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序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873.00 KB
- 文档页数:35
偏序关系一、偏序关系和哈斯图1、定义3-12.1 若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是A的偏序关系,记作≼.设≼为偏序关系,如果<x,y>∈≼,则记作x≼y,读作“小于或等于”。
.序偶<A, ≼>称为偏序集合.(Partially Ordered Relations)注意:这里的“小于或等于”不是指数的大小,而是在偏序关系中的顺序性.x“小于或等于”y的含义是:依照这个序,x排在y的前边或者x就是y.根据不同偏序的定义,对序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整除关系是偏序关系, 3 ≼ 6的含义是3整除6.大于或等于关系也是偏序关系,针对这个关系写5≼4是说大于或等于4,关系≼中5排在4的前边,也就是5比4大.注:和空关系都是A上的偏序关系, 1. 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但全域关系E一般不是A上的偏序关系.A2. 实数域上的小于等于关系(大于等于关系),自然数域上的整除关系,集合的包含关系等都是偏序关系.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定义(1) ∀x, y∈A, x ≺ y当且仅当 x ≼ y且x≠y;(2) ∀x, y∈A, x 与 y 可比当且仅当 x ≼ y 或 y ≼ x.注:在具有偏序关系的集合A中任二元素 x 和 y 之间必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x ≺ y ,y ≺ x ,x=y ,x 与 y 不可比.例设A={1, 2, 3}(1) ≼是A上的整除关系,则:1 ≺ 2, 1 ≺ 3, 1=1, 2=2, 3=3,2 和3 不可比;(2) ≼是 A 上的大于等于关系,则: 2 ≺ 1, 3 ≺ 1, 3 ≺ 2,1=1, 2=2,3=3.2、定义3-12.2 在偏序集<A , ≼ >中,如果x,y∈A , x ≼y,x ≠ y,且没有其他元素z满足x≼ z、z ≼y,则称元素y盖住元素 x.并且把所有具备盖住性质的续偶集合记作COV A,COV A={<x,y>| y盖住x }.例1A为正整数m=12的因子的集合,并设≼为整除关系,求COV A.二、哈斯图(偏序集合图,Hasse Diagram)1、对于给定的偏序集<A,≼ > ,它的盖住关系是唯一的,所以可以用哈斯图表示偏序集合图.哈斯图作图规则:(1)用小圆圈代表元素.(2) 如果 X ≼ Y,且X ≠ Y,则将代表Y的小圆圈画在代表X的小圆圈之上.(3) 如果<X,Y> ∈COV A,则在X与Y之间用直线连接.2、哈斯图举例例2 画出偏序集A= {1,2,3,4,5,6,7,8,9},≼为整除关系的哈斯图.例3 A={a,b,c}, 画出 <ρ(A), ⊆> 的哈斯图。
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关系,它们在数学领域和其他学科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对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进行详细介绍,并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对等的关系,它可以将集合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在等价关系中,具有相同特征或性质的元素被划分到同一个等价类中,而具有不同特征或性质的元素则被划分到不同的等价类中。
换句话说,等价关系将集合中的元素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都代表一个等价类。
等价关系具有以下性质:1. 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 a,a 和 a 相关。
2. 对称性:如果 a 和 b 相关,则 b 和 a 相关。
3. 传递性:如果 a 和 b 相关,b 和 c 相关,则 a 和 c 相关。
等价关系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代数、几何和数论等领域。
在代数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定义等价类,进而对集合进行分类和研究。
在几何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描述图形的对称性质。
在数论中,等价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重要的数学问题,如素数分布等。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偏序的关系,它可以将集合中的元素按照某种方式进行排序。
在偏序关系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可能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元素之间可能不存在比较关系。
与等价关系不同,偏序关系不能将集合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子集,而是通过排序来比较元素之间的关系。
偏序关系具有以下性质:1. 反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 a,a 和 a 不相关。
2. 反对称性:如果 a 和 b 相关且 b 和 a 相关,则 a 和 b 是相同的元素。
3. 传递性:如果 a 和 b 相关,b 和 c 相关,则 a 和 c 相关。
偏序关系在数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集合论、拓扑学、优化理论和离散数学等领域。
在集合论中,偏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定义集合的包含关系和子集关系。
