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碘缺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3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一、背景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碘不足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碘的摄入和合理的饮食结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碘缺乏病的病因和症状;2. 掌握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碘缺乏病的病因和症状碘缺乏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摄入碘不足引起的,常见的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低下等。
2. 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a. 合理摄入含碘食物: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盐、富含碘的蔬菜和水果等;b. 饮食结构均衡:多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c. 食用含碘盐:使用含碘盐替代普通食盐,每人每天摄入15-20微克的碘;d. 增加碘的摄入量:孕妇、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应增加碘的摄入量;e.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碘缺乏病。
3. 健康饮食指导a. 合理搭配膳食:均衡摄入五大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粮食、豆类、奶类、肉类等;b. 控制食物摄入量:适量控制主食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摄入糖、盐和油脂;c. 多喝水: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喝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饮品;d. 定时定量进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每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e. 避免暴饮暴食:不要过度饮酒、吃辛辣食物、烟熏食品等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病因和症状,以及预防方法的重要性。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饮食的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碘缺乏病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
2024年(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材第八章第三节“碘缺乏病的防治”,主要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特征、临床类型、防治原则及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特征和临床类型;2. 了解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提高公共卫生意识;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碘缺乏病的病因、流行特征、临床类型及防治原则;重点:碘缺乏病的定义、防治措施及公共卫生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特征;(2)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及诊断方法;(3)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针对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进行小组讨论;(2)案例分享:分享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的成功案例,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特征;2. 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诊断方法;3. 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措施;4. 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成功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特征;(2)列举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并说明诊断方法;(3)论述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病因及防治措施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1)了解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及实施情况;(2)探讨碘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研究新型碘盐对碘缺乏病防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碘缺乏病的病因及流行特征;2. 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及诊断方法;3. 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论述题及答案。
初中预防碘缺乏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碘缺乏病的概念、症状和危害2. 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3.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证碘的摄入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需要哪些微量元素吗?2. 讲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以及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二)讲解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1. 讲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碘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甲状腺肿大、克汀病等。
2. 讲解碘缺乏病的症状:甲状腺肿大、疲劳、头晕、心跳加快、代谢异常等。
3. 讲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影响智力发育、免疫力下降、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三)讲解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1. 提倡食用加碘盐:每天至少食用6克加碘盐,确保碘的摄入量。
2. 增加含碘食物:多吃海带、紫菜、虾皮等富含碘的食物。
3. 饮用碘化水:如果当地水源碘含量不足,可以选择饮用碘化水。
4. 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甲状腺疾病。
(四)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证碘的摄入1. 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碘的食物。
2. 家庭购买食盐时,选择加碘盐。
3. 注意饮水卫生,饮用符合标准的水源。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碘缺乏病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了解学生对碘缺乏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评估学生对家庭宣传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道碘对人体的重要性,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学会正确选择富含碘的食物,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3、培养幼儿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碘缺乏病的危害3、如何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三、教学方法:讲授、互动答题、游戏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给幼儿们出示多种食物图片,让他们辨认哪些食物是富含碘的,并简单介绍碘对人体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习a。
让幼儿们看一段有关碘缺乏病的短片,并向他们解释碘缺乏会引起的各种危害。
b。
老师与幼儿们互动,问问他们富含碘的食物有哪些,有哪些食物是碘缺乏的。
c。
介绍日常生活中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多吃富含碘的海产品和蔬菜水果,每天饮用富含碘的盐水。
