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锂电池的一些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为主流的充电电池,大大优化了费用,减少了重量,提
高了能量密度,令人大为满意。
首先,基本概念。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构成,两端可以通过
电连接实现充电和放电,然后实现能量存量的转化。
另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传统的铅酸电池有较高的提升,一般可以达
到140~180 Wh/kg;电容也相对传统材料有较大的增长,一般可以达到650~1300
Ah/L;电池较传统材料轻量化,密度提高,可以节省用户费用,并且能量较为稳定,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最后,充电管理系统也是相对传统产品有较大改进的,集成了充电、放电、保
护等功能,使其可以很好的保护电池,大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巨大提升电池性能,在充分利用电池内的能量的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品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并且相对传统材料可以节约相当
多的费用和重量,从而更好的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令人满意。
锂离子电池中常见的几类概念名词解析涉及到锂离子电池中常见的一些概念名词,刚接触锂离子电池时极易将其混淆。
以下对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析:▪电池能量(即第一条中提到的电池容量)=电池标称电压 X 电池标称容量。
例如:小米充电宝10000mAh电压5V电池容量为 10Ah * 5V = 50Wh▪能量密度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是指在单位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
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就是电池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
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分重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两个维度。
a.电池重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重量,基本单位为Wh/kg(瓦时/千克)。
b.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体积,基本单位为Wh/L(瓦时/升)。
▪面密度(g/cm-2)即单位面积上的密度,面密度=重量/面积。
如果是极片需要减去基材的面密度。
▪面容量(Ah/cm-2或mAh/cm-2)面容量=电极极片负载量*理论倍率容量,例如:面容量=电极负载量(0.8mg/cm-2)*Si-C活性材料(600mAh/g)。
▪容量和比容量a.电池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中获得的电能,即电池所能释放的电能。
以符号C表示,常见的单位为Ah或mAh。
b.比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之为质量(重量)比容积,单位A*h/Kg,或体积比容量,单位为A*h/L▪功率与比功率电池的功率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电池输出的电能,单位为W或kW。
而比功率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所能输出的功率,单位为W/kg或W/L。
▪化成电池制造后,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其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的过程称化成,电池只有经过化成才能体现真是性能。
▪放电倍率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常用“放电倍率”表示,即电池的放电倍率用放电时间表示或者说以一定的放电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来表示。
首先进行一些基础的解释,解释一下锂电池的这些指标,看到现在有很多很多的新手甚至是老鸟总被这些指标弄得一头雾水的在此作为一个知识性的普及吧!应该对大家有用说的不对的欢迎指正。
1.电压:通常有3.6V锂离子电池,3.7V锂聚合物电池他们在%电压方面的%充电和使用基本上可以归为一类,标准放电平台都是3.0V~4.2V 也就是安全电压。
当然这个使用上的一类只是电压上的!电流方面锂离子电池远远不如锂聚合物电池。
稍候阐述。
2.容量:通常有mAh Ah等。
这是一个复合型单位,mA,A代表的是电流 1000MA=1A (A:安培amper)H当然就是时间(H:Hour,小时)这些都是英文的简写。
例如一块电池如果是1000mAh的那么就代表该电池在1小时放完自身所有电量的情况下(从4.2V~2.0V)(V:volt 伏特)能够达到1000mA的平均电流。
或者简单一些可以理解为能够以1000mA的电流放电持续1小时。
1000MAH可以换算为1Ah,这里大家存在一个误区,可能简单的认为我们以2000mAh的电流放这块电池那么这块电池的放电时间就可以坚持半小时。
这样说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严谨的。
因为随着电流的增加电池的内阻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在不断的增加,并且电池的内阻越是大电流的情况下体现的越明显,因为外部电路的电阻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必然减少而电池内阻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效率降低发热增高,所以刚才提到的举例的那块电池在2000MAH下放电时间必然少于半小时并且电流越大这点体现的越明显,也就是说这块电池在10A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将远远少于6分钟!还有另一种容量单位,在模型中不常用,就是瓦时(WH)瓦特/每小时简单的说就是用电压乘以电流得到的。
仍然是上边举例的电池1000ma放电1小时那么它的电量就是3.7Vx1000mah=3700mWh(毫瓦/小时)=3.7WH代表这块电池能够以3.7瓦的功率放电1小时。
换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理解了,例如我的450级直升机的电池是3S1P 2200MAH 20C 11.1V的那么我的这个电池就是大概是120W左右这样用电池的24.4Wh除以120W约等于0.2小时=12分钟了。
(一)锂电池的构成锂电池主要由两大块构成,电芯和保护板PCM(动力电池一般称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芯相当于锂电池的心脏,管理系统相当于锂电池的大脑。
电芯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外壳构成,而保护板主要由保护芯片(或管理芯片)、MOS管、电阻、电容和PCB板等构成。
