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胆识智慧震撼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孙子兵法的领导智慧与胆识在历史上,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一直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胆识受到广泛关注。
这部兵书不仅是一部独特的军事学作品,更是一本关于领导智慧和胆识的秘籍。
如何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和胆识来指导领导者进行决策、执行任务,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孙子兵法》在领导智慧和胆识方面的重要性,并且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孙子兵法》在领导智慧和胆识方面的核心思想。
这部兵书强调了领导者需要具备深刻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分析,领导者才能准确地判断形势,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孙子兵法》还教导了领导者在面对敌人或困难时保持胆识和勇气。
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决策是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关键。
因此,领导者需要学习并应用《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和胆识,以便在复杂和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其次,我们可以从《孙子兵法》中汲取一些领导智慧和胆识的具体方法。
比如,该兵书强调了情报的重要性。
领导者需要对敌情、友情和地形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孙子兵法》还强调了灵活性和迅速应变的能力。
领导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战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同时,兵书还注重统一指挥和严格纪律。
领导者需要清晰地传达指令,并确保每个部下都能够理解和执行。
另外,兵书还强调了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有效的时间管理。
领导者需要合理安排资源,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
这些方法都是《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和胆识在领导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进一步说明《孙子兵法》在领导智慧和胆识方面的重要性。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将领曹操就是一个运用《孙子兵法》智慧的典范。
曹操在三国时期面对复杂的局势,凭借着对战略和战术的独到见解,成功地实现了统一北方的目标。
他不仅具备了懂得众人之利、施展谋略的智慧,还表现出了极高的胆识和决断力。
曹操在迎战敌人时总能做出果断的决策,而这些决策正是基于他对敌情的准确判断和对形势的敏锐洞察力。
《韩非子》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宋国与楚国打仗,宋国军队列好了阵,楚国军队渡过泓水来交战。
宋国的军官对宋襄公说:“楚军比我军人数多,我们应该趁他们正在渡河马上发起进攻,那样楚军必败。
”宋襄公却回答说:“不行,那不符合战争规则。
”宋襄公不知“半渡而击”坐失战机招致惨败,被后世人嘲笑为死守规则的傻子,然中国古代贵族的高贵品质亦从此消逝。
春秋时代的战争规则,其实就是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不畏强者,作战勇敢;另一方面是同情弱者,对败者宽宏大量。
宋襄公被后人骂作蠢货,诸葛亮被捧为智慧的象征,崇尚血腥暴力与厚黑学,诡诈机巧,这是中国古代的真实历史。
其实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儒学根本没实行过一天。
西方文明中的智慧,就是知识、定律、公式等那些接近上帝的发现与创造,西方人战争推崇的是靠战术、阵型和武器创新取胜,很少听说他们玩借尸还魂、李代桃僵的把戏,而中国的智慧形象代表是诸葛亮式的人物,其实是欺骗与奸诈的技巧。
人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民族,但中国对智慧的理解与西方有很大差异。
东方的智慧标准是计谋权术,西方的智慧标准是发明创造。
中国人其实从来就不明白真正的智慧是什么,西方智慧是古希腊之“认识你自己”,即人只有通过信仰与思考,认识自己,洞察人性才谈得上智慧。
西方智慧人物是亚里士多德、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都是理论家、发明家、创造家。
中国人智慧人物是诸葛亮,诸葛亮玩计谋、搞诈术的水平中国古今第一。
正如《圣经》所云“攻克已心、强如攻城”,“人格英雄”是“权力英雄”所无法比拟的。
整个西方哲学在我看来“契约”精神充斥其中,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神约定的理念,人们才尊从规则而自我约束!西方文明先进的核心在于讲契约和规则!有了这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才能有公平成长的土壤!反观东方不停的革命,换汤没换药。
诸葛亮在言行上,理念的完美化身,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榜样。
从古至今,中国知识分子大都没有人格独立过,自古没有“人格英雄”只有“权力英雄”。
中国历史上胆量最大的人是谁?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英勇无畏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谁是中国历史上胆量最大的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胆量最大的人是岳飞。
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自幼酷爱武术和军事。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多次领导军队打败了敌人,成为了南宋时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他的勇气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中。
岳飞有胆量反对当时的政治体制。
南宋时期,由于官僚主义和,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
岳飞深知这一点,他不仅敢于指出问题,而且敢于提出解决方案。
他曾经写下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名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担忧。
他还提出了“兵民是一体”的理念,主张将军队和民众联系在一起,共同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而努力。
这些思想和行动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识,因为他的观点往往会遭到当时的权贵和官僚们的反对和打压。
岳飞有胆量为正义而战。
在南宋时期,金国对南宋进行了多次侵略,南宋往往采取妥协和退让的态度。
岳飞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认为只有坚决抵抗才能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他多次领导军队与金国作战,取得了很多胜利。
他的胆识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的态度和行为中。
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儿子被俘虏,金国将领要求他投降,但是他拒绝了。
他说:“我为国家而战,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我不能背叛我的国家和人民。
”他的这种态度和行为,不仅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支持,也震慑了敌人,使他们不敢轻易对南宋发动攻击。
岳飞有胆量为民。
在南宋时期,民众的生活非常艰苦,很多人饱受贫困和苦难。
岳飞深知这一点,他不仅关心民生,而且敢于为民。
在他的生命中,他多次上书皇帝,请求改善民生和政治环境。
他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如减轻赋税、加强军队管理、打击贪污和官僚主义等。
这些建议不仅有助于改善民生,也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和稳定。