3、游戏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游戏,在环节中巩固所学知识,如猜一猜哪些食物含有碘,比赛谁能快速挑选出富含碘的食物等。
4、课堂总结让幼儿们总结掌握的知识点,并说出几种预防碘缺乏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种富含碘的食物图片2、营养学和健康学相关的PPT或短视频六、教师课后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掌握程度,以及对老师安排的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反馈。
同时通过家长会议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从而为日后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2教案主题:防治碘缺乏病教学内容: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饮食营养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了解饮食中的碘含量以及如何搭配饮食营养。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教具准备:1、碘含量表格。
2、饮食搭配图表。
3、课件或PPT。
4、相关实物,如海藻、海产品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老师通过儿歌、动画等方式引入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防治碘缺乏病?第二步:讲解碘缺乏病知识1、阐述碘缺乏病的危害及其表现。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一等奖1、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
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
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
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成人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ug,WHO推荐为140ug。
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量来自水和空气,虽然人体从饮食用水中摄入碘仅占总摄入量的10%~20%,但水碘可反映环境碘的含量,故在无外来碘食物条件下,常以水碘含量来衡量当地居民的摄入量。
一般当饮水中碘含量低于5~10ug/L或每日摄入量低于40ug时往往有本病的发生。
而发病的程度与人体所处发育时期,以及碘缺乏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而生长期缺碘,则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生殖衰退、性发育落后等。
预防方法如下:1.碘化食盐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1:1万至1:2万。
2.碘化饮水饮水中加入碘化钾,按10万L水加碘化钾1g(即每升水含碘化钾10μg)。
3.碘油注射适用于发病率低,无须普遍加碘的地区。
4.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藻、海鱼虾等。
二、碘缺乏病的病因1.环境因素其流行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与生活》教材第十二章“营养与疾病”第二节“碘缺乏病”,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重点讲解碘的作用、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科学补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 掌握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及科学补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碘缺乏病的危害及科学补碘。
重点: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病的概念。
(2)碘缺乏病的病因、危害及临床表现。
(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科学补碘,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补碘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碘缺乏病的典型病例,分析病因及治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碘缺乏病防治知识2. 板书内容:(1)碘的作用(2)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4)科学补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在人体中的作用。
(2)列举出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如何科学补碘?2. 答案:(1)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功能。
(2)碘缺乏病的危害: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
预防措施:食用碘盐、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等。
(3)科学补碘方法:食用碘盐、适量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对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碘缺乏病防治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九章第二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
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标准;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及实施情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2. 掌握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以及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以及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及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
(2)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4)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及实施情况。
3. 实践情景引入:(1)讨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预防碘缺乏病?(2)例题讲解:计算每日碘摄入量。
六、板书设计1. 碘缺乏病防治定义:因摄入碘不足导致的疾病病因:碘摄入不足、碘吸收障碍、碘利用异常危害:智力低下、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迟缓等2. 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标准生理功能:维持甲状腺功能、促进生长发育、调节能量代谢摄入标准: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150300微克3. 碘缺乏病预防措施补碘:食用碘盐、富含碘的食物监测:定期检查尿碘、甲状腺功能教育:普及碘缺乏病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
(2)列举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谈谈你对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的认识。
2. 答案:(1)碘缺乏病是因摄入碘不足导致的疾病,病因包括碘摄入不足、碘吸收障碍、碘利用异常。
危害有智力低下、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迟缓等。
(2)碘的生理功能有维持甲状腺功能、促进生长发育、调节能量代谢;摄入标准为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150300微克。
2024年最新最全预防碘缺乏标准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营养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碘与人体健康”,主要详细讲解第三节“预防碘缺乏”。
内容包括碘功能、碘缺乏危害、预防碘缺乏措施以及实践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碘功能及碘缺乏危害。
2. 使学生掌握预防碘缺乏有效措施。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碘摄入意识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碘功能、碘缺乏危害、预防碘缺乏措施。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碘摄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碘缺乏病患者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碘对人体健康重要性。
