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t顶底复吹转炉水模研究_朱英雄
- 格式:pdf
- 大小:147.42 KB
- 文档页数:5
转炉水模实验开篇报告转炉水模实验开篇报告转炉水模实验报告【摘要】从前人的研究结果可知,混匀时间是衡量复吹转炉操作技术参数在综合影响下的熔池搅拌强度和溶质扩散速度的重要判断依据。
利用它可以评价复吹转炉化渣、供氧制度及吹炼的冶金特性,所以对混匀时间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研究针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中实际情况,在一定比例的有机玻璃模型中进行冷态模拟实验,测定不同底枪位置下的混匀时间,以此来研究冶金过程和优化生产。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掌握转炉炼钢和水模实验的基本原理。
(2)研究顶底复吹转炉底枪位置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
二、国内外对于转炉水模实验的研究现状(一)、国内对于转炉水模实验的研究现状1995年,朱英雄,于华财等对120t复吹转炉进行了水模实验研究,研究认为:单、双支底部供气元件最佳布置位置为距炉底中心0.4D处,并且0.4D处的单支底部供气元件布置方案优于0.4D处的双支底部供气元件布置方案。
2002年,倪红卫,喻淑仁等对90t复吹转炉的研究表明,有4个元件底吹时的复吹的流场与纯项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顶吹凹坑下面的区域流体螺旋向上运动,同时壁面处的搅拌也明显改善。
2005年,吴伟,吴志宏等对150t项底复吹转炉脱磷的研究认为,底枪最佳布置方式是4孔、对称布置在0.52D圆上,其次是5孔,非对称布置在0.66D圆上,如图2.7所示的B6和B11。
2008年,东北大学的钟良才等对三明钢厂90t复吹转炉底枪布置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底枪沿耳轴方向非对称布置的熔池混匀时间比底枪对称布置要缩短28%。
王楠,陈敏等对50t复吹转炉底透气砖布置的研究认为,随底部供气元件布置偏心率增加(不超过某一限度),熔池搅拌效果更好。
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4块底透气砖在2个不同圆周上局部非对称布置时,能够形成三维整体大循环搅拌,可有效缩短混匀时间。
曾兴富等对复吹转炉底枪布置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底枪采用合适支数,特别是采用非对称集中布置方式,更有利于加强熔池搅拌强度。
安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氧枪设计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转炉炉衬磨损、铁水温度控制、氧气吹吸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转炉冶炼稳定性和产能的关键因素。
为此,针对顶底复吹转炉氧枪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在转炉冶炼中,常采用顶吹和底吹的方式进行氧气吹入,但是这两种方法各有缺陷。
顶吹虽然吹氧速度快,但因为首次吹氧时气流不能有效地达到炉底,导致炉底热量不足、铁水温度低,从而降低了产量。
而底吹因为是从炉底吹入,能较为均匀地进行加热,但吹氧速度比较慢,且不能解决转炉炉衬磨损的问题。
因此,顶底复吹的方式能够综合两种吹氧方法的优点,提高转炉冶炼效率。
而氧枪的设计则是关键因素之一,氧枪要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性、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性,同时还要能够满足顶底复吹的需要,使得氧气能够更均匀地进入转炉,达到更好的冶炼效果。
因此,对于安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氧枪的设计及应用进行研究,可以为钢铁冶炼行业的生产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安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氧枪的设计及应用展开,具体内容包括:1. 对安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的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通过氧枪设计及创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2. 分析氧枪材料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
3. 设计适合安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氧气枪的结构,并进行性能测试。
4. 分析氧枪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果,结合冶炼数据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实验测试以及数据分析的方式开展。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 设计开发出适合安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氧气枪的新型结构,并进行性能测试,验证其优越性。
2. 增加对钢铁冶炼过程的认识,提高转炉冶炼效率,改善铁水质量。
3. 扩大顶底复吹转炉的应用范围,提高其在钢铁冶炼行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四、预期研究难点1. 如何选择适合安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的氧枪材料,避免磨损和腐蚀问题。
顶底侧吹转炉熔池搅拌混匀物理模拟钟良才;朱英雄;赖兆奕;陈伯瑜【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1)006【摘要】在实验室建立顶底侧吹转炉吹炼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顶底侧吹工艺参数对顶底侧吹转炉熔池搅拌混匀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吹气体流量对熔池混匀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侧吹气体流量,在低于临界侧吹气体流量范围,随侧吹气体流量增加,熔池的水平搅拌作用逐渐增强,熔池的混匀时间随之下降,侧吹气体达到一定的侧吹气量临界值后,熔池混匀时间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侧吹气量,熔池混匀时间不再有大的变化.应在保证足够的侧吹气体流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适当小断面的侧吹枪.合适的底吹供气强度有助于顶底侧吹转炉熔池搅拌混匀,顶枪枪位和顶吹气体流量的变化对顶底侧吹转炉熔池混匀影响不大.【总页数】5页(P843-847)【作者】钟良才;朱英雄;赖兆奕;陈伯瑜【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110004;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110004;福建三钢集团公司炼钢厂,福建,三明,365000;福建三钢集团公司炼钢厂,福建,三明,3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72【相关文献】1.100t顶底侧吹转炉熔池混匀行为 [J], 钟良才;周小宾;朱英雄;陈伯瑜;黄标彩;曾兴富2.侧吹气流的旋转对侧顶复吹AOD转炉熔池内流体混合特性的影响 [J], 段永彬;魏季和3.180t转炉底吹和顶-底复吹射流与熔池作用的水模型研究 [J], 包丽明;吕国成;刘坤4.侧枪枪位及支数对侧顶复吹AOD转炉熔池内传质特性的影响 [J], 左怀英;魏季和5.侧顶复吹条件下AOD转炉熔池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拟:模型对纯侧吹过程的应用及结果 [J], 魏季和;贺元;史国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