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3
一,地理图和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表示1,自然地理要素2 社会人文要素居民点位置大比例尺地图上经平面概括的平面图形表示,小比例尺地图通常用各种圈形符号表示其点位。
类型城镇居民点包括城市、集镇、工业区、开发区等;乡村居民点包括村屯、农场、林场、牧区定居点等。
通过字体区别。
人口数量通过圆圈符号大小。
原则:反应居民点类型;反映分布规律;间隔连续完整。
行政等级分为6级,以注记的字体及字级区分交通网陆路交通铁路黑白相间的线状符号或黑色的中、粗实线公路双线和颜色、注记或不同粗细的红色实线水系海洋海岸线海岸沙泥质海岸沿岸地带地势低平、岸坡平缓、岸线平直,河流入海口常形成三角洲,并有淤泥质和粉沙质海滩、沙嘴、沙洲、泻湖等基岩海岸岸线曲折,多棱角、港湾并深入陆地,沿岸多岛屿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潮间带高潮线和低潮线间的狭长地带,低潮位有沙滩、岛礁出露,高潮位则一片汪洋水下岸坡低潮位以下,现代波浪能够作用到的下限以上的水下狭长地带海底地形通过水深注记,等深线加分层设色和晕渲法表示。
水深起算面为理论深度基准面。
河系河流小比例尺地图基本上采取半依比例尺的蓝单线或蓝单线加蓝双线表示,长度按比例尺,宽度不按比例尺湖泊实现轮廓表示常年积水的湖泊,虚线表示季节性出现的时令湖水库与地形等高线相协调井、泉对干旱地区居民地以外有方位意义的水井应一律加以表示地势等高线法明暗等高线法受光面用白色等高线表示,背光面用黑色等高线表示粗细等高线法受光面用细线表示,背光面用粗线表示分层设色晕渲法土质地表覆盖的性质,山区的裸岩、冰川、平原上的沙地、沼泽和盐碱地等植被天然植被主要是森林,其次是草地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果园、人工林等其他道路水路交通河流航运短线和箭头表示起讫点海上航线港口用符号表示,航线用蓝虚线表示,航线注明起讫点和里程。
空中交通只表示航空港的位置境界线政治区划界国界陆地国界必须连续绘出;以山脊、分水岭时,必须与地形地势相协调;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时,要通过国界符号和文字注记明确归属关系,也可在河流两侧跳绘未定国界和特殊军事分界行政区划界一国之内的行政区划界,用不同规格、不同结构、不同颜色表示专题地图一,特征:表现主题内容广泛;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表示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
地籍测量考试内容一、1.地籍定义?①由国家监管②以土地权属为核心③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④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⑤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2.地籍管理定义?地籍管理(Cadastral Management)是国家为取得有关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亦称地籍工作3.地籍调查定义?地籍调查(Cadastral Inventory)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采取行政、法律手段,运用科学方法,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是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技术性工作。
4.地籍测量定义?地籍测量(Cadastral Survey)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二、1.土地权属的定义?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2.土地权属主的定义?所谓土地权属主(简称权属主,或权利人)是指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3.土地权属的确认方法? (4点)1. 文件确认(权源确认)它是根据权属主所出示并被现行法律所认可的文件来确定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归属。
(城镇)2. 惯用确认(指界确认)它主要是对若干年以来没有争议的惯用土地边界进行认定的一种方法 (农村和城市郊区 )3. 协商确认:当确权所需文件不详,或认识不一致时 ,对土地权属进行认定4. 仲裁确认:在有争议而达不成协议的情况下,双方都能出示有关文件而又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应充分听取土地权属各方的申述 ,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4地块、宗地的定义?地块是指一个连续的区域,并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的土地空间区域。
(例如:宗地或丘、图斑、均值地域、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等)宗地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什么是地形图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际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
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以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一般的地形图都是由等高线和地物符号所组成。
地形图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因为借助地形图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等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地形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制定工作计划。
此外,地形图是地质图之底图,地质工作者是在地形图上描绘地质图的,没有地形图作底图的地质图是不完整的地质图,它不能提供地质构造的完整和清晰的概念。
因而在野外地质工作之前要懂得地形图,会使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一)比例尺是实际的地形情况在图上缩小的程度。
