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债券价值影响因素
- 格式:docx
- 大小:8.85 KB
- 文档页数:1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债券投资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债券投资(一)债券的价值将在债券投资上未来收取的利息和收回的本金折为现值,即可得到债券的内在价值。
债券的内在价值也称为债券的理论价格,只有债券价值大于其购买价格时,该债券才值得投资。
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债券面值、期限、票面利率和所采用的贴现率等因素。
1.债券估价基本模型典型的债券类型,是有固定的票面利率、每期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券。
这种债券模式下,债券价值计量的基本模型是:式中,Vb表示债券的价值,I表示债券各期的利息,M表示债券的面值,R表示债券价值评估时所采用的贴现率即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般来说,经常采用市场利率作为评估债券价值时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从债券价值基本计量模型中可以看出,债券面值、期限、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是影响债券价值的四个基本因素。
2.债券期限对债券价值的敏感性由于票面利率的不同,当债券期限发生变化时,债券的价值也会随之波动。
结论:(1)引起债券价值随债券期限的变化而波动的原因,是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不一致。
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没有差异,债券期限的变化不会引起债券价值的变动。
也就是说,只有溢价债券或折价债券,才会产生不同期限下债券价值有所不同的现象。
(2)债券期限越短,债券票面利率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小。
不论是溢价债券还是折价债券,当债券期限较短时,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异,不会使债券的价值过于偏离债券的面值。
(3)债券期限越长,债券价值越偏离债券面值。
(4)随着债券期限延长,在票面利率偏离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债券的价值会越偏离债券的面值。
但这种偏离的变化幅度最终会趋于平稳。
或者说,超长期债券的期限差异,对债券价值的影响不大。
3.市场利率对债券价值的敏感性市场利率是决定债券价值的贴现率,市场利率的变化会造成系统性的利率风险。
结论:(1)市场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下降,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上升。
2018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考点: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知识点】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1.面值面值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2.票面利率票面利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3.折现率折现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小(反向)。
债券定价的基本原则是:折现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如果折现率高于票面利率,债券的价值就低于面值;如果折现率低于票面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
【知识点】折现率【教材例】有一5年期国债,面值1 000元,票面利率12%,单利计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
假设年折现率为10% ,其价值为: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PV=1600×(P/F,10%,5)或=1600/(1+10%)5=993.47(元)4.到期时间【知识点】到期时间对于平息债券,当折现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
如果付息期无限小则债券价值表现为一条直线。
(1)平息债券①付息期无限小(不考虑付息期间变化)溢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下降(直线下降)平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不变(水平直线)折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直线上升)即:最终都向面值靠近。
【扩展】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新发债券来说:溢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高;折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低;平价发行的债券,期限长短不影响价值。
(2)流通债券流通债券的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呈周期性波动。
(3)零息债券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向面值接近。
(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5.利息支付频率【知识点】利息支付频率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的现象,仅出现在折价出售的状态。
如果债券溢价出售,则情况正好相反。
结论: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下降;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上升;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不变。
第六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历年考情概况本章是考试的非重点章节,内容的关联性较强。
本章内容与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等内容均有联系。
