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3.04 MB
- 文档页数:132
/卵巢癌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卵巢癌是让人闻之恐惧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很多女性朋友对其深恶痛绝,尤其是恶性卵巢癌更是给女性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对于卵巢癌这类肿瘤疾病,及早检查确诊,及早治疗很重要。
那么,卵巢癌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般而言,确诊卵巢癌需要做以下检查:(1)超声检查:阴式超声可观察卵巢大小和血流显像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绝经前女性卵巢大小为20立方厘米,绝经后约为10立方厘米,超出正常范围过多,就可以确定是卵巢发生病变。
(2)细胞学检查:此类检查主要针对少数卵巢肿瘤患者,阴道涂片可见到砂粒体和腺癌细胞。
对鉴别病症有依据。
(3)CT检查:卵巢癌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比较普遍的CT检查能确定病变的全部范围,有助于确定卵巢癌的期别及复发的癌灶。
(4)淋巴造影:此检查不可以省略,主要是可以帮助确定卵巢癌的淋巴结受累率。
据统计,准确率为87%。
(5)腹腔镜检查:通过腹腔镜可直接观察腹腔内脏器,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也可吸取腹水行细抱学检查,借以评价卵巢肿瘤的扩散与否。
(6)病理学检查:剖腹探查术后的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卵巢肿瘤的重要方法,其符合率据统计可达90%以上。
可对腹腔后淋巴结的受累作出确切的评价。
卵巢癌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以上就是专家对于确诊卵巢癌需要做哪些检查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您。
对于我们健康人士来说,可能卵巢癌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是生活中导致卵巢癌的发病的因素有很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如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诊断。
原文链接:/lca/2015/0720/226171.html。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
邱世锦;向如意;吴元佐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0(021)009
【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卵巢肿瘤的CT诊断准确性.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65例良恶性卵巢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囊腺瘤CT的特征表现为薄壁、没有明显的软组织成分,或有乳头状凸出.畸胎瘤CT表现囊内有脂肪,壁结节处有钙化或碎片.囊性恶性肿瘤的特征是肿瘤壁和分隔厚且不规则,肿瘤内软组织成分较多.结论CT是诊断卵巢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正确认识各种卵巢肿瘤的CT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邱世锦;向如意;吴元佐
【作者单位】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65;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65;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2
【相关文献】
1.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 [J], 黎强;曾耀景;卢飞城
2.卵巢良恶性肿瘤45例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J], 罗凤荣
3.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附27例报告) [J], 李美爱
4.31例卵巢良恶性肿瘤CT诊断回顾 [J], 汤发;林惠岚;张玉辕;
5.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黎强;曾耀景;卢飞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例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卵巢恶性肿瘤导言:卵巢恶性肿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它特点是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本文通过一位患者的病例,介绍了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旨在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6岁。
主诉右下腹疼痛,伴有腹胀和食欲不振,持续数月。
无明显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个人史中无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无家族肿瘤史。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右下方可触及一个无痛的包块。
临床表现: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因病理类型和肿瘤分期等因素而异。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部肿块以及不明原因的消瘦等。
在早期,这些症状常常被忽略或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例如,本病例中的患者,腹痛、腹胀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在早期并不十分明显,导致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延误。
诊断方法: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
1. 血液检查:如CA125检测,能够识别一些卵巢癌的存在。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和MRI等。
超声检查是常见的首选方法,可用于评估肿块的大小、位置和形态。
3. 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得出卵巢恶性肿瘤的确切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分析。
治疗策略: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和辅助治疗两个方面。
1. 手术治疗:手术是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手术目的包括肿瘤的彻底切除、分期和病理学分析。
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如卵巢囊肿切除术、卵巢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或全子宫卵巢切除术等。
2. 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放疗。
化疗是通过给药将药物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杀灭残留的癌细胞。
放疗则是利用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