因为地面上地形与地物是不可能按实际大小在图上绘出,而必须按一定比例缩小,因此地形图上的比例尺也就是地面上的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距离之比数,一般有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自然比例尺,往往标注在地形图图名下面或图框下方。
1(数字比例尺是用分数表示,分子为1,分母表示在图上缩小的倍数,如万分之一则写成1:10000,二万五千分之一写成1:25000。
2(线条比例尺或称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3(自然比例尺:把图上l厘米相当实地距离多少直接标出,如1厘米=200米。
比例尺的精度人们一般在图上能分辩出来的最小长度为0.1毫米,所以在图上0.1毫米长度按其比例尺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例如比例尺为1:1000其0.1毫米代表实地0.1米,故1:1000之地形图其精度为0.1米。
从比例尺的精度看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所反映的地势的精确程度是不同的,比例尺越大,所反映的地形特征越精确。
(二)地形的符号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含义及其特征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等高线的特点为:(1)(同线等高。
附录A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附录Q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式图例说明:1. 图例中尺寸单位为毫米(mm)。
2. ()中的数字为1:50000 图用,无()的数字为1:5000、1:10000 图用。
3.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地类符号大小。
4. 本图式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GB/T20257.3-2006 、GB/T20257.2-2006 )不一致的,以GB/T20257.3-2006 、GB/T20257.2-2006 为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图式、图例、色标地类编号RGB【数据]地类编号RGB[数据]011 012 013 021 022 023 031 032 033水HI有林地淞木林| 20(1 5)W0 8) |C20 4G 160 B 100R255 G255(1 2)1 54±〔2 0》20(1 5)!02 5屯204iK 1.5(1 2)(08)102.5 (2 0)101120ILI I 0(08) 0 8(06)20 *(20)102 5 (12) \f1 5“20o 1 0 O (OS)10J LROROR255G 160 B 100R255 G255G 165 60R245 G210 B 40RO O 165 B 60RO G 165 B 60R25O G 185 B 20RO GO B 0R40 G 140 B 0R40 G 140 B 0RO GO B 0R85 G180 B )00R 140 G215 B 130041天然牧草地042人1:枚苹他043其它型地051批发零仰用地052住僧餐饮川地053商务金融用地054览它商眼用地0611:业用地062采矿用地063仓储用地20(1 5)(0 8) 1020RO G 135 B 80R 170 G 190 B 3020(1 5)101.2(10)20RO G135 B 80R 150 0210 B 50•••04L5( (1 2) 10RO G 135 B SOR200 G220 B 100Z\ (40)Hoi(• 0)HO)R 235 G 135 B 150R 235 G 150 B 160R 0 G 120 B 200R 235 G 150R 0 G 0R 235 G 150R 235 G 135B 160B 160B 150R 235 G 150 B 160R 210 G 150 B 140R 210 G I4S B 135地类名称城锁住宅用地农村宅垄地机关B1体用地新闻dl版用地科tt用地更卫慈善用地文体烘乐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园号绿地风景茗胜用地RGB【数据]R24OB0 B125R24O G 110R22OR255ROR255R22OR255R22OR255R0R255R210R255R130R255地类编号091 军”及施用地0 12R 0R24O[数据]GOBOB200R0R255G4O G170GO G170G22OG 170G3OG 170G0G170G 120G 170G24OG 170GO G170B30B200B0B200B2I0 B200B8OB200B0B200B 140B200B50 B200B0B200092093094095101102监敦场所用地宗教用地R 0R 240G 0G 100B 0B200G 0 G100B 0B200B 0B200R 170R0 R178R 0R240RO R170G 0 G100G 0G 170R 178R 170RI70B 0B200B 176G 0G85G85G85G85B 0B80B80B80B80地类编号071 072 081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088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图式、图例、色标20地类 编号 RGB【数据]103 104 街卷用地农11逍滋ifd 状R180GOG80B30105 106 107 111 112 113RO R 170 G 0G85 BOB80(lo )R 170 G85 B 80湖泊水面RO R235RO R235GO G 130BO B BOBO B 130R235 G2I5 B 150 R235 G 130 B 130R235 G130 BI3ORO G 120 B200 R )50 G240 B2550 15RO GI20 B200 R 150 (3 240 B255RO GO BO RO G 120 B200 R 150 G240 B255地类 编号地类 名称114坑塘水面115曲海瘴涂116内陆滩涂117沟 栗面状G >股沟栾118 水I •建筑用地面状RGB[数挹)119121122123冰川及水久枳竹 空闪地设施农川地o 15R0 0 120B200 R 160 G2O5 B240RO O 120 D200 R2I5 G255 B255R0 G 120 B200 R215 0 255 B255R 180 G220 B250 R 160 G205 B240R0 G120 B200R180 G22O B25O R23O G )30 B 1000 15*A I 5(1 2)(2 0) 200)10a 皐5 0(4.0) HI 坎ll ——> IR 230 G 130 B 100RO G 150 13 220 R 135 G2O5 B240R 225 G 220 B 225R22O O 180 B 130地类编号地类名称式样RGB[数据】地类编号地类名称式样RGB[数据]地貌要素大型湖泊名称仿采体.