锂电池的产业链结构如下图:电芯的构成如下面两图所示:锂电池的PACK的构成如下图所示:(二)锂电池优缺点锂电池的优点很多,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环保。
锂电池的缺点就是,价格相对高,温度范围相对窄,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加保护系统)。
(三)锂电池分类锂电池可以分成两个大类:一次性不可充电电池和二次充电电池(又称为蓄电池)。
不可充电电池如锂二氧化锰电池、锂-亚硫酰胺电池。
二次充电电池又可以分为下面根据不同的情况分类。
1.按外型分:方形锂电池(如普通手机电池)和圆柱形锂电池(如电动工具的18650);2.按外包材料分:铝壳锂电池,钢壳锂电池,软包电池;3.按正极材料分: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三元锂(LiNi x Co y Mn z O2)、磷酸铁锂(LiFePO4);4.按电解液状态分: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电池(PLB);5.按用途分:普通电池和动力电池。
6.按性能特性分:高容量电池、高倍率电池、高温电池、低温电池等。
(四)常用术语解释1. 容量(Capacity)指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锂获得的电量。
我们在高中学物理是知道,电量的公式为Q=I*t,单位为库伦,电池的容量单位规定为Ah (安时)或mAh(毫安时)。
意思是1AH的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用1A的电流放电可以放1个小时。
以前的NOKIA的老手机的电池(像BL-5C)一般是500mAh,现在的智能手机电池800~1900mAh,电动自行车一般都是10~20Ah,电动汽车一般都是20~200Ah等。
2. 充放电倍率(Charge-Rate/Discharge-Rate)表示以多大的电流充电、放电,一般以电池的标称容量的倍数为计算,一般称为几C。
锂电池基本概念
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可充电电池,它与传统的铅酸电池相比,小巧轻便,具有更高的放电量、较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效率。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节能、绿色产品,如移动电源、电动汽车、手机等,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对能源和环境的需求。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当两者连接在一起时,就能发电。
电池的容量取决于电池的容量单位是毫安时(mAh),即一定电量的电在一定时间内发放出的能量。
电池的电压取决于正负极的物质,主要有3.7伏、3.6伏、3.2伏等。
通常锂离子电池在室温下充电至4.2伏后,经过几个小时的放电后,会自动熄灭。
一般电池的使用寿命可达5001000次充放电,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保质期可达1-3年。
锂电池的特点很多,其优点在于具有更大容量、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节能环保等特点。
此外,锂电池还相比传统铅酸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由于它的电池包把正负极物质封装在一个封闭的容器里,其电子器件可以防止电池产生过热、过流、过充等安全问题。
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电动汽车、手机电池、UPS电池、摩托车电池、潜水装备电池等等。
由于高效、安全、节能,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能源,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节能环保产品中,为我们提供了便捷和质量优良的能源,可以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锂电池一些基本知识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锂电池的重要性 (3)1.2 锂电池的应用领域 (4)二、锂电池的基本概念 (5)2.1 锂电池的定义 (6)2.2 锂电池的组成 (6)三、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8)3.1 质子交换反应 (9)3.2 电池电压与电化学特性 (9)四、锂电池的性能参数 (11)4.1 能量密度 (12)4.2 充放电速率 (13)4.3 循环寿命 (13)五、锂电池的类型 (14)5.1 锂离子电池 (15)5.2 锂硫电池 (17)5.3 固态电池 (18)六、锂电池的安全问题 (19)6.1 自燃与热失控 (20)6.2 防止短路与热扩散 (21)七、锂电池的回收与处理 (23)7.1 回收技术 (24)7.2 废弃物处理 (26)八、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27)8.1 技术创新 (28)8.2 环境友好型发展 (29)九、结论 (30)9.1 锂电池在未来的重要性 (31)9.2 对锂电池研究的展望 (32)一、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锂电池的全面而基础的知识,我们将从锂电池的定义和分类入手,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制造过程。
我们会探讨锂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
我们还将分析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充放电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锂电池的基本概念部分,我们将解释其工作原理,即通过正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我们也会介绍锂电池的各种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在锂电池的应用方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普及情况,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以及在这些设备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还将探讨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潜力,以及它们如何助力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
在安全性和性能优化部分,我们将分析锂电池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如过热、短路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我们也会介绍一些提高锂电池性能的方法,如改进电极材料、优化电解液等。
电锂离子电池常见名词汇总1、容量: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量,以符号C表示。
常用的单位为安培小时,简称安时(Ah)或毫安时(mAh)。
