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山阳县色河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9-21
- 格式:docx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学习内容第八单元(章)第 1 课(节): (第_2__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 了解合金及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质和用途;认识合金的优越性能;2 学会对比试验及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合金的优越性能;3感受和体会化学及物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认识合金及合金的优越性能;难点:正确选择合金的用途。
时间分配导课 2 分、自学 8 分、探究交流 15 分、小结 3 分、巩固 12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学习引导1、(1)什么是合金;(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3)合金的优越性能。
2、新知导读(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或者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制成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合金是(纯净物、混合物);(2)常见合金:A、铁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铁合金分为和,它们都是含有碳及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的铁,生铁的含碳量,钢的含碳量是;B、课本6页表8-2 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中罗列的合金有;18K黄金中的K是表示的指标。
例如,18K表示含金量,则含金量100%的黄金是 K;C、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
尤其是钛和钛合金的非常好;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3)合金与纯金属比较其优越性主要有:A、颜色;B、硬度;C、熔点;D、抗腐蚀性能。
设问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到金属材料包括80多种纯金属及几千种合金,那么什么是合金?人们为什么要制造合金呢?本节课就来学习认识合金。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第4页至第6页内容。
填写学案中“新知导读”部分的空白。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各组长作好记录,并把大家的观点统一归纳出来,做好发言准备。
展示纠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预设讨论结果:1、黄铜的硬度大于铜;硬铝的硬度大于铝;由此可见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2、结合表中数据,得到的启示: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学习过程探究交流1、观察演示实验8-1,将现象填在相应的表格里,然后讨论得出结论;2、结合课本5页讨论题展开小组讨论,得出你得到的启示;展示纠错:积极发言把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学习内容(第_2__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 认识并初步掌握置换反响;初步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2 学会判断某反响是否是置换反响;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响能否发生及其他相关应用;3感受和体会化学及物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响;难点:灵活运用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解决相关问题。
时间分配导课 5 分、自学 10 分、探究交流 15 分、小结 3 分、稳固 7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1、学习引导〔1〕置换反响;〔2〕金属活动性顺序。
2、新知导读〔1〕由与反响,生成和的反响叫做置换反响。
例如Fe + CuSO4=FeSO4+ Cu 置换反响,CO +CuO加热Cu + CO2置换反响;置换反响和、都是化学反响的根本类型;〔2〕人们通过实验归纳和总结出的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它的活动性及越;例如,K的活动性比Ca强,Cu的活动性比Hg强;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产生;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例如,Mg、Zn、Fe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响产生H2,Cu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响;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位于后面的金属把位于前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例如,Fe位于Cu的前面,所以Fe + CuSO4=FeSO4 + Cu而Cu位于AI的后面,所以Cu不能与AI 2〔 SO4〕3溶液反响;探究交流:试判断以下各组物质混合能否发生反响,能反响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响的说明原因。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金属的三方面的化学性质,你能说出来吗?同时还认识了九个化学反响方程式,试写出这些化学方程式。
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学习内容第十单元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 1、进一步加深认识常见的酸和碱及其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认识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PH范围、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测定方法等;2、学会阶段性复习与稳固,构建知识系统网络,强化对知识的灵活使用;3、进一步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激发善于复习小结的良好习惯。
重点:常见的酸碱的相似化学性质;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难点:灵活运用根底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间分配导课 2 分、根底知识梳理15分合作稳固提高20分小结3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根底知识梳理:一、酸和碱的再认识1、、属于常见的酸。
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和酸根离子。
2、、属于常见的碱。
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
3、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生成和生活中有那些广泛的用途?二、酸和碱的相似化学性质1、酸的相似化学性质A、酸能与指示剂反响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为色;B、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响酸 + 金属——盐+ H2C、酸能与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响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D、酸与碱的反响酸 + 碱——盐 + 水E、酸与某些盐的反响酸 + 盐——酸 + 盐2、碱的相似化学性质A、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响碱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为色;B、碱溶液能与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反响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C、碱能与酸反响碱 + 酸——盐 + 水导入方法:开门见山式导课。
此略。
根底知识梳理引导学生结合学案进行知识梳理。
学习过程D、碱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响碱 + 盐——碱 + 盐三、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PH1、范围是;2、PH与酸碱性的关系:PH 7,溶液显酸性;PH 7,溶液显中性;PH 7,溶液显碱性;3、用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合作稳固提高1、以下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枯燥,又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枯燥的是〔〕A、CO2B、NH3C、H2D、HCl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9.3 溶液的浓度学习内容第九单元(章)第 3 课(节): (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 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配制进一步练习相关实验操作;体验配制溶液的过程;3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强化实验能力。
