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的手术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499.02 KB
- 文档页数:13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操作标准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腕关节附近)发生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为了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通常需要进行夹板固定操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的操作标准。
1.骨折部位检查:在进行夹板固定操作前,首先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骨折部位。
通过触诊和X线片,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类型包括背侧骨折、腕关节内、外或行程式骨折等。
2.术前准备:在进行夹板固定之前,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器械、材料和夹板。
确保环境整洁,保持手术器械的消毒和无菌。
3.局部麻醉:在进行夹板固定之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可以选择常规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
4.患肢准备:在骨折部位消毒后,需要对患肢进行准备。
包括刮剃患肢周围的毛发,用消毒溶液对患肢进行清洗。
5.夹板选择: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夹板。
常用的夹板有石膏夹板和塑料夹板。
石膏夹板适用于简单的骨折,对于复杂骨折,可以选择塑料夹板。
6.夹板固定:夹板固定操作的目的是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对于背侧骨折,可以选择手掌侧夹板;对于内侧骨折,可以选择反对侧夹板;而外侧骨折则需要行程式的夹板固定。
7.夹板调整:在固定夹板之前,需要对夹板进行调整,确保骨折部位得到适当的支撑和稳定。
调整夹板时要注意不要使夹板过紧或过松,以免进一步损伤患肢。
8.夹板固定:调整好夹板后,将其固定到患肢上。
用绷带或者胶带将夹板牢固地固定在患肢上,以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9. X线检查:固定好夹板后,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骨折部位的正确定位和夹板的有效固定。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调整和再固定。
10.术后护理:完成夹板固定后,需要给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包括定期更换绷带或者胶带,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患肢碰撞和承重。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操作的标准主要包括骨折部位检查、术前准备、局部麻醉、患肢准备、夹板选择、夹板固定、夹板调整、X线检查和术后护理。
技巧: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由于桡骨掌侧锁定钢板的广泛应用,掌侧Henry 入路也成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金标准。
它不仅可以减少骨折不愈合和Ⅰ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允许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腕关节的功能锻炼。
但是,切口过大是掌侧Henry 入路的缺点,而且还可由于术中把关节面骨折块从附着的韧带、关节囊或肌肉附着点分离出来,导致不能进行韧带整复(ligamentotaxis)。
因此,Lebailly 等通过经 15mm 微创 Henry 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 144 例桡骨远端骨折,来证明微创 Henry 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文章最近发表在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al. 上。
研究纳入 2012 年 2 月到 7 月间在该院经 15mm 微创 Henry 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的144 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3 岁,16 到 103 岁)。
根据 AO 骨折分型,其中 83 例 A 型、2 例 B 型和59 例 C 型骨折。
手术是由同一组的5 名手术医生进行,使用同型号的掌侧钢板。
桡骨近端干骺端两枚螺钉和远端中间干骺端的两枚螺钉均采用单轴锁定,而远端尺侧和桡侧的两枚螺钉则使用多轴呈20°角锁定。
手术方法:图 1:设计切口位置:在桡骨茎突近端 20mm 处,沿着桡侧腕屈肌和桡动脉间 Henry 入路作一长 15mm 的切口。
图2:: 横行切开旋前方肌远端,并逐渐纵行骨膜下向近端分离,先把装备上 4 枚引导针的钢板近端置入旋前方肌底下,再置入远端。
图 3:向最尺侧的引导针处打入一根 2mm 的克氏针固定钢板,来帮助确认桡骨掌侧最尺侧最远支点。
通过透视(尤其是侧位)确认克氏针能否成功打入软骨下骨,如果克氏针位置不正确,则应退针后移动钢板再打入克氏针,直至打入到满意的位置。
图4:固定好钢板尺侧支点后,向最桡侧的引导针处打入一根2mm 的克氏针,来帮助确认桡骨掌侧最桡侧最远支点。
应用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概述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是指桡骨远端的破裂或移位。
该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但也可能发生于年轻人。
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而近年来,应用双钢板治疗该骨折的方法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手术方法。
双钢板治疗的原理双钢板治疗是一种经典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它通过桡骨前后两个钢板的固定,使得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得到维持,促进愈合。