考试形式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也有涉及。
考试分值预计5分左右。
近年考核内容统计表如下:本章知识体系【知识点】债券的类型(一)债券的概念★(二)债券的分类★【知识点】债券价值评估方法(一)债券价值的概念与决策原则★1.债券价值的概念债券价值是发行者按照合同规定从现在至到期日所支付款项的现值。
其中的折现率是当前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即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
2.决策原则如果债券价值大于市价,该债券可以投资。
(二)债券价值的评估★★★1.新发行债券价值的评估新发行债券价值是指在发行时点的债券价值。
(1)平息债券。
即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其价值计算公式为:V d=债券面值×计息期票面利率×(P/A,r d,n)+债券面值×(P/F,r d,n)式中:r d是计息期折现率,一般采用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n是计息期数。
【提示】当一年内多次支付利息时,给出的年利率是报价利率,报价利率÷一年内付息次数=计息期利率,票面利率与折现率均遵循该原则。
计息期数=一年内付息次数×到期前的年数【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于2015年4月1日购入当日发行的面额为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8%,并于5年后的3月31日到期。
同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0%。
要求:(1)如果发行公司每年4月1日付息一次,计算该债券在2015年4月1日的价值。
(2)如果发行公司每年4月1日和10月1日分两次支付利息,计算该债券在2015年4月1日的价值。
『正确答案』(1)V d=1000×8%×(P/A,10%,5)+1000×(P/F,10%,5)=924.28(元)(2)V d=1000×8%×1/2×(P/A,5%,10)+1000×(P/F,5%,10)=922.77(元)(2)纯贴现债券。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债券估值基本模型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为大家整理好了,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利率理论及运用考点,以帮助大家提前掌握。
考试就像走高速路,如果没能在对的匝道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来了,没有辛勤的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债券估值基本模型——按年付息、到期还本
PV=I×(P/A,i,n)+M×(P/F,i,n)
上述估值模型涉及到主要因素:
(1)票面利率: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2)折现率(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市场利率):同等风险程度下,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如果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0%,则只有在达到10%的情况下,投资者才会购买该债券。
票面利率与折现率都有报价(名义)与有效(实际)之分。
票面利率与折现率一致性原则:在计算债券价值时,除非特别指明,票面利率与折现率采用同样的计息规则,包括计息方式(单利或复利)、计息期和利息率性质(报价利率或实际利率)。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为大家整理好了,为了通过考试,就应该做的功利一点,根据分值来看书,公共课的连续性没有那么大,不一定要按照书的顺序学,就按照分值大小排布来学的,这样你学的很有成就感,学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可能就把三分之二的分拿到手了。
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是什么无风险利率是其他一切利率和资产价格的基础。
在现代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一般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无风险利率来实现其宏观调控目标。
下面由店铺为你分享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影响债券价值的主要因素——利率前文提到,债券的价格是由其现金流(票息和本金)和贴现率决定的。
票息和本金在债券发行之后就是固定的,因此债券价格的涨跌就来自于贴现率的变化。
本文继续探讨影响利率产品贴现率的主要因素。
所谓利率品种是指没有违约风险的债券品种,因此利率品种的贴现率又称为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利率是其他一切利率和资产价格的基础。
在现代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一般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无风险利率来实现其宏观调控目标。
金融危机之前,美联储的政策工具联邦基金利率是同业隔夜拆借利率。
美联储根据经济形势直接设定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确保实际利率在目标利率水平附近。
而中国人民银行则通过直接设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通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资金面,从而来影响无风险利率水平。
,那么央行根据什么因素来决定无风险利率水平呢?一般而言,央行的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胀。
美国学者泰勒提出,央行设定经济增长和通胀的目标水平以及中性利率水平,然后计算目前经济增长和通胀偏离目标幅度的加权平均值,这个数值加上中性利率水平就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也就是说,当经济增长或通胀低于目标水平时,央行将设置低于中性利率水平的基准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和避免通货紧缩;反之则央行将设置高于中性利率水平的基准利率,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更多金融业资讯,案例、法规、分析、创新、PE/VC、IPO、三板、并购重组、银行、债市、信托、项目融资、资产证劵化、风险管控、基金管理、行业知识等,学习、交流,尽在《中国资本联盟》平台微信公众账号:CACNORG。
让我们以诚携手共进,缔造中国金融未来。
