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12
Map GIS制作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技术与方法赵新萍 胡敬红(库尔勒市巴州土地勘测设计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摘 要:本文通过Map GIS系统的性能特点入手,着重讲述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制图的技术与方法,并对其在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Map GIS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 专题要素1 引 言Map GIS是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图形显示、各类地图制图的制作功能。
作为各类数字信息的可视化工具,可将数字形式的地理信息以直观的图形形式在屏幕显示,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接点裁载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图纸形变的非线性校正,还可自动或半自动地消除图幅之间图元的接边误差,以及错误的自动检测,同时它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为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
2 基于Map GIS的地图制作与方法在作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时,根据Map GIS 的图形文件对于图形的输入和编辑系统,在技术步骤上可以分为准备、数据输入、地图制作、输出4个阶段。
其中准备阶段及输出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技术与一般计算机地图无异,不再叙述。
2.1 数据输入它是采用扫描仪直接扫描原图或影像图,以栅格形式存贮于图像文件中(如:TIF、MSI),这些栅格式文件将作为屏幕矢量化时提取各类地图要素的依据。
然后在Map GIS中经过屏幕矢量化及属性信息的键盘输入,由矢量化转换成矢量数据,存入到线文件(WL)中,再进行编辑、输出。
2.2 分类归纳其在Map GIS中的具体制作方法(1)标准图框的生成在Map GIS平台上按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菜单,选择“生成1∶10000图框”。
输入图框左下角经纬度,再输入图框文件名,点击图框的辅助选项,输入完毕后,系统即自动绘制出所要求的标准图框。
(2)图像的镶嵌配准在Map GIS中打开栅格数据文件进行图像的投影及配准。
二次调查数据库图斑、线状、零星、文字注记移地相关原则1、生成注记要求:1>、地类图斑注记生成:首先重新整理DLTB标识码,然后生成DLTB地Label点文件,用来保存DLTB属性,这个文件要一直保存.在输出地类图斑注记前,将DLTB 面用接合表按分幅重新构面,再从空间位置将图斑编号、地类编码地属性赋值2)在生成注记地时候要注意:国有图斑“图斑编号”属性里面不能有G,否则生成地注记会有两个G,新增地物注记不要生成B.3>、线状地物注记生成:直接从线状地物属性表中地线状地物预编号中转成注记4>、零星地物注记生成:直接从零星地物属性表中地零星地物预编号中转成注记.2、分幅图输出要求:将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注记添加到二调数据项目中,修改好地图参数, 并根据成果要求字体、大小、属性按要求修改好,输出分幅图,移注记•1、移注记地重要原则:1>、关于地类图斑注记:地类图斑注记原则上字体按国标大小,在注记特别密集地地方,注记可适当调到1.5.2>、关于线状地物注记:线状地物编号注记方向与线状地物平行,一般情况下长□32033度小于50M 不标注线状地物编号,即线状地物编号注记长于线状时不表示;线状 地物宽度一般在外业量测点处标注宽度,字头朝北,如外业无线宽量算点地补上并 加注宽度,字头朝北•3>、关于零星地物注记4>、移注记时请强调能放在图框内地注记尽量不要移到图框外.一、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制作1、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图式规范笫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十.地分类图式、團例、色标地娄 ttk 炎ir011 041ITHO El012013021023031* i#d sj z IP"DOG 皿R2SO GL 酣日20042051A 0□&1RB <■□ m052Q&3063n I4»□ I3D BK D>H 235 G IM B 150日eR 210 G I 朋日 135R 21町 n I 沪 R 115:|0 0 | 创 B I-hi R 310 a145 B 1350402地类 编号071RGB【数据]地类 编号RGB【数据]城饿住宅用地RO GO B0 R 240 G 110 B 125072农村宅基地3 0R24O G 110 B 125091081 札关团体川地R220 G40 B30R255 G 170 B200092093082出版川地RO GO BO R255 G 170 B200083科教用地084氏卫慈祥用地085上体娱乐用地086公共设施用地087088R22O G22O B 210 R255 G )70 B200R22O G3O B80 R255 G 170 B200RO GO BO R 255 G 170 B200R210 G 120 B 140 R255 G 170 B200R1A0 G24O B50 R255 G 170 B200R255 G 170 B2000940951011020402K 城军事设施用地使旗馆用地监教场听用地宗«用地铁踣用地 面状线状公路用地 面状线状 高速公路W 道县乡<<V) 以上公略0 )2rzi so 加(3®R 0 GOBOR 0 Q 0 BO R 240 G 100B200R24O G100 B200R 240 G 100 B 200R 240 G 100 B200R 24() O 100 B200RO G 0 B 0R 178 G 170 B 176R 178 G 170 BI76RO G 0 B 0 R 170 G85B80RI7O G85 B8OR 170 G85 B80R 170 G85 B8OR 150 G24O B25502地类地类 式样编号名称 RGB【数据]地类 编号RGB[数据]103 104 105 街卷MJ 地 农村道路 面状 线状机场用地RO R 180 GO G80BO B30114坑塘水面106 107 111 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而状线状河流水而 112 湖泊水而 113水库水ifii200 |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流程(适用于MAPGIS制图软件)二○○八年二月十八日目录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 (1)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 (1)二、规划图的制作要求 (4)项目制图流程 (13)三、可研现状图 (13)四、可研规划图 (15)五、设计现状图 (16)六、设计规划图 (17)七、土方调配图 (18)八、图幅整饰中注意的问题 (21)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项目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件。