在手术中,医生会将钢板固定在骨折的两侧,通过螺钉或钢丝将钢板与桡骨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以防止骨折部位的移位,同时也可以为骨折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双钢板治疗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单侧固定方法,双钢板治疗可以更好地维持骨折的稳定性,减少骨折的并发症。
此外,双钢板固定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相较于单侧固定,双钢板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同时也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双钢板治疗主要的手术步骤1.麻醉:手术前先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手术定位:利用X光和CT等图像学手段进行手术定位,然后在手术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切口开放:用手术刀在手术部位开刀,用电钻或骨锉去除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和残留骨块。
4.钢板安装:将两个钢板固定在骨折处的两侧。
5.钢板固定:通过螺钉或钢丝将两个钢板固定于骨折处,来保证骨折处的稳定。
6.伤口缝合:对手术伤口进行缝合处理。
7.康复训练:手术后进行钢板固定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处的愈合。
双钢板治疗的不良反应尽管双钢板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但在手术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比如,术后可能会出现骨钉松动、骨折复发、神经损伤等问题。
此外,由于术后需要长时间的钢板固定,因此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以防止相关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强度的下降。
结论综上所述,双钢板治疗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该方法可以更好地维持骨折的稳定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手术讲解模板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应用于桡骨骨折复位和固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手术时的操作技巧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1.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2.临床症状,如肿胀、疼痛和活动障碍的评估。
3.骨折类型的确定和影像学评估,如X射线、CT扫描等。
4.全身情况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二、麻醉方式: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配合静脉镇静或全身麻醉。
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三、手术步骤:1.患者被放置在手术台上,上肢处于外展位。
2.术区消毒,骨折部位覆盖纱布。
3.切开:进行局部麻醉后,医生会在骨折部位做一条小切口,以便观察和处理骨折断端。
4.骨折复位:医生会用特殊的工具进行骨折复位。
复位的目标是恢复桡骨的正常解剖位置,确保骨折断端完全贴合。
5.钢板固定:在骨折部位放置适当尺寸的钢板,通过螺钉固定钢板和骨折断端,以保持骨折的稳定性。
6.术区清洁:确保手术区域的切开口干净无菌。
7.结束手术:对手术区域进行缝合,并固定切口处的绷带。
四、手术技巧:1.切口位置的选取:通常选择桡骨远节部的后侧作为手术切口。
2.骨折复位:复位时需综合考虑骨折断端的位置和角度。
3.钢板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尺寸和形状的钢板。
4.螺钉固定:螺钉的选择和固定的顺序要根据骨折断端的情况进行调整。
五、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手部的休息,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活动。
2.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镇痛药、抗生素等。
3.定期复诊: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评估骨折的康复情况。
4.患者需遵守医生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指南。
5.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需及时就医。
总结: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恢复骨折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和注意术后护理,以保证手术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技巧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有多种解剖型的锁定钢板系统应用于临床。
这些内固定物为为一些复杂的骨折类型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尤其对于一些伴有骨质疏松的骨折。
来自麻省总医院的Jupiter教授等曾在JBJS上发表系列文章介绍了他们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研究结果以及相关的手术技巧。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特殊骨折块的内固定技术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
手术技巧以尺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特征为基础提出的三柱理论,是2.4mm钢板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的基础。
三柱的划分如图1所示。
图1 尺桡骨远端的三柱理论。
桡侧柱为桡骨远端外侧半,包括舟骨窝和桡骨茎突,对于桡侧的腕骨具有支撑作用,一些稳定腕关节的韧带也起自于此。
中柱为桡骨远端的内侧半,包括关节面的月状窝(与月骨相关节)和乙状切迹(与尺骨远端相关节)。
通常情况下负荷,来自月骨的负荷经由月骨窝传递到桡骨。