由于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因此央行认为适宜的无风险利率水平也在不断变化,这样中长期的无风险利率就取决于市场对未来无风险利率水平的预期。
(三)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1.面值面值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2.票面利率票面利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3.折现率折现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小(反向)。
债券定价的基本原则是:折现率等于债券利率,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如果折现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低于面值;如果折现率低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
【提示】对比时折现利率和债券利率要一致,本年教材规定折现率均为年有效折现率,因此这里的债券利率指债券的年有效利率。
【教材例6-4】有一5年期国债,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2%,单利计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
假设年折现率(复利)为10%,其价值为:V d=1600×(P/F,10%,5)或=1600/(1+10%)5=993.48(元)。
【解析】设债券票面有效年利率为i(1+i)5=(1+5×12%)i=9.86%债券票面复利年有效利率<折现率10%,所以折价发行。
【教材例6-6】某两年期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票面利率8%,面值1000元。
假设年折现率是8.16%,请计算该债券的价值。
【答案】票面的年有效利率=(1+8%/2)2-1=8.16%所以是平价发行。
验证:半年期的折现率为(1+8.16)1/2-1=4%债券价值=40×(P/A,4%,4)+1000×(P/F,4%,4)=1000(元)。
4.到期时间对于平息债券(付息期无限小),当折现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
(1)平息债券①付息期无限小(不考虑付息期间变化)溢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下降;平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不变(水平直线);折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即:最终都向面值靠近。
【扩展】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新发债券来说:溢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高;折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低;平价发行的债券,期限长短不影响价值。
第01讲债券价值的评估方法本章高频考点讲解安排:1.债券价值的评估方法2.债券估值的影响因素3.债券的期望报酬率4.普通股价值的评估方法5.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高频考点:债券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命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债券价值:发行者按照合同规定从现在(评估基准日)至债券到期日所支付的款项的现值,折现率取决于当前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
【提示】若债券为一次还本付息,则未来现金流量为自债券发行日至债券到期日的全部利息与面值之和。
若债券为平息债券,则未来现金流量为自评估时点至债券到期日的利息与面值。
另外,特别注意:是要评估包含当期利息的债券价值还是不包含当期利息的债券价值。
一般来讲,没有特殊说明,债券价值是指不包含当期利息的债券价值。
1.平息债券【提示】凡是利率都可以分为报价利率和有效年利率。
票面利率:报价票面利率、计息期票面利率、有效年票面利率折现率:报价折现率、折现周期折现率、有效年折现率(1)每年付息一次(基本模型):票面利率与折现率均为每年复利一次的有效年利率,折现期(持有期限)为到期前的年数V d=I×(P/A,i,n)+M×(P/F,i,n)其中:I指年票面利息,i指年折现率【例题·单项选择题】假定市场某债券2019年1月1日发行,期限5年,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8%,每年1月1日支付上年度利息,假设年报价折现率为10%,则预计2020年末该债券的价值为()元。
A.950.25B.1000C.1030.25D.1021.3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每年利息=1000×8%=80(元),2020年末债券价值=80+80×(P/A,10%,3)+1000×(P/F,10%,3)=1030.25(元)(2)每年付息多次一年多次复利计息的货币时间价值运算中,折现率的选择必须使用“计息期折现率”或者使用与之等效的“有效年折现率”进行折算,不能使用报价折现率进行折现。
本章主要是应用折现原理对公司债券、普通股和优先股进行价值评估。
是对前面章节基础原理的运用,难度不大。
主要的考点有价值评估方法、价值的影响因素、报酬率(收益率)的计算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分值不多,属于非重点章节。
『知识框架』第一节债券价值评估①『知识点1』债券的类型一、债券的概念债券是发行者为筹集资金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票面金额指设定的票面金额,它代表发行人借入并且承诺于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偿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
票面利率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
债券到期日偿还本金的日期。