现状图不仅要能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而且要能反映最新的地类变更数据,当前,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在以实测地形图与最近更新过的建库现状图叠加的图件为基础进行制作的。
1、比例尺的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图我省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对于规模超过600公顷的平原地区项目可以采用1:5000的比例尺。
2、现状图的图面要素1)实测地形图应作淡化处理(推荐图层颜色为灰色RGB(192,192,192)),作为背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2)应明确绘制出项目建设区边界,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标注经纬度坐标。
3)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地类界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行政乡镇和村组的名称应在图上标注清楚,各地类符号与权属界线应与图例一致。
4)项目区的主要现状地物(道路、水系及流向、沟渠、机井、蓄水池、居民点、堤坝、电力设施、地下管线、桥梁、大型涵闸等建(构)筑物)应在图上准确标注。
5)项目区与周边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与外界的连接关系应标注清楚,水源地和排水承泄区不能在图内反映的应标注出水源来源和排水去向。
6)在图上适宜的位置绘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分类标准细分到三级地类按村进行统计,统计的各地类面积应与图面上各类用地面积比例相符。
3、图幅图式1)图幅幅面图幅的幅面可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当幅面过大时可分幅绘制,不做严格的限制,图幅的整体布局如图1:2)图名图名应与项目名称一致:***县(市/区)***镇(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现状图。
ArcGIS 10.2英文版土地利用现状图教程前言:ARCGIS作为GIS领域最优秀的软件之一,有必要让17级新成员熟悉其基本操作。
所以本阶段培训的软件为ARCGIS。
机房统一安装的为10.1版本,本教程虽采用10.2编写,但基本操作与10.1一致。
通过本次培训,新成员可熟悉ARCGIS的基本界面和操作。
请大家认真阅读本教程,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如果教程上没指出而自己又不会解决的,及时讨论或者请教师哥师姐们。
一、建立库文件。
1、首先在自己将要保存数据的磁盘或优盘内建立一个文件夹,名称为自己的班级-姓名,例如:地信142-李鹏。
为了便于后续选择与保存文件,建议大家把制图用的“山东建筑大学.tif”文件拷贝到该文件目录下。
2、建库。
(1)打开ArcCatalog,点击桌面上的“开始->ArcGIS->ArcCatalog”进入ArcCatalog界面。
(2)在ArcCatalog界面左边的Catalog目录栏中找到Folder Connection,选中Folder Connection,右键选择Connect to Folder,找到自己刚才建立的文件夹并点击确定。
连接到文件夹后,右键单击“文件夹”->New->File Geodatabase,建立一个地理数据库文件命名为你自己的学号。
(3)右击20140113057.gdb->New->Feature Dataset ,建立一个要素集,如下图: 注意:该数据集一定要建在上一步建立的数据库中。
命名为下划线+自己的学号,如下图,单击“下一步”。
(要素集名称不能以数字开头,只能以下划线或者字母开头。
)在上图中点击“Import”,导入一个空间参考。
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提供的“山东建筑大学1”这张影像图作为空间参考。
然后单击“下一步”直到完成。
(4)右键单击刚才建立的要素集,建立两个要素类分别用于存放“点”和“线”数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流程(适用于MAPGIS制图软件)二○○八年二月十八日目录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 (1)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 (1)二、规划图的制作要求 (4)项目制图流程 (13)三、可研现状图 (13)四、可研规划图 (15)五、设计现状图 (16)六、设计规划图 (17)七、土方调配图 (18)八、图幅整饰中注意的问题 (21)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项目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件。
现状图不仅要能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而且要能反映最新的地类变更数据,当前,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在以实测地形图与最近更新过的建库现状图叠加的图件为基础进行制作的。
1、比例尺的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图我省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对于规模超过600公顷的平原地区项目可以采用1:5000的比例尺。
2、现状图的图面要素1)实测地形图应作淡化处理(推荐图层颜色为灰色RGB(192,192,192)),作为背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2)应明确绘制出项目建设区边界,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标注经纬度坐标。
