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55
内热针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有关现象及说明1、治疗时裸露的内热针的针体温度偏高的现象?答:我们的内热针是针体整体发热,内热针的测温点在针体的尖端部。
当患者深部病灶区的温度偏低时,治疗仪会调整加大内热针的输出功率,此时裸露在皮肤外的针体由于其热容比较小,热量不易散发,温度比较高,热量传导到皮肤,皮肤会感觉到内热针比较烫。
2、治疗时偶尔出现跳针的现象?答:针灸治疗时,内热针刺入穴位或神经敏感区域内,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种刺激有时会引起跳针等现象,当施以电脉冲刺激时,酸麻胀痛感和跳针现象尤为明显。
目前我们的治疗仪的电脉冲刺激功能已可控,ZAMT-7140型、ZAMT-7240型治疗仪的每组线中的桔红色连接线连接的内热针可开启电脉冲刺激功能,ZAMT-7224型治疗仪暂不开启电脉冲刺激功能。
3、内热针开始加热后,温度显示不均匀,有的内热针快速到达设定温度,有的内热针需要2-3分钟到达设定温度,甚至治疗结束也达不到的现象?答:人体内组织结构不同,有的部位血管丰富,血液流动较快,吸收热量比较快,有的部位则相反;有的部位原本温度较低(像痛点部位、远端肢体、体内韧带、关节腔等部位),由于内热针的最大发热功率只有1W,导致身体内部吸收热量较快或者原本温度较低的部位升温比较慢,有可能治疗30min后,该部位还不能升至设定温度。
4、我公司治疗仪治疗时间为1min-30min、设定温度为38℃-50℃,其它厂商的治疗时间为1min-99min、设定温度为38℃-60℃?答: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人体组织在温度小于等于50℃接触时间不大于30分钟时,不会造成损伤。
经过国家药监局济南医疗器械检验中心试验验证,内热针治疗仪温度失控时最大输出功率不超过1.0W±20%时,长时间(30分钟)加热组织温度不超过50℃。
走访临床治疗医生实际调查,内热针治疗的常用治疗温度在41℃~43℃之间、治疗时间一般在30分钟(1800s)以内。
内热针治疗的操作步骤及其注意要点一、术前准备1、内热针属于有创治疗,尽管创伤很小,但必须按照手术管理进行。
凡需内热针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前必须明确诊断及软组织损伤的部位。
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一般必须进行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六项、HCV、HIV、梅毒抗体),完成血常规、血生化、胸片、心电图等基本检查。
2、所有患者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
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过敏史、用药史,是否服用抗凝血药、止痛药、肌松剂、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降脂药等药物。
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采取相应的治疗,做好预防措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术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前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
4、手术前一天,做好各项准备。
女性患者询问月经史,月经期不能进行相关部位治疗。
疼痛敏感者,可在手术前一天服用止痛或镇静剂。
治疗前一天备皮,或洗澡清洁皮肤。
治疗前一天多饮水或输液静脉支持。
如果是门诊患者,叮嘱其手术当天不能开车、会客。
常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手术间消毒管理检查。
检查急救装备与药品,急救推车装备,必要时的监护设备等,如除颤器、氧气、输液装置、气管插管、口痰器等。
急救药品:肾上腺素、硝酸甘油、地塞米松、葡萄糖等。
6、检查仪器设备。
核查术中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
治疗用内热针数量、规格。
软组织内热针治疗仪试机、预热。
检查备用内热针和软组织内热针治疗仪。
检查消毒液、辅料、粘贴胶布等是否齐全。
7、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内热针松解治疗部位等。
内热针疗法是一种治疗软组织疼痛的新利器,内热针是在银质针的基础上又一大变革,解决了点燃艾球的烟雾和使用烫伤的问题,内热针的应用更具科学、有效、安全,内热针针具替代艾球燃烧针具和外导热式变革已瓜熟蒂落---治疗疼痛的又一创新变革。
内热针在病变部位软组织的密集型排布,内热针恒温加温改善软组织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代替手术刀松解软组织消灭无菌性炎症,直接消除疼痛和间接消除其相关征象。