二、债券的分类分类标准分类按债券是否记名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按债券能否转换为股票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按债券是否能提前赎回可提前赎回债券和不可提前赎回债券按有无财产抵押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按能否上市上市债券和非上市债券按偿还方式到期一次债券和分期债券按债券的发行人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国际债券【经典例题1·多选题】关于债券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上市债券信用度高,变现速度快,容易吸引投资者B.按债券的发行人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和非政府债券C.若公司债券能转换为本公司股票,称为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比不可转换债券利率低D.没有特定财产作为抵押,凭信用发行的债券为信用债券『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债券按照发行人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国际债券。
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②『知识点2』债券价值的评估一、债券的估值模型债券的价值是发行者按照合同规定从现在至到期日所支付的款项的现值。
折现率取决于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
基本模型其他模型平息债券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纯贴现债券未来某一确定日期按面值支付流通债券已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例6-1】ABC公司拟于20×1年2月1日发行面额为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8%,每年2月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5年后的1月31日到期。
第六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历年考情概况本章是考试的非重点章节,内容的关联性较强。
本章内容与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等内容均有联系。
考试形式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也有涉及。
考试分值预计5分左右。
近年考核内容统计表如下:年度考核内容2012 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债券估值影响因素2013 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债券到期收益率2014 债券估值影响因素、普通股价值评估2015 优先股特殊性2016 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结合货币时间价值)2017 普通股价值评估2018 普通股价值评估、债券估值影响因素、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本章知识体系【知识点】债券的类型(一)债券的概念★项目阐释债券筹资者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债券面值即债券的票面金额,发行人借入并承诺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偿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债券票面利率即债券发行人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
由于计息方式不同,票面利率可能不等于有效年利率【提示】有效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一年期的利率债券到期日预计偿还债券本金的时间(二)债券的分类★【知识点】债券价值评估方法(一)债券价值的概念与决策原则★1.债券价值的概念债券价值是发行者按照合同规定从现在至到期日所支付款项的现值。
其中的折现率是当前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即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
2.决策原则如果债券价值大于市价,该债券可以投资。
(二)债券价值的评估★★★1.新发行债券价值的评估新发行债券价值是指在发行时点的债券价值。
(1)平息债券。
即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其价值计算公式为:V d=债券面值×计息期票面利率×(P/A,r d,n)+债券面值×(P/F,r d,n)式中:r d是计息期折现率,一般采用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n是计息期数。
【提示】当一年内多次支付利息时,给出的年利率是报价利率,报价利率÷一年内付息次数=计息期利率,票面利率与折现率均遵循该原则。
二、债券的价值〔二〕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1.面值面值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2.票面利率票面利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大〔同向〕。
3.折现率折现率越大,债券价值越小〔反向〕。
债券定价的根本原那么是:折现率等于债券利率时,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如果折现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低于面值;如果折现率低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
4.到期时间对于平息债券,当折现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
如果付息期无限小那么债券价值表现为一条直线。
〔1〕平息债券①付息期无限小〔不考虑付息期间变化〕溢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下降。
平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不变。
折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即:最终都向面值靠近。
【扩展】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新发债券来说:溢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高;折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低;平价发行的债券,期限长短不影响价值。
②流通债券〔考虑付息间变化〕流通债券的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呈周期性变动。
〔2〕零息债券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向面值接近。