尿斜体.6 0R00 150B220-X- ----- P190C1i m D90012厂XXJ亠uD•段湖泊名称仿宋体.屁斜体・5 0-3 5R0G 150B220计曲线------- D190a1n900 25 k"K u uu15人甲水库名称仿来体・用料体.6 0RG 150B220示坡线05o OR190G130B90股水库名称仿末体・左斜体・533 5R0G 150B220• 03R0G0B0坑塘水面名称仿宋体•尼斜体.375R0G 150B220三角点 A 2 0. 0 2R0G0B0和级政的韭地名称恿体.1E体.60R0G 0B0 15石点□ 15. 02R0G0B0地(市)级政府•朋地名称91体.止体.5 5R0G 0B0权屈拐点(界址点)・1 3・02R0G0B0县(市)级政府柱地名称加休.正体.45RG 0B0地物要素隧道的线10 05c ■ q L i R0G0B0乡倣)级政府驻地名称屮等线.正体.3 75R0G 0B01 0 05村.权屈仪位名称仿宋休•正体.3 0R0G 0B0双线0.5 =±s = = = = = = —— = = = ^ =JuR0G o B o村凡小组名称仿宋体.正体.2 5R00 0B0桥梁toy> </ /自於村名称仿宋体• iE体.25R0G 0B0R0G0B0注记/ \o 12筲槪线注记烹体.正休・2.0R190 G 130B90地类编号乂体,正体.20-15RGB0乩程点注记忠休・正体.20R0G 0B0图斑编匕IB体.iE件.2gl 5RGB线状地物宽度注记蔑体.疋体.20R0G 0B0权属拐点巧界址点号中竽线.正体.2 0R0G0B0铁賂名称注记仿宋.近休.4 0-2 5R0G 0B0人型江河名称仿采体・圧斜体.6 0R70G180B235道路名称注记仿宋.正体.5 0-2 5R00 0B0•般河流名称仿宋体.左料体・5 0-3 5R70G180B235干柬名称仍宋休.冷斜休.4 A30R00ISO B220。
地图科普地球知识点总结地图类型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地形图、地形图、气候图、经济地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多种。
地形图是以地表地貌、地势等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地表自然界的地形特征和分布规律。
气候图是以地球大气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及其特征规律。
经济地图是以地表生产、交通、贸易、资源利用等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世界各地的生产布局、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交通运输等情况。
交通图是以交通运输为主要内容的地图,它反映了世界各地的交通网络、交通线路、交通工具等情况。
人口分布图是以人类聚居地、人口规模、人口分布及其特征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情况。
地图制图投影地图制图投影是地球表面三维形状转化为平面地图的方法。
地图制图投影方法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距离投影。
等角投影能保持图上角度与实地角度的一致;等面积投影保持图上的面积与实地的面积成正比;等距离投影是保持图上的距离与实地的距离成正比。
大规模的区域和国家地图选取等角投影,中等规模的区域和国家地图选取等面积投影,而航空、天文等专业地图则选择等距离投影。
地图比例地图比例是地球实际尺寸和地图上长度的比值。
通常地图比例有数字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以分数或比例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地的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
图形比例尺是将地图上的距离和实地的距离比例关系用图形形式表现出来。
比例尺的选择与地图的应用有关。
大比例尺地图适合表示小范围地区的详细情况,小比例尺地图适合表示广大范围地区的概略情况。
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物体的图形。
地图符号包括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点状符号主要用来表示城市、村镇、河流、湖泊、山峰等点状物体;线状符号主要用来表示铁路、公路、管道、河流、边界等线状物体;面状符号主要用来表示森林、湖泊、草原、农田等面状物体。
地图符号的选择应根据地图的比例、精度和图形特征进行合理搭配。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技术制图标题栏GB/T 13361-1992?技术制图通用术语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3?总则空间参照系统正式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
图件比例尺基本比例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乡域图件比例尺一般为1:1万。
如辖区面积过大或过小,可适当调整比例尺。
比例尺—挂图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挂图比例尺以1:1万为主;如辖区面积过大或过小,可根据区域面积和图纸幅面调整比例尺,比例尺可采用1:2千~1:10万或根据情况作进一步调整。
地图基本知识点总结地图的种类:1. 世界地图:表示整个地球的地图,用于展示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大小和分布情况。
2. 国家地图:表示一个国家的地图,用于展示某一特定国家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等信息。
3. 城市地图:表示一个城市的地图,用于展示城市内街道、建筑、交通等信息。
4. 地形地图: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川、河流、湖泊、平原等地理特征。
5. 气候地图:表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包括气温、降雨量、季风等气候特征。
地图的要素:1. 符号:地图上使用各种符号来表示地理信息,如点、线、面、颜色、符号等,不同符号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
2. 比例尺:用于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比例尺的形式表示,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厘米。
3. 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表示为指北针或方位线,用于标示地图上的方向关系,如东西南北。
