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30
低渗透油藏概述[加入收藏][字号:大中小] [时间:2012-03-23 来源:中国能源网关注度:3083] 摘要: 要认识低渗透油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认识:低渗透油藏的形成条件、低渗透油田的概念和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低渗透油层界限、低渗透油田分类。
为什么laowen会首先选择介绍低渗透油藏?因为在laowen看来,国内,特别是我们四川...要认识低渗透油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认识:低渗透油藏的形成条件、低渗透油田的概念和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低渗透油层界限、低渗透油田分类。
为什么laowen 会首先选择介绍低渗透油藏?因为在laowen看来,国内,特别是我们四川这个卡卡低渗透的油藏很是普遍,想什么胜利油田啊,塔河油田啊,都存在大面积的低渗透油藏,所以呢,laowen一直觉得有需求才有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低渗透油藏。
一、低渗透油藏的形成条件我国低渗透油层,形成于山麓冲积扇-水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浊积扇沉积体系,有砾岩油层、跞状砂岩(或含跞砂岩)油层、砂岩(粗中细砂岩)和粉砂岩油层四种岩石类型。
主要包括由近源沉积的油层分选差、矿物成熟度低、成岩压实作用、近源深水重力流和远源沉积物形成的油层。
二、低渗透油田的概念和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所谓低渗透油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并无统一固定的标准和界限,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资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条件而划定,变化范围较大。
根据我国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于低渗透油层的范围和界限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不言而喻,就是其渗透率很低、油气水赖以流动的通道很微细、渗流的阻力很大、液固界面及液液界面的相互作用力显著。
它导致渗流规律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而偏离达西定律。
这些内在的因素反映在油田生产上往往表现为单井日产量小,甚至不压裂就无生产能力,稳产状况差,产量下降快,注水井吸水能力差;注水压力高,而采油井难以见到注水效果;油田见水后,随着含水上升,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很大困难。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低渗透油藏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其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特点给油气开采带来了挑战。
以往的传统开发方法难以有效开采低渗透油藏中的储层,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不佳。
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国内外石油行业的发展背景下,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我国在低渗透油藏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开展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指导油田的开发工作,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为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孔隙连通性差,岩石孔隙度低且孔隙喉道狭窄,使得原油无法自然流出或采收率很低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一直是油田开发领域的难题之一,如何有效评价和提升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评价方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渗透油藏资源丰富,有效开发能够为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低渗透油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反映开发效果,因此需要探索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评价方法。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直接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和应用研究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既能指导实际生产实践,提高油藏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同时也为我国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分析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度较低、孔隙连接性较差,使得油气在地层中难以自由流动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一直是石油行业的难点问题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岩心分析: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的岩心样品进行物性测定和孔隙结构分析,了解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孔喉半径等岩石物性参数,为油藏评价和开发提供依据。
2. 流体性质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方法,分析低渗透油藏中的原油和水的物化性质,包括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以了解流体性质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3. 渗流实验:通过构建低渗透油藏模型,开展渗透率测定实验和渗流规律研究,分析渗流行为和剖面规律,为油藏开发提供渗流参数参考。
4. 数值模拟:基于渗流理论和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数值模拟,模拟低渗透油藏中的渗流过程,预测油藏动态和评估开发效果。
5. 改造技术:通过改变油藏的物性和渗透性,采用各种改造技术,如酸化、水力压裂、低渗透增产技术等,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总之,低渗透油藏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岩心分析、流体性质测试、渗流实验、数值模拟和改造技术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对油藏的物性、流体性质、渗流规律和开
发效果进行研究,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孔隙结构狭小、孔隙度较低的油藏。
由于这类油藏孔隙度低、渗透率小,开采难度大,通常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开发技术进行开发。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是评价和改进低渗透油藏开发工艺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该方法及应用进行综合讨论。
1. 产量评价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量。
产量评价主要通过生产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产出油气的速度和稳定性,判断开采效果的好坏。
通常可以通过建立产量曲线、产量预测模型等手段来对产量进行评价。
2. 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CSEM)技术评价CSEM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储层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观察岩石结构、孔隙分布、孔喉连接等微观特征,对渗透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CSEM技术可以对低渗透油藏的渗透性进行评价。
3. 地震反演技术评价地震反演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数据对储层进行成像的方法,可以对低渗透油藏的储量和分布进行评价,结合地震反演技术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储量评估结果。
4. 水驱效果评价对于含水低渗透油藏,水驱效果是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水驱曲线、水驱效率等参数可以评价水驱效果的好坏,指导进一步的开发工作。