预后与康复:卵巢恶性肿瘤的预后主要受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影响。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标签:子宫肌瘤;肿瘤;CT;卵巢;诊断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生疾病,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患者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对患者进行影像方面的辅助检查可对疾病的诊断起到很大的帮助。
CT因其详细的断面解剖及良好的组织对比,在局部解剖及整体观察上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1解剖学基础在女性骨盆中膀胱位于子宫和阴道上段的前缘,前屈子宫紧贴膀胱后上缘,后屈子宫突入子宫直肠陷窝。
正常子宫长7~8 cm,宽4~5 cm,厚2~3 cm,产后及月经子宫略大,绝经后的子宫萎缩[1]。
CT图像上,子宫略呈圆形软组织密度,中央密度略减低。
前方为子宫膀胱陷窝,后方为子宫直肠陷窝,阔韧带由子宫侧缘延至盆腔内侧壁,卵巢位于其后下缘,约4 cm×2 cm×2 cm,输卵管在子宫上缘两侧,长约10 cm,正常输卵管柔软似飘带状,通常不能显示[2]。
2病理学基础子宫肌瘤为实性肿瘤,可单个生长于子宫的任何部位,但较常见的是数个或几十个同时生长成一堆块状物,称“多发性子宫肌瘤”。
根据其生长部位可分为肌层内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当肌瘤生长较大、血运供给不足时易发生变性[3]。
卵巢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囊肿、囊腺瘤和畸胎瘤等。
卵巢恶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上皮源性肿瘤占大多数,以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癌最常见,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少见[4]。
另一类为胚胎性肿瘤,如恶性畸胎瘤等。
3CT检查技术检查前准备:空腹状态下,检查前2 h口服2%含碘溶液1000 ml,避免将正常卵巢与小肠相混淆。
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要求患者进行喝水,让患者的膀胱充盈,可使用阴道塞对患者的子宫进行标记措施。
给以患者肌注654-2 20 mg,用1000 ml盐水对患者进行灌肠,让患者的直肠中充水,这对患者疾病的显像有帮助。
CT常规扫描:仰卧位作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以耻骨联合下缘水平为下界,上界要包括全部肿瘤。
病例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卵巢恶性肿瘤【引言】卵巢恶性肿瘤是妇女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该疾病常常隐匿无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位患者的病例,从病例背景、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处理策略。
【病例背景】患者为一名65岁的女性,平时身体健康,无明显贫血、体重下降和消瘦。
近期出现腹部胀痛、舌苔黄腻、食欲不振等症状,于医院就诊。
【临床症状】患者主诉腹部胀痛,并且持续加重。
体检发现患者腹部膨隆,可触及包块。
同时,血常规检查显示贫血,并且癌胚抗原(CEA)指标升高。
【诊断过程】为了明确诊断,患者接受了进一步的检查。
首先进行了盆腔彩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区域有异常结构,形态不规则。
随后进行了CT检查,进一步显示该结构异常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
此外,医生还对患者进行了病理活检,结果证实右侧卵巢存在恶性肿瘤。
【治疗方案】针对该病例,医生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
首先,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
肿瘤组织在手术过程中被完全切除,术后进行了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肿瘤类型和分期。
术后,患者需要接受进一步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以清除残留肿瘤细胞,预防复发和转移。
【治疗效果与预后】截至目前,患者接受了数个周期的放化疗,在随访中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但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
【结语】卵巢恶性肿瘤是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威胁。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尽管病例中的患者通过手术和综合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需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并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该病例的具体情况,每位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务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我们需要依托临床医生的专业指导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的挑战。
卵巢肿瘤的CT诊断
岳殿强;李云娟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04(028)008
【摘要】目的探讨良恶性卵巢肿瘤的CT表现,找出其中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观察肿瘤的形态、结构、周边浸润和转移等,肿瘤实质性成份的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结果恶性卵巢肿瘤的特征为:(1)囊实性病变,以实性为主;(2)囊壁或间隔上的乳头>2 cm;(3)腹水;(4)腹膜或网膜的转移,钙化;(5)CT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值>32 Hu,延迟扫描时肿块实质部分内出现造影剂淤积.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为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
【总页数】2页(P624-625)
【作者】岳殿强;李云娟
【作者单位】富锦市中心医院,黑龙江,富锦,156100;富锦市中心医院,黑龙江,富锦,15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4;R737.31
【相关文献】
1.CT诊断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分析 [J], 张玲玲
2.CT诊断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分析 [J], 张玲玲
3.超声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与16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价值[J], 王丽
4.CT诊断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J], 王照宇
