地面上的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
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造物的位置在湿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铅垂线、参考椭球面和法线的定义是什么?水准面:假象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物体重心与地球重心的连线称为铅垂线。
参考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由地表任一点向参考椭球面所作垂线。
3、外业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基准面:水准面基准线:铅垂线4、测量中点位的表示方法是什么?地理坐标系、直角坐标系(高斯坐标、假定坐标)5、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是什么?水平角(方向)、距离、高差6、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与数学坐标系统的不同之处?为什么这样规定?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第一象限位置相同,二→三→四象限顺时针编号。
在数学上使用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中照常使用。
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怎样建立的?将中央子午线东西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球柱面上,再将该横椭球柱面沿过南、北极点的母校切开展平,便构成了高斯直角坐标系。
8、北京某点的大地精度为116°20′,试计算它所在的6°带和3°带的带号,相应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①6°:N=Int ((L+3)/6 +0.5) Lo=6N-3 Lo 为中央子午经度②3°:n=Int((L/3)+0.5) Lo=3n9、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定义,两点间的高程如何计算?决定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改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大一测量学第一章知识点测量学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学科,用于研究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工程、科学、医学等领域,测量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理解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将在本文中探讨大一测量学第一章的主要知识点。
1. 测量与单位测量是通过比较某个未知数量与一个已知数量的关系来确定未知数量的过程。
测量结果通常以物理量的单位表示。
物理量是可以通过测量来确定的属性,例如长度、时间、质量等。
而单位则是用于度量物理量的标准。
国际单位制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系统,它包括7个基本单位,分别是米(长度)、千克(质量)、秒(时间)、安培(电流强度)、开尔文(温度)、摩尔(物质的量)、坎德拉(发光强度)。
通过这些基本单位可以派生出其他单位。
2. 误差与不确定度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就是误差。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设备或者操作方法的问题导致的,在多次测量中总是保持一定的方向。
随机误差则是由于各种无法完全控制的因素引起的,其产生的原因与有关测量结果的个别影响因素的变异性有关。
为了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使用不确定度来衡量。
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的范围,在该范围内,被测量值的真实值可能存在。
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计算和评估,包括类型A和类型B的不确定度。
3. 误差传播与数字分析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测量结果来获得目标物理量的估计值。
在这个过程中,误差会通过各种方式传播。
误差传播的规律可以通过数字分析来确定。
数字分析是通过将误差进行数学运算和统计处理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常用的数字分析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误差分布等。
4. 仪器校准与精确度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仪器校准是必不可少的。
仪器校准是通过与已知精确值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仪器的测量偏差和误差的过程。
校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期进行。
精确度是评估测量结果的质量指标,它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测量学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2009-12-2511 测绘学的研究内容。
2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3 测量常用坐标系统4 地球表面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及测量原理。
5 分析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先提出几个问题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到底有多大?如何确定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地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两端对向开挖的超长隧道如何才能保证正确地贯通如何知道高耸建筑和大型工程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测量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地球“梨形体”地球“梨形体”§1.1 测绘学概述z定义测绘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球表面(包括空中、地表、地下和海洋)物体的空间位置,以及对于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管理的科学。
核心内容:确定地面点在空间的位置两方面的内容:1:测定----将地面物体的图形和位置信息缩绘成图,供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之用。
2:测设----将图上设计建(构)筑物的图形和位置在实地标定,作为施工或定界的依据,也称施工放样。
研究各种地图的制作理论、原理、工艺技术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z 测量学的分类1、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解决大范围地区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
2、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摄影或遥感技术获取被测物体的信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理论和方法。
3、海洋测量学----以海洋和陆地水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港口、码头、航道及水下地形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和运营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地图制图学----z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一)在工程建设方面------贯穿全过程1、在规划、设计阶段:利用地形图作设计、方案比较等2、在施工阶段:标定设计物体的位置和高程3、在竣工、运营阶段:提供竣工图、变形观测等(二)在其它方面科研、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等。
测量学的产生和发展古希腊语,“土地划分”球——椭球——大地水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