9.6偏序关系9.6偏序关系(Partial Order)偏序(Partial Order)定义:偏序(Partial order):定义在A上的集合R是偏序关系iff(当且仅当)其具有以下性质:1. ⾃反性(reflexive)2. 反对称性(antisymmetric)3. 传递性(transtive)NOTE: R记作≼,注意这⾥的≼不必是指⼀般意义上的“⼩于或等于”,若有x≼y,我们也说x排在y前⾯(x precedes y).偏序集(Partially ordered set)/(或简写为poset): 集合A及定义在其上的偏序关系R⼀起称为偏序集,记作(A, R),A中的元素也称为偏序集中的元素.线序/全序(Linear Order)如果(A, ≤)是⼀个偏序集(poset),那么对于其中的元素a和b,1. a≤b 或者 b≤a,那么称为可⽐的(Comparable)2. 即不存在a≤b,也不存在b≤a,那么称为不可⽐的(Imcomparable)如果偏序集A中每对元素(every pair of elements)都是可⽐的,那么我们就称A是线序集合(linearly ordered set)或全序集合(totally ordered set),称偏序关系R为线序或全序关系(linear order). 我们也称A为链(chain).良序集(Well-ordered set)定义:设集合(S,≤)为⼀全序集,≤是其全序关系,若对任意的S的⾮空⼦集,在其序下都有最⼩元素,则称≤为良序关系,(S,≤)为良序集。
拟序(Quasiorder)定义:定义在A上的关系R是拟序关系iff其具有以下关系1. 反⾃反性(irreflexive)2. 传递性(transitive)NOTE:满⾜反对称性的拟序关系就称为偏序关系乘积偏序(Product Partial Order)如果(A, ≤)和(B, ≤)都是偏序集,那么他们的笛卡尔积也是个偏序集,其偏序关系≤被定义为:如果在A中有a ≤ a',在B中有b ≤ b',那么(a, b) ≤ (a', b')词典顺序(Lexicographic Order)对于⼀个乘积偏序,(a, b) < (a', b')在a < a'(或a == a'并且b < b')时成⽴那么我们称其为词典顺序(Lexicographic Order)或字典序(“dictionary” order)哈斯图(Hasse Diagram)哈斯图是有限集A上的偏序图,并且:删除了所有的⾃环(self-cycles)消除了由传递性⽣成的边⾃底向上的制图设(S, ≤)是⼀个poset. 若x<y且不存在元素z∈S,使得x<z<y,则称y∈S覆盖x∈S.⽽y覆盖x的有序对(x, y)的集合也称为(S, ≤)的覆盖关系.可以看出,(S, ≤)的哈斯图的边与其覆盖关系是⼀⼀对应的.同构(Isomorphism)对应原理(Principle of Correspondence)两个有限同构偏序集必定具有相同的Hasse图.拓扑排序(Topological Sorting)极⼤元(maximal element)和极⼩元(minimal element)定义:偏序集中的⼀个元素称为极⼤(⼩)元,当它不⼩(⼤)于这个偏序集中的任何其他元素, 利⽤哈斯图很容易判别它们就是图中的"顶"("底")元素极⼤(⼩)元⼀定存在,且可能是不唯⼀的最⼤元(greatest element)和最⼩元(least element)定义:如果在偏序集中存在⼀个元素⼤(⼩)于任何其他的元素,那么称这样的元素为最⼤(⼩)元最⼤(⼩)元可能不存在,若存在则唯⼀最⼩上界(least upper bound)和最⼤上界(greatest lower bound)定义:如果存在⼀个元素u(l)∈S,使得对于偏序集(S, ≤)的⼦集A中的所有元素a,有a≼u(l≼a),那么称u(l)为A的⼀个上(下)界,如果u(l)是所有上(下)界中最⼩(⼤)的,就叫最⼩上界(LUB)(最⼤下界(GLB))上界的最⼩元就叫最⼩上界;下界的最⼤元叫最⼤下界(Topological Sorting)定义:对⼀个有向⽆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G进⾏拓扑排序,是将G中所有顶点排成⼀个线性序列,使得图中任意⼀对顶点u 和v,若边<u,v>∈E(G),则u在线性序列中出现在v之前。
偏序关系的定义
偏序关系是指在一个集合中,存在一种关系,使得其中的某些元素可以被比较大小,而另一些元素则不能。
这种关系被称为偏序关系,也叫部分序关系。
偏序关系的性质
偏序关系具有以下性质:
1. 反自反性:对于任意元素a,a不与自己存在偏序关系。
2. 反对称性:如果a与b存在偏序关系,且b与a也存在偏序关系,则a=b。
3. 传递性:如果a与b存在偏序关系,b与c也存在偏序关系,则a与c也存在偏序关系。
4. 非对称性:如果a与b存在偏序关系,那么b与a不存在偏序关系。
偏序关系的应用
偏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
1. 排序:偏序关系可以用来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例如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
2. 选择:偏序关系可以用来进行选择,例如在购物时选择商品。
3. 比较:偏序关系可以用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例如比较两个人的身高。
4. 筛选:偏序关系可以用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元素,例如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员工。
总结
偏序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了解偏序关系的定义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
离散数学偏序关系第9讲定义9.1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 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 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简称偏序, 记作≼。
设≼为偏序关系。
如果<x,y > ∈ ≼, 则记作x≼y, 读作“x小于等于y”。
意即:依据这个序,x排在y的前面或x就是y。
定义9.2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定义(1) ∀x,y∈ A, x与y可比⇔x ≼y ∨ y ≼x。
(2)∀x,y∈ A, x ≺y ⇔x ≼y ∧ x≠y。
其中x≺y读作“x小于y”。
由上面定义可知,在具有偏序关系≼的集合A中任取两个元素x和y,可能有下述几种情况发生:x与y不可比;x≺y;y≺x;x=y。
定义9.3集合A和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叫做偏序集,记作<A, ≼>。
