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肉制品加工的工艺参数及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6
低温肉制品及其加工工艺低温肉制品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加工制成的肉类食品,其具有保鲜效果好、风味独特、口感鲜嫩等特点。
本文将从低温肉制品的定义、加工工艺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低温肉制品的定义低温肉制品是指在肉类加工过程中,将肉类制品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加工和贮存。
一般来说,低温肉制品的制作温度在0℃到10℃之间。
低温肉制品可以分为冷冻肉制品和冷藏肉制品两类。
冷冻肉制品是指将肉类制品冷冻后进行加工和贮存,通常温度低于-18℃;冷藏肉制品是指将肉类制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制作和贮存,通常温度在0℃到5℃之间。
二、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1. 原料选择:选择新鲜、优质的肉类作为原料,包括猪肉、牛肉、鸡肉等。
2. 预处理:将原料肉进行去皮、去骨、去筋膜等处理,确保肉质纯净。
3. 调味腌制:将预处理好的肉块加入适量的调味料进行腌制,增加肉制品的口感和风味。
4. 切割整形:将腌制好的肉块进行切割和整形,使其形状均匀美观。
5. 低温处理:将切割好的肉块进行低温处理,可以选择冷冻或冷藏的方式,使其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6. 熟化熟制:将低温处理好的肉块进行熟化和熟制,使其口感更加鲜嫩。
7. 包装贮存:将熟制好的低温肉制品进行包装,保持其新鲜度和卫生安全,并贮存在适宜的环境中。
三、低温肉制品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增加,低温肉制品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肉类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低温肉制品具有较长的保鲜期、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风味,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此外,低温肉制品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低温肉制品已经成为肉类加工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加工技术的提升,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也越来越先进和完善。
未来,低温肉制品有望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并成为肉类食品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
总结而言,低温肉制品作为一种具有保鲜效果好、口感鲜嫩的肉类食品,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第一节解冻分割一.解冻:食品解冻的目的是使食品温度回升到必要的范围,并保证最完善地回复其原有的性质,肉的解冻也就是冻肉中的冰晶融化再吸收热的过程。
解冻过程中,由于食品温度的回升使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同时汁液的渗出又创造了微生物活动的有利环境,因此解冻的操作必须谨慎仔细,解冻后应立即加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一).解冻方法:1.空气解冻法:环境温度:12~15℃,相对湿度:80~90%,风的流速:1~1.5m/s约需要15~25小时,解冻间内还装有紫外灯,采用这种方法会引起较多的肉汁损失。
2.低温微风解冻装置进行解冻:是将1m/s左右的低风速加湿空气送入0~5℃的冷藏库,使冻结肉在14~24h中尽可能均匀地解冻。
可以使冻结肉表面和中心温度长时间保持在-1~5℃,内外部的温度差极小,18h—19h可达到半解冻状态,这也是加工中适宜的温度。
用其它解冻方法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冻,但冻结肉的内外温度差大,质量变化不好控制。
使用这种解冻方法,可以控制解冻时间,解冻后,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较长时间保持肉的质量。
另外,解冻后肉质的硬度较均衡,在加工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费用加大了,但出品率提高了同时可提高制成品的质量,因此它比其它解冻方法还是优越的。
