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V2.0
- 格式:pdf
- 大小:314.99 KB
- 文档页数:34
BDWTR-2000 TD-SCDMA直放站说明书(版本:V 1.0)上海贝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目录一、概述: (3)二、产品的应用场合 (3)三、产品的主要特点 (4)四、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4)五、设备构成说明 (6)六、工作原理简要说明: (7)七、挂网开通操作说明: (8)一、概述:随着移动电话需求的快速增长,在移动通信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现有的GSM系统已经出现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加之现在中国大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中手机用户比例很高,将进一步加剧大城市的频率紧张程度。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将使2G频率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发展3G,同时满足高速增长的移动话音的需求和高端消费者对高速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已势在必行。
在3G的三个标准中,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是中国提出并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接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TD-SCDMA集成了频分(FDMA)、时分(TDMA)、码分(CDMA)和空分(SDMA)四种多址接入技术的优势,全面满足ITU提出的IMT-2000的要求,与WCDMA、CDMA2000一起成为公认的三种主流的3G技术标准。
TD-SCDMA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
TD-SCDMA直放站作为TD-S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必要组成部分,但与以往的直放站相比,TD直放站具有一些新的特点,TD直放站不同于其它系统直放站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双工模式。
TD直放站正常工作的前提是能够和基站取得同步。
众所周知,TD-SCDMA是一个时分双工系统,每个子帧包括7个常规时隙、3个特殊时隙和两个时隙转换点。
为使上下行信号顺利完整地通过直放站,TD-SCDMA直放站必须与基站保持同步关系,以进行准确的收发转换。
如果TD-SCDMA直放站和基站失步,会使UE不能正确解调信号,基站间出现交错时隙,甚至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目前,TD-SCDMA直放站和基站保持同步的方式主要有检波同步方式、GPS 同步方式、终端同步方式等。
T D-S C D M A—2000A 无线同频宽带直放站
技术说明
上海东洲罗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06年5月
TD-SCDMA无线同频直放站技术手册
1、概述
在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及宽带无线接入领域中,TD-S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一种极富有生命力和卓越应用前景的移动通信制式,作为TD-SCDMA移动通信网核心基站的补充,TD-SCDMA直放站在优化网络结构,扩大覆盖面积,实现盲区覆盖、地下覆盖、室内覆盖等场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TD-SCDMA网络不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
谢谢您选择了上海东洲罗顿公司设计制造的TD-SCDMA—2000A 系列直放站,本公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2、TD-SCDMA—2100A 宽带无线直放机的原理框图
3、工作原理
由基站发出的下行信号经前向天线接收,经过带通滤波器,通过射频同步开关,到达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进入衰减器,接入衰减器的目的是使安装地点的场强可以在大范围内变动,再经带通滤波器、推动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信号功率已达到发射要求,经射频同步开关后,进入带通滤波器、后向天线发射到覆盖区。
用户手机所发的上行信号,经后向天线接收、带通滤波器、同步开关、低噪放、衰减器、带通滤波器、推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同步开关、带通滤波器后,从前向天线发射给基站,使用户手机发射信号与基站沟通。
本系统中采用GPS天线接收基站的同步信号,经过同步控制电路后,产生同步开关时序信号,控制模块中的同步开关,和模块中的供电开关。
第2 页上海东洲罗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载中国移动TDSCDMAOMCR测量报告技术要求规范V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操作爱护中心(OMC-R)测量报告技术要求2GHz TD-SCDMA digital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MC-R measurement repor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版本号:1.0.2╳╳╳╳-╳╳-╳╳公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公布目录1.范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OMC-R测量报告总则 (2)4.1.OMC-R测量报告数据类型 (2)4.2.OMC-R测量报告数据采集原理 (3)5.OMC-R测量报告数据定义 (4)5.1.测量报告数据定义模板 (4)5.2.测量报告数据列表 (4)5.3.一维测量报告统计数据 (6)5.3.1.