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
提出时间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提出者
周恩来
内容
互相互尊相重尊领重土主主权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学.科.网
平平等等互互惠利、、
和平共处
首次确认
影响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我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问题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了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特征?
为 中 华 之 崛 起 而 读 书
还记得吗?在他还念书的时候,就喊出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豪迈宣言,面对着灾难深重 的国家,小小年纪的他,早已把个人理想和 国家前途联系在了一起.
学.科.网
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他率领着天津的青年学生, 高呼着"外争主权,内除国 贼"的口号,走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最前线.
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一 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世界 (外交政策)
二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 (与 苏联等17 国建交)
三 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赢得世界 (1953,周恩来)
四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1955,万隆会议)
学.科.网
周恩来不仅是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政治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共和国 的首任总理.
问题探究: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中 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异
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