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30
《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变得日益重要。
低渗透油藏因其储层特性,开发难度大,需要精细的井网部署和高效的开发策略。
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及相应的油藏工程方法,对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策略及其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二、低渗透油藏特征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储层特性决定了其开发难度。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包括: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低等。
这些特征导致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采收率低、产能递减快等问题。
三、井网部署原则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性,井网部署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规划井网密度和井距:根据储层特性和产能要求,合理规划井网密度和井距,确保井网能够覆盖整个油藏。
2. 优化井位选择:根据地质资料和储层特性,选择合适的井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3. 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开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油藏工程方法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可采用以下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研究:1. 地质建模与储层评价:通过地质建模和储层评价,了解储层的空间分布、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为井网部署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技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模型,模拟不同井网部署方案下的油藏开采过程,评估各方案的采收率、产能及经济效益。
3. 历史拟合与优化: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对历史拟合结果进行优化,调整井网部署方案,提高采收率。
4. 动态监测与调整:通过动态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油藏开采过程中的产能变化、压力变化等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井网部署方案。
五、实例分析以某低渗透油藏为例,采用上述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地质建模和储层评价,了解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特性。
其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模型,模拟不同井网部署方案下的开采过程。
通过历史拟合与优化,确定最佳井网部署方案。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摘要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天然弹性能量普遍较小,所以基本上都先后采取了注水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
因此,对注水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对于进一步搞好油藏注水开发,为实施调整挖潜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以及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借鉴以往对中高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一些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工程、模糊数学原理等方法,首先给出了确定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简便方法,针对大庆外围油田推导出启动压力梯度的公式,最后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从含水率、存水率、可采储量等进行了科学的评价。
各个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及计算方法。
经过本文对低渗透油藏龙虎泡高台子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实例分析,得到了和生产实际相符合的评价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标准与计算方法切实可行。
关键词:低渗透;启动压力梯度;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AbstractThe original elastic energy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s generally small,so all the oil fields early or late adopt water flooding to keep the pressure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refore,evaluating the water flooding effec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cientificall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epen the water flooding and offer reliable reference of carrying out the measures of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reserves as well as increase the oil recovery.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water flooding in exploring the middle-high permeability reservoirs,taking the fact that all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re of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TPG) into account, with the methods of oil reservoir engineering,fuzzy mathematics and principle of hierarchy analysis,we firstly produce the simpl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TPG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With this method, we determined the formula of TPG of Daqing periphery developed oilfields. Finally,we evaluated the water flooding effec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cientifically in these ways:water cut,drain index,recoverable reserves etc.In each way,we created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calculating methods.By analyzing the water flooding effect of Long hu pao gao tai zi oilfield,we got results that match produce,which proves tha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 calculating methods produced by this paper are reliable and applicable.Key words:low permeability;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effect of flooding; evaluation method目录第1章前言 (1)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研究现状及局限性 (1)1.3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研究的趋势 (3)1.4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3)第2章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4)2.1油藏储层因素的影响 (4)2.2原油地下粘度的影响 (5)2.3开发技术指标的影响 (5)第3章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研究 (7)3.1启动压力梯度定义 (7)3.2启动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 (7)3.3启动压力公式的建立及验证 (9)第4章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13)4.1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13)4.2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估算方法 (14)第5章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28)5.1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数学原理 (28)5.2评判矩阵和权重集的确定 (29)5.3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 (30)第6章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实例分析 (32)6.1外围已开发区块油藏地质特点 (32)6.2外围开发区块开发状况 (33)6.3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结果 (34)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第1章前言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石油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出现一个无法自给的石油缺口。