尺侧柱包括尺骨远端、三角纤维软骨和下尺桡关节,承载来自尺侧腕骨以及下尺桡关节的负荷,具有稳定作用。
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术中C臂X线成像必不可少。
手术开始之前至少30分钟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使用气压止血带减少出血。
掌侧钢板固定对大多数骨折而言,都可应用掌侧入路,在桡侧腕屈肌和桡动脉之间进行显露。
识别并牵开拇长屈肌后,可看到深面的旋前方肌,“L”型分离掀起。
对于较为复杂的骨折,为了便于骨折复位,可进一步松解肱桡肌腱。
在桡腕关节中插入一枚克氏针,这有助于确定桡骨最远端的界限。
如果存在关节边缘的小骨折块,可将掌侧2.4mm钢板放置在桡骨远端关节边缘进行固定。
换句话说,月骨关节面的小骨折块可用2.4mm“L”或“T”型钢板进行支撑,如图2。
图2 复杂的掌侧关节内骨折,应用两块“L”型钢板进行支撑。
对于背侧移位的关节外骨折,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临时复位骨折,确定骨折端没有软组织嵌入。
背侧粉碎的桡骨远端骨折,背侧钢板新技术,固定更稳!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可以用掌侧锁定钢板(VLPs)治疗,包括大部分(89.6%)的 AO C3 型骨折。
然而,伴有以下情况的背侧移位骨折,单独使用 VLP 固定比较困难:存在明显的背侧die-punch时,有时涉及远端桡尺关节(DRUJ)的移位;当掌侧骨折线远离分水岭线或伴有背侧粉碎骨折时。
在这些情况下,尺骨角碎片有时不能被 VLP 固定,或者 VLP 的远端边缘会撞击屈肌腱并造成损伤。
上述情形也是背侧钢板或双钢板的适应证。
虽然背侧钢板在复位和固定背侧移位骨折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较高的伸肌腱并发症发生率,一般情况下不倾向于使用背侧钢板来固定桡骨远端骨折。
然而,1.0~1.6 mm的薄型背侧锁定板(DLP) 可减少伸肌腱激惹。
本文将介绍根据骨折模式选择 DLP 手术策略和技术。
01分型-治疗选择1型和2型之间的分类是根据手术策略进行的,1型需要背侧锁定板治疗,2型可以手法复位经皮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复位螺钉固定。
1型,涉及或远离分水岭线的背侧骨折类型(图1)。
这种类型通常伴有背侧顶和边缘碎片移位或关节表面的中央凹陷。
使用H型背侧锁定板进行治疗,可以固定涉及背侧尺柱和桡侧柱 (RC) 的背侧移位。
如果可以手法或经皮克氏针将微小移位的桡侧柱复位并用螺钉固定,则视为2型。
2型包括背侧尺侧柱,通常伴有桡侧柱的微小移位(图2)。
包括背侧die-punch碎片,移位的茎突剪切性骨折或伴有移位的横向掌侧骨折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有限的背侧尺柱切口,使用小的L 型背侧锁定钢板,通过其近端到远端的支撑作用,在桡骨茎突尖端使用空心螺钉,通过小切口稳定轻度移位的茎突剪切性骨折或横向掌侧骨折后,来复位背侧die-punch碎片。
图1 1型骨折示意图。
桡骨和尺骨柱的这种背侧骨折是由背侧剪切力和压缩力引起的,分类如下。
( A ) 无掌侧骨折线的背侧Barton 骨折。
该掌侧骨折线的背侧过渡型位于分水岭线的远端,并且通常伴有(B)关节面中央凹陷或(C)背顶和边缘碎片,不稳定。
完全粉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技巧
骨远端骨折临床中多见,骨折累及腕关节面时需要切开复位关节面,临床上对完全粉碎桡骨远端骨折并没有特别有效方法。
手术采用腕背侧入路,术中发现患者的骨质质量较差,骨折块粉碎程度较严重,很难通过撬拨等复位,通过克氏针纵、横交叉的克氏针临时固定来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复位后用钢板确定性固定。
1.从桡侧向尺侧置入3枚平行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块。
2.克氏针垂直方向(由背侧向掌侧)置入另一组克氏针,并尽可能靠近第一组克氏针,最远可置入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下,为后期放置钢板提供空间。
3.将桡骨远端关节面固定成一个整体,使之能在远端整体运动。
4.固定后,使用显影纱布显影条向远端牵拉背-掌侧向的克氏针,以维持远端关节面复位。
5. 整体复位完成后,放置桡骨远端钢板,提供稳定坚强复位。
6.内固定完成后,拆除克氏针,缝合切口,骨折得到复位。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操作标准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距桡骨腕关节处)发生骨折,是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的操作标准。
1.患者准备:在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操作前,需要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全面的病例分析,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身体状况等情况。
其次,术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X光片、CT扫描等,以明确骨折情况。
最后,对患者进行术前交流,告知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麻醉: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手术,一般会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疼痛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决定。
3.操作步骤:(1)患者取仰卧位,保持手臂伸展;(2)对患者手部进行消毒,覆盖无菌巾,使手部暴露出来;(3)在手腕水平处向桡侧转动手腕,寻找桡骨远端突出骨隆起(桡骨茎突),将其作为参考点;(4)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视情况可能需要切开肌肉和韧带,暴露桡骨远端骨折部位;(5)复位骨折,可采用适当的牵引和推压方法来恢复骨折的正常解剖位置;(6)测量夹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夹板;(7)将夹板置入骨折处,并用合适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桡骨上;(8)修复肌肉、韧带和皮肤,确保切口处没有空腔;(9)术后进行X光检查,以确定骨折复位和夹板固定的效果。
4.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观察。
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术后需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