5.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效果分析 [J], 吴丛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关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最新诊断、治疗和管理策略。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隐匿,易误诊,晚期则难以治愈,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指南的编写旨在帮助医生提高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认识,掌握其诊断方法,了解最新治疗进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指南涵盖了卵巢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诊断、分期、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技巧、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复发监测、生活质量评估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内容。
本指南还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医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和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涉及多方面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
其目标是确定肿瘤的性质、类型、分期,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家族肿瘤史等,有助于发现可能的危险因素。
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腹部和盆腔的触诊,有助于发现肿大的卵巢或腹水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经阴道超声检查(TV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是否有腹水或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AHE4等,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然而,这些标志物的特异性并不强,因此不能单独用于诊断,而应与影像学检查和其他临床信息结合使用。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三、恶性卵巢囊腺癌1.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病理形态可分为:①以囊性乳头状生长为主的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②以实性肿瘤为主的浆液性腺癌;③上述两者之间,部分囊性,部分实性。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
文献统计,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
肿瘤约有一半为双侧性。
一般为中等大小,可从数厘米至很大,约半数直径>15cm。
肿瘤表面呈结节状,充满乳头。
切面可见乳头主要在囊腔内,或同时向囊壁内、外生长,呈菜花状,或乳头集合成手指状、杨梅状突起。
内、外壁的乳头均可穿破包膜,种植及转移至腹腔。
肿瘤生长迅速,血供不足,易产生缺血坏死。
约25%为多房性、囊性,66.7%为半实质性、半囊性,8.7%为全部实质性。
CT表现:①原发灶特点:盆腔内或下腹部可见囊实性不规则形肿瘤。
外缘不光滑,可呈结节状突起,囊腔内可见菜花状、手指状、乳头状突起,呈多房囊性肿瘤。
囊壁薄厚不一,间隔有不规则增厚。
少数可表现为分叶状实质性肿块。
密度不均匀,其内有缺血坏死区。
于造影增强时,上述结节状、乳头状突起、不规则增厚的囊壁及实质性肿块均可见不规则明显增强效果。
少数可见囊壁及肿瘤实质部分钙化,为浆液性囊腺癌的特征。
②转移灶特点: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有转移。
网膜转移:表现为横结肠与前腹壁间或前腹壁后方的网膜部位呈扁平样如饼状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界线不清,有的如蜂窝状。
腹腔种植性转移:于脏器浆膜层及系膜播散,可见肠管边缘模糊不清,腹腔内及肝脾表面等均可见不规则软组织结节、肿块,以及腹水形成。
钙化性转移:上述转移部位,肝脾边缘、肠管边缘及腹膜等处均可见钙化性转移灶,为其特征性表现。
2.卵巢粘液性囊腺癌较浆液性囊腺癌发病率低,占卵巢原发性癌的24.3%。
右侧稍多,双侧者占15%。
病理所见,肿瘤外形与交界瘤相似。
为多房囊性、实质性或部分囊性,很少有外生性乳头。
切面观可为多房性,房多而密集,实质区与坚实的结节区很明显,有时占肿瘤大部或全部。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发布时间:2021-11-17T03:10:26.0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5期作者:姜红梅[导读] 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CT诊断准确性。
姜红梅鹤矿肿瘤医院 154101【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CT诊断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53例71个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析了这些患者的CT诊断结果和特点。
结果:53例71个原发肿瘤患者中有64例瘤体边缘存在不规则或者呈分叶状,7个轮廓完整光滑;71个原发性肿瘤中肿瘤囊性有33个,混合型有31个,瘤体内有斑片状及点状或者钙化的有6例。
结论:利用CT能够准确的现实卵巢肿瘤,并且清楚的显示肿瘤周围的外侵、转移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但是其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工作中高度重视。
【关键词】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妇科肿瘤卵巢原发恶性肿瘤是女性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病率、死亡率极高的病情之一,一直以来有着妇科肿瘤之首的称号。
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分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文章回顾性的分析了某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19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CT诊断结果的分析,旨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对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认识。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19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7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不规则或者间断性阴道流血、发热等现象,病程最小的为1周,最多的为8个月。
通过B超检查之后,这些患者均表现出盆腔肿块,其中3例患者探及腹水特征,5例患者例行血清检查发现成阳性,其他患者呈阴性。
1.2、检查方法在检查前,在患者阴道内填塞纱布,方便更好的观察宫颈位置,检查前30分钟给患者服用碘海醇溶液,服用剂量为800ml,等到膀胱充盈之后自耻骨联合下边缘进行扫描,扫描完成之后对部分患者进行全腹部或者全胸部扫描。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
黎强;曾耀景;卢飞城
【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卷),期】2002(011)003
