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癌与血小板增多关系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67.36 KB
- 文档页数:2
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许斌;黄羽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9(31)11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36例恶性肿瘤Ⅰ、Ⅱ期44例(A组),Ⅲ、Ⅳ期92例(B组),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组血小板.结果 B组血小板增多发生率51.09%,高于A组的18.18%、健康对照组的6.00%,B组血小板计数为(279.17±78.94)×109/L,较A组的(196.91±83.08)×109/L及健康对照组的(171.48±57.33)×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可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发展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总页数】2页(P1677-1678)
【作者】许斌;黄羽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玉林市,537000;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玉林市,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3
【相关文献】
1.卵巢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J], 曾兰兰;郑婕;刘非;梁绮华;杨伟华;顾晓琼
2.妇科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研究进展 [J], 李惠萍;贾郡容;温岩
3.血小板增多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J], 于海丰;叶磊光;黄旭
4.头颈部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J], 吉晓滨;农辉图
5.妇科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的关系 [J], 马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小板增多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胃癌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增多,它属于一种伴癌综合征,是由于肿瘤原因引起的反应性上升,它增多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和细胞因子增多等有关,血小板的增多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血管生成和引起凝血功能紊乱使得患者预后不良,而应用抑制血小板药物可能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
标签:恶性肿瘤;胃癌;血小板增多;预后血小板数量与恶性肿瘤关系的报道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关注度日益增加,不管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资料都已经证实明恶性肿瘤与血小板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研究者通过回顾性分析,陆续发现在肺癌、胃肠癌、肝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未经治疗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中,约10%~60%伴随血小板计数增多,肿瘤类型不同,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也不同[1]。
现就胃癌与血小板增多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综述。
1 血小板增多的定义和标准循环血液里的血小板数异常增多即为血小板增多,有原发性和反应性之分。
原发性是由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反应性则由于一些继发性的因素如慢性感染、肿瘤和组织损伤引起。
胃癌引起的血小板增多为反应性血小板增多,通过对369例经过手术的胃癌患者研究发现,其血小板>400×109/L发生率为11.4%[2]。
国内外多数研究将血小板增多标准定义在400×109/L左右[3]。
然而,也有一些例外,如Iwasaki等[4]以血小板数为220×109/L为阈值;蒋维洪等[5]则定义在300×109/L;李力等[6]定义在350×109/L为升高标准。
血小板升高标准虽未完全统一,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将此界定值定在(220-400)×109/L,很少有超出此范围者。
然而,Biino G等[7]研究发现血小板数目与性别、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分层人群中血小板计数的估计参考区间不同,并建议更改血小板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的阈值。
血小板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细胞成分之一,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在人体遭受创伤时,通过凝集修复受损组织。
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血小板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血小板可以通过招募造血干细胞,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肿瘤的早期形成阶段,一些化学物质会不断地释放出来,吸引周围的血小板靠近,然后在肿瘤的外壳上形成一层“膜”,起到保护肿瘤细胞并促进其生长的作用。
研究表明,血小板越多,肿瘤生长越快。
因此,降低血小板的数量是防止肿瘤生长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这方面,一些新的治疗方案,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减低正常血小板数量的新药,以及使用相关的治疗方法,不断地被研究和发现。
二、血小板参与肿瘤的转移肿瘤的转移是癌症恶化中最恶劣的情境之一。
研究发现血小板可以在癌细胞的转移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当肿瘤细胞进入血管系统时,血小板能够黏附和包裹住肿瘤细胞,由于血小板中的激活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使得肿瘤细胞能够在血流中存活,这使得肿瘤细胞获得了向其他器官转移的能力。
此外,血小板还可以通过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来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是血小板粘附在肿瘤细胞表面的简单过程。
三、临床应用前景既然血小板在肿瘤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相关信息来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最初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单独治疗肿瘤,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当与放疗或化疗联合使用时,抗血小板药物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目前研究人员正着重研究如何使用干预血小板活动的新药物,例如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抗血小板αIIbβ3,以及如何使用非血小板来源的凝血物质,如超高分子量透明质酸。
这些新的研究可能会为治疗肿瘤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血小板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血小板增多症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5大疾病,有死亡率高、易复发转移的特点,只有不超过40%的卵巢癌患者能够治愈。
有研究发现血小板和恶性肿瘤有密切关联,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称,血小板与卵巢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关。
血小板可能有促进肿瘤血管生长、保护癌细胞逃脱免疫的功能。
