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6
胆总管结石手术周期护理指南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是指位于胆总管的结石。
发病率约为胆石病的20%,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我国农村发病率高。
一、入院和术前准备期1.患者的常规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血糖、肝肾功能、尿、便常规、乙肝、丙肝抗原抗体、巨细胞病毒等。
2)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等。
2.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食物。
三、术前准备:1.术前彻底清洁病室,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及各种用物,紫外线空气消毒早晚各一次,30分钟/次,定时开窗通风。
2.床单位用经过高压蒸气灭菌的床单、被罩铺好麻醉床,病床周围空间宽敞,有利于抢救和护理。
四.护理1.术前护理:1)按肝胆外科一般护理及全麻手术前护理常规。
2)做好卫生整顿,术前一日理发、剪指(趾)甲、沐浴、更衣。
3)护士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及咳嗽,床上翻身及排便方法,做好术前宣教。
4)护士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对于手术存在恐惧、焦虑心理,护士应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详细的解释指导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达到护患理解和信任,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术后护理:1)按肝胆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A.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记录。
B.观察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
C.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各引流管引流液性质及量的变化。
D.术后遵医嘱及时抽血监测肝功能变化。
3)维持各种引流管效能术后引流管分别标识,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堵塞及脱落,每1〜2小时挤压一次,避免逆行感染。
4)加强营养,促进康复术后禁食,静脉补充营养,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饮食。
肝功能差的病人进适量蛋白饮食。
5)T管引流的护理A.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固定于腹壁皮肤。
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
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胆结石围术期护理的护理管理应用观察胆结石是指胆囊、胆管中形成的碎片及石头,能够导致胆绞痛、化脓性胆囊炎等并发症。
手术是胆结石的处理方法之一,围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论文将探讨胆结石围术期护理的护理管理应用观察。
一、护理前准备1.了解患者情况在进行手术前,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用药情况和体征等。
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和服务以确保安全。
2.患者情绪安抚手术前,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
护士需要用温暖、礼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耐心解释手术的过程和风险,鼓励患者相信医疗团队会全力以赴为他的健康做出贡献。
3.将手术区域消毒护士应将手术区域消毒,避免在手术中引入其他细菌,提高手术成功率。
同时,护士应联系医生确认手术类别和内容。
二、手术期护理1.术前准备护士应在手术前认真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和手术证明,同时按照医生的消毒标准为患者消毒术区并协助医生切换手术体位。
2.术中护理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等。
在手术中,护士还需要为医生协助胆囊、胆管结石的取出,并防止意外出现以免伤害患者。
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加强疼痛管理和口服用药的指导,在医生的指导下启动康复训练。
三、康复期护理胆结石手术后,患者需要进一步恢复。
剖腹手术的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住院三到六天,穿刺手术的患者仅需留院观察八小时即可。
康复期的护理需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和症状。
1.疼痛管理胆结石手术后,患者疼痛常常较强。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合理管理药物,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2.饮食调理手术后,患者恢复期间应逐渐恢复进食。
护士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饮食计划,推荐患者进食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可以辅助患者正确调理口味。
3.预防并发症胆结石手术后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发热、胃肠道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