3)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地类界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行政乡镇和村组的名称应在图上标注清楚,各地类符号与权属界线应与图例一致。
4)项目区的主要现状地物(道路、水系及流向、沟渠、机井、蓄水池、居民点、堤坝、电力设施、地下管线、桥梁、大型涵闸等建(构)筑物)应在图上准确标注。
5)项目区与周边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与外界的连接关系应标注清楚,水源地和排水承泄区不能在图内反映的应标注出水源来源和排水去向。
6)在图上适宜的位置绘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分类标准细分到三级地类按村进行统计,统计的各地类面积应与图面上各类用地面积比例相符。
3、图幅图式1)图幅幅面图幅的幅面可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当幅面过大时可分幅绘制,不做严格的限制,图幅的整体布局如图1:2)图名图名应与项目名称一致:***县(市/区)***镇(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现状图。
基于ArcPy的批量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的制作摘要:在国土行业的工作中,制图是非常常见的任务,有的项目中甚至会出上百张图片,所以批量出图很有必要。
本文研究了利用ArcPy实现在ArcGIS中批量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的过程。
关键词:ArcGIS,ArcPy,Python,分幅图1 概述近年来随着ArcGIS系统软件在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基于ArcGIS的地图图件要求也越来越多。
Python最早集成于ArcGIS9.0版本中,此后被视为可供地理处理用户选择的脚本语言,并得到了不断发展,在ArcGIS10及10以上版本中采用了ArcPy(通常称为ArcPy站点包),并提供了多种有用的函数和类,以用于处理和访问GIS数据。
Python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它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也特别适合专家使用,其可伸缩程度高,可移植,跨平台,用户社区规模大。
Python已延伸到ArcGIS中,成为了一种用于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转换、数据管理、和地图自动化的语言。
在ArcGIS10.2中,Arcpy包含5个模块,分别为数据访问模块(arcpy.da),制图模块(arcpy.mapping),网络分析模块(arcpy.na),空间分析模块(arcpy.sa)以及时间模块(arcpy.time)。
且使用ArcPy,能通过Python调用ArcGIS工具箱中的所有工具。
在利用ArcPy进行批量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制作过程中,一般用到数据访问模块以及制图模块。
数据访问模块是一个用于处理数据的Python模块。
通过它可以控制编辑会话、编辑操作、改进的游标支持(包括更快的性能)、表和要素类与 NumPy 数组之间相互转换的函数以及对版本化、复本、属性域和子类型工作流的支持。
制图模块主要是用于操作现有的地图文档(.mxd)和图层文件(.lyr)的内容。
此外,还提供自动执行导出和打印的函数。
2 基于ArcPy的批量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的制作流程基于ArcPy批量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制作的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准备;(2)地图模板制作;(3)批量地图文档生成;(4)批量图件输出。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规则作者:彭朝冰张鸿儒刘华平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第1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空间方式表达一定区域内的当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面积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专题地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成果,能够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国土整治提供参考数据。
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制图综合规则的建立在土地利用数据中,地物要素的重要性级别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具体研究目的赋予地理要素的。
它强烈依赖于地理要素自身的特征、周围的环境、社会属性、应用目的以及其发展趋势。
针对揭阳市具体情况,设定各地类重要性先后级别为: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其他土地。
在实施具体的综合操作时,将不重要的图斑较先处理,而重要些的较后处理。
这样,地类图斑的处理顺序为:其他土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园地、耕地。
土地利用图综合主要涉及到的是级别选取,即在同类物体中选取那些主要的、等级高的对象,舍去次要的、等级较低的那部分对象。
通常采用资格法和定额法拟定出用数量术语描述的选取标准。
在进行制图综合时,我们通过资格法、定额法等方法来确定选取指标并对制图物体实施选取。
地物概括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
概括分为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和质量特征的概括。
形状概括是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些碎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代之以总的形体轮廓。
制图综合中概括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形状概括的规律。
小图斑综合规则:在土地利用制图综合时,相同地类的小图斑首先可以进行同类合并,合并后仍然达不到上图面积的图斑可以按照各地类之间的相似性或语义邻近关系,确定小图斑合并的优先级。