3.流水浸泡解冻法:将冻肉放入专用的解冻池中,自来水由池底注入,再由池面溢出。
解冻时,水温不能超过30℃,这种方法所需设备简单,解冻快,成本低,但肉中可溶性营养素有所流失,风味成分减少,且易被细菌污染,肉的色泽和质量均有一定下降。
4.其他:另外目前较先进的还有微波解冻法和加压解冻法等。
(二).注意事项◆解冻后的原料中心肉温度为0℃◆码放的肉不能过多◆要注意用具的卫生,每日使用完毕要彻底洗刷消毒.◆环境温度不能过高◆解冻完的肉要立即加工,不得来回重复冻结与解冻◆防止交叉污染二.分割(一)工具2.磨刀的基本要求磨刀要用磨刀机或专用磨刀石。
磨刀石有粗磨刀石、细磨刀石和油石三种。
低温肉制品加工的工艺参数及理论低温肉制品加工是指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肉制品加工过程,旨在保持肉制品的新鲜度、质感和营养成分。
低温肉制品加工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冷却速率、冷却时间以及搅拌强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工艺参数及其理论依据。
1.温度:低温肉制品加工的温度通常在0-4摄氏度范围内。
降低温度有助于延缓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从而延长肉制品的保鲜期。
此外,低温还能够改善肉制品的质感,使其更加鲜嫩。
2.冷却速率:冷却速率是指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高温快速降至低温的速度。
快速冷却能够使肉制品中的水分快速凝固,防止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从而保持肉制品的湿润度。
冷却速率一般在0.5-1摄氏度/分钟之间。
3.冷却时间:冷却时间是指肉制品在低温下保持冷却状态的时间。
冷却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肉制品的保鲜期和质感。
通常情况下,低温肉制品加工的冷却时间为2-6小时,以保证肉制品内部温度充分降低。
4.搅拌强度:搅拌强度是指加工过程中对肉制品进行机械搅拌的程度。
适量的搅拌能够使肉制品中的水分均匀分布,使其更加鲜嫩。
搅拌强度一般根据肉制品的种类和要求来确定,通常在中低速搅拌为主。
以上工艺参数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膜理论:低温降解细胞膜和酶的活性,从而延缓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减少肉制品的腐败。
2.水分固定理论:低温条件下,快速冷却能够使肉制品中的水分快速凝固,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保持肉制品的湿润度。
3.蛋白质结构理论:低温能够改变肉制品中蛋白质的构象和空间结构,使其更加紧凑和稳定,从而提高肉制品的质感和口感。
4.酶抑制理论:低温能够降低酶的活性,减缓酶催化反应的速率,防止肉制品的变质和腐败。
综上所述,低温肉制品加工的工艺参数及理论指导为:适宜的温度、快速的冷却速率、适当的冷却时间和适量的搅拌强度,能够延缓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改善肉制品的质感和保鲜性。
第五章肉及肉制品的冷加工工艺第一节肉的组成及其特性肉的组成和肉类的成熟第二节肉类的冷却一、冷却的目的牲畜在刚屠宰完毕时,其自体的热量还没有散去,肉体温度一般在+37℃上下。
同时,由于肉的“后熟”作用,在肝糖分解时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使内体温度处于上升的趋势。
肉体的高温和潮湿表面,最适宜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对于肉的保藏是极为不利的。
肉类冷却的目的,在于迅速排除肉体内部的含热量,降低肉体深层的温度并在肉的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膜(亦称干壳)。
肉体表面助干燥膜可以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肉的保藏时间,并且能够减缓肉体内部水分的蒸发。
此外,冷却也是冻结的准备过程(预冷)。
对于整胨体或半胨体的冻结,由于肉层厚度较厚,若用一次冻结(即不经过冷却,直接冻结),则常是表面迅速冻结,而使肉层的热量不易散发,从而使肉的深层产生“变黑”等不良现象,影响成品质量。
但目前在国内一些肉类加上企业中,也有采用不经过冷却进行一次冻结的方法。
二、冷却条件及方法在肉类冷却中所用的介质,显然盐水、水等都能应用,但目前只采用空气,即在冷却室内装有各种类型的氨液蒸发管,借空气为媒介,将肉体的热量散发到空气,再传至蒸发管。
(一)冷却条件的选择1空气温度的选择:刚屠宰后的肉体,表面潮湿,温度适宜,对于微生物的繁殖和肉体内酶类的活动都极为有利。
为制止微生物繁殖和延缓酶的活动,务必以最快的速度使其体温下降。
从40℃起,平均每降低温度l 0℃,微生物和酶的活动能力即可减弱1/3—1/2,因此降低肉体温度是提高保藏肉类质量和延长保藏期最为有效的办法。
