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7
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师,具有较好的工程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原则1. 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育培养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3. 教育培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教育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专业设置卓越工程师学院设置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其中包括了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工程等方向。
通过毕业设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在所学专业中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训练。
四、课程设置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需求,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
除了基础课程外,还设置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外语、体育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还设置了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五、教育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学院注重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了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
比如,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项目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卓越工程师学院强调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参与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七、创新创业卓越工程师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竞赛、双创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介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培养具备卓越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师而设立的一项计划。
通过该计划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经历一系列的培养环节,包括专业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新研究等,以提高他们在工程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目标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师:1. 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 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综合素质:通过丰富的综合素质培养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领导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
培养环节1. 课程学习学生将根据专业的要求,参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学习。
这些课程涵盖了该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
2. 项目实践学生将通过参与项目实践,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项目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校内的项目,也可以选择参与校外的项目。
3. 创新研究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创新研究,探索前沿科技和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研究可以是学生自主发起的,也可以是与教师或研究机构合作的。
通过创新研究,学生将深入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并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综合素质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计划还将组织一系列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领导力培训、管理能力训练、社交能力培养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评估和认证该计划将通过评估和认证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和成果。
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估任务,并取得一定的学分才能获得该计划的认证。
认证的标准将基于学生在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的表现。
结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卓越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师,帮助他们在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
二、专业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所选专业,设置一系列基础和深化的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电子电路、控制系统、材料科学等,为学生奠定专业基础。
3.创新课程: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创新设计、科技创新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践、工程实践、设计实践等,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实训
1.实习: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习,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2.实训:设置一系列实训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工程环境,让学生学习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工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如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平台,如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综合评价与考核
1.绩点评定:通过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表现,按学分绩点制进行评定,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2.项目评价:对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创新项目进行评价,考察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简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学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学校重点打造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一,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 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目标•提高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增强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工程师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特点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将在每学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实践课程、实验、仿真设计、科研实践、项目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强化英语教育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外语交流和交换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国际视野。
推行“双师型”教学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将推行“双师型”教学,即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共同负责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指导,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将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启动创业项目。
提供行业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将提供行业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对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支持服务。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评价与认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将通过国家、行业或学校评估机构的认证和评价,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和证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将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人才的重要举措,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机会,为未来工程师的成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高超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师,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该计划旨在为工程师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成为业界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
目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助力其成为更加全面的人才;•促进工程师的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支持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和整合团队资源,打造一支高效协作的技术团队。
内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业务发展方向,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技术研究与开发•编程语言与框架•数据库与存储•网络与安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测试与调试•项目管理与团队沟通2. 综合素质提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注重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也关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英语听说读写•人际沟通与协作•品德与道德•影响力与领导力•自我管理与职业规划3. 技术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工程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技术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技术创新与发明•开源项目与贡献•应用探索与实践•面向未来的思考和预测4. 职业发展与技术团队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关注个人的发展,也注重通过技术团队的整合,提升企业整体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招聘与面试技巧•团队管理与激励•技术分享与经验交流•架构设计与项目规范化效果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训和支持,工程师将取得以下效果:•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大大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个人形象和业务能力得到专业认可;•职业发展路径清晰,成长预期得到有效呈现和实现;•技术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整体能力得到提升。
茂名学院历史很久的哦!!原校区在广州市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后迁到茂名。
学校前身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1954年创建于广州,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中,经历了华南工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4年)、石油工业部广州石油学校(1956年)、华南石油学院(1960年)、中南石油学院(1961年,1965年由广州迁至茂名)、广东石油化工学校(1975年)、广东石油学校(1979年,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等几个曲折的发展阶段。
1998年1月,学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划转为广东省所属。
2000年3月,茂名学院由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茂名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广东省属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处南方海滨城市广东省茂名市。
茂名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江泽民同志曾两次来茂名视察并题词:“把茂名建成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
”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正茁壮成长。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4年在广州石牌创立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56年1月,为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名为石油工业部广州石油学校。
随后,学校先后改名为广东省石油学校、华南石油学院、广东石油学院、中南石油学院、广州石油学校。
1965年9月学校迁往茂名市,改名为广东石油学校。
1985年在保留广东石油学校的同时,成立广东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其后于1992年改名为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1月,学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划转为广东省所属。
2000年3月,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创办于1970年的广东茂名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广东省属本科院校——茂名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0年5月,学校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学校具有悠久的本科办学历史,早在1960年华南石油学院阶段,学校就开办了石油炼制等4个五年制本科专业;1978年秋,经广东省和石油部批准,学校开办了石油炼制等2个本科专业;1990年起至学校升格本科前,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办了化学工程、化工机械等15个专业共17个本科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提供全面的工程师教育,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卓越技能的工程师人才。
该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首先,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学生将学习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课程,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实验、项目设计和实习等方式,学习并应用各种工程实践技能。
这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并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第三,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将接受创新教育,学习如何面对新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学生将在小组项目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并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接受培训,学会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以便能够顺利地与团队成员和客户合作。
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该计划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
考试、实验报告、项目评估等。
学生需要在各个方面展示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以证明他们是卓越工程师。
总的来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卓越技能的工程师人才。
通过全面的教育和培训,学生将具备创新思维、工程设计与实践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等能力。
希望通过该计划,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师,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院校名单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福州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昌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江苏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北京建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苏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扬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华北科技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昌工程学院防灾科技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淮阴工学院青岛大学华北理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吉林化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烟台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东北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温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沈阳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海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南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汉)湖南工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长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陕西科技大学三峡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宁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青海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广西大学成都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贵州大学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河北大学集美大学云南大学石河子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三明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新疆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新疆大学厦门大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THAN 下载,资料仅供参考KS ill■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引言: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拟用10年时间,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单位。
我校石油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文针对我校石油化工特色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为了适应“卓越计划”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我校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从培养思路、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校企联合培养、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1.培养方案修订。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了调整与修订:针对教育部“专业认证”中对学生12项能力的要求,学院组织了专家组对化工15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对照学生12项能力要求,划分课程群,针对每门课程,划分知识点,优化整合每门课程的知识点,从而形成了特色更加鲜明的课程群。
全面启动了教学文档的改革,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试大纲及试卷”、“学生课堂随堂记录”、“学生成绩评价”、“教学反思”等到“课堂形式组织”,全部围绕学生12项能力要求,重新进行修订与调整,让学生更加受益,期望使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成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提出的“专业认证”着重强调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因而就《化工设计》这门课程,分别聘请了“瑞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雷云周、副总工程师吴伯明讲授了“换热器设计”、“配管设计”、“车间布置设计”、“反应器设计”等模块的知识点,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附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中北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常州工学院盐城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烟台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海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学院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通过制定专业课程的全新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课程主要涵盖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综合实践等。
2.实践教学: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训、专业实习、工程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应与课程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
4.专业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专业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和指导。
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等,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5.国际化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开展双学位项目、短期交流项目和海外实习等,使学生接触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跨国公司就业和跨国团队合作的能力。
6.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研和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7.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学校应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指导学生参与国内外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的专业培养方案,有望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