小间距地物判断与处理规则:编图时,当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发生定位矛盾时,可以采用符号矩阵(即按符号的重要性程度编码)来判断移位次序,具体实施时,通常采用舍弃、移位、压盖的方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底图的制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底图制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一、制作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土地利用数据,包括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2.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坐标转换、图像增强等预处理,确保数据精度和工作效率。
3. 遥感影像解译:根据遥感影像特征,结合地形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解译,形成初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4. 实地调查核实:对初步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5. 数据整合与处理:将实地调查数据与初步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整合,形成最终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底图制作:根据最终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调查底图,包括标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信息。
二、工作流程:1. 启动项目:明确调查目的、范围和任务,组建项目团队,启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底图制作项目。
2. 数据收集与处理:进行数据收集、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3. 遥感影像解译: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解译。
4. 实地调查核实:对解译结果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确保数据准确性。
5. 数据整合与处理:整合实地调查数据和解译结果,形成最终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底图制作:根据最终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调查底图。
7. 成果提交:完成调查底图的制作后,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或项目甲方,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8. 项目总结与归档:对项目进行总结,整理项目资料,归档以便日后查询。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底图制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旨在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从而提高调查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作者:张莉燕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4期摘要:基于苍穹软件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了数据库的入库,及在此基础上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标准分幅图,及对图幅的编绘修饰。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项目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图;标准分幅图1、概述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空间方式表达一定区域内的当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面积及土地利用权属的专题地图。
它是用符号、文字、数据及图表来表示土地内容的,其测量成果对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土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时,需附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用地占基本农田的需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比例尺为1:10000万,不涉及农区的需附比例尺为1:50000万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它能直观的反应出用地范围界线内,占用的啥地类,有哪些现状地物,坐落在哪个权属单位等等,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本文是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成果上,以县(市)级二调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入库,添加项目用地范围界线,叠加出正确坐标下的标准分幅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2、数据库入库2、1二调数据库与苍穹标准数据库的建立二调库(A)的建立:在“系统设置”下的,“标准SQL数据库创建”的子菜单里,数据库类型选择:“KQGIS版二调标准土地利用数据库(SQL)”,计算机名填写上,然后选择正确的坐标系如:在coordinate systems\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
数据库的名称为:A,确定。
苍穹标准数据库(B)的建立:在“系统设置”的,“标准SQL数据库创建”的子菜单里,数据库类型选择:“KQGIS版苍穹标准数据库(SQL)”,计算机名填写,”坐标系统”选择同上,数据库名:B,确定。