肉类在冷却过程中,虽然其冰点为-1℃左右,但它却能冷到-6℃—-10℃,使肉体短时间内处于冰点及过冷温度之间的条件下,不致发生冻结。
因此冷却间在未进料前,应先降在-4℃左右,这样等进料结束后,可以使库内温度维持在0℃左右,而不会过高。
随后的整个冷却过程中,维持在-1℃—0℃间,如温度过低有引起冻结的可能,温度高则会延缓冷却速度。
低温类熟肉制品实施1. 引言低温类熟肉制品是一种流行的食品,其制作过程中需要一系列控制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性和质量。
本文档旨在介绍低温类熟肉制品的实施方法,包括原料选择、加工流程、工艺控制等方面。
2. 原料选择在选择低温类熟肉制品的原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鲜度:选择新鲜的肉类原料,避免使用变质或有异味的肉类。
•脂肪含量:根据产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脂肪含量。
•硬度:根据产品需求,选择适当的原料硬度。
•蛋白质含量:选择具有合适蛋白质含量的原料。
3. 加工流程3.1 预处理•清洗:将原料进行充分的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去皮:根据产品需求,将原料进行去皮处理。
•切割:将原料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大小。
3.2 腌制•配料:准备腌制所需的配料,包括盐、糖、香料等。
•涂抹:将配料均匀地涂抹在腌制的原料上。
•封装:将涂抹了配料的原料进行密封包装,保证腌制的均匀性和卫生性。
•静置:将密封包装的原料进行静置,使其充分吸收调料。
3.3 熟化•低温处理:将腌制好的原料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熟化处理。
•时间控制: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工艺,控制低温熟化的时间。
•温湿度控制:保持低温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以促进食材的熟化。
4. 工艺控制为了确保低温类熟肉制品的安全性和质量,需要进行工艺控制。
•温度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温度,以确保食材得到适当的加热和冷却处理。
•时间控制: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工艺,控制加工时间,以确保食材得到适当的熟化和冷却时间。
•湿度控制:在低温熟化和冷却过程中,要控制适当的湿度,以保持食材的水分和口感。
•卫生控制:加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包括操作员的个人卫生、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等。
5.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低温类熟肉制品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检验抽样:对加工过程中的原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质量和安全性。
•物理指标:通过测量食材的PH值、含水量、硬度等物理指标,判断其质量。
西式低温肉制品加工要点西式低温肉制品加工要点B4 根据季节、水温,灵活掌握解冻时间;B5 解冻至中心温度为-2℃—0℃即可(即肉块中心为似冻非冻状态);解冻池内不要一次码肉太多﹑过挤或露出水面。
2、原料肉的修整 剔除筋腱﹑碎骨﹑淤血﹑伤斑﹑淋巴结﹑污物及外来杂质,修去过多脂肪;根据产品的不同及后面工艺的需要将肉块修割成规定大小和形状;去骨一定要干净,以免对后面加工设备损伤;修整时还要注意安全;维护好刀具,防止污染(落地肉)。
3、盐水配制(1) 关于配料的问题 A 严格按照配料表(配方)配料,做到准确,无漏加﹑重加。
B 了解各添加剂基本性能,有相互作用的不要放在一起,而且要便于后面按顺序添加。
C 添加量比较小﹑对产品影响比较大的要单独盛放,而且它们的添加一般都是先溶解后再添加。
(2) 添加顺序 磷酸盐 食盐(亚硝) 卡拉胶﹑糖﹑味精、其它(3) 盐水温度控制在5℃以下,溶解要充分,必要时过滤。
A 亚硝和发色剂作用;B 卡拉胶溶胀;C 聚磷酸盐水解。
(4) 注射液要随用随配,不能长时间放置。
水解冻的优点:设备简单,解冻快,成本低; 缺点:肉中可溶性物质有所流失,而且容易被细菌污染,肉的色泽和质量有一定影响。
4、盐水注射(快速湿腌的一种)分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注射法我们常用后者。
事实上盐水注射、嫩化、滚揉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加速腌制,缩短腌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每道工序还有各自的特点和意义。