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6)5.3.2.上行接收信号码功率 (6)5.3.3.下行载波发射功率 (8)5.3.4.下行码道发射功率 (8)5.3.5.U pPTS干扰信号功率 (9)5.3.6.下行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 (10)5.3.7.上行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 (11)5.3.8.UE发射功率 (11)5.3.9.载波总接收功率 (12)5.3.10.天线到达角 (13)5.3.11.时刻提早量 (14)5.3.12.RX 时刻偏差 (15)5.3.13.上行信噪比 (16)5.3.14.下行信噪比 (17)5.3.15.信噪比目标值 (18)5.3.16.AMR 12.2K上行误块率 (18)5.3.17.CS64K上行误块率 (21)5.3.18.PS业务上行误块率 (23)5.3.19.AMR 12.2K下行误块率 (25)5.3.20.CS64K下行误块率 (27)5.3.21.PS业务下行误块率 (29)5.3.22.SFN-SFN观看时刻差异 (31)5.4.二维测量报告统计数据 (33)5.4.1.时刻提早量与接收信号码功率 (33)5.4.2.时刻提早量与天线到达角 (34)5.5.测量报告样本数据 (35)5.5.1.TD服务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36)5.5.2.TD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36)5.5.3.TD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邻区绝对载波号 (37)5.5.4.TD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邻区扰码 (37)5.5.5.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邻区BCCH (38)5.5.6.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载波RSSI (38)5.5.7.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邻区NCC (39)5.5.8.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邻区BCC (39)6.OMC-R测量报告数据格式要求 (40)6.1.总则 (40)6.2.测量报告文件命名规则 (40)6.3.XML文件格式 (41)6.3.1.XML文件结构图 (41)6.3.2.标签说明 (41)6.3.3.标签说明字符集限定 (43)6.3.4.测量报告统计数据Schema定义 (43)6.3.5.测量报告样本数据Schema定义 (45)6.4.二进制文件格式 (46)6.4.1.二进制文件格式概述 (46)6.4.2.测量报告统计数据二进制文件格式 (47)6.4.3.测量报告样本数据二进制文件格式 (50)6.4.4.二进制文件ASN.1文本描述 (55)7.编制历史 (61)前言本标准旨在明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TD-SCDMA测量报告的技术要求,并为相关设备的集中采购提供技术参考。
TD-SCDMA 终端功率控制及测试技术【摘要】文章阐述了TD-SCDMA 终端功率控制技术,分析了相关功率测试指标,并介绍了通过终端综测仪CTP3110进行终端功率测试的流程,为TD-SCDMA 终端认证、生产和维修时的功率测试与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TD-SCDMA 终端 功率控制 综测仪收稿日期:2012-03-261 引言CDMA 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为提高系统容量,就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干扰水平。
功率控制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使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维持在满足通信要求的最低水平上,并能保证无论它们距离基站的远近以及信道变化如何,都能在基站端获得相同的接收功率。
当每个移动台的信号到达基站时都能达到保证通信质量所需的最小信噪比时,CDMA 系统的容量将会达到最大。
因此采用功率控制可以克服蜂窝系统的远近效应,补偿信道的慢衰落,有效地限制系统内部的干扰电平,从而降低小区内和小区间的干扰,同时可以降低终端功耗,节约电池的能量。
在TD-SCDMA 终端手机的认证、生产等领域中,功率测试是必须测试的项目,一般采用终端综测仪进行功率测试。
研究终端功率控制技术和原理,掌握终端综测仪功率测试方法,将有助于终端功率测试工作的开展,满足TD-SCDMA 终端的大规模生产以及运营和服务需求。
2 TD-SCDMA 终端功率控制技术TD-SCDMA 终端功率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技术。
开环功率控制是通过测量接收特殊信道的信号功率大小和有关信息,调整自己的发射功率的功率控制方法。
由于没有反馈,开环功率控制的精度一般不高。
闭环功率控制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噪比与目标信噪比(可根据接收数据的质量参数BLER/BER 等,调整目标信噪比)进行比较,产生功率控制命令TPC ,发射端根据TPC 进行功率调整,以克服多径或移动而引起的快衰落。
2.1 开环功率控制技术TD-SCDMA 是TDD 模式,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率,上下行的路径损耗是相同的;开环功率控制算法能够利用上下行链路特性对称的特点,快速地调整功率。
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浅析基于新颁布的行业标准《TD-SCDMA智能天线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简要地介绍了标准的起草,并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然后指出TD-SCDMA 智能天线相对于传统天线的技术特点,最后展望了下一步标准工作的内容。