2、2把VCT文件,导入到二调库在苍穹软件里,打开县(市)级二调土地利用数据库的“*.VCT”文件,在“数据交换”下的,“VCT与数据库转换”,“大数据量VCT入库”,选中刚打开的VCT文件,在需要的图层上,打勾。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工 程 技 术土地利用调查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土地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能够直观地呈现土地的利用现状,在土地调查工作中利用率最高、利用范围最为广泛、最具有经济性。
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可以应用多种GI S软件,A RCGI S是已经应用成熟的GIS软件,具有强大和完善的数据编辑、处理、投影转换、地理分析、空间处理等多种功能。
利用ARCGIS平台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具有制作速度快、操作简单、现状图效果好的特点。
下面笔者以标准分幅特点利用现状图为例阐述ARC GIS 制图的要求和流程[1]。
1 图面的基本要求1.1应绘出主要道路主要道路一般通过居民点或者工厂、矿区等,所以在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时,应绘出主要道路及其空间布局,其中细部的结构可以省略。
1.2共线图形的处理(1)地类界与现状地物共线,用线状地物线型及其颜色表示地类界;(2)地类界与权属界线共线,用权属界线型及颜色表示地类界;(3)地类界与境界线共线,用最高级境界线型及颜色表示地类界;(4)地类界、线状地物、权属界线三者共线,以线状地物线型及颜色表示地类界,权属界采用跳绘表示;(5)地类界、线状地物、境界线三者共线,以线状地物表示地类界,权属界采用跳绘表示,但是以此处最高境界线型及颜色表示[2]。
1.3并线图形的编制在进行共线图形的编制时,首先要分清线状地物的主次关系,地类界处用主要线状物的线型和颜色表示,次要线状地物以其线型和颜色沿主线一侧平移0.2mm表示,多条并线时,沿主线一侧逐条平移0.2mm表示。
2 ARCGIS制图流程2.1数据的准备过程(1)熟悉国家相关标准。
以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为例,首先应当熟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CASS实验思路及方法(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相关说明土地详查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每大类下再细分至具体类型,如2表示建设用地,21表示商服用地,211表示商业用地。
土地详查功能包括:绘制行政区界、绘制权属区界、生成地类界线(包括面状地类、线状地类、零星地类),修改地类要素属性,土地利用图质量控制,统计土地利用面积等。
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流程绘制土地利用图→地类要素属性和拓扑操作→图斑修饰→统计面积一、绘制土地利用图1.绘制行政区界土地利用图中,行政区界按级别划分,从大到小分别是:县区界、乡镇届、村界、村民小组。
每一级的行政区界都有两种画法。
①直接绘制:【土地利用】→【面状行政区】→【村绘制】→在屏幕上依次指定行政区边界点→形成闭合后【回车】→弹出“行政区属性”对话框,键盘输入“区划代码”如“010101”和“行政区名”如“天池村”→【确定】→提示“行政区域注记位置:”时,用鼠标点取行政区内部一点(程序自动在该点绘上行政注记)。
②内部点生成:【土地利用】→【面状行政区】→【村内部点】→提示“输入行政区内部一点:”时,鼠标在行政区图上点取一点→软件将自动搜索该闭合区域,并用阴影高亮显示(如果存在一个闭合区域),同时提示“是否正确?(Y/N) <Y>:”时,【回车】→弹出“行政区属性”对话框,键盘输入“区划代码”和“行政区名”→【确定】。
(此时,将以该闭合区域为界自动生成行政区界;如果该点周边不存在封闭区域,将弹出“AutoCAD信息”对话框提示“找不到封闭区域”)注:县区界、乡镇界、组界绘制方法雷同;在已有的地类界上绘图时,不必绘出行政区的全部边线,只要绘制部分边线,保证与已有的地类线形成封闭区域,程序就可以自动形成行政区界;当剩下的区域刚好构成一个区域时,可以直接用“内部点生成”得到该区域边界。
2.绘制地类①绘制图斑:【土地利用】→【图斑】→【绘图生成】→在屏幕上依次指定行政区边界点→形成闭合后【回车】→弹出“图斑信息”对话框,键盘输入各项信息→【确定】。
以M ICOROSTATION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浅述关键词:Micorostation,制作,土地利用引言: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是了解土地资源的各种特征和规律,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格局的主要手段,是开展土地资源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利用的合理程度,为改良土地利用方式和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提供依据。
以MicroStation作为软件平台,编辑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这一工作已经在某些地方开展,并体现出较好的优越性。
图形库的建立建立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图形库需要完成的图幅种类有1:反应基本地形地貌要素的地形图(.dxt)。
2:以乡镇为单位,反映本乡镇辖区内国有土地、乡镇集体土地和各行政村级与村民小组集体的界限的土地权属界线图(.qst)。
3:反映本行政区各乡镇行政界限,和本区与相邻县或区的界限关系的行政界线图(.zqt)。
4:以村坊为成图单位,反映各村坊的土地使用分类情况的地类界线图(.dlt)。
5:由地形图、权属图和地类图叠加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xzt)。
图形编辑的基本要求(1)在编辑图形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设置各类要素的层次、颜色、线形、线宽字体等属性。
做到各类要素表示方法正确,属性连接无误,图面合理,交代清楚,压盖处理适当,线条表示整体光滑,不能生硬,线条端点连接完整,不交叉无缝隙。
地类、权属、行政界限应在编辑之后检查其封闭性。
行政界限、权属界线、和地类界线三要素层次中,应各自组成无界线重叠,无开口的平面网络。
将三层次界线全部叠合公共界线应严密重合,无缝隙、无重叠区域。
各类注记应齐全,尤其是地块、地类等与属性数据相关的注记应不重复、不缺漏。
有图外整饰内容的图幅应做到整饰要素齐全、格式统一。
(2)地形要素表示地形表示时应照顾到与地类、权属等其它要素公用时的表示方法。
应保证各主要地形要素的各自完整性。
(3)权属界限图的表示a.土地权属界线包括第一级权属界线和第二级权属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