利用偏序关系的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可以简化一个偏序关系的关系图,得到偏序集的哈斯图。
我们需要下面覆盖的定义。
定义9.4设<A, ≼> 是偏序集, x,y∈ A ,如果x≺y且不存在z ∈ A使得x≺z≺y ,则称y覆盖x。
例子例9.1<A,≼>是偏序集,其中A={1,2,3,4,5}, ≼是整除关系。
解: 对任意x∈A都有1≼x,所以1和1,2,3,4,5都是可比的,但是2不能整除3,3也不能整除2,所以2和3是不可比的。
对于1和2来说,1≺2,并且不存在z∈A使得1整除z并且z整除2,所以,2覆盖1。
同样,4覆盖2,但4不覆盖1,因为有1≺2≺4成立。
如果x与y不可比,则一定不会有x覆盖y或y覆盖x。
哈斯图——关系图的简化哈斯图的画法1在关系图中去掉所有的自环。
2若y覆盖x,则保留从x到y的边,其它的边全去掉。
3若y覆盖x,将x放在下方,y放在上方,去掉边上的方向。
这一点是能做到的,因为偏序关系的关系图中无有向圈。
例子画出<{1,2,…,12},R 整除>和<P({a,b,c}), R >的哈斯图.例9.2179361211510248<{1,2,…,12},R 整除>{a}{b}{c}{b,c}{a,c}{a,b,c}{a,b}∅<P({a,b,c}), R >⊆⊆基本概念定义9.5设<A,≼>为偏序集,B ⊆A .①y∈B, y是B 的最小元: 若∀x(x∈B→y ≼x)成立。
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
这俩概念啊,就好像是生活中的两种不同情况。
你看啊,严格偏序关系就像是一场比赛,每个人都在争个高下,而且不存在平局!比如说跑步比赛,第一名就是第一名,第二名就是第二名,不存在两个人同时是第一名的情况。
这就好比是严格偏序关系,它具有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 A 比 B 强,那 B 就不可能比 A 强,而且如果 A 比 B 强,B 又比 C 强,那肯定 A 就比 C 强。
这不是挺明显的嘛!再说说偏序关系,这就像是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关系。
有的同学学习好,有的同学体育好,有的同学画画好,大家各有各的长处,没有绝对的第一。
这就是偏序关系啦,它也有自反性和传递性。
也就是说自己和自己比那肯定是相等的呀,就像你总不能说自己比自己差吧。
而且就像前面说的那种情况,如果 A 比 B 强,B 又比 C 强,那 A 还是比 C 强。
那这两个关系在生活中有啥用呢?那用处可大了去了!比如说在工作中,咱要评估员工的绩效,这时候就可以用严格偏序关系来明确谁是最优秀的,谁需要改进。
而在团队合作中,大家各有所长,这就是偏序关系,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再比如在选班长的时候,大家投票,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就是偏序关系呀。
但如果是比赛跑步选冠军,那就是严格偏序关系啦。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有时候要争个高低,有时候又要相互合作,各展所长。
那我们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就得搞清楚到底是严格偏序关系还是偏序关系,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想想看,如果把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都弄清楚了,那我们不是能更好地处理事情,和别人相处得更融洽吗?这就好比我们知道了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更开心,更尽兴呀!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它们可藏着大学问呢!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指南针,能帮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总之,严格偏序关系和偏序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更加丰富多彩。
偏序关系的个数偏序关系的个数是指给定一个集合,求出所有可能的偏序关系的个数。
在数学领域,偏序关系是一种对集合元素之间的排序关系,但不要求所有元素都可比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计算偏序关系的个数。
偏序关系的个数与集合的元素个数有关。
假设集合包含n个元素,我们可以考虑从中选择两个元素进行比较。
对于每对元素,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偏序关系(如A ≤ B),它们之间不存在偏序关系(不可比较),或者它们是相等的。
首先,我们来考虑两个元素是相等的情况。
对于每一个元素,它可以与自身构成一个偏序关系,因此有n种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考虑两个元素是不可比较的情况。
对于每一对不可比较的元素,它们不会产生偏序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两个元素并将它们划分为一个不可比较的组。
这可以通过分配两个元素到不同的等价类中来实现。
由于等价类的数量可以从1到n都有,所以存在2的n次方个不可比较的组。
最后,我们来考虑两个元素之间存在偏序关系的情况。
对于每一对可比较的元素,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偏序关系或不存在关系。
因此,对于每一对可比较的元素,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由于有C(n, 2)种选择两个可比较的元素的方式,所以存在2的C(n, 2)种不同的偏序关系。
综上所述,偏序关系的个数等于n + 2的n次方 + 2的C(n, 2)次方。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使用组合数学的知识和技巧来计算这个值。
总结起来,偏序关系的个数取决于集合的元素个数,它表示了集合中可能的排序方式的数量。
通过考虑相等、不可比较和可比较的元素,我们可以计算出偏序关系的个数,这对于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