总结: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合理的患者准备、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术后处理,可以有效地固定骨折、促进骨折愈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者应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此外,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
【3D手术动画】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如下:
1、病人取仰卧位,患者肢体与躯干呈90度水平外展,手掌朝上;
2、远端手指皮套牵引,骨折手法复位,并通过X线透视证实;
3、常规消毒铺巾,从腕横纹处向近端切开;
4、使用2把撑开器将组织撑开,在桡骨止点部分附近剥离旋前方肌;
5、从骨折线使用剥离子进行撬拨骨折复位;
6、骨折复位成功后,使用2-3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确定掌侧钢板的放置位置;
7、使用钻钻入椭圆孔中心位置(需打穿对侧皮质);
8、测深后拧入自攻钉,用钻在钢板远端孔钻孔,测深并拧入锁定钉;
9、打入其他远端锁定螺钉,拧入剩下的近端锁定螺钉;
10、缝合旋前方肌及皮肤。
桡骨远端骨折钢板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发生骨折的一种骨折类型。
钢板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材料。
本文将从桡骨远端骨折的定义、钢板的作用和使用、手术治疗过程、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桡骨远端骨折钢板的相关知识。
我们来了解一下桡骨远端骨折的基本概念。
桡骨是人体前臂的一根长骨,远端指的是离手腕较远的部位。
当桡骨远端发生骨折时,常常会伴随着手腕的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等症状。
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胫骨远端骨折、尺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钢板是一种常用的内固定材料,用于稳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
钢板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钢板可以提供稳定的内固定,将断端牢固地固定在一起,防止骨折再次移位或错位。
其次,钢板的使用可以使手术过程更加简单和可靠,减少手术时间,并且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软组织。
此外,钢板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加速骨折愈合的过程。
钢板的使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术治疗过程。
首先,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骨折类型、骨折位型、骨折程度等。
然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类型和尺寸。
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将钢板固定在骨折断端上,并使用螺钉将钢板与骨折断端连接起来。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进行必要的修复和缝合,使切口愈合。
术后护理是桡骨远端骨折钢板治疗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护理建议,包括定期复查、按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避免过度使用手部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手部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以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钢板是其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内固定材料。
钢板通过提供稳定的内固定、保护周围组织、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评估、手术治疗过程和术后护理是桡骨远端骨折钢板治疗的关键环节,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和恢复手部功能。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经掌侧入路T-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9例。
男3例, 女6例, 年龄52~74 岁,平均6315岁。
按AO分类标准:B2型2例,B3型1例,C1 型2例, C2 型3例, C3 型1 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7例因上肢外展触地跌落致伤, 2 例为交通伤。
1 例合并糖尿病, 2 例心血管疾病,1例肾病,2例伴随其他部位损伤。
2例患者术前X线片示骨折粉碎程度严重, 腕关节不稳, 未试行手法复位, 直接手术。
其余7 例术前手法复位失败或不满意改行手术治疗。
1 .2 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 患肢外展置于手术侧台上,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取桡骨远端掌侧入路, 起于桡骨茎突近侧 6 cm, 沿桡侧屈腕肌表面向远端延伸, 经腕横纹弧形至手掌, 切口长约8 cm。
于屈腕肌桡侧向深层显露,将桡侧屈腕肌、正中神经和拇长屈肌腱牵向尺侧, 保护桡动脉。
5例经旋前方肌和桡骨掌侧面之间制造的隧道插入钢板, 其余 4 例切断旋前方肌, 显露桡骨远端, 安放钢板。
部分病例切开腕关节囊, 显露桡腕关节面。
直视下复位骨折, 恢复桡骨茎突的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 克氏针临时固定。
背侧软组织不解剖, 不显露背侧骨折端。
选择长度合适的LCP置入桡骨远端掌侧,距桡腕关节面近侧2~3 mm,于滑动孔临时固定, 透视下明确骨折的复位情况, 依次拧入锁定螺钉,所有患者均不加石膏外固定。
1.3 术后功能康复术后第1 天即行腕关节被动活动, 同时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的主动活动, 包括拇指的屈伸活动。
术后 1 周开始腕关节的主动活动, 并逐渐增加锻炼幅度。
