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疗法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内热针治疗膝痛的临床应用膝关节的解剖生理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而且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大,活动量大,其结构复杂且不稳定,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关节不稳,容易引起损伤。
膝关节也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之一。
膝关节的结构由骨关节面、肌肉、韧带以及关节腔内容物等组成,其功能活动为机械运动的过程。
临床表现膝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损史;关节活动时疼痛,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后加重,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
膝关节活动受限,跑跳跪中蹲时尤为明显,甚至跛行,但无强直;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摩擦音,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周围有压痛,活动髂骨时关节有疼痛感。
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传统诊断膝关节局部疼痛膝关节前侧膝关节内侧膝关节外侧膝关节后侧一、髌下脂肪垫损伤内热针治疗1、体位:仰卧位,膝下垫软枕。
2、布点:髌骨下方与胫骨粗隆2条平行曲线,每隔1cm定一个点。
3、消毒、麻醉。
4、针法:韧带平面垂直,到达髌韧带下方。
5、加热:42℃,20min。
二、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内热针治疗1、体位:仰卧位。
2、标记内侧副韧带轮廓线,两条平行线,每隔1cm布一点,2排。
3、消毒、麻醉。
4、针法:垂直皮肤进针、直达骨面。
5、加热:42℃,20min。
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内热针治疗1、体位:仰卧位,膝下垫软枕。
2、布点:膝关节外侧皮肤。
3、消毒、麻醉。
4、针法:痛点斜刺45度,避免损伤半月板。
5、加热:42℃,20min。
四、髌韧带损伤内热针治疗1、体位:仰卧位。
2、布点:韧带起点、止点各一针,沿髌韧带两边每隔1cm定一点,左右各4点。
3、消毒、麻醉。
4、针法:对侧斜刺,经过皮肤、皮下组织,针下韧性感。
5、加热:42℃,20min。
五、鹅足滑囊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
膝关节内侧胫骨结节水平出现肿胀、疼痛。
用力屈膝疼痛加重,跛行,被动伸直。
什么是内热针疗法
作为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灸总是带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它是属于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科技的不断创新,使针灸疗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变革,传统的毫针方法逐渐被电针取代,而内热针又在电针电麻仪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做出了更完善更安全且效果更显著的技术突破。
感兴趣的朋友可能有听说过内热针疗法,当然也有很多朋友并没有过多了解过内热针,那么什么是内热针疗法呢?百福健康小金为你解答。
baifu268免费技术资料,研究探讨。
内热针疗法是一种治疗软组织疼痛的新利器,是在银质针的基础上又一大变革。
内热针技术源于传统的针灸治疗,即针上加灸的传统方法,针刺治疗时,在针尾点燃艾绒对针体加热,来提高临床疗效,但传统针灸治疗存在:烟雾重影响空气质量、温度不可控,局部烧、烫伤等问题。
内热针治疗仪解决了以上问题,其使针身内部均匀加热,无烟雾,且恒温可调节,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其显著的效果以及创新的技术,如今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毫针和电针技术,在市场上也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应用。
内热针治疗机制:
消除炎症反应
松解肌肉痉挛
减轻肌筋膜的张力和无菌性炎症
增加局部血供
调节生物力学平衡等
以上就是对内热针疗法的基础讲述,看完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呢。
内热针治疗的机制一、消除炎症反应人体发生机体功能障碍和疼痛的部位没有微生物感染,而是由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称为无菌性炎症。
如:四肢扭伤引起的局部红肿,主要是因肢体受到过度牵拉时,部分肌肉、血管、淋巴、末梢神经等被刺激,造成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或血肿,肿胀的组织压迫神经产生胀痛。