内热针疗法的理论基础:1.无菌性炎症治痛学说:椎管内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引起头、颈、背、肩、臀、腿痛的发病机制,由于硬模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结蹄组织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性刺激,作用于鞘膜外神经末梢有密切关系。
结合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引起头头、颈、背、肩、臀、腿痛的发病机制,是可以全面地解释临床现象的。
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治疗原理归纳为:“去痛致松、以松治痛”。
发病过程可概括为:“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
内热针加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治痛作用。
内热针疗法既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又有远期的治痛作用。
更为惊奇的是凡经针刺的部位均产生持久的肌肉松驰效应,既人们难以解决的因痛而导致的肌肉痉挛现象神奇获得松驰,这是现代内热针针刺疗法在众多传统疗法上取得突破、也就是说,经过一般的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须经手术才能治愈的顽固性痛症,采用内热针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远期治愈显效率94%以上惊人疗效。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热针疗法看似针灸,实为松解手术。
920内热针介绍920型内热针治疗仪一、硬件特点1、外观与结构:(1)、治疗仪外型应端正,表面应光亮、整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划痕、裂纹、披锋及毛刺。
(2)、治疗仪的文字和标记应清晰、准确、牢固。
(3)、治疗仪各控制机构操作应灵活可靠,坚固件应无松动。
(4)、涂溙件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气泡和流挂。
2、温度调节范围:应为38-60℃。
3、温度准确度,与内热针相连时,精度不大于±2℃。
4、时间a)可设定范围应不窄于0-99min;b)计时误差应不大于±2℃秒;c)治疗结束时,内热针加热应停止。
5、温度稳定时间设定温度后,开机工作,5分钟之后内热针的温度应达到设定的温度。
6、结束提示按照调节的时间,治疗结束应有“滴”的提示音二、功能特点1.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开放手术治疗后遗症和无效的患者)。
2.颈椎病,颈臂综合症,颈源性脑供血不足(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眩晕,突发性耳聋,失眠植物神经絮乱等。
)3.头,颈,肩,臂,手,背,腰,腿,膝,踝,足等慢性软组织疼痛。
4.关节疼痛疾病(腕肘踝管综合症,网球肘,肩周炎,髋,膝,踝等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
)5.各类慢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症。
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损伤后遗痛等。
)三、产品性能1、针体长度与直径针体和针柄的总长度长度122mm±5%针体中段外径1.1mm±5%2、 1号针:长度12cm,直径1.0mm2号针:长度14cm,直径1.0mm3号针:长度12cm,直径0.7mm4号针:长度14cm,直径0.7mm5号针:长度12cm,直径0.5mm6号针:长度14cm,直径0.5mm支持各种规格的定制。
四、技术性能1. 数码LED式数字化的显示,进口MCU芯片控制,整机核心模块采用有3C认证资格的生产供应商产品以确保使用的安全及工作的稳定性能;2. 整机工作无噪音;3. 便携主机,移动方便,体积:310×275×120mm;4. 按键设置模式操作便捷;5. 采用单通道控制内热针,有效快捷,使用维护简单;6. 具有束线管,5线一束,8组40路输出;7. 具有冬季温度补偿功能;8. 开机、设置输入、工作结束具备有声提示;9. 工作状态采用灯光指示;10. 整机多通道设计可满足临床的多重需要;11. 一键启动操作有效控制内热针的治疗温度,自动检测并屏显当前治疗温度;12. 可根据治疗情况,任意设置治疗时间及治疗温度;13. 针体全段恒温发热,对浅层及深层病灶炎症兼顾治疗;14. 输入功率:整机≤100VA;单通道≤1.5W;15. 工作时间设定范围:00.00~99.00min;16. 加热温度设置范围:38~60℃;17. 输入电压:AC220V 50HZ & AC110V 60HZ;五、具备国家及二类产品注册证六、注册证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内热针对慢性腰腿痛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慢性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疾病,病因复杂,常常给患者带来长期的身体痛苦和心理负担。