2. 碘功能:讲解碘在人体内作用,如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等。
3. 碘缺乏危害:介绍碘缺乏病(IDD)类型、症状及对我国影响。
4. 预防碘缺乏措施:a. 合理膳食:讲解富含碘食物,如海产品、碘盐等。
b. 碘盐推广:介绍我国碘盐政策及正确使用碘盐方法。
c. 营养补充:讲解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碘补充方法。
5.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提高碘摄入,如选购碘盐、食用海产品等。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碘缺乏判断题,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富含碘食物,并分析其优点。
六、板书设计1. 碘功能2. 碘缺乏危害3. 预防碘缺乏措施a. 合理膳食b. 碘盐推广c. 营养补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碘在人体内作用。
b. 请举例说明预防碘缺乏有效措施。
c. 论述在生活中如何提高碘摄入。
2. 答案:a. 碘在人体内作用包括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等。
b. 预防碘缺乏措施有合理膳食、碘盐推广、营养补充等。
c. 在生活中提高碘摄入方法包括选购碘盐、食用海产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碘缺乏认识有所提高,但对碘盐正确使用方法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特殊人群碘补充,解碘过量危害,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碘, 什么是碘缺乏病以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碘, 什么是碘缺乏病, 补碘的关键期,补碘的最好措施等难点: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主要危害。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了解碘。
碘人体的微量元素。
是人体甲状腺素合成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果缺少碘元素人体的甲状腺素则不能合成。
而甲状腺素具有促进脑发育、促进体格发育和维持机体能量代谢的功能。
碘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微, 但它却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
2、人为什么会缺碘?人体需要的碘绝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的饮食之中。
1/ 15然而, 世界上很多地区, 尤其我们中国的大片国土上的土壤、江河、湖泊及空气中的碘含量都很低。
这些地方出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植物的碘含量也很少, 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缺碘环境, 当然就不能得到足够碘供应, 就会出现碘缺乏的症状, 继而导致碘缺乏病 3、什么是碘缺乏病(IDD)?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它与维生素 A 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不良疾病。
我国定于每年的 5 月 15 日为碘缺乏病宣传日。
4、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碘缺乏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常见为甲状腺肿, 俗称大脖子病。
严重时出现脑发育障碍, 导致智力损伤, 使得机体各系统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人口素质的下降。
5、补碘可以预防缺碘性智力缺陷, 补碘的两个重要关键期?脑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时期是从怀孕 3 个月到出生前又称宫内期, 第二个关键时期是从分娩到 2 岁(0-2), 这两个重要关键时期发生缺碘造成脑发育落后, 关键期后再进行补碘, 为时已晚。
新婚妇女、婴幼儿、孕妇、哺乳妇女是特别需要加强碘营养的人群。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标题: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引言概述: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碘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碘量不足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教育措施。
本文将针对预防碘缺乏病提出一份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碘缺乏病的预防方法。
一、加强碘的摄入
1.1 食物补充碘
1.2 食用富含碘的食物
1.3 补充碘盐
二、合理饮食
2.1 多吃海产品
2.2 合理搭配膳食
2.3 控制碘的摄入量
三、提高碘的吸收率
3.1 避免与其他物质相互影响
3.2 合理搭配食物
3.3 避免碘的流失
四、定期检查碘摄入量
4.1 健康体检
4.2 碘摄入量评估
4.3 碘盐检测
五、加强健康教育
5.1 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
5.2 提倡健康饮食
5.3 推广碘盐的使用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相信大家可以更好地预防碘缺乏病,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碘摄入量,避免碘缺乏病的发生。
预防碘缺乏教案预防碘缺乏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 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3. 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教学重点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教学难点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一、如何预防碘缺乏病?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①全民使用碘盐。
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但是,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放电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②强化补碘。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或注射碘油。
③在日常生活众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食盐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呈现资料: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
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
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一般每天摄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满足需要,通过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
三、思考练习:1、想一想: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2、说一说:如何预防碘缺乏病?3、做一做:购买碘盐,并学会识别碘盐。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解碘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人体缺碘会造成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
合格的碘盐里含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碘,我们每天必须吃入一定量的碘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才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劳动和生活,就象我们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
学生不吃碘盐,个子长不高,学习学不好,还会得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
一、缺碘有什么危害?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大脑发育障碍。
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1.全民使用碘盐。
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三、如何积极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国家将每年5月15日确定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家掌握防治碘缺乏的科学知识。
学校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四、碘缺乏病宣传教育核心信息有哪些?(一)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宣传要点1.碘缺乏危害在我国是普遍的、长期存在的。