2 结果9例全部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17个月, 平均10 个月。
术后X 线复查结果: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I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 周。
与健侧对比, 握力减弱者 1 例, 活动后疼痛者 1 例。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啊,这桡骨远端要是不小心折了,那可得好好处理,不然多耽误事儿啊!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吧。
就好比要去打仗,咱得先把家伙事儿准备齐全了呀!那得有合适的夹板,各种尺寸的都得有,就像咱穿鞋子得合脚一样,夹板不合适那可不行!还有绷带,这可是固定的关键,得结实又有弹性。
然后呢,得把伤处好好摆弄一下。
就像整理一个乱了的房间,得把骨折的地方摆到正确的位置,可不能随随便便。
这时候可得轻点儿,别弄疼了伤者,咱得温柔点儿不是?接着,把夹板放在合适的位置,就像给宝贝找个安稳的家一样。
一边放好,再用绷带慢慢地缠啊缠,一圈一圈,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太紧了那不是把胳膊给勒坏了呀,太松了又起不到固定的作用,这可得把握好度!你说这像不像包饺子,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缠绷带的时候也要注意,要均匀地缠,不能这里厚那里薄的。
就跟涂面霜似的,得涂得匀匀的,不然多难看呀!而且每缠一圈都要稍微拉一下,让绷带紧紧地贴着,这样固定效果才好呢。
固定好了之后,可别就觉得万事大吉了。
还得时不时地看看,有没有移位啊,伤者感觉怎么样啊。
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得时刻关注着。
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的,赶紧调整。
这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啊,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关键是得细心,有耐心。
就像绣花一样,得一针一线慢慢地来。
你要是粗心大意,那可不行!这可是关乎人家健康的大事儿呢!咱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大家想想,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人遇到了这种情况,要是因为我们的不细心、不认真,导致恢复不好,那得多内疚啊!所以啊,一定要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好,让伤者能尽快恢复,能重新自由自在地活动胳膊。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吗?反正我觉得是!所以啊,大家都要记住这些步骤,遇到情况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啦!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步骤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步骤可能会因医生的偏好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基本步骤:
1.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
确保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3. 手术暴露:在手腕背部做一个小切口,暴露桡骨远端骨折端。
4. 骨折复位:使用牵引、撬拨等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到正常的位置。
5. 内固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或髓内钉。
将内固定物固定在骨折端,以保持骨折的稳定。
6. 检查固定:在固定完成后,检查骨折端的位置和固定的稳定性。
确保骨折端对齐良好,固定牢固。
7. 关闭切口:冲洗切口,逐层缝合,以关闭手术切口。
8. 术后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给予适当的止痛和抗感染治疗。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帮助恢复手腕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指导,具体的手术操作可能因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如果你对具体的手术步骤有更多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骨科医生。
【骨科小技巧】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的手术技巧!
手术技巧
复位容易丢失的不稳定征象1、背侧骨皮质粉碎超过桡骨宽度的50%2、掌侧干骺端粉碎3、复位前骨折块移位超过1cm4、复位前桡骨短缩超过5mm5、骨折累计关节面6、合并尺骨骨折7、严重骨质疏松复位可接受的标准1、桡骨背倾<10°2、桡骨短缩<2mm3、尺偏角>15°4、下尺桡关节匹配5、关节面台阶<2mm术中复位及临时固定技巧:1、经骨折端穿针技术:如图举例,克氏针插入骨折端,往尺侧/掌侧掰恢复尺偏角/掌倾角
2、经骨块穿针技术
3、C3型粉碎性骨折,背侧骨块较碎不容易复位,可以试着选用掌侧入路(扩展Henry入路),近端选前技术复位背侧骨块(需要沿分水岭切开旋前方肌肉,暴露骨折端,不切开关节囊,剥离肱桡肌止点,近端旋前可以看见背侧很大的间隙,然后在间隙内复位背侧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
4、掌倾角/尺偏角拍摄(很重要)
内容来源于张宏超的钢筋铁骨。
复位容易丢失的不稳定征象
1、背侧骨皮质粉碎超过桡骨宽度的50%
2、掌侧干骺端粉碎
3、复位前骨折块移位超过1cm
4、复位前桡骨短缩超过5mm
5、骨折累计关节面
6、合并尺骨骨折
7、严重骨质疏松
复位可接受的标准
1、桡骨背倾<10°
2、桡骨短缩<2mm
3、尺偏角>15°
4、下尺桡关节匹配
5、关节面台阶<2mm
术中复位及临时固定技巧:
1、经骨折端穿针技术:如图举例,克氏针插入骨折端,往尺侧/掌侧掰恢复尺偏角/掌倾角
2、经骨块穿针技术
3、C3型粉碎性骨折,背侧骨块较碎不容易复位,可以试着选用掌侧入路(扩展Henry入路),近端选前技术复位背侧骨块(需要沿分水岭切开旋前方肌肉,暴露骨折端,不切开关节囊,剥离肱桡肌止点,近端旋前可以看见背侧很大的间隙,然后在间隙内复位背侧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
4、掌倾角/尺偏角拍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