4. 经纬度: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坐标位置,包括经度和纬度,是地图上定位的基本要素。
5. 行政区划:地图上会标示各种行政区划,如国家、省、市、县等行政区域。
地图的绘制方法:1.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拍摄的影像资料来绘制地图,这是一种高精度的地图制作方法。
2. GPS测绘:利用GPS技术定位地理坐标,然后利用数字地图绘制工具将地理坐标转换成地图上的位置。
3. 航空摄影测量:利用飞机进行航测,通过摄影测量的技术来绘制地图,通常用于绘制地形地图和城市地图。
4. 地图绘制软件:利用计算机软件来绘制地图,可以通过人工编辑和修改来完成地图的绘制。
地图的使用:1. 导航:地图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的位置,规划路线,找到想去的地方。
2. 规划:地图可以帮助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帮助规划旅游线路、景点布局等。
3. 研究:地图作为一种地理信息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地理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工作。
4. 教育: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人文环境等信息。
论地形图与地籍图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核心提示: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地籍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特别需要测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籍要素要反映得充分、明显,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之外,地形图与地籍图之间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差异。
...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地籍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特别需要测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籍要素要反映得充分、明显,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之外,地形图与地籍图之间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差异。
一、表示内容上的差异在地籍图上除地物、地貌、植被符号与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基本相同外,还有地形图上所没有的地籍内容,如地籍街道、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土地用途、宗地(地块)面积、土地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同时在地物表示的侧重点上地籍图和地形图也有所不同。
地籍图中界址线上界标物一律按实际情况真实表示,而地形图中一般不需表示。
地形图中一、二类方位物,如道路交叉口、水塔、烟囱、各种独立地物的位置应准确表示;地籍图中则将其作为次要地物,可用比其他地籍要素较低的精度加以表示。
地形图上建筑物层数一般不做严格要求,而在地籍图中则不仅表示建筑物结构,而且应表示建筑物层数。
地籍图上需标明调查范围内每一宗土地的名称和各种地类代码,而地形图中只要表示出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即可。
此外,在表示内容上还有一点重要的区别,即地形图上对地物点、高程点精度要求严格,土地使用者的用地界线范围一般不予考虑;而地籍图中恰恰相反,土地使用者的界线(界址点、界址线)精度放在首位,地物点的精度则次之,即地籍图中界址点与界址线上的要素要精确表示,而宗地内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可放宽精度和进行较大的综合取舍。
二、精度上的差异地籍图与地形图由于用途上的差异,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现以四种不同规范对图上点位平面误差的规定来说明,详见表1。
宗地图地籍图地形图宗地图这个要从宗地说起。
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
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
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
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
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宗地图侧重是的权属。
地籍图地籍图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统称,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地籍图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标识是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通过宗地标识符使地籍图与地籍数据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
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它首先要反映包括行政界线、地籍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地籍号、面积、坐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其次要反映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及文字注记,一般不反映地形要素。
地籍图是制作宗地图的基础图件。
地形图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根据经纬度进行分幅,常用有1:100万,1:50万,1比25万,1:15万,1:10万,1:5万等等)。
由于制图的区域范围比较小,因此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
地形图是根据地形测量或航摄资料绘制的,误差和投影变形都极小。