〔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5.利息支付频率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的现象,仅出现在折价出售的状态。
如果债券溢价出售,那么情况正好相反。
结论: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下降;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上升;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不变。
【例题1•多项选择题】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以下事项中,会导致折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下降的有( )。
(2021年)A.提高付息频率B.延长到期时间C.提高票面利率D.等风险债券的市场利率上升【答案】ABD【解析】折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价值下降;折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价值越低;票面利率与债券价值正相关,提高票面利率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上升;等风险债券的市场利率〔即折现率〕与债券价值负相关,等风险债券的市场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价值下降。
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其中M是债券的面值,r为债券的票面利率,N为债券的期限,n为待偿期,R为买方的获利预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数。
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
1.待偿期。
债券的待偿期愈短,债券的价格就愈接近其终值(兑换价格)M(1+rN),所以债券的待偿期愈长,其价格就愈低。
另外,待偿期愈长,发债企业所要遭受的各种风险就可能愈大,所以债券的价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
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3.投资者的获利预期。
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投资收益率R)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若市场利率高调,则投资者的获利预期R也高涨,债券的价格就下跌;若市场的利率调低,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
这一点表现在债券发行时最为明显。
一般是债券印制完毕离发行有一段间隔,若此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动,即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就会与市场的实际利息率出现差距,此时要重新调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为了使债券的利率和市场的现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了。
4.企业的资信程度。
发债者资信程度高的,其债券的风险就小,因而其价格就高;而资信程度低的,其债券价格就低。
所以在债券市场上,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债券,国债的价格一般要高于金融债券,而金融债券的价格一般又要高于企业债券。
5.供求关系。
债券的市场价格还决定于资金和债券供给间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时,企业一般要增加设备投资,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资金而抛出债券,另一方面它会从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公司债,这样就会使市场的资金趋紧而债券的供给量增大,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
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生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则会因贷款减少而出现资金剩余,从而增加对债券的投入,引起债券价格的上涨。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五章讲义1债券与股票估价本章为次重点章,主要介绍债券及股票的估价模型及其收益率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本章介绍的股票估价模型也是“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基本框架。
本章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平均分值在2分左右。
主要考点1.债券价值及其收益率的计算2.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第一节债券估价一、债券的概念和类别(一)债券的概念二、债券的价值(一)债券价值的含义价值(经济价值):发行者按照合同规定从现在至债券到期日所支付的款项的现值。
1.“现在”是指评估基准日,未必是发行日。
2.计算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必要收益率),取决于当前的利率和现金流量的风险水平。
3.经济意义:投资者为获得不低于折现率(必要收益率)的收益,所能接受的债券的最高投资额(买价)。
(二)债券的估价模型1.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按年付息、到期还本1)计算公式PV=I×(P/A,i,n)+M×(P/F,i,n)2)注意问题:投资期限(n)——现在(评估基准日)~到期日的时间间隔①新发行债券:“现在”指发行日。
②流通债券:“现在”指取得日。
【例题1·计算分析题】A公司2008年12月31日发行面值为1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10%、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券。
某投资者准备于2011年1月1日购入该债券。
假设当时的同等风险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为6%,计算该投资者所能接受的债券价格。
[答疑编号5766050101]『正确答案』投资期限为:评估基准日(2011.1.1)~到期日(2013.12.31),共3年。