他的这种行为也很危险,因为他的建议往往会触犯当时的权贵和官僚们的利益。
了不起的狄仁杰智勇双全破案风云狄仁杰,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侦探,以其聪明才智和勇敢决断而闻名于世。
他的破案智慧与胆识过人,使他成为了古代中国最著名的法医和侦探之一。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解决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案件,并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探讨狄仁杰的智勇双全以及他破案风云的非凡故事。
一、智勇双全的狄仁杰狄仁杰是一个既具备智慧又具备勇气的人物。
作为唐朝的一位官员,他既有卓越的智慧,能够洞察案情的蛛丝马迹,又有勇敢果断的品质,敢于冒险和面对挑战。
在狄仁杰长期从事政务工作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善于分析问题,使用逻辑思维来解决复杂的犯罪案件。
他能够凭借一些微小的线索推理出凶手的身份,然后找到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测。
他还熟悉各种科学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和化验,找出病因和死因,从而帮助他破案。
狄仁杰的智慧与其勇敢果断的品质相辅相成。
他面对各种挑战和危险时从不退缩,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
他敢于与强权斗争,不畏强权的压力。
他敢于面对混乱的局面,并采取果断的行动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他敢于冒险,不怕个人的安危。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破解许多令人困惑的案件,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安定和正义。
二、破案风云的故事1. 破解紫陌红尘杀人事件一天晚上,狄仁杰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
他赶到现场,发现一名女子在紫陌红尘一带被杀害。
这个案子看似普通,但事实上存在许多迷团。
狄仁杰仔细观察现场,发现凶手通过精心的布置诱导了受害者,使她自动靠近凶手。
然而,狄仁杰意识到这个案件比表面看起来的要复杂得多。
在深入调查后,他发现受害者是一位著名的情报人员,曾经从事过间谍活动。
狄仁杰通过分析案件的各个细节,推断出凶手是一名国外间谍,他们利用受害者的一些秘密信息杀害她,以避免这些信息曝光。
狄仁杰果断采取行动,最终成功将凶手绳之于法。
这个案件的破解不仅帮助狄仁杰获得了荣誉,也为国家的安全做出了贡献。
2. 揭开夜明珠宫谜案的真相夜明珠宫谜案是一个困扰朝廷多年的难题。
中国辉煌人物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辉煌人物是指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做出重大贡献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人物。
这些人物不仅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成就,而且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对象。
中国辉煌人物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他们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他们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选择三位中国辉煌人物进行介绍,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领域。
通过对他们的背景、主要贡献以及影响和成就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的伟大和他们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辉煌人物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质以及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评价,既看到他们的伟大成就,也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批评,以此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最后,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辉煌人物的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辉煌人物,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不断探索和进步的道路上,中国将会涌现出更多具有辉煌成就的人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大致结构进行介绍和概述。
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中国辉煌人物展开介绍,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目的进行说明,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背景和框架。
正文部分将介绍三位中国辉煌人物,分别进行人物背景、主要贡献以及影响和成就的阐述。
每位辉煌人物将独占一个小节,以便更好地展示他们各自的风采。
结论部分将对这些辉煌人物的共同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他们进行评价,并展望未来对于中国辉煌人物的发展与期待。
汪毅夫:历史的问答作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汪毅夫:历史的问答作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以自己的勇气、智慧和胆识,改变了世界的走向,影响了后人的命运。
汪毅夫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了解汪毅夫这位历史人物,我准备了一份关于他的问答作业,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究他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和贡献。
问题一:汪毅夫是怎样一位历史人物,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汪毅夫,生于1892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他曾先后担任过鲁迅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的主笔、国民党主席孙中山的亲信、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等重要职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汪毅夫主要成就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他在外交领域的杰出表现,他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担任了外交部长,积极参与制定中国的外交政策,推动中国与外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在一些国际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二是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卓越表现,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组织民众抗击日军,保卫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问题二:汪毅夫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汪毅夫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对中国的发展和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不仅在国内政治和外交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还在军事领域表现出色,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问题三:汪毅夫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是什么?汪毅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中国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他的人生和事迹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与军事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以其智慧和胆识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影响力和地位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钦佩和敬仰。