针对慢性腰腿痛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内热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内热治疗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从而减轻症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内热治疗对慢性腰腿痛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参考。
我们需要了解氧化应激是如何影响慢性腰腿痛患者的。
氧化应激是一种生理性过程,是机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失去平衡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通过抗氧化物质来抵御氧化应激的产生,但当抗氧化系统失去平衡时,就会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
氧化应激会引起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的氧化,从而导致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引起细胞内环境的紊乱,进而导致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在慢性腰腿痛患者中,氧化应激的产生会加重疼痛和炎症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和炎症外,内热治疗还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的抗氧化系统,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
研究表明,内热治疗可以促进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对氧化应激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氧化应激的产生和损伤。
内热治疗还可以改善慢性腰腿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有助于减轻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减少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探讨内热治疗的具体机制,深入了解其对慢性腰腿痛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内热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以期为慢性腰腿痛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疗效。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我们相信内热治疗在慢性腰腿痛患者的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内热针布针方法(二)二、臀部密集型内热针布针方法(一)髂翼外面臀后侧1.布针范围:臀后侧位于髂嵴后缘与坐骨大切迹之间的皮肤区域。
2.主治 : 臀痛、下肢病症。
3.目标软组织:髂棘后缘与坐骨大切迹之间,臀中肌,部分臀大肌、臀小肌附着处,同其坐骨大切迹后缘、中缘附着的延伸骨膜。
4.布针方法:患者俯卧位,可腹部垫高枕。
自髂嵴后缘下 0.5cm 处开始,作 4排横向的孤线,间隔 2cm,每排为 6个进针点,针距 1cm,再在坐骨大切迹后缘取3 个进针点。
上面两排向坐骨大切迹方向做骨膜下刺;下两排向坐骨大切迹后缘作斜刺;下面 3 针需先打到坐骨大切迹上方的髂翼骨面,再小幅提插到坐骨大切迹的后缘,并刺准中缘后改作骨膜下刺,贯穿骨膜后针停在坐骨大切迹边缘,切勿继续深入打入坐骨大孔。
(图 7-19、图 7-20)图 7-19 髂翼外面臀后侧针刺治疗定点图 7-20 髂翼外面臀后侧针刺全貌图5.注意事项:靠近髂前上棘的那一针骨膜下刺很容易弯针。
起针后按压片刻,这些部位通常与“臀中部”一起打,并可同时打骶骨的外侧缘。
6.臀部少针精刺或多次治疗图谱6.1臀部痛点针刺治疗点,下次可选择上次治疗点中间治疗;(图7-21、图7-22)图 7-21 图 7-226.2坐骨大切迹针刺点(图 7-23、图 7-24)图 7-23 图 7-246.3臀部少针精刺和多次治疗点在骨骼上图(图 7-25、图 7-26)图 7-25 图 7-26 (二)髂外侧面(髂外三肌)1.布针范围:髂翼外侧面髂嵴至股骨大转子之间的皮肤。
2.主治:臀痛、大腿根疼痛、下肢外侧及前外侧病症、局部疼痛、腹股沟区疼痛、大腿外侧及小腿外侧疼痛。
3.目标软组织:髂翼外面旁侧三肌,阔筋膜张肌,整个臀小肌,部分臀中肌。
4.布针方法:健侧卧位,下方之腿屈曲,上方之腿必须伸直,两腿之间垫两个枕头,以病人姿势舒适为宜。
在髂翼外侧髂嵴至大转子之间,根据髂嵴至股骨大转子的距离定 5 ~ 7 排针,第一排沿髂嵴缘,最后一排在大转子上方 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