(1) 盐水注射的目的:加快腌制速度;使腌制更均匀;提高产品出品率。
(2) 注射率:D 保水性提高:经过腌制,肌肉中处于非溶解状态或凝胶状态的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盐水作用下转变成溶解状态或溶胶状态。
实验证明在食盐浓度≤5.8%时,随盐浓度增大,肉保水性提高,当食盐浓度>5.8%时,随盐浓度增大,肉的保水性会降低。
(6) 腌制成熟的标志(检验办法):用刀切开肉块,若整个切面色泽一致,呈玫瑰红色,指压弹性均相等,说明已腌好;若中心仍呈青褐色,俗成“黑心”,说明没有腌好(7) 腌制注意事项:A 掌握好腌制时间和腌制温度,腌制时间和盐水浓度密切相关;B 腌制期间注意肉质的变化。
【参考】低温肉制品及其加工工艺【有理论,有配方】一、概述低温肉制品是相对于121℃进行高温加热杀菌的肉制品而言的,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进行巴氏杀菌,在低温车间制造并低温条件下贮存的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采用低温处理,即将肉制品中心温度达到68-72℃保持30分钟。
理论上讲,这样的杀菌温度致病微生物可被完全杀灭,保证了产品食用的安全、可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肉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天然成分,营养素破坏少,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嫩滑的特点,因此是科学合理的加工方式。
在我国,生产厂家通常为了增加低温肉制品的安全性,往往人为的提高杀菌温度(一般中心温度75-80℃),生产出来的产品严格地说应属于中温肉制品。
我们笼统地将它们都称为低温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相比有明显优势,它仅使蛋白质适度变形,从而获得较高的消化率,且肉质鲜嫩可口;低温杀菌营养成分损失少,为人体提供了较高的营养成分;低温处理的加工过程使得肉类原料可以与多种调料、辅料和其他种类食品配合,从而产生多种受人欢迎的风味;品种非常丰富,适应各种饮食习惯人群的需求。
但是,低温肉制品的加工特点决定了它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由于杀菌温度低。
虽然可以杀灭所有致病,但是不能杀灭形成孢子的细菌,因此对原料肉的质量要求高,只有品质好、无污染的原料肉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低温肉制品,并且应加强防止在生产加工中各环节的污染;二是由于低温杀菌不完全,要求销售过程中采用冷藏保藏,因此相应增大了成本。
二、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一)低温火腿1、生产工艺选料→腌制→嫩化→滚揉→充填(灌肠)→熏蒸→冷却、包装2、操作要点1)原料肉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料肉是生产优质火腿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选用猪的后腿肉,色泽要鲜亮,尽可能剔除肥肉、筋、嫩骨和软组织部分。
要尽量少破坏肉的组织结构,力求保持肉的原结构块形,这样注入的盐水才可以较多地保留在肌肉内,使肉保持膨胀状态,对肌肉产生压力,加速辅料的渗透扩散,以利于加速肉的成俗。
低温肉制品生产技术及现场质量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肉制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其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的食品行业中,低温肉制品生产技术和现场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低温肉制品生产技术和现场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低温肉制品生产技术1. 低温肉制品的定义低温肉制品是指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加工和储存的肉制品,如冷冻肉制品、冷藏肉制品等。
低温条件下的加工和储存可以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2. 低温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低温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料处理、调味腌制、成型包装和冷冻冷藏等环节。
在原料处理环节,需要对肉类原料进行分割、去骨、去皮等处理,确保原料的新鲜和卫生。
在调味腌制环节,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味和腌制处理,使肉制品具有特定的口感和风味。