1、引言截至2007年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已超过5.4亿,投入使用的基站天线超过100万副,形成了一个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智能天线作为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以至于整个移动通信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技术规范是产业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信行业的重要特点是互联互通,统一的技术规范是保障通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技术规范和测试验证是互相依存的,技术规范是测试验证的依据,同时技术规范的制定要以实际测试数据作为主要参考。
技术规范的生命力要依靠测试验证的科学性、公正性来保障。
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9月29日正式颁布了标准:YD/T 1710.1-2007《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智能天线第1部分:天线》。
该标准结合我国TD-SCDMA标准和体制要求,以及目前国内各TD-SCDMA系统设备供应商对天线指标的要求,并结合TD-SCDMA智能天线在研发、生产和试验网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TD-SCDMA智能天线系统由天线智能2、智能天线分类和工作频段划分智能天线可粗略地分为定向智能天线阵和全向智能天线阵。
定向智能天线又包括8列单元、6列单元和4列单元的情况,全向阵也包括8列单元和6列单元。
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在实际中用到,其指标也有差别。
因此,综合归纳,该标准将天线分成5类:定向智能天线阵(8列单元)、定向智能天线阵(6列单元)、定向智能天线阵(4列单元)、全向智能天线阵(8列单元)和全向智能天线阵(6列单元)。
根据国家对TD-SCDMA频率资源的规定,该标准划分了1880~1920 MHz、2010~2025 MHz、2300~2400 MHz共3个频段。
目录1、术语 (3)2、背景描述 (4)3直放站系统介绍 (6)3.1 直放站简介 (6)3.2宽带直放站原理简介 (7)4. 产品特色 (9)4.1产品特点 (9)4.2主要功能 (9)4.3 主要应用场合 (9)5.TD-SCDMA 2W宽带直放站技术指标 (10)6. TD-SCDMA上位机软件的操作说明: (11)7.监控模块的指示灯的说明 (18)8.工程安装 (19)8.1 工程安装步骤: (19)8.2 直放站安装 (20)1、术语ALC: Auto Level Control 自动功率控制ACPR: Adjacent Channel Power Ratio 邻近信道功率比AGC: Auto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BS: Base Station 基站CHS: Channel Selector 信道选择器CCU: Center Control Module 中央控制模块CW: Continuous Wave 连续波DL: Down Link 下行链路DPX: Duplex filter 双工滤波器ESD: Electricity Sensitive Device 静电敏感器件EVM: Error Vector Magnitude 矢量误差LMT: Local Maintenance Terminal 本地维护终端LNA: Low Noise Amplifier 低噪声放大器LPA : Linear Power Amplifier线性功放MGC: M Gain Control手动增益控制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网络管理系统OSC Oscillator 参考晶振PA: Power 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PC: Personal Computer 个人电脑PLL: Phase Lock Loop 锁相环PSM Power Module 电源模块REPEATER: Repeater直放站RF: Radio Frequency 射频SAW: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表面声波滤波器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服务UL: Up Link 上行链路VCO: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压控振荡器2、背景描述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标准是现代技术发展的核心。
TD-SCDMA直放站时域切换特性测试分析0 前言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是国际电联ITU正式发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之一,其关键技术有可调整上下行切换点的时分双工、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等。
TD-SCDMA 的优势突出表现在系统抗干扰和系统容量之间得到了很好的均衡、对混合业务的高效支持、系统自身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和技术演进能力。
直放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扩容和优化的主要对象。
直放站也是解决室内覆盖的重要设备。
在TD-SCDMA系统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好直放站,能提高网络利用率,降低网络建设、运维成本,提高网络性能。
随着TD-SCDMA规模试验网建设的不断深入,TD-SCDMA直放站的重要性得到了直观的体现。
它可以增加网络覆盖,使施主基站的覆盖得到延伸,也能增加空闲基站的话务负荷,或是分摊繁忙基站的话务量起到优化网络的作用。
1 TD-SCDMA直放站的时域特性TD-SCDMA直放站目前工作频率是2010MHz~2025 MHz,信号的码片速率为1.28MHz/s,扩频带宽或信道间隔为1.6MHz,调制方式为QPSK/8PSK,接入技术为DS-CDMA/TDMA,采用不需配对频率的TDD工作方式。
它的下行和上行的信息是在同一载频的不同时隙上进行传送的,因此时域切换指标的测试至关重要。
TD-SCDMA的物理信道采用四层结构:系统帧、无线帧、子帧和时隙/码。
图1为TD-SCDMA 的物理信道信号格式。
图1 TD-SCDMA的物理信道信号格式TD-SCDMA帧结构将10ms的无线帧分成两个5ms的子帧,每个子帧中有7个常规时隙(TS0~TS6,每个时隙长度为864码片,占675μs)和3个特殊时隙。