血小板可能是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关键词】卵巢癌;血小板增多症Abstract:Ovarian cancer is the fifth largest disease cancer death in women,has a high mortality rate,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y recurrence,metastasis,no more than 40% of the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can cure.Studies have found that platelets and malignant tumor are closely related,in recent years,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platelet associated with ovarian cancer growth,invasion and metastasis. Platelets may promote the growth of tumor blood vessels and protectcells escape immune function.Platelets may be a new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Key Words:Ovarian Cancer;Thrombocytosis前言血小板作为血液中第二丰富的细胞类型,在止血、保护血管完整、炎症反应、固有免疫、伤口愈合等方面均有重要生理作用,近年有研究显示在肿瘤微环境发现血小板并且在有刺激肿瘤生长的作用,发现多种癌症均出现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卵巢癌[1]。
血小板与癌症的研究进展买志福;杨波;蔡小玲;哈小琴【摘要】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已经被认可超过一个世纪,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血小板也是重要的癌症中间介质.癌症的确影响血小板生理特性,激活的血小板通过促进肿瘤生长、血管生成、转移和癌症相关血栓形成而参加癌症发展的每个过程.根据血小板参与癌症进展和众多实验模型以及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提出血小板是降低短期癌症风险、癌症传播和癌症死亡率的潜在靶点.因此,血小板对癌症和癌症的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肿瘤界的重视,并且需要越来越多的实验去证实其联合其他抗癌药物的临床效果.【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05【总页数】4页(P161-164)【关键词】血小板;癌症;静脉血栓栓塞;抗血小板药物【作者】买志福;杨波;蔡小玲;哈小琴【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兰州 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兰州 730050;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中裂解脱落下来的小的无核血细胞碎片,存在于血液循环中。
早在一个世纪前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已经被人们认识。
人们在动物的血液循环中用显微镜观察并证明了血小板在体内止血和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
除了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主要作用外,血小板对多种疾病的进程有重要影响,这其中就包括癌症。
Gasic等[1]人第一个通过实验提出了血小板在癌症中的作用,他们证明了在小鼠模型中,通过静脉注射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神经氨酸酶从而达到抑制癌症的转移。
一些血小板减少的小鼠模型后来证实了血小板减少可抑制肿瘤生长、血栓形成和转移[2~4]。
许多体内和体外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血小板可以通过抑制癌症细胞生长、血管形成、血栓形成以及转移等机制来促进癌症的进展[5,6]。
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与血小板计数的研究陈丽【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13(15)5【摘要】目的研究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与血小板(PLT)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15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取患者术前、术后晨起空腹静脉血化验PLT和CA125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术前PLT计数升高的比例是59.17%,术后PLT计数下降(P<0.05).术前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早期卵巢上皮癌的PLT计数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卵巢上皮癌的PLT计数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PLT计数增高明显,手术后PLT计数降低.PLT计数的变化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总页数】3页(P22-24)【作者】陈丽【作者单位】215000,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J], 赵炜;付平2.血清CA125、HE4和哥本哈根指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龚时鹏;陈咏宁;张雅迪;姚威;陈莉;刘士三;吴焕3.恶性肿瘤患者病情演变与血小板计数变化关系的研究 [J], 武静;裴毅4.高场MRI多b值DWI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r应用及良恶性诊断分析 [J], 杨如辉;袁道明;孙井松5.P21CIP_1/WAF_1、CD_(44)V_6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 [J], 仲建新;张志德;施公胜;高长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10:08:50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40108.1829.010靶向血小板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周癑珂1,钱 程1,唐 1,韦忠红1,陆 茵1,2,王爱云1,2(南京中医药大学1.药学院,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2.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收稿日期:2023-08-26,修回日期:2023-11-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573859);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128号文);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SJCX22_0791)作者简介:周癑珂(1999-),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中药抗肿瘤药理,E mail:zyk9952445@163.com王爱云(1974-),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通信作者,E mail:way9815@163.comdoi:10.12360/CPB2022081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4)01-0020-06中国图书分类号:R331 124;R730 2;R73 37;R979 1摘要:血小板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参与者;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也与癌症有关。
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可以通过血小板和癌细胞之间的各种串扰来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
血小板在肿瘤发生的各个阶段,包括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外渗和转移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癌症患者的血小板增多与患者不良生存率相关。
由于大量的微粒和外泌体,血小板还能够很好地协调局部和远处的肿瘤-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以血小板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很大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以下将对靶向血小板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受体;肿瘤;血小板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抗肿瘤药;肿瘤发生和转移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少量癌细胞从原发病灶侵入周围组织,并进入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