2.人体缺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
3.碘缺乏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就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4.制售、贩卖非碘食盐违反国家法律。
(二)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核心信息儿童缺碘:1.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2.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成人缺碘:甲状腺肿大,无力,易疲劳,劳动能力低下。
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方法:1.长期坚持食用合格碘盐,食用合格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2.应购买带有防伪标志的碘盐,不购买或不食用非碘盐;3.炒菜不能用碘盐爆锅,要等菜熟后再放盐;4.腌菜也要用碘盐。
第二部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实验老师总结重复碘缺乏病的危害,购买和食用碘盐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识别合格碘盐,到什么地方购买合格碘盐,什么样的盐不能买等等。
然后让学生把以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并劝说家长正确购买和食用碘盐。
学生思考1.想一想: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2.说一说:如何预防碘缺乏病?碘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碘是人体生长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细胞发育不可缺少的,常见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聋哑、矮小或瘫痪,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胎和新生儿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
什么是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它实质上属于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
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
由于分布广泛,受害人群多和危害严重,已从一个单一的疾病问题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
碘缺乏病能够消除吗?碘缺乏病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居民长期碘不足所造成的。
它的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要长期坚持补碘措施,碘缺乏病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我国有许多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由于长期坚持食盐加碘,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肿大的甲状腺多数都已恢复或接近正常,新一代儿童的智力较防治前有较大的提高。
为什么说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的办法?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
补碘将伴随您终生人体缺碘是由环境缺碘造成的,而环境缺碘却不是在短期内可能改变的,只有人为的长期补碘才能保证机体的需要。
人们补碘最有效的措施是食用合格碘盐,一旦停止食用合格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
这种补充不是在一两年内所能解决的,生活在缺碘地区,补碘将伴随我们终生。
附件2: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况调查问卷及评分标准(五六年级小学生)调查说明:1.调查时,请老师回避。
2.调查结束后,向学生宣传正确答案。
3.本次调查不是考试,不记名次,对你的成绩没有影响。
4.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划“√”。
省县乡学校年龄岁,性别,班级1.人体缺碘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最多选2个)(1)不聪明√(2)腹泻(拉肚子)(3)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粗脖根或大脖子)√(4)不知道2.预防缺碘最安全、有效、省钱的方法是什么?(只选1个答案)(1)吃肉(2)吃碘盐√ (3)吃蔬菜、水果(4)不知道3.你向家里的人讲过吃碘盐的好处吗?√(1)讲过,讲过什么内容:①促进能量代谢;②促进大脑发育;③促进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的增长发育;④维持垂体的生理功能。
(2)没讲过【评分标准】第1题:①、③为正确选项,每个选项得1分,共2分。
第2题:②为正确选项,选对②者,得1分。
第3题:选择①得1分,能写对相关内容加1分,共2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碘及补碘的必要性。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
教学准备:教材宣传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碘?碘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元素符号是“I”,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岩石、土壤、水、动植物、空气中都含有碘。
但在不同地区,碘的分布并不均匀。
我们身体里也含有极微量的碘,人体的碘主要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应当每天摄入适量的碘,在停止碘摄入时,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
人类生活环境缺碘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长期补碘。
二.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组织是碘的重要聚集地,体内的碘大约有三分之一集中在甲状腺,其余的碘分散在体内的其他组织中。
甲状腺就生长在我们的脖子上,在喉结下面,气管两侧。
甲状腺制造的甲状腺激素对我们人类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它能调节身体的物质代谢,提供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能量,帮助我们维持身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体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被称作恒温动物的原因。
其次,甲状腺激素负责我们的体格发育,包括骨骼、肌肉和性发育。
甲状腺需要足够的碘作为原料,用来制造甲状腺激素。
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仅身体发育会受到影响,身体长不高,四肢无力,更重要的是会造成脑发育不全和智力损伤。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碘缺乏病及其危害。
2.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教学准备:多媒体宣传图片教材教学过程:一.碘缺乏病及其危害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的机体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影响智力发育的有关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我国是碘缺乏病流行广泛和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我省是全国受碘缺乏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病区分布在全省14个市,100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高达6700多万。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1.全民使用碘盐。
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但购买碘盐后储存时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烹调时不要用盐爆锅,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强化补碘。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这些人群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
3.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4.宣传碘缺乏病知识人人有责,特别是卫生部门、盐业部门、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各级行政官员。
学校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