5. 水驱加密评价对于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加密技术,可以通过观测水驱加密前后的产量变化、渗透率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价,评估水驱加密的效果。
综合考虑以上方法,可以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了解油藏的储量、渗透性、产能等情况,为进一步的优化开发工艺提供指导。
1. 优化开发工艺通过综合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优化开发工艺提供依据。
通过产量评价发现产量下降速度过快,可以采取措施减缓产量下降;通过CSEM 技术评价发现孔隙连接性差,可以采取酸化处理等措施改善孔隙结构。
2. 指导井网布局低渗透油藏的井网布局对开发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地震反演技术评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藏的储量和分布情况,指导合理的井网布局,提高开采效率。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低于15%、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藏。
由于其地质特征不利于
油气开发,因此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一直被认为是一项技术难题。
本文将介绍低渗透油藏开
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1. 储量评价
储量评价是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重要部分。
储量评价方法包括:采油实验
现场试开井法、油藏物理模型试油法、数值模拟法等。
采油实验是最直接的储量评价方法,它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准确的储量数据。
油藏物理模型试油法和数值模拟法则更加科学、严格和灵活,能够在储量评价的各个方面提供更详细、更精确的数据。
2. 生产效率评价
评估生产效率是评估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产能评价是评估生产效率
的主要手段。
产能评价方法包括:产能测试、侧孔试油、试井评价、模型模拟等。
产能评
价不仅能够评定油藏开发效果,更可以评价油藏物理特性和储量分布特性,为优化开发方
式提供指导。
3. 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评价是评估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包括:油田前景分析和预测、经济参数评价、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现金流量分析等。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预测油田未来开采产值和投资收益,并建议相应的资源调配和找寻更可行的技术
方案。
综上所述,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储量评价、生产效率评价和经
济效益评价。
应用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最终制定出
更有效的油田开发方案。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藏。
由于其地质条件是典型的岩石骨架致密、孔隙度低、渗透率小,因此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先进技术,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开发中的效果评估非常重要。
一、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评估低渗透油藏开发期望值的基础,包括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层、地层属性、岩石物性等方面的评估。
2.油藏学评价:油藏学评价是指对藏内物质分布、储量、渗透性等相关参数进行评估,为后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地面设施评价:地面设施包括采油井、注水井、储罐、管道等设施的设计和布局,地面设施评价对于提高采油效率至关重要。
4.生产技术评价:生产技术是指提高储层采收率的技术手段,包括增渗、改造、提高采集效率等方面的技术评价。
5.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储层物性、采油方式、油价等因素计算出油田的利润和回收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综合评价方法需要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且评价结果需要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等特点。
二、应用低渗透油藏开发在大规模应用中仍存在困难和挑战,因此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1.地下导向技术:通过对油藏地质环境的评估和仿真分析,采用先进的地下导向技术进行注水和采油。
2.增加油水接触面积:通过注水技术、调节开发方式,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3.破坏性技术:采用破坏性技术,包括压裂、酸化等技术,破坏储层中的岩石骨架,改善储层渗透性,提高采油效率。
4.注水技术:增加水驱法的注水井数量,通过分布式注水技术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除此之外,综合评价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开发工程中的方案评估、生产工艺优化、地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在开发低渗透油藏时对储层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的开发方案。
同时,也能够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对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的投资和运营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摘要】低渗透油藏是一种开发难度较大的油藏类型,其开发效果评价对于提高油藏开发的效率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并着重探讨了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常用指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以全面评估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价值,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实践,并促进油田开发效果的提升。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实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特点、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应用、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渗透率在0.1 mD以下。
这类油藏因为岩石孔隙结构狭小、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等特点,导致油藏开发困难,采收率较低。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开发低渗透油藏成为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研究表明,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直接影响着油田的产油量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以期提高对油藏开发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水平。
目前尚缺乏一套完整且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用以综合评价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
需要对已有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整合和完善,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方法,从而更准确地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并指导油田的合理开发和生产。
1.2 研究意义低渗透油藏开发是目前石油工业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传统油田资源逐渐枯竭,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效率、优化开发方案、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岩石孔隙结构狭小、地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等特点,常规开发技术的效果较差。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对于指导油田开发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