电池的容量可以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理论容量是把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的最高理论值。
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常用比容量的概念,即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论电量,单位为Ah/kg(mAh/g)或Ah/L(mAh/cm3)。
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
它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单位为Ah,其值小于理论容量。
额定容量也叫保证容量,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
2、内阻:阻力称为电池的内阻。
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在放电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因为活性物质的组成、电解液浓度和温度都在不断地改变。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极化内阻又包括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
内阻的存在,使电池放电时的端电压低于电池电动势和开路电压,充电时端电压高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欧姆电阻遵守欧姆定律;极化电阻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线性关系,常随电流密度的对数增大而线性增大。
3、负载能力:当电池的正负极两端连接在用电器上时,带动用电器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即为电池的负载能力。
4、内压:指电池的内部气压,是密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致,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影响。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水分及有机溶液分解产生的气体于电池内聚集所致。
5、充电率(c-rate):C是Capacity的第一个字母,用来表示电池充放电时电流的大小数值。
例如:充电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000mAh时,即表示以1000mA(1C)放电时间可持续1小时,如以200mA(0.2C)放电时间可持续5小时,充电也可按此对照计算。
C是电池的容量,如标称容量1500mAh的电池,0.5C指充电电流0.5*1500=750mA)6、终止电压(Cut-off discharge voltage)指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电池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电压值。
锂离子电池简介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这样的能源结构,使得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由此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所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在未来技术领域和未来经济世界的一个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的二次清洁,且可再生能源,其具有工作电压高,质量轻,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在电动工具,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第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几乎在锂电池是发明的同时,研究发现许多插层化合物可以与金属锂的可逆反应,构成锂电池[1]。
早在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分层组织作为阴极的斯梯尔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锂作为阳极的Li-TiS2系统。
1976年Whittingham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
随后,埃克森公司的Li-TiS2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其商业化。
但是,系统很快就暴露出许多致命的缺陷。
首先,活性金属锂容易导致有机电解液的分解,导致电池内部压力。
由于锂电极表面的表面电位分布不均匀,在锂金属的电荷将在锂沉积的阴极,产生锂“枝晶”。
一方面会造成可逆嵌锂容量损失,另一方面,枝晶可以穿透隔膜和负极连接,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瞬间吸收大量的热,发生爆炸,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一系列因素导致金属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两差异,所以Li-TiS2系统未能实现商业化。
1980,阿尔芒首次提出摇椅电池的想法。
使用低锂嵌入化合物锂化合物代替金属锂作为阳极,采用高嵌锂电位嵌锂化合物作正极。
同年,在美国德州大学Goodenough教授的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LixMO2(M=Co 、Ni或Mn)为两电池正极材料锂。
1987,奥邦成功组装了浓差电池MO2 (WO2)/LiPF6-PC/LiCoO2和证明“摇椅电池”的想法的可行性,但由于负电极材料形成LiMoO2 CLiWO2嵌入电位高(0.7-2.0 V vs.Li/Li+)嵌锂容量较低,并没有显示高电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点,比容量高。
1) 一次电池(primary battery):只能进行一次放电的电池,不能进行充电而再利用。
2) 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可反复进行充电、放电而多次使用的电池,也叫做蓄电池或充电电池。
3) 蓄电池(secondary/rechargeable battery):同二次电池。
4) 充电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同二次电池。
5) 正极(positive electrode):放电时,电子从外部电路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
此时除称之为正极外,由于发生还原反应,也可以成为阴极:而在充电时,则不能成为阴极,因为此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成为阳极。
6) 嵌入(intercalate/insert):锂进入到正极材料的过程。
7) 脱嵌(deintercalate/remove):锂从正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
8) 负极(negative electrode):放电时,电子从外部电路流出电位较低的电极。
