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几何形体——方锥贯穿体
- 格式:doc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4
导学案素描几何石膏体圆柱圆锥穿插体
专题一素描几何体
圆柱圆锥穿插体
【学习目标】
1.注意穿插关系,两个形体的空间要一致
2.了解圆柱圆锥穿插的结构素描
3.学会穿插体的明暗关系的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圆锥穿插体的结构特征
难点:圆柱圆锥穿插体的明暗表现
【知识链接】
圆柱体的透视关系,圆锥体的透视关系
【学法指导】
理解圆柱圆锥穿插体的形体结构,表现穿插体的明暗关系
【学习过程】
石膏交叉体的结构素描画法主要是指通过对物体的型和结构的线的表现方法,把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以及结构清晰的表现出来。
结构画法
1. 圆锥贯穿体是由圆柱体和圆锥体组合而成的,它们的中轴线成90度相交,注意圆锥体的对称性,把握好重心线,使之垂直于地面,并且注意分析圆柱体两个斜切面的透视。
2. 找出中轴线,确定椎体的高度和宽度,画出横穿圆锥体的方向线,画准形体。
3. 抓住明暗交界线,确定投影的位置,画出明暗大关系。
4.从明暗交界线开始,深入刻画形体,加强明暗对比,注意把握整体和暗部颜色的变化。
5. 进一步深入刻画,注意虚实,拉开物体与背景的前后空间关系。
【归纳小结】
在画圆锥贯穿体的时候要着重注意柱体和锥体结构和透视,两个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达标检测】
用8开纸画一张素描圆柱圆锥穿插体
【学习反思】
穿插体的结构表现非常重要,理解了才能画准确。
几何体结构素描
第14课时圆球体、切面柱体、圆锥贯穿体的组合的画法课时:6课时时间:2016.10.12——10.13
教学目标:1、掌握三个几何体组合的构图
2、确定外形和比例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三个几何体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1、构图容易出现的错误
2、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两个几何体组合的画法
二、新授
师:三个几何形体的组合画法和两个几何形体组合基本类似,这组静物由圆球体、切面柱体,圆锥贯穿体三个几何体组成,外形上弧线居多,写生时要注意比较和分析每个层面上圆形特点及透视变化
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步骤一
以离视线最近的几何体边缘线作为参照,勾出其它几何体的大致轮廓
步骤二
在画好的方形轮廓内切出圆形轮廓
步骤三
椭圆形的透视较难掌握,可以先决定好其外形结构的长方体轮廓,然后再里面画出椭圆
步骤四
圆柱体的椭圆透视要与切面柱体上的椭圆形相比较
步骤五
横放的椎体底部椭圆也是这张画的难点,写生时可以将画板顺时针方向转来进行检查
步骤六
横卧的圆柱体由长方体得来,因此方柱体的透视必须画准
步骤七
任何微妙的透视线我们都可以找出规律来联系,大的轮廓定好以后从离实现最近的线条开始画起,确定画面最深的线条,以它作为参照
步骤八
在比较几何体边缘线的同时画出它们的明暗交界线
步骤九
圆柱体的两根垂直线也是支撑画面的两根重心线,可以用前面所讲的画板垂直线相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检查
步骤十
最后局部回到整体,进行最后的调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点评、小结。
素描几何形体——方锥贯穿体教学目标:理解方锥贯穿体的结构和透视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方锥贯穿体的写生方法,注意方锥贯穿体的明暗关系。
教学方法:以示范为主、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实物照片
结构示意图
结构分析:方锥贯穿体是长方体和方锥体的组合,写生时要根据它的结构特点,画出长方体与方锥体之间的穿插关系,要考虑到椎体侧截面的透视,还应注意长方体倾斜方向的透视。
步骤一:
确定长宽关系和形体特征,注意把握四棱柱体的透视关系和四棱锥体的结构。
步骤二:结合背景,进一步明确造型特征,把握大的明暗关系。
步骤三:深入刻画,区分每个面的明暗,着重塑造明暗交界线,注意不要将交界线画的过于生硬。
步骤四:注意抓住整体,整体的调整画面,把握好大的体积关系。
6.7方锥结合体
6.8石膏方锥结合体的绘制
方锥结合体是长方体和四棱锥的中轴线以90°十字贯穿而成的形体,是较为复杂的几何形体。
需要借助辅助线准确地绘制出形体特征。
由于体面较多,绘制时注意区分明暗面,同时注意两个形体穿插所产生的新交界面的处理。
1先画出方锥结合体的底面,注意底面的透视变化,在底面的中心向上画垂直线,确定四棱锥的高度,分别连接底面各点与顶点,之后用长直线确定长方体的位置。
2完善长方体的结构,绘制时最好把看不见的部分也画出来,这样有助于形体的准确塑造,注意把握前后线条的虚实。
3确定形体后,擦除不必要的线条。
根据光源,区分出亮部、暗部,画出阴影,注意保留反光。
4继续完善方锥结合体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子,注意面与面之间色调的区分,同时保证形体的准确性。
方锥结合体形体分解
方锥结合体是四棱锥和长方体的组合体,在绘制之前可以先了解方锥结合各部分的结构及穿插关系,先按照四棱锥的起形方式画出四棱锥体,然后在四棱锥的基础上确定出中间长方体的宽度。
画方锥结合体时,需要把握长方体和四棱锥之间的穿插关系,考虑四棱锥的透视变化,同时注意长方体倾斜方向的透视变化。
不同角度的方锥结合体。
第一课:画素描所使用的工具及素描中线的表现方法1、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2、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3、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4、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5、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6、画板和画夹: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7、画纸:画纸要选用纸面不太光滑且质地坚实的素描纸最佳(图画纸的质地较松软,初学者不容易掌握),素描纸的附铅性强,且质地坚实,可反复擦改不易损坏纸面.