【摘要】目的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性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13例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9例为粘液囊腺癌.结果 13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单侧10例,双侧3例.10个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肿块内可见脂肪、水样密度,3例见钙化.6个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肿块为囊实性,其内见“浮球征”.9例粘液性囊腺癌,均为单侧性,6例呈多房性分隔状肿块,4例有囊壁结节.3例呈实性肿块,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3例并腹膜内转移.囊性多见于卵巢良性肿瘤,实性多见于卵巢恶性肿瘤,囊实性可见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结论 CT 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3页(P181-183)
【作者】黎强;曾耀景;卢飞城
【作者单位】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放射科CT室;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放射科CT室;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放射科CT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
【相关文献】
1.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 [J], 邱世锦;向如意;吴元佐
2.卵巢良恶性肿瘤45例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J], 罗凤荣
3.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附27例报告) [J], 李美爱
4.31例卵巢良恶性肿瘤CT诊断回顾 [J], 汤发;林惠岚;张玉辕;
5.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黎强;曾耀景;卢飞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卵巢癌是指起源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的卵巢癌很少有症状,导致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
因此,CT和MRI成为卵巢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卵巢癌的钙化、囊性和实性等表现特点。
一、CT诊断CT能显示卵巢癌的有关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详细信息,且其成像速度快,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其医学价值具体表现在:1.形态学表现卵巢癌的CT形态包括卵巢大小、形状、边界、表面凹凸和包膜完整性等,不同类型的卵巢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良性肿瘤一般呈边缘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可见薄的钙化残留,而恶性肿瘤则表现出更多的多囊状或实性异常区。
2.内部构造卵巢癌的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如实性、囊性、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密度。
对于混合型的卵巢肿瘤,在CT扫描时可以看到肿瘤中心的实性分子,而周边部分则为囊性。
这些特征和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成分和性质。
二、MRI诊断MRI对卵巢癌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它可以通过梯度回声序列来显示卵巢癌的组织成分。
尤其在对混合型卵巢癌的检查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准确显示肿块内的实性和囊性结构。
MRI对于卵巢癌的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软组织分辨率高MRI能够将卵巢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开来显示,可清晰地展示卵巢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肿瘤与卵巢之间的距离和病理表现的差异。
2.对卵巢肿瘤组织的分析MRI扫描可以发现和鉴别软组织肿块、液体和坚硬肿块,以及混杂组织的卵巢肿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
3.矢状面、冠状面等多角度观察MRI扫描能够在矢状面、冠状面等角度下显示卵巢癌的图像,这些角度可以展示病灶的形态和内部细节特征。
三、鉴别诊断对于CT和MRI扫描的病人,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临床表现,还可以做出针对不同类型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如对囊性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可以观察到其壁厚和隆起现象,另外,CT和MRI可显示增强情况和血供信息等。
CT检查鉴别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浅述卵巢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卵巢组织来源复杂,包括上皮性、间质性、生殖细胞来源,上皮性来源占91.9%,其中浆液性囊腺癌占上皮性来源的63%[1]。
CT具有良好的分辨率,观察病变组织的密度非常准确,特别是螺旋CT的容积扫描,可以任意角度和层厚进行重建,对卵巢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2]。
卵巢恶性肿瘤早期常无症状,仅因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偶然发现。
一旦出现症状常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等。
在临床及B超高度怀疑时,应进行CT 检查[3]。
CT检查对发现较小的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帮助不大,特别是对较小的转移灶的确定更困难一些。
但CT做为一种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螺旋CT的应用,对其术前定性及分期的作用逐渐加大[4]。
1 方法使用Siemens Somatom CR型CT及Toshiba Asteion VR螺旋CT扫描。
于检查前1天晚上,口服1.2%~1.5%的泛影葡胺800~1 000 ml以充盈小肠及结肠;检查当天空腹,晨起后清洁灌肠并嘱患者憋尿,对保留导尿管者操作更简便。
于检查前30 min再口服1.2%~1.5%的泛影葡胺300~500 ml,充盈胃及空肠;上床后经肛门灌注1.2%~1.5%的泛影葡胺300~500 ml,充盈直肠及乙状结肠;患者自觉有尿意后,保留导尿管者经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300~400 ml,充盈膀胱,已婚妇女阴道内放置阴道塞,填充阴道,以明确宫颈与阴道的位置。
准备好后立即做CT扫描。
CT平扫:患者取仰卧位,基线自耻骨联合中点向头侧连续扫描至膈顶。
盆腔部用层厚6~10 mm,间距6~10 mm;腹部层厚10 mm,间距10~12 mm。
增强扫描:本组120例中,104例作增强扫描,造影剂为泛影葡胺、安其格纳芬、优维显300,碘海醇,根据患者自身条件选择。
我们采用碘海醇(300 mg/ml)经前臂贵要静脉以2 ml/s的速度快速连续注射80 ~100 ml,注射完闭后,立即做连续扫描病变区,延迟30~35 s动脉期扫描,70~75 s静脉期扫描,必要时延迟120~180 s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