此时除称为负极外,由于发生氧化反应,而可以称为阳极;而在充电时,则不能称为阳极,因为此时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而应成为阴极。
9) 插入(intrcalate/insert/store):锂进入到负极材料的过程。
10) 脱插(deintercalate/remove):锂从负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
11)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电池0.2C放电时全过程的平均电压。
12) 标称容量(nominal capacity):电池0.2C放电时的放电容量。
13)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电池没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电压。
14) 闭路电压(closed circuit voltage ):电池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电压,也叫工作电压。
15) 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同闭路电压。
16) 放电(discharge):电流从电池流经外部电路的过程,此时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创业板里的锂电池概念锂电池概念是指在创业板上交易的一类公司,这些公司从事锂电池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锂电池是一种利用锂金属或锂化合物作为电极材料的化学电池。
锂电池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
其主要原因是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长寿命、环保等优势,在电动车、储能设备、移动终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许多投资者都看好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潜力,将其作为关注的重点。
在创业板中,锂电池概念是一个独特的投资机会。
首先,我要明确的是,锂电池概念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行业板块,而是类似于热点概念股的投资标的。
很多公司可能从事不同的产业,但由于其业务涉及到锂电池领域,被市场视为锂电池概念股。
锂电池概念股的投资机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电动车市场正迅速扩大。
而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锂电池,因此锂电池概念股的投资机会就在于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增长。
其次是储能行业的兴起。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需求增加,储能设备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而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储能行业。
投资锂电池概念股也就等同于把握储能行业迅猛发展的机会。
除此之外,移动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为锂电池概念股带来了机会。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对电池寿命和续航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特点,因此在移动终端市场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针对锂电池概念股的投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关注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
锂电池行业的技术迭代非常快,公司的技术实力决定了其未来的竞争力。
其次,要关注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的市场份额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
最后,要关注行业政策和市场风险。
由于锂电池涉及到能源安全和环保等敏感问题,相关政策的变动会对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需要投资者具备风险意识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有关锂电池的一些概念
发布日期:2007年5月25日浏览:3178次
1、一次电池、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primary battery原电池):只能放电一次,放电结束后,不能再充电使用。
如各种干电池;
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或叫充电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蓄电池):放电结束后,可以进行充电,再放电使用,可反复多次使用。
2、电池正极:(positive electrode)放电时,电子从外部电路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
在放电时由于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正极也成为阴极,但在充电时要称为阳极。
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磷酸铁锂、钴酸锂(氧化钴锂)、锰酸锂(氧化锰锂)、钒的氧化物等。
3、电池负极:(negative electrode)负极,放电时,电子从外部电路流出电位较低的电极。
此时除称为负极外,由于发生氧化反应,而可以称为阳极;而在充电时,则不能称为阳极,因为此时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而应成为阴极。
负极材料一般为碳负极材料,包括:石墨、软碳、硬碳。
也有为非碳基负极材料,包括:氮化物、硅基材料、锡氧化物、新型合金、钛的氧化物、纳米氧化物等。
4、充电(charge):利用外部电源使电池的电压和容量上升的过程;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⑴充电特性(charge characteristic):电池充电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例如充电曲线、充电容量、充电率、充电深度、充电时间等。
⑵充电曲线(charge curve):电池充电时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⑶容量密度(capacity density):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能释放出的电量,一般用mAh/L 或mAh/kg表示。
也叫比容量,或克容量。
⑷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能释放出的能量,一般用Wh/L 或Wh/kg表示。
⑸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能释放出的能量,一般用W/L 或W/kg表示。