重点: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难点:掌握实验步骤及配制方法;时间分配导课 2 分、自学10分活动交流 15分、小结 3 分、巩固 10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1、自学引导(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2、新知导读(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A、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g, 水 g;B、称量:用称量出所需的氯化钠,放入中;C、量取:用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D、溶解:用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A、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g;水 g;B、量取:用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C、混匀:用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3)装瓶后,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活动交流两人一组进行实验配制操作;探究交流结合课本48页的“问题与讨论”开展探究讨论展示纠错:把得出的结论或看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本课小结:试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和感受;当堂检测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A溶解、B称量或量取、C计算、D装瓶存放。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现欲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配置过程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2)、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国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3)、在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5%。
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吴良兵审核人:授课班级(1)(2)备课组:理化生编号:学习内容学习目标 1 了解固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认识固体溶解度曲线并能灵活运用曲线解决问题;2、通过认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饱和溶液来认识溶解度曲线;联系函数图象的意义来发现曲线上的;3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曲线解决问题;时间分配导课 3 分、自学10分探究交流 15 分、小结 2 分、巩固 10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1、自学引导(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2)温度影响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3)溶解度曲线的用途(或提供的信息);2、新知导读(1)在,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溶质的,就是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2)固体溶解度受内因——;受外因——的影响;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表示方法有法和法;(3)用图象法得出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图象就是;探究交流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是怎样的?2、怎样建立固体溶解度曲线?3、固体溶解度曲线有哪些用途?展示纠错:把得出的结论或看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本课小结:试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和感受;当堂检测1、下列对“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A、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 20°C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设问导入:我们已经知道,蔗糖或食盐等固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是不能无限制的溶解的,也就是说有一定的限度。
怎样来表示这种固体溶解的限度呢?本节课学习的溶解度就是用来表示溶解的限度的量。
自学新知:指导学生自学课本35-36页内容。
然后完成学案中填空。
探究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交流;(预设结论)1、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详见课本36 页左上角资料卡片。
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吴良兵审核人:授课班级(1)(2)备课组:理化生编号:
学习
内容
第九单元(章)第 2 课(节):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溶液的两种状态;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结合实验探
究正确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感受和体会化学实验在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保持和
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认
定或判断;
难点:实验探究,结合现象得出溶
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有条件的;
时间
分配
导课 3 分、探究交流 15 分、自学10分小结 2 分、巩固 10 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
探究交流一
1、演示实验9-5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
2、演示实验9-6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自学新知
1、自学引导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结晶及结晶的方法;
2、新知导读
(1)在,里溶解
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里溶解
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了量溶剂里”,
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当条件改
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
可以通过、、变
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也可以通过、
变为不饱和溶液;
(3)溶质从溶剂里以固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
做;结晶的方式有和;
探究交流二
1、怎样正确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如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的硝酸钾溶
液?
展示纠错:把得出的结论或看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课小结:试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和感受;
问题导入:我们已经知
道,蔗糖或食盐很容易溶
解在水里形成溶液。
但
是,它们能不能无限制地
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呢?
我们首先来实验探究
这一问题。
探究交流一:
指导学生认知观察,记
录现象于课本表格中;
新知导读: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34-35页后,填写学案空
格;
探究交流二: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后
发言交流;
本课小结:以学生谈收
获或感受的形式对本课
进行小结。
学习过程
当堂检测
1、一杯20°C的KNO3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
法是() A 蒸发掉19 g水有晶体析出;
B 在该温度下,加入少许KNO3晶体,晶体不减少;
C 温度降到10 °C,有KNO3晶体析出;
D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2、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的是()
A 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 降低温度;
D 其他条件不变,加入溶质;
3、下列方法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有不饱和变为饱
和溶液的是()(1)加水(2)加硝酸钾(3)恒温蒸
发水(4)冷却(5)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6)加该
温度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 A(1)(2)(5);
B(1)(5)(6); C(2)(3)(4); D(2)(4)
(6);
4、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
瓶为不饱和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
的是()
A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5、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的得到食盐;
B 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 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6、在25°C时,向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1gNaCl
固体,充分搅拌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不能溶解;
B NaCl固体能溶解;
C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1g ;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作业:课本第40-41页:1、7、8题
当堂检测:(答案)
板书设计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一、概念
二、转化
三、结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