三个特殊时隙分别为下行导频时隙DwPTS(长度为96码片,占75μs)、主保护时隙GP(长度为96码片,占75μs)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长度为160码片,占125μs)。
摘要:射频收发信机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射频收发信机性能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系统用户终端设备射频收发信机的研究开发,分析了TD-SCDMA用户终端射频收发信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并对射频收发信机主要指标的测试进行了论述。
1、引言:在ITU最终确定的5种RTT(无线传输技术)建议中,TD-SCDMA是由中国标准化组织(CWTS)代表中国向ITU提交的。
TD-SCDMA提案是在SCDMA无线本地环路(SCDMA-WLL)先进技术以及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运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如: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技术、多用户检测(Joint Detection)技术、同步码分多址(SCDMA)技术、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技术等。
前不久,大唐电信中央研究院与重庆邮电学院联合成功开发了TD-SCDMA 试验系统用户终端设备。
TD-SCDMA终端无线接口的相关特性指标与射频收发信机息息相关。
本文介绍分析了TD-SCDMA系统用户终端收射频收发信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并对一些收发信机射频指标的测试进行了论述。
2、指标分析下面结合TD-SCDMA相关标准文档,对TD-SCDMA用户终端收发信机的一些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并作为射频收发信机设计的重要依据。
这里主要分析如下几个指标参数:1.接收灵敏度;2.邻道选择性(ACS)与干扰;3.线性和动态范围。
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Psen)是TD-SCDMA终端射频收信机重要的指标参数,合理地确定接收灵敏度直接地决定了TD-SCDMA终端射频收发信机的性能及其可实现性。
接收灵敏度是指在确保误比特率(BER)不超过某一特定值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天线端口测得的最小接收功率,这里BER通常取为0.001。
接收灵敏度表征着TD-SCDMA终端接收机接收能力的强弱。
ICS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YD目次前 言 (I)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定义和缩略语 (2)3.1 定义 (2)3.2 缩略语 (2)4 测量条件 (3)5 工作频段 (3)6 无线指标6.1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6.2 自动电平控制(ALC)6.3 增益6.4 带内波动6.5 频率误差6.6 传输时延6.7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6.8 噪声系数6.9 带外抑制6.10 杂散............................................................................ 6.11 调制准确度...................................................................... 6.12 输入互调7.6................................................................. 6.13 输出互调 6.7................................................................. 6.14 邻信道泄露功率比 6.6.2.2...................................................... 6.15直放站开关时间准确度............................................................. 6.16直放站开关时间抗外界干扰能力..................................................... 6.17直放站时隙同步能力...............................................................6.18收发隔离度.......................................................................7 操作维护功能....................................................................... 7.1查询功能.......................................................................... 7.2故障管理功能...................................................................... 7.3控制功能.......................................................................... 7.4系统安全管理功能..................................................................7.5定位支持功能......................................................................8 定位要求(可选)...................................................................9 环境试验........................................................................... 9.1 低温试验......................................................................... 9.2 