一、握笔1、画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如图1,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如图2.2、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如图3.二、画板的摆放1、画板的摆放应和视线垂直,画者和画板之间,应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离.这样在画的过程中,始终能照顾到全局,也避免由於视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视错误(如图7.2、当画板位置确定后,在画的过程中就不要再移动,以避免因角度的变化影响画儿的透视改变.三、线的种类和注意事项1、在素描中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也非常丰富,可以用排线的方法来表现一个面,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凸凹等复杂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从练习中去体会.2、线的画法是落笔轻,中间重,收笔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形成两头虚中间实的线(如图4.这样画出的线容易衔接,在整个画的过程中也容易把握整体的效果(如图5.3、带钩的线和两头齐的线在素描当中都是忌讳的,这样的线在衔接上会造成明显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线条的杂乱(如图6.4、排线是初学画画应特别注意的.虽说画无定法,但在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讲究线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学习的循序渐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第二课:素描中的透视表现、构图及比例一、透视的类型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散点透视:二、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於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2、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取舍和区别.)透视图特点:离视平线或中线越远,面就看得越完全。
圆锥穿插体结构素描第一篇:圆锥穿插体结构素描圆锥穿插体结构素描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自然物体的认知形式及其结构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理解物体的基本造型个性3熟练运用点、线、面的基本技法,并为学好其他美术专业课奠定造型基础二、教学重点1.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了解物体的结构特点;2.掌握正确的绘画步骤及技法。
三、教学难点 1.找比例的方法;2.“切中点法”的掌握;3.透视原理;4.线条的虚实变化处理。
六、学时:1七、教学过程1、搜集学生部分素描作品进行PPT展示,鼓励学生踊跃举手赏析作品。
2、进入主题,讲解圆锥穿插体的结构特点:由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相互垂直穿插而组成,透视面为圆面透视。
3、展示物体第一部分绘画步骤及要素。
1).构图:居中、饱满2).定比例:找出圆面比例,按“切中点法”画出圆面透视3).造型:画出锥体结构线4、展示物体第二部分绘画步骤及要素。
1).构图:定出圆柱体方位,如图2).造型:找出上、下圆面比例并用“切中点法”画出圆面透视3).深入刻画:投影、暗部色调、线条虚实,如图 5 总结1).课堂成果; 2).学生达到的效果。
第二篇:结构素描教学大纲结构素描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结构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
结构素描基础课程以线条节奏、黑白明暗进行造型练习为主要训练手段,通过对结构素描理论及技能的系统、科学、严格地讲授与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物象的造型形态,掌握概括与归纳对象的能力。
同时培养对创造新的形态的能力进行训练,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后续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结构素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写生训练,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视觉经验及审美体验,并能有意识的运用多种技法进行表现。
通过课堂写生、写生中的再创造、形体转换、解构重构、空间意向、形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的表达,在比较与综合中透彻地理解结构素描的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结构素描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技法,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素描几何形体——方锥贯穿体教学目标:理解方锥贯穿体的结构和透视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方锥贯穿体的写生方法,注意方锥贯穿体的明暗关系。
教学方法:以示范为主、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实物照片
结构示意图
结构分析:方锥贯穿体是长方体和方锥体的组合,写生时要根据它的结构特点,画出长方体与方锥体之间的穿插关系,要考虑到椎体侧截面的透视,还应注意长方体倾斜方向的透视。
步骤一:
确定长宽关系和形体特征,注意把握四棱柱体的透视关系和四棱锥体的结构。
步骤二:结合背景,进一步明确造型特征,把握大的明暗关系。
步骤三:深入刻画,区分每个面的明暗,着重塑造明暗交界线,注意不要将交界线画的过于生硬。
步骤四:注意抓住整体,整体的调整画面,把握好大的体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