本文将介绍几位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探讨他们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谈谈孙子。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之一。
他的作品《孙子兵法》被誉为古代战争艺术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对现代军事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孙子兵法》详细讲述了战争策略、军队组织和指挥的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
孙子强调了战争的艺术性和智慧,提出了诸多重要的战略理念,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
他的思想成为了后世军事家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资源。
其次,让我们回顾一下战国时期的荀子。
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荀子”。
他的政治理论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关注,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争议观点,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制度来约束和规范。
他主张以德治国,讲究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和仁厚的治理方式,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另一位不可忽视的政治家是公孙龙。
公孙龙被誉为蜀汉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巧妙的策略和卓越的能力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在刘备统一巴蜀的过程中,公孙龙提出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成功促成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
他还在蜀汉政权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治国理政、军事布局和监察制度的重要建议。
公孙龙的才智和智谋使他成为了当时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人物。
最后,我们谈谈唐朝时期的魏征。
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他被誉为盛唐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
魏征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改革思想和政治智慧,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权巩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建议。
他主张以德治国、崇尚文化,推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制度改革,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国志诸葛亮之计智谋超群震撼天下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被誉为“卧龙”,以其卓越的智谋和计谋超群的才华,震撼了整个天下。
他的谋略不仅使得蜀国立于不败之地,也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智慧宝典。
本文将详细阐述诸葛亮在历史上留下的一些著名计谋和他的智谋背后的思想。
一、空城计空城计是诸葛亮最为有名的计策之一,他利用了人性的虚荣心和畏惧心理,以假象迷惑了敌方。
在他为了抵挡曹操的进攻时,曹操派遣人来窥探蜀国的实力,诸葛亮却毫不露声色,大门敞开,一派淡漠的样子。
他甚至以临阵脱逃的口吻向曹操传递消息,使曹操深信诸葛亮背后有伏兵,最终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计谋不仅保全了蜀国的安全,还让曹操产生了畏惧之心,对蜀国朝廷多有顾忌。
二、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图是一种独具匠心的战略布阵方法,它由八个不同的阵法组成,每个阵法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诸葛亮将这些阵法巧妙地运用在战争之中,使得敌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无中生有”的阵法,通过虚张声势来迷惑敌军,使他们无法判断真正的攻击方向。
这种战术的灵活运用不仅使得蜀军在战场上屡屡获胜,也让敌军对诸葛亮的计谋感到无法捉摸,深感头痛。
三、火烧连营火烧连营是诸葛亮用来对付敌方包围之计的一种常用手段。
他曾经在上方谷曹冲落地处设下埋伏,以火烧连营的方式引开敌军,从而使得自己的部队得以安全撤退。
这一计策在当时被视为奇计,对于解围和保护自己的军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火烧连营让人感叹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同时也为后来的战争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发。
四、平定南中除了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外,诸葛亮在政治上的智慧和手段同样令人折服。
他曾经利用草船借箭的计策平定了南中的叛乱,巧妙地借助外力解决了当时的危机。
他派人沿漓江放飞草船,上面系满箭矢,以迷惑敌人。
南中叛军看到箭矢流星般降临,以为诸葛亮已经得到大量援军,不敢轻举妄动,最终被平定。
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理优势和敌人的心理,以最小的代价达到了平定叛乱的目的。
胆识名人素材01 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
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毛泽东称他为“一代天骄”;这个打破东西方壁垒、书写中国最大版图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02 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03 毛泽东雄鸡一唱,天下大白,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
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领袖的激昂。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的光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一个红色的姓名:毛泽东。
04 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05 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
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
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
她的人生,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06 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
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
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
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07 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
中国胆识智慧震撼世界!