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编制各种小比例尺普遍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的基础资料。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也不同。
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普通地图。
地形图名词解释地形图是以地表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通过图形和符号等视觉手段,展示了一个特定地区的地貌、地势、水系、土壤、植被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信息。
地形图具有直观、准确、全面的特点,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理环境,更好地进行地理分析和规划。
地形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农业、林业、水利、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形图根据具体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和比例尺。
比较常见的有区域地形图和详细地形图。
区域地形图是对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进行总体勾画的地形图,一般以1:250000、1:500000、1:1000000等比例尺绘制。
它可以显示一个较大范围的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可以用来进行区域规划和经济建设等。
详细地形图是对一个较小范围的地区进行详细勾画的地形图,一般以1:50000、1:100000、1:250000等比例尺绘制。
它可以显示一个较小范围内的地理要素,如山峰、河流、湖泊、树林等,可以用来进行地形分析和土地利用等。
在地形图上,符号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地形图中的符号主要分为两大类:显物符号和引物符号。
显物符号用来表示地表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采用线条、颜色等形式进行表达。
引物符号用来表示地球物理特征,如纬线、经线、高程等,采用点、线、面等形式进行表达。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符号在地形图中使用,如等高线符号、等深线符号、岩石符号、建筑物符号、道路符号等。
这些符号的使用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地理要素,提供更多的信息。
总之,地形图通过图形和符号等形式,展示了地表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地形图的制作需要考虑到比例尺、符号的选择和布局等因素,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
地形图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地理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七年级下册地图知识点地图是指根据一定比例尺制成的平面图,用以反映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和物质分布、地貌特征、文化、交通、行政及自然地理等情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图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初中生们,因为在他们的学习中地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七年级下册地图知识点。
一、地图的分类1.按比例尺的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2.按地图的内容和用途分为专题地图、物质分布地图、交通地图、文化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各类地图。
3.按制图方式分为地形图、分布图、统计图等等。
二、地球的基本测量1.度量单位度量单位包括经度、纬度、时差等。
2.地球的形状地球不是完全的球体,而是略呈椭圆形。
3.地球的尺寸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赤道直径大约为12700千米,极周大约为40008千米,极半径大约为6360千米。
三、地图的制作方法1.大比例尺地图大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0、1:10000,它们的细节和空间上的实际尺寸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通过测量实地的河流、山峰、建筑等高等地形洼地信息再进行描绘,可获得高度的精度和较好的精细度。
2.中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25万、1:50万、1:100万,它们的制图更偏向于使用空间化的简化来呈现出地理现象的大体情况。
3.小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万、1:1000万、1:2000万,它们呈现的是较大地域的综合情况,比如世界、欧洲等等。
四、地图常识1.地形图和分布图的区别地形图是以物理地理实景为基础的,它使用等高线等多种方法来刻画地表面地形的高低程度。
在地形图中,自然特征,例如河流,湖泊,山脉都有很好的呈现。
而分布图是基于某一个分布形状图案的标绘,它们通常将不同的数据或标记项分布在给定的形状上,这种形状可以是国家轮廓、州、城市或县轮廓线。
2.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上所显示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比例尺越大,地图的显示就越详细,细节呈现更精确。
高考地理中如何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问题在高考地理中,地图和图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能够直观地呈现大量的地理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
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一、地图的类型及其作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地图类型。
1、政区图政区图展示了不同国家、地区的划分和边界。