论低渗透储层评价研究储层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地质储层做出符合地质实况的分类与评价。
目前研究主要倾向于优选储层评价参数,利用各种地质学方法、数学方法对储层进行综合划分,研究不同类型的储层与油藏分布的关系。
其中,常用的参数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有效厚度钻井率、喉道中值半径、泥质含量、变异系数及储能丰度、含水饱和度等。
标签:储层评价;油田开发;油藏工程1 引言储层分类评价是油田开发、油藏工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提高开发效果与开发水平以及实现油田的科学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对储层评价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经石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PSC)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执行标准》,这一标准为我国石油储层,特别是中高渗透储层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现有油气开发实践表明,注水保持油气藏能量,压裂改造油气层及注气等技术是目前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主要技术手段。
但是根据近年来的开发经验得出,用常规的评价方法评价低渗透油气藏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主要是由于低渗透储层在储层特征和渗流规律等方面均不同于中高渗透储层,所以常规评价参数对低渗透储层的这些特殊性考虑的少,使得储层分类评价效果变差,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低渗透储层的特征,从而做出更好的评价。
目前,各研究区受资料状况、地质特征以及研究目标等的影响,关于储层评价方法的研究还没有建立公认的、规范的评价标准,且不同地区的评价标准差异较大,这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引用十分不利。
国内多数研究者真正将地质成因定性分析和数学统计定量运算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实例也不多,且在储层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关于评价参数的选择问题,至今仍缺乏公认有效的评价标准。
故基于国家石油战略方面的考虑,对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储层评价方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认识活动,我们进行评价时要依据一定的指标,但由于影响事物的因素多而复杂,且每一指标仅在某一方面反映研究问题的性质,若是仅根据单一指标去判断一个事物的好与坏,其评价效果很可能会偏离实际。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藏。
由于其地质条件是典型的岩石骨架致密、孔隙度低、渗透率小,因此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先进技术,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开发中的效果评估非常重要。
一、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评估低渗透油藏开发期望值的基础,包括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层、地层属性、岩石物性等方面的评估。
2.油藏学评价:油藏学评价是指对藏内物质分布、储量、渗透性等相关参数进行评估,为后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地面设施评价:地面设施包括采油井、注水井、储罐、管道等设施的设计和布局,地面设施评价对于提高采油效率至关重要。
4.生产技术评价:生产技术是指提高储层采收率的技术手段,包括增渗、改造、提高采集效率等方面的技术评价。
5.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储层物性、采油方式、油价等因素计算出油田的利润和回收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综合评价方法需要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且评价结果需要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等特点。
二、应用低渗透油藏开发在大规模应用中仍存在困难和挑战,因此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1.地下导向技术:通过对油藏地质环境的评估和仿真分析,采用先进的地下导向技术进行注水和采油。
2.增加油水接触面积:通过注水技术、调节开发方式,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3.破坏性技术:采用破坏性技术,包括压裂、酸化等技术,破坏储层中的岩石骨架,改善储层渗透性,提高采油效率。
4.注水技术:增加水驱法的注水井数量,通过分布式注水技术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除此之外,综合评价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开发工程中的方案评估、生产工艺优化、地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在开发低渗透油藏时对储层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的开发方案。
同时,也能够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对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的投资和运营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一、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低渗透油藏是指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气储层,通常指渗透率小于0.1md的储层。
这类油藏由于地层渗透率低,油气困陷在储层中难以开采,因此开采难度大、生产周期长、投资成本高。
低渗透油藏的油层工矿物产能大、天然产能小、体积总量大、成本单位量高等特点,使其开发和评价面临一系列挑战。
二、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1. 地质储量评价地质储量评价是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首要评价指标。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静态储量评价和动态储量评价两个方面。
静态储量评价包括地质储量的勘探评价和具体储量的计算,主要考察地层的构造、地层的厚度、地层的有效渗透率等因素。
动态储量评价则通过油藏的产量、生产曲线、生产动态等参数进行评价。
2. 采收率评价采收率是指油气储层中可采出的油气资源的比例,也是衡量油气资源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评价中,采收率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井措施、改造技术、提高采收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生产效率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与油气的产出效率密切相关,因此生产效率评价也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产效率评价主要考察生产动态、生产工艺及设备的使用效率等方面。
4. 经济效益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还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收益比、油气资源开发的投资与收益等方面。
1. 评估开发潜力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条件和储量情况,通过地质、地面、地下和采收率等多方面考察,评估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潜力,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2. 优化井网布置低渗透油藏需要通过合理的井网布置来提高采收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开发效果的评价,可以为井网优化提供指导。
3. 优化开发方案通过对开发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而优化开发方案,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率和经济效益。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对于油田的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摘要:低渗透油藏水驱效果评价的方式传统上有四种,水曲特征曲线法与实验分析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但是这些评价方式总体上都比较单一。
现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了油藏工程与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针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中难以评价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因此引入及时含水采出多向指标完成的评价体系,对于特低渗透油藏水开发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特地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油田开发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很早就被一些专业学者提出,国内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关于渗透率层状砂岩水驱油藏开发评价指标的方式方法,因此国内很多有油田的地方都制定出了相关的油田开发指标评价方式,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大港油田等等开始,油田的评价指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大庆油田国内油田的发展上有非常漫长的历史,因此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人员提出了特低渗透油藏开发评价的相关标准。