该债券价值为:PV=100×(P/A,6%,3)+1000×(P/F,6%,3)= 1106.90(元)。
《财管》易错易混点一、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由于在分析时,要逐次进行各因素的有序替代,因此又称为连环替代法。
【示例】设分析对象C B A M ⨯⨯=,M 的比较值和基准值如下:比较值:1111C B A M ⨯⨯=基准值:0000C B A M ⨯⨯=差异值:01-M M M =∆分析过程如下:基准值:0000C B A M ⨯⨯=第①次替代(替代A 因素):001C B A ⨯⨯第②次替代(替代B 因素):011C B A ⨯⨯第③次替代(替代C 因素):0111M C B A =⨯⨯(比较值)A 因素变动对M 的影响=替代①-基准值0M ()0001000001C B A A C B A C B A ⨯⨯-=⨯⨯-⨯⨯=B 因素变动对M 的影响=替代②-替代①()0011001011C B B A C B A C B A ⨯-⨯=⨯⨯-⨯⨯=C 因素变动对M 的影响=替代③(比较值1M )-替代②()0111011111C C B A C B A C B A -⨯⨯=⨯⨯-⨯⨯=各因素变动影响值合计=比较值1M -基准值0M =M∆二、可持续增长率VS 实际销售增长率1.“本年”销售增长率与“本年”可持续增长率(1)本年满足3项假设条件(总资产周转率不变、资本结构不变、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则:本年销售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原理如下;或回购股票不增发新股资本结构不变资产周转率不变可持续增长率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资产销售增长率===(2)若其他条件不变,本年总资产周转率提高或权益乘数提高或增发新股,则:本年销售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
原理如下:①若其他条件不变,本年总资产周转率提高,则:或回购股票不增发新股资本结构不变资产周转率提高可持续增长率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销售增长率>资产==②若其他条件不变,本年权益乘数提高,则:或回购股票不增发新股权益乘数提高资产周转率不变可持续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股东权益资产销售增长率==③若其他条件不变,本年增发新股,则:增发新股资本结构不变资产周转率不变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资产销售增长率==三、报价利率VS 计息期利率VS 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利息报价时提供的年利率,亦称名义利率;由于报价利率的实际计息周期未必是1年,因此报价利率必须同时提供每年的复利次数(或计息期的天数)计息期利率在实际计息周期内,每1元本金每期支付的利息(即实际计息周期内,每期复利一次的利率),可以是年利率、半年利率、季度利率、月利率、日利率有效年利率按照给定的计息期利率和每年复利次数计算利息时,能够产生相同结果的每年复利一次(计息期为一年)的年利率,亦称等价年利率有效年利率=(1+计息期利率)^计息次数-1计息期利率=报价利率/计息次数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于描述单一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或必要报酬率与系统风险(用β衡量)之间的关系,即:必要报酬率(R)=无风险报酬率+系统风险补偿率=R f+β×(R m-R f)1.无风险报酬率R f:通常以国库券的报酬率(到期收益率)来表示。
第33讲:债券价值评估(二)影响因素上一讲我们掌握了债券价值的定量计算,这一讲来研究定性分析,看看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有哪些。
有些因素很好理解,从价值评估的公式就看得出来:PV=∑P×ir tnt=1+Pr n•面值越大,价值越高(P在分子上)•票面利率越高,价值越高(i在分子上)•折现率越高,价值越低(r在分母上)有些因素比较复杂,比如:到期时间和付息频率,我们一个个讨论。
1、到期时间借用上一讲的开篇栗子,5年期的债券,PV=80×(P/A, 10%, 5)+1,000×(P/F, 10%, 5) = 924.28如果改成4年期、3年期、2年期、1年期、已到期,分别算算价值PV4 = 80×(P/A, 10%, 4)+1,000×(P/F, 10%, 4) = 936.60PV3 = 80×(P/A, 10%, 3)+1,000×(P/F, 10%, 3) = 950.26PV2 = 80×(P/A, 10%, 2)+1,000×(P/F, 10%, 2) = 965.29PV1 = 80×(P/A, 10%, 1)+1,000×(P/F, 10%, 1) = 981.82PV0 = 80×(P/A, 10%, 0)+1,000×(P/F, 10%, 0) = 1,000很明显,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债券价值在慢慢逼近面值。
可以想最极端的情况,已经到期,价值肯定就等于面值,因为下一秒钟就收到1,000的本金了;在此之前,当然要向1,000靠拢了。
如果是溢价发行,情况又将如何呢?不妨老老实实地算算,把折现率改成6%。
PV5 = 80×(P/A, 6%, 5)+1,000×(P/F, 6%, 5) = 1,084.25PV4 = 80×(P/A, 6%, 4)+1,000×(P/F, 6%, 4) = 1,069.30PV3 = 80×(P/A, 6%, 3)+1,000×(P/F, 6%, 3) = 1,053.46PV2 = 80×(P/A, 6%, 2)+1,000×(P/F, 6%, 2) = 1,036.67PV1 = 80×(P/A, 6%, 1)+1,000×(P/F, 6%, 1) = 1,018.87PV0 = 80×(P/A, 6%, 0)+1,000×(P/F, 6%, 0) = 1,000又是完美的慢慢逼近!平价发行呢?其实不用算,每个付息日的价值肯定都等于面值。
《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债券价值影响因素
1、折现率
债券价值与折现率反向变动
2、到期时间
A、理想状态:付息期无限小的债券
溢价发行-价值逐渐减少至面值
折价发行-价值逐渐增加至面值
B、每隔一段时间支付一次利息
债券的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呈周期性波动
折价发行—波动上升
溢价发行—波动下降
平价发行—总趋势不变,但每个付息周期,越接近付息日,价值越高
如果折现率在债券发行后发生变动,债券价值也因此变动。
但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折现率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
3、利息支付频率
溢价购入:付息频率越快,价值越高
折价购入:付息频率越快,价值越低
面值购入:付息频率的变化,不影响债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