高温试验.........................................................................9.3 湿热试验.........................................................................10 安全要求..........................................................................110.1 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10.2 抗电强度10.3 接触电流11 电源适应性11.111.2 测试方法12 工作环境要求13 电磁兼容要求附录A 测试设备要求A.1 TD-SCDMAA.2 CW发生器A.3 频谱分析仪A.4 平均功率计A.5 矢量网络分析仪A.6 噪声系数测量仪A.7 衰减器、耦合器附录B 测试模式B.1 测试模式1B.2 测试模式2.......................................................B.3 测试模式3.......................................................2前 言本标准是直放站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 “900MHz/1800MHz GSM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2 “800MHz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3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4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1366-2006、3GPP TS25.143《UTRA repeater conformance testing》、3GPP TS25.142《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TDD)》、3GPP TS25.105 《UTRA (BS) TDD: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3GPP TS25.113《Base Station (BS) and repeat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3GPP TS25.106《UTRA repeater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设备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等规定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IYD/T ××××—××××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的无线指标、操作维护、环境试验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直放站设备,对于同制式其他类型放大器也可参考该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GPP TS25.113《Base Station (BS) and repeat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3 定义和缩略语3.1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TD-SCDMA直放站是指用于TD-SCDMA移动通信网的全双工、线性射频放大设备,包括各类TD-SCDMA直放站,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中的主机、分机和干线放大器等。
宽带直放站是指在TD-SCDMA频段的全部或部分频段内工作的直放站。
选频直放站是指在TD-SCDMA频段的全部或部分频段内选择一个或多个TD-SCDMA指配信道工作的直放站。
光纤直放站是指借助光纤进行信号传输的直放站。
2YD/T ××××—××××4 测量条件常规测试应在下列条件的任意组合的情况下测量:25.142\490(5.9.1)条件最低最高大气压86 kPa 106 kPa温度15℃30℃相对湿度20 % 85 %电源供电厂家给出的标称值振动可忽略极限测试条件(待讨论),与其他直放站一致?5 工作频段工作频段是指直放站在满足本规范的全部指标要求的情况下的实际工作频率范围,设备可测试系统连接图为原理图。
6.1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是否考虑限定最大功率值以保证网络的优化)(25.142 /6.2.2)6.1.1定义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是指直放站所能达到的最大线性输出功率,此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应满足以下条件:(a)输入信号为TD-SCDMA信号;(b)增益为最大增益;(c)满足本标准中所有指标要求;(d)在网络应用中不应超过此功率。
6.1.2指标要求常温情况下,应在厂家额定功率±2.0dB范围内极限情况下,应在厂家额定功率±2.5dB范围内6.1.3测量方法1.按图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图1:最大线性输出功率测试配置图2.设置直放站为下行长开(测量下行输出功率)或直放站为上行长开(测量上行输出功率);3.将TD-SCDMA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直放站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并使其按照测试模式1产生调制信号;4.设置直放站增益为最大增益;5.调节TD-SCDMA信号发生器的电平直至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厂商声明的最大线性输出功3YD/T ××××—××××率;6.测量直放站输出功率;7.对于无线移频直放站应对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分别测量。
6.2 自动电平控制(ALC)6.2.1定义自动电平控制是指当直放站工作于最大增益且输出为最大功率时,增加输入信号电平,直放站对输出信号电平的控制能力。
6.2.2指标要求当直放站输入信号电平增加10dB时,输出功率应符合6.1.2的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