在随后几年里的发展中,虽然有大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关于特低渗透油藏水井的开采方式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针对这个方向的研究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关于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评价发展分析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就提出了油田注水开发的问题,在国外学者长期以来的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式有四种,水曲特征曲线法,其次是实验分析法、第三是解析分析法,第四是数值模拟法,这些研究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油田采油的发展,但是缺乏整体的眼光。
因此这些研究方式是真对局部范围内进行研究给出的指标体系,并没有从系统性的角度分析,缺乏整体性。
而且指标之间具备一定的关联性和独立性,有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有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这些局部的评价体系只适合油田开发的某一个阶段,本文作者在综合考虑整体性情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实例,并且对低渗透砂岩油藏进行水驱开发效果提出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1]。
2.关于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体系的分析2.1综合评价指标分析评价指标是针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中依赖的三个依据,第一,油藏在相同累积注水量或者是油藏在同一空隙体积内注入双倍的水量进行,采出程度越大的情况下表水驱效果就会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关系。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渗透率通常低于0.1mD。
由于其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特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选用不同的开发方法及技术手段。
为了综合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油藏性质、开采工艺、生产情况等。
综合评价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条件评价地质条件是影响油藏开发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孔隙结构等方面的评价,可以为油藏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地质条件评价需要进行地震勘探、测井资料分析、地质构造模拟等工作,以获得对油藏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
2. 油藏性质评价油藏性质是指油藏中的原油性质、成分、物理化学特性等。
通过对油藏性质的评价,可以为采油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油藏性质评价需要进行岩心分析、原油采样、实验室分析等工作,以获得对油藏性质的全面了解。
3. 开采工艺评价开采工艺是指采用的开采方法、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
不同的油藏开采工艺对开采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常用的开采工艺包括常规压裂、水平井、CO2驱油等。
开采工艺评价需要参考目前的开采工艺技术,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及模拟试验等工作。
4. 生产情况评价生产情况是指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及产量表现。
通过对生产情况的评价,可以了解油田的生产能力及产量表现,为后续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生产情况评价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工作,以获得对油田生产情况的全面了解。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后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在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综合评价可为低渗透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探讨发表时间:2020-07-21T15:32:12.45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7期作者:傅彦华[导读] 调查显示,我国最近几年的低渗透石油的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呈现着上升的趋势摘要:调查显示,我国最近几年的低渗透石油的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呈现着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低渗透油藏逐渐成为了我国新区产能建设和油田上产的重点。
然而,传统的对于中、高渗透油藏储层的评价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低渗透油藏,其二者之间也没有密切的联系。
这就给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任务,那就是研究并制定出低渗透油藏储层的分级评价方法。
以此为背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低渗透油藏储层表征评价参数,探究并提出了如何制定出适合低渗透油藏储层的分级评价模式,以期为石油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储层; 分级评价方法; 应用;新时代下,我国经济水平正在飞速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进步。
在我国众多的油井工程当中,低渗透油井的数量是比较多的。
以往的评价方式是以渗透率为基准,适用于中、高渗透油藏储层,对于低渗透油藏反而不能准确评价。
例如,对于大庆油田来说,基于1m D储层的开发是比较有难度的,特别是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开发难度更大。
这就有必要针对低渗透油藏探究出合适的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并且低渗透油藏储层评价方法对于我国石油企业来说,具有着尤其重要的价值。
1 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表征参数在对低渗透油藏储层进行分级评价时, 需要首先明确相关表征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主流喉道半径主流喉道半径的渗透率达80%,能够有效表现出低渗透储层岩心微观孔隙的特征以及低渗透油藏流体的渗流能力。
而且,如果喉道半径改变,低渗透储层的性质也会改变,进而降低油层开发的质量。
除此之外,针对于不同的油区和不同的渗透率,其所适用的主流喉道半径也不相同。
渗透率一致时,大庆外围岩心的主流喉道半径小于长庆油区岩心的主流喉道半径。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03-24T03:07:30.2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月25期作者:张文瑞[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迅速。
对于低渗透油井来说,在我国油井工程较多。
张文瑞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 300280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迅速。
对于低渗透油井来说,在我国油井工程较多。
相关研究表明:在传统模式下,是将渗透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主要对中、高渗透油藏开发储层进行评价;但是,此类评价方法和低渗透油藏的单井产量并无显著的联系性。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储层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对其表征参数进行了解,从而为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本课题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应用随着低渗透石油储量的逐渐增加,其占总资源的一半以上,该资源逐渐成为新区产能建设与油田生产的主体,通过对石油资源进行优质储量筛选,并制定出相关开发利用规划方案,引进科学技术,以便充分发挥出石油能源的作用。
1.低渗透油藏基本现状1.1低渗透原油储量分布广阔,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性地位,目前低渗透油藏已成为其储量接替和新建产能的重要来源。
低渗透原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辽松、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为主,低渗透砂岩油藏占主要部分,如大庆外围、长庆和吉林等,也还有一些砂砾岩油藏和火山岩油藏,如新疆的三塘湖、华北的乌里亚斯太油田。
通过近二十多年的矿场实践和科技攻关,在辽松、鄂尔多斯等盆地,低渗透砂岩油藏实现了大规模的有效经济开发,是目前上产和稳产的主战场。
1.2低渗透油藏开发依旧存在不足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在通过“十五”期间的攻关,取得长足进步,依然面临着储层物性越来越差、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储层评价标准不能满足现有储层渗流特征及科学分类要求、有效开发的井网适应性不足、多井低产、压后增产有效期短、有效能量补充难度大等难题,迫切需要以提高单井产量与稳产期、动用程度及采收率为核心,在有效储层分类评价、开发井网优化、有效能量补充、低伤害高效改造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