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肾衰竭病人的微炎症状态及其危害
- 格式:ppt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30
不可小觑肾功能衰竭的危害*导读:肾功能衰竭患者既往多有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病史。
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
……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者,提示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者,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性肺炎;少数病人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可能为心包积液;如皮肤瘙痒、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并发继发性甲旁亢或肾性骨病;病人易罹患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
症状多尿期: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ml时,即进入多尿期。
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达到10000ml以上。
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
约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
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
此期持续1-3周。
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体格检查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
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全身或局部出血、呼吸浅快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胸膜或心包摩擦音、心率或心律改变、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一)尿常规: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二)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肾衰竭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出现啊
*导读:要知道,肾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肾脏受到伤害了,身体健康就会严重受损,所以面对肾衰竭这样的疾病……
要知道,肾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肾脏受到伤害了,身体健康就会严重受损,所以面对肾衰竭这样的疾病,大家必须要注意好早发现早治疗。
现在就请权威专家给大家讲解一下肾衰竭会造成的危害,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早治疗的重要性。
肾衰竭会造成的危害:
1、消化系统危害:对于肾衰竭患者来讲,最大的危害就是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肾衰竭的危害首先是消化系统,有晚期肾衰竭、尿毒症口炎、胃炎、结肠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及口中有尿味等;
2、皮肤系统危害:肾衰竭的也会给生活中的皮肤有影响,如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
3、呼吸系统危害:肾衰竭的危害也会有呼吸系统上面的危害,呼气有氨味,呼吸稍快而深,严重时可出现晚期肾衰竭、尿毒症性肺炎;
4、造血系统