在成型包装环节,需要将处理好的肉制品进行成型和包装,确保产品的外观和卫生。
在冷冻冷藏环节,需要将包装好的肉制品进行冷冻或冷藏处理,降低产品的温度,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3. 低温肉制品的质量控制低温肉制品的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原料采购环节,需要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肉类原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生产加工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在成品包装环节,需要对包装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选择,确保产品的包装质量。
在冷冻冷藏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冷冻冷藏温度和时间,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二、现场质量管理1. 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现场质量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现场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低温肉制品生产中,现场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因为低温条件下的生产和储存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 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过程监控、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
在生产过程监控方面,需要对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低温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低温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①原料解冻:
- 将冷冻的肉原料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解冻,使其恢复到适宜加工的状态。
②原料修整:
- 去除肉品表面的杂质、脂肪、筋膜和骨骼,保证原料的清洁和一致。
③腌制:
- 根据产品种类,将修整后的肉品进行腌制,加入盐、调味料和其他添加剂,提升风味和保存性。
④绞肉/斩拌:
- 对于需要制成肉糜的产品,使用绞肉机或斩拌机将肉切成细小颗粒或肉泥。
⑤搅拌混合:
- 将腌制好的肉料与其他配料充分混合,确保味道均匀分布。
⑥灌装/成型:
- 将混合好的肉料灌入肠衣或模具中,形成特定的形状,如香肠、火腿等。
⑦烟熏(可选):
- 对于需要烟熏风味的产品,将其放入烟熏炉中进行烟熏处理。
⑧蒸煮/加热处理:
- 将成型的肉制品进行蒸煮或加热处理,使中心温度达到巴氏杀菌所需的温度,通常为68°C至72°C,持续一定时间。
⑨冷却:
- 加热处理后,迅速冷却肉制品至安全存储温度,以减少细菌生长的风险。
⑩无菌包装:
- 使用无菌包装技术对冷却后的肉制品进行包装,防止外界污染。
⑪二次灭菌(可选):
- 根据产品特性和保质期要求,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如高温短时杀菌。
⑫包装入库:
- 完成包装后,将肉制品送入冷库或恒温库房,进行储存,直至分销或
销售。
低温肉制品的加工过程旨在保持肉品的营养和风味,同时确保食品安全,整个流程需严格遵循卫生和质量控制标准。
【好文】西式低温肉制品加工要点分别以滚揉搅拌类和斩拌类产品两条生产线为例,分析每道工序的目的、操作要领、常出现问题、注意事项及各工序所用设备。
这两条工艺生产线基本包括了常规西式低温肉制品各生产工序,但并非所有产品都需要下面所有工序。
各厂家可根据具体产品和自身实际情况选用。
在分述过程中,两条生产线结合在一起来阐述。
一、加工工艺1、滚揉搅拌类2、斩拌类产品二、工艺要点1、原料肉的解冻1)解冻的原则①尽可能恢复新鲜肉的状态。
②尽可能减少汁液流失。
③尽可能减少污染。
④适合于工厂化生产(时间短、解冻量大)。
2)解冻方法空气解冻(也叫自然解冻),水解冻,真空解冻和微波解冻。
因后两种方法目前不适合工厂化生产,我们重点介绍前两种解冻方法,特别是水解冻。
①自然解冻将肉悬挂在肉架上,在解冻时间内通过自然空气来提高肉温,达到解冻的目的。
此法优点是肉汁流失少,有利于保持肉的质量;缺点是解冻时间长、占地多、色泽差、受气候影响大。
②水解冻水解冻法是我们常用的解冻方法。
因为水比空气传热性好,所以解冻时间短。
水解冻法分为静水解冻和动水解冻;动水解冻又分为流水解冻和淋浴解冻。