通过政区图,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情况,对于分析地缘政治、国际贸易等问题有重要作用。
2、地形图地形图描绘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包括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类型。
在分析气候、河流流向、农业和交通布局等方面,地形图能提供关键的信息。
比如,山脉会影响气流的运动,从而影响降水分布;河流通常从地势高处流向低处。
3、气候图气候图包括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等。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农业生产、植被类型、人口分布等与气候相关的问题。
4、资源分布图资源分布图展示了各种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水资源等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研究工业布局、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5、交通图交通图显示了铁路、公路、航空线等交通线路的分布。
有助于我们分析区域之间的联系、物流运输等。
二、图表的类型及其解读除了地图,图表也是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形式。
1、柱状图柱状图常用于比较不同地理要素的数量或大小。
比如,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同国家的 GDP 等。
在解读柱状图时,要注意观察柱子的高度、宽度以及柱子之间的比较。
2、折线图折线图通常用于展示某一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趋势。
例如,气温的年变化、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等。
通过观察折线的走向和斜率,我们可以分析出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3、饼状图饼状图主要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比如,不同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等。
4、表格表格能够以简洁的形式呈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在解读表格时,要注意表头的含义,以及数据之间的对比和关联。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地形图和地籍图是最常见的两种地图,它们是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基础性材料。
地形图主要是地表的自然属性,如地形高低、地形坡度、河流、山脉等等,地籍图则主要是土地的属性,如土地所有者、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绘制这些地图,人们发明了很多图式。
本文主要介绍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常用图式。
地形图常用图式等高线图等高线是一些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用来表示地形高低的变化。
等高线图是将等高线线条图形化而成的一种地形图。
这种图式被广泛运用于工程测绘、地理学和地质学等领域中,适用于任何地形,如海拔起伏的山区、城市内部道路及建筑、平坦的草原及农田等。
洼地盆地图洼地和盆地都是地形高低的局部低点,也就是地势低洼的地方。
洼地是相对于周围地面较低,水流容易流入或者聚集于此的地方,而盆地则是周围高地围绕而成的大坑。
洼地盆地图,是将洼地和盆地标注在地形图上,便于在水文、水利等研究领域使用。
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指沿着地形的某一条线画出一张地形图。
这种图形形式直观,能清晰展示地形的某一段区域的高度、坡度等变化情况,通常应用于道路、铁路、坑壕和输油管道等选址设计及施工工程中。
地形图图例地图上具有比例尺、坐标、指北针等一系列条目的群组,称为图例。
地形图上常用的图例有等高线图例和河流和水域符号图例。
图例通常位于地图的角落或边缘,便于观察和查找。
地籍图常用图式地籍图界址点符号地籍图界址点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土地界址线上的角点。
像界址点标明很多欸!例如三角点是路口中心的红色三角形,第一个测量点为黑色点,第二个测量点为白色点,以此类推。
地籍图用途符号地籍图用途符号使用统计图例,在地籍图上为每一个使用目标表示一个对应的符号。
从而标示出土地的用途,例如:绿色区域代表农业用地,黄色区域代表住宅用地,蓝色区域代表工业用地。
地籍图建筑物符号地籍图建筑物符号代表土地上建筑物的属性和位置。
常见的建筑物符号包括房屋、厂房、仓库等。
论地形图与地籍图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核心提示: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地籍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特别需要测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籍要素要反映得充分、明显,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之外,地形图与地籍图之间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差异。
...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地籍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特别需要测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籍要素要反映得充分、明显,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之外,地形图与地籍图之间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差异。
一、表示内容上的差异在地籍图上除地物、地貌、植被符号与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基本相同外,还有地形图上所没有的地籍内容,如地籍街道、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土地用途、宗地(地块)面积、土地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同时在地物表示的侧重点上地籍图和地形图也有所不同。