2008,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是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直观度认识中国的一年。
这一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航天员漫步太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世界。
这一年,是世界发生广泛深刻变化的一年;是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展开宽广的胸襟,在与世界的融合中显示出更多自信和自强的一年。
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国关系变化多端、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世界更重视倾听中国的声音,中国更积极地承担对世界的责任。
这一年,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说:“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
经历考验、赢得辉煌,中国令世界刮目相看
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大事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场突发的特大地震,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人本情怀;一届圆满的体育盛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巨大活力;一次完美的航天之旅,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智慧和进步。
5月12日,里氏8.0级,汶川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近7万人遇难,近1.8万人失踪,逾460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450亿元。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行动,赢得国际社会赞誉;世界与中国感同身受,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
敬佩、奇迹、崇高、英勇……这样的形容词,频繁出现在外国报章对中国的描述中。
众志成城、抗击灾难的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同情与尊重。
8月8日,北京奥运会辉煌揭幕,全球约20亿人通过电视观赏传递中国和平心声的开幕式,享受以现代高科技浓缩五千年文明的“中国魅力之夜”。
赛场上,204支运动队奋力拼搏,所涵盖地域之广创奥运史新纪录;赛场外,数万名各国记者各显神通,他们的报道不仅让世人看到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更看到一个开放、友善、丰富多彩的人文中国。
英国记者布伦丹•奥尼尔感慨:“北京奥运会令世人难以忘怀。
”
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不止于此。
金秋时节,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在浩瀚的太空迈出中华民族第一步。
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从事载人航天探索的发展中国家。
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成功,更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实力的增强。
路透社评论说,神七“为中国经历了地震悲剧和奥运热情的一年添上了完美的一笔”,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秉持公道、维护和平,中国促世界更加和谐
2008年,中国融入世界程度加深,对世界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
世界在“全景”看中国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倾听中国的声音。
在全球事务中,“中国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力促全球共同发展。
2008年,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关系继续向着互利、互动、合作的健康方向前进;与拉美的友好合作规划了新蓝图,迈出了新步伐;对周边国家的“安邻、睦邻、富邻”政策硕果累累;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
联合国与非盟联合发表的年度报告指出,这一年,中国针对非洲国家免除了大量债务,增加了低息贷款,加强了技术援助。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米吉罗说,中国这些努力无疑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纵观这一年的全球大事,朝核问题取得突破无疑是其中之一。
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进展明显,朝美长期紧张关系趋缓,这一局面来之不易。
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更得益于中国政府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主,长期、耐心、细致的斡旋工作。
今年6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说,六方会谈虽有曲折,但达成了许多重要协议和共识,中方作为主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国务卿赖斯对中国在说服朝鲜启动核设施去功能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则使用了“核心”两字加以形容。
这一年,中国继续在伊朗核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付出努力,积极参与黎巴嫩、利比里亚、刚果(金)、海地、苏丹和科索沃等地的国际维和行动,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并开展人道救援活动予以高度评价。
他特别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派遣工兵分队和任命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等措施,为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作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
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心手相连。
中国抗震救灾获得整个国际社会的支持,而地球村其他“村民”遭遇灾害打击时中国也慷慨相助。
缅甸、古巴、牙买加、美国、菲律宾、越南等国遭受风灾,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发生地震后,中国都迅速作出反应,及时予以支援。
瑞典学者约翰•拉格奎斯特评论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成为一个越来越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今年8月撰文强调:“如果没有中国的充分参与,21世纪的任何事情都无法良好运行……我们需要中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
倡导对话、推动合作,中国和世界共迎挑战
2008年,世界风云变幻,挑战层出不穷:气候变化、粮食危机、能源问题、金融海啸……面对这些全球性重大难题,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层面更深。
中国立足长远,发出清晰有力的声音,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和世界各国共迎全球性挑战。
一年来,本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大力进行一系列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有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马和励说,中国制定了严格的节能减排计划,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年,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仅1月至8月,全球粮价涨幅便超过50%,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面对全球性粮食危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保粮食供应充足,同时向国际粮农机构和一些缺粮国家提供援助,利用技术优势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指出,在过去一年里,国际粮价暴涨,而中国粮价相对稳定,对世界粮食市场的恢复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呼声高涨。
从亚欧首脑会议到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再至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利马会议,中国的声音受到空前关注: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世界经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加大对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支持;谋求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迅速宣布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经济促进计划。
新加坡《联合早报》社论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些举措不同凡响,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是对世界经济的实质性贡献。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
说:“中国政府的决定无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政府的新举措可帮助全球经济降低下行风险,度过现在的艰难时期。
”
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可达到9.1%,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上升到22%;明年中国只要能维持8%的增长,就将对全球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回望2008,光荣和梦想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让世界耳目一新,与世界互利共赢;一个更加进步的中国,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