水解冻标准和要求:①水质要符合卫生标准;②解冻池要定期消毒、清刷;③有塑料膜包装的原料肉不要去掉内包装;④根据季节、水温,灵活掌握解冻时间;⑤解冻至中心温度为-2℃-0℃ 即可(即肉块中心为似冻非冻状态);解冻池内不要一次码肉太多、过挤或露出水面。
水解冻的优点:设备简单,解冻快,成本低。
水解冻的缺点:肉中可溶性物质有所流失,而且容易被细菌污染,肉的色泽和质量有一定影响。
2、原料肉的修整剔除筋腱、碎骨、淤血、伤斑、淋巴结、污物及外来杂质,修去过多脂肪;根据产品的不同及后面工艺的需要将肉块修割成规定大小和形状;去骨一定要干净,以免对后面加工设备造成损伤;修整时还要注意安全;维护好刀具,防止污染(落地肉)。
3、盐水配制1)关于配料的问题严格按照配料表(配方)配料,做到准确,无漏加、重加。
低温肉制品生产加工工艺操作要领1、肉制品分类1)按原料分:畜肉制品、禽肉制品、鱼类制品、野味制品。
2)按加工工艺分: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熏烧烤制品、干制品、油炸类、香肠制品、火腿制品、罐藏肉制品。
3)按产生的流源分:中式肉制品、西式肉制品。
4)按加工程度分:未加热肉制品、加热肉制品。
2、肉制品加工的意义1)杀灭污染于原料肉的各种微生物,以保证食品卫生,提高食用安全性。
2)破坏或抑制酶类的活性,以延长制品的储存期。
3)改善风味,改进组织构造,以提高制品的色、香、昧。
4)增加养分成分,弥补原料肉某些缺陷,以提高制品养分价值。
5)使大多数肉类食品成为可直接食用的便利食品,以促进消毒,增加生产量。
3、解冻解冻目的:使冰冻原料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组织形态。
解冻四要素:温度、湿度、时间、质量。
工厂应依据自身的解冻库大小、实际生产量、现有设备、产品本钱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后打算使用何种方法进展解冻。
1)常用解冻方式①自然解冻,亦称空气解冻,环境温度12~15℃,相对湿度80%~90%,风的流速:1~1.5m /s。
空气解冻血水损失大,猪肉一般在3%,牛肉一般在5%,鸡肉达8%。
②流水解冻,水温不能超过30℃。
流水解冻重量损失小,但养分物质损失大。
日本承受静水解冻,养分损失较小,节约本钱,解冻后肉温掌握在一2~+2℃。
③蒸汽解冻,原料外表蛋白变性严峻。
④微波解冻,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解冻方式,前期投资大。
微波解冻的特点:①解冻速度快,节约能耗;②保证养分性,提高肉品品质;③快速通过细胞和破坏细胞生殖区,提高成品率;④能量利用率高,解冻均匀;⑤安全卫生;⑥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⑦改善工作环境,实现流水线生产,削减劳动强度。
解冻后的原料肉中心温度为0℃。
2)解冻留意事项1)码放的肉不能过多;2)防止穿插污染;3)环境温度不能过高;4)要留意用具的卫生,每日使用完毕要彻底洗刷消毒;5)解冻完的肉要马上加工,不得来回重复冻结与解冻。
低温肉制品是指使肉制品处于较低温度(0-4℃)环境下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肉制品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风味和保质期。
高温肉制品
是指经过121摄氏度高温蒸煮的包装肉制产品。
优点:由于高温蒸煮使袋内肉制品消毒彻底,所以在常温下有较长的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或更长;缺点:一般有点罐头味。
另外,由于高温制作,也使产品中的一部分营养成分有效含量降低。
低温肉制品
是相对于高温肉制品而言的,是指使肉制品处于较低温度(0-4℃)环境下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肉制品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风味和品质。
西方国家居民以低温肉制品为主,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及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国内还是以高温肉制品为主,但低温肉制品是肉制品消费的潮流。
因低温肉制品对原材料及加工工艺和存储方式要求极为严格,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肉制品的营养和风味,所以低温肉制品价格相对较高。
加工工艺流程
低温肉制品加工工艺流程
1、肉灌制品工艺流程
原料解冻→原料修整→腌制→绞肉(斩拌)→搅拌→灌装→烟熏→冷却→无菌包装→二次灭菌→包装入库
2、西式火腿类制品工艺流程
原料解冻→原料修整→盐水注射→腌制滚揉→装模→蒸煮(烟熏)→冷却→包装入库
3、酱卤肉制品类工艺流程
原料解冻→预煮→修整→腌制→卤制→烟熏→真空包装→二次灭菌→冷却→包装入库
4、烤肉类制品工艺流程
冷冻原料肉→解冻→修割→注射→滚揉→定量→挂竿→烘烤→蒸煮→烟熏→晾制冷却→真空包装→二次灭菌→冷却→沥水→检验→装箱→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