地籍图中界址线上界标物一律按实际情况真实表示,而地形图中一般不需表示。
地形图中一、二类方位物,如道路交叉口、水塔、烟囱、各种独立地物的位置应准确表示;地籍图中则将其作为次要地物,可用比其他地籍要素较低的精度加以表示。
地形图上建筑物层数一般不做严格要求,而在地籍图中则不仅表示建筑物结构,而且应表示建筑物层数。
地籍图上需标明调查范围内每一宗土地的名称和各种地类代码,而地形图中只要表示出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即可。
此外,在表示内容上还有一点重要的区别,即地形图上对地物点、高程点精度要求严格,土地使用者的用地界线范围一般不予考虑;而地籍图中恰恰相反,土地使用者的界线(界址点、界址线)精度放在首位,地物点的精度则次之,即地籍图中界址点与界址线上的要素要精确表示,而宗地内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可放宽精度和进行较大的综合取舍。
二、精度上的差异地籍图与地形图由于用途上的差异,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现以四种不同规范对图上点位平面误差的规定来说明,详见表1。
地图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图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下绘制的、用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高低起伏等),表示的内容是经过一定的取舍后的地物和地貌。
(1)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的控制基础,并印有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能准确表示地形要素的地理位置,便于目标定位和图上量算;(2)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内容详细准确;(3)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满足图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4)有规定的比例尺系列,如我国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可以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作战指挥的不同需要;(5)有统一的图式符号,便于识别使用。
土地利用规划图指对一个社区或类似范围内日后的发展所做的规划图,其中标明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区或其他用途的土地的大小和位置。
土地利用规划图常是确定具体区划的基础。
宗地图与地籍图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
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
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
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
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地图
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下绘制的、用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高低起伏等),表示的内容是经过一定的取舍后的地物和地貌。
(1)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的控制基础,并印有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能准确表示地形要素的地理位置,便于目标定位和图上量算;(2)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内容详细准确;(3)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满足图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4)有规定的比例尺系列,如我国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可以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作战指挥的不同需要;(5)有统一的图式符号,便于识别使用。
土地利用规划图
指对一个社区或类似范围内日后的发展所做的规划图,其中标明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区或其他用途的土地的大小和位置。
土地利用规划图常是确定具体区划的基础。
宗地图与地籍图
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
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
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
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
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宗地图侧重是的权属。
这里又出现一个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统称,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地籍图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标识是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通过宗地标识符使地籍图与地籍数据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
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它首先要反映包括行政界线、地籍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地籍号、面积、坐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其次要反映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及文字注记,一般不反映地形要素。
地籍图是制作宗地图的基础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