⑹过充电(over charge curve):超过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而继续充电的过程;此时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⑺恒压充电(constant voltage charge):在恒定的电压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
一般而言,该恒定的电压为充电终止电压。
一般设置终止电流,当电流小于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⑻恒流充电(constant current charge):在恒定的电流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
一般设置终止电压,当电压达到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5、放电(discharge):电流从电池流经外部电路的过程,此时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⑴放电特性(discharge characteristic):电池放电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例如放电曲线,放电容量,放电率,放电深度,放电时间等。
⑵放电曲线(discharge curve):电池放电时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⑶放电容量(discharge capacity):电池放电时释放出来的电荷量,一般用时间与电流的乘积表示,例如Ah,mAh(1Ah=3600C)。
⑷速率(discharge rate ):表示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
所用的容量1小时放电完毕,称为1C放电;5小时放电完毕,则成为1/5=0.2C放电。
⑸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表示放电程度的一种量度,为放电容量与总
放电容量的百分比,略成DOD。
⑹持续放电时间(duration time):电池在一定的外部负荷下在规定的终止电压前所放电时间之和。
⑺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电池0.2C放电时全过程的平均电压。
⑻标称容量(nominal capacity):电池0.2C放电时的放电容量。
⑼残存容量(residual capacity):电池残留的可再继续释放出来的容量。
⑽过放电(over discharge):超过规定的终止电压在低于终止电压时继续放电。
此时容易发生漏液或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⑾自放电(self discharge):电池在搁置过程中,没有与外部负荷相连接而产生容量损失的过程。
⑿利用率(utilization):实际放电容量与理论容量的百分比。
6、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电池没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电压。
7、闭路电压(closed circuit voltage):也叫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电池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电压。
8、终止电压(end voltage):电池放电或充电时,所规定的最低放电电压或最高的充电电压。
9、内阻(internal resistance):电池正负极两端之间的电阻,是集流体、电极活性物质、隔膜、电解液的电阻之和;其值越小性能越佳。
10、储存寿命(shelf/storage life):电池在没有负荷的一定件下进行放置以达到性能劣化到规定的程度时所能放置的时间。
11、循环寿命(cycle life):在一定条件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反复充放电,当容量等电池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以下时所能发生的充放电次数。
12、液漏(liquid leakage):电解液从电池流出的现象。
13、内部短路(internal shortage):电池内部正极和负极形成电通路时的状态;主要是由于隔膜的破坏、混入导电性杂质、形成枝晶等造成。
14、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
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
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电解液分为:液体电解质(包括无机、有机);固体电解质,又分为无机、有机,其中有机又分为纯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熔盐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应根据电池及电极活性物质(正负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因为电解液需要长期保存在电池中,所以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15、隔膜:为了防止正负极活性物质相互接触而短路,一般采用隔膜将两者隔开,在电化学反应时,保持必要的电解液,形成离子移动的通道。
16、粘接剂:一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常用的有PVA(聚乙烯醇)、PTFE(聚四氟乙烯)、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以保证活性物质制浆时的均匀性和安全性,对活性物质颗粒间起粘接作用,将活性物质粘接在集流体上,保持活性物质间以及和集流体间的粘接作用,有利于在碳材料表面上形成SEI膜。
目前钴酸锂等所用的粘结剂,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一样可用。
17、正极材料的物理特性述语:
⑴松装密度:为材料粉的自然堆积密度。
⑵振实密度:为粉末固定在机械振动装置上,振动电机带动机械振动装置上下振动,装有粉末的刻度试管随机械振动装置而发生有节拍的振动,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量筒里的粉末逐渐振实,振动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后,机械振动装置停止振动,读出刻度试
管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定义:质量除以体积、从而求出振实后的粉末密度。
振实密度影响加工性能,特别是辊压。
振实密度高低影响电池极片的体积密度(压实密度),如果工艺配合不好的话可能会出现极片脆、断片!振实密度和倍率放电特性有关,主要在极片工艺控制十分重要。
⑶片压实密度:正极材料辊压(碾压)在极片后的体积密度。
⑷位径:指磷酸铁锂粉体的平均粒径分布。
⑸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即每克物质总表面积,单位为: m2/g.
比表面积是粉体材料,特别是超细粉和纳米粉体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粉体的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