在病理学上,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均证明了无菌性炎症是软组织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软组织损伤早期仅有充血、水肿等反应;以后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炎性粘连、炎性纤维组织增生;最后形成不同程度的炎性组织变性和挛缩。
而现在医学也证实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也正是体内无菌性炎症反应所导致。
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多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脂肪等在骨骼附着点或筋膜间的接壤处,其中以肌肉附着处和筋膜附着处比较重要和多见。
因为,这些部位的软组织多是牵拉应力的集中区,容易发生损伤,引起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这些部位又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受到创伤性炎症刺激后更易引起疼痛。
如果这些软组织损伤部位,继续受到持续性牵拉和重复的损伤,日益积累、量变到质变,就使局部软组织逐渐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应、炎性粘连、炎性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组织变性和挛缩,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且还会在局部形成有规律的和无菌性炎症病理变化的压痛点。
在治疗学上,通过椎管外软组织松解,完全以达到无痛。
然而,急慢性软组织的损伤,则会造成局部软组织粘连、周围肌张力增高,进一步影响到附近的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使得局部的微循环受阻,导致氧化反应不完全,代谢产物的持续堆积,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应环境。
二、松解肌肉痉挛内热针治疗在尝试进行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认识基础上,以严格按照人体软组织外科解剖为特点,进行密集型针刺,以针代刀。
此疗法通过将针刺入损伤组织内,进行恒温加热到达针尖,使热量导入深部组织,引起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痉挛的肌肉等组织松解,具有消除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针刺技巧之腰椎骶髂关节
内热针疗法是将现代恒温加热技术与针法松解相结合,用特制针具针入人体腧穴或肌肉处,并辅以针身恒温加热的一种治疗技术。
内热针疗法源于传统的针灸治疗,即针上加灸(在针刺治疗时,在针尾点燃艾绒对针体加热,来提高临床疗效)。
该技术弥补了过去艾绒加温针灸和外加热银质针等形式的很多不足之处,既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又有远期的治痛效果,凡经针刺的部位都会产生持久的肌肉松弛效果,且远期效果好于近期。
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针刺技巧之腰椎骶髂关节
人物专访内热针创始人——荣贺
以上资料,仅供学术交流使用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内热针布针方法一、骶髂关节及腰椎棘突旁密集型内热针布针方法腰部是人体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颈背部及下肢病症往往与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息息相关,临床实践中,腰骶部的治疗应做为重中之重。
(一)腰骶部1.布针范围:腰三角区外段髂棘-髂后上棘-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
2. 主治: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所致腰骶痛、下肢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3. 目标软组织:腰背筋膜、竖棘肌、腰方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
4. 布针方法:俯卧位,腹下垫枕。
标记两排弧形的进针点,第一排髂棘下缘1cm,第二排向上向内3cm,其每个进针点位于下排两个邻近针点中间的上方。
下排的进针点系直刺,先沿弧形中段的髂后上棘内上缘贯穿骶棘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上部;再沿弧形下段的骶髂关节内侧缘贯穿此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侧部;后沿腰三角区外侧的部分髂棘贯穿腹肌等附着处。
上排进针点由后上方(或后内方)向前下方(或前外方)作斜刺,抵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或髂棘后,再做小幅度提插,分别抵达并贯穿三者各自的前缘肌附着处。
但当针头贯穿髂棘的肌附着处后须分别沿骨面改用向前下方深入 1.5cm 的骨膜下刺。
(图7-1、图7-2)图7-1 双侧腰骶后部定点全貌图图7-2 双侧腰骶后部针刺全貌图双侧5. 注意事项:(1)下排针刺始终以髂嵴唇为骨性标志,在其上做提插松解后再抵达骶骨背面。
(2)上排针抵达髂嵴唇后沿内唇提插松解内唇骨骼肌附着,然后再进入骶髂关节。
(3)髂骨外侧进针不要太深,始终以髂嵴为标志,以免伤及腹部脏器。
6. 腰骶部少针精刺或多次治疗图例6.1 骶髂关节一边 3 针,针尖向骶髂关节方向斜刺,腰椎棘突旁的针刺方向为斜刺30°-45°。
下次治疗点可选择两点中间。
(图7-3、图7-4)图7-3 图7-46.2 骶髂关节针刺点图,可根据需要下次采取治疗点。
(图7-5、图7-6)图7-5 图7-66.3 单侧骶髂关节治疗点与腰椎棘突旁针刺点图。
无痛内热针技术——真正的轻松无痛内热针是传统中华针灸现代化的、伟大的标志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内热针技术以其迅速神奇的疗效,折服了疼痛科的绝大多数患者和医生。
腰突症、腰椎管狭窄、顽固性腰腿疼、各型颈椎病、肩周炎等等饱受疼痛煎熬,久治不愈,几乎残废的患者,经过内热针的短期治疗后,化腐朽为神奇,变难治为速愈,很快消除了疼痛,恢复了健康,高高兴兴回到了工作岗位。
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在2014年就已经把内热针作为全国的中医药科学技术推广项目。
尽管如此,还有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人们对针具外型以及针刺动作的恐惧与陌生。
部分患者恐惧心理十分严重,甚至有人看到内热针治疗的照片和视频都惊呼:太可怕!不敢扎!内热针这种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实,这个难题早已被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疼痛康复中心的沈玉杰教授完美的解决了。
他在全中国首创——“无痛内热针技术”。
我们杭锦后旗中蒙医院疼痛科,通过进修学习,完全掌握了这种高新技术(请看以下视频资料为证)。
已经在数以百计的患者中娴熟而完美的进行了应用。
无痛内热针的方法就是,使用最新的药物,在针刺之前,给病人静脉点滴进行麻醉,称为“静脉麻醉”。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药物、新的技术层出不穷。
过去认为不可能办到的,现在一件一件都变成了现实,令人欣喜若狂。
说是“静脉麻醉”,其实是一种朦胧状态,一种很浅的麻醉,仅仅是暂时没有了痛觉而已。
患者还可以与医生护士交谈。
与医学界著名的“神经安定镇痛术”有点儿类似。
病人静脉给药10分钟以后开始扎针,在针刺治疗的整个时段,全身上下的痛觉就异常神奇地消失了。
针刺的疼痛、酸胀、麻木、走窜电击等种种不良感觉神奇消失,这是因为这种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在很小的剂量时,就可选择性地、异常精准地激动大脑中枢神经的阿片受体。
相当于屏蔽了痛觉感觉器,完美的消除疼痛感觉,但并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
同时因为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不愉快情绪也无从发生,从而使患者感觉不到疼痛以及其它不适,可以顺利的进针刺操作。
内热针治疗的原则内热针是根据肌筋膜损伤的病理特点,参考了软组织外科松解治疗、心肌激光打孔治疗、银质针疗法、针灸和针刀治疗等方法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种治疗方法。
内热针通过整个针体均匀可控的温度,传达到骨膜等深部软组织末端,起到消除肌筋膜无菌性炎症的作用。
内热针一定的直径(常用直径为1.1mm 和0.7mm),能造成软组织不同程度的创伤,通过创伤愈合的病理过程,改善变性的肌肉病变。
也有研究发现其能够促使骨骼肌再生和再血管化,达到解除痉挛,恢复功能,效果持续的作用。
内热针发明人荣贺简介荣贺:主治医师,中医世家,山东济宁人,1982.6生,2009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五年本科专业。
现任济宁一方中医专科门诊部主任、济宁市任城区康复针推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中华中医药疼痛学会委员、济宁市现代针灸研究所所长、华夏疼痛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济宁市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特聘专家,擅长治疗顽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质增生症、各型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型脊柱炎、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带状疱疹后疼痛、老年性耳聋/耳鸣、面肌痉挛、面神经炎、各类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和脊柱相关内科疾病,治愈率可达95% 以上。
首创内热针疗法,其特点:安全、无痛、微创、高效、费用低廉;主编《中华内热针大型系列视听教材》、参编《中华内热针诊断与治疗》、《内热针治疗慢性疼痛---新式针灸》等专著,获济宁市科技进二等奖2 次,三等奖2 次;至目前培训内热针疗法50 余期,学员4000 多人,总结出来一套实用技术,并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应用于临床;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内热针发明人、腰椎侧隐窝注射针发明人、椎间孔针发明人、麻醉剂助推器(麻醉枪)发明人,其发明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张“不动髓核,保护椎间盘”新理念--- 同样治愈疼痛顽疾!。
疼痛患者速来围观,治痛新技术——内热针了解一下!概述内热针技术是将特制针具根据治疗需要刺入人体腧穴或肌肉处,并视患者病情加热针具至不同温度的一种治疗技术,能持久改善骨骼肌的血液循环,使紧张的肌肉松弛,消除无菌性炎症,使病变的组织自然康复,疼痛消失。
内热针恒温可控,针体温度在30-60度之间任意调节,适应慢性颈肩腰腿痛,操作治疗效果确切,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靠而满意的效果。
作用内热针技术以西医理论指导下,在肌肉的起止点、肌腹及筋膜等软组织进行针刺松解,可以对挛缩的软组织产生松驰效应,并且不易复发。
实验研究发现:内热针具有松解及修复痉挛变性肌肉的组织,促进肌细胞再生和再血管化的作用;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筋膜的张力和无菌性炎症的作用,从而使肌筋膜痉挛变性缺血情况得以改善,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内热针疗法适应症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
2、骨质增生性疾病与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等。
3、各种神经卡压综合征,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等。
4、与脊柱相关的慢性支气管炎、功能性心率失常、慢性胃炎等内科疾病。
5、与脊柱相关的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6、鸡眼、胼胝、带状疱诊后遗症等皮肤科疾病。
优势恒温:内热针的发热材料在针体内部,使针尖到针体能均匀发热;而且针体的发热温度可在38℃-60℃之间调节,并保持恒定。
安全:进行内热针治疗前,需要进行严格消毒,患者针刺治疗区域,常规碘酒、75%酒精皮肤消毒。
医师手消毒后,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治疗有效:本技术在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起的慢性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既能治疗疼痛,又能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操作及护理一室间准备治疗宜配专用的治疗室,室内空气达Ⅱ类环境要求,每天紫外线消毒两次,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工作人员、病人出人治疗室需换鞋、温度适当控制在20℃左右;湿度控制50%一60%左右,所以治疗环境要保持清洁安静、通风。
内热针疗法是一种治疗软组织疼痛的新利器,内热针是在银质针的基础上又一大变革,解决了点燃艾球的烟雾和使用烫伤的问题,内热针的应用更具科学、有效、安全,内热针针具替代艾球燃烧针具和外导热式变革已瓜熟蒂落---治疗疼痛的又一创新变革。
内热针在病变部位软组织的密集型排布,内热针恒温加温改善软组织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代替手术刀松解软组织消灭无菌性炎症,直接消除疼痛和间接消除其相关征象。
内热针疗法的理论基础:1.无菌性炎症治痛学说:椎管内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引起头、颈、背、肩、臀、腿痛的发病机制,由于硬模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结蹄组织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性刺激,作用于鞘膜外神经末梢有密切关系。
结合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引起头头、颈、背、肩、臀、腿痛的发病机制,是可以全面地解释临床现象的。
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治疗原理归纳为:“去痛致松、以松治痛”。
发病过程可概括为:“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
内热针加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治痛作用。
内热针疗法既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又有远期的治痛作用。
更为惊奇的是凡经针刺的部位均产生持久的肌肉松驰效应,既人们难以解决的因痛而导致的肌肉痉挛现象神奇获得松驰,这是现代内热针针刺疗法在众多传统疗法上取得突破、也就是说,经过一般的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须经手术才能治愈的顽固性痛症,采用内热针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远期治愈显效率94%以上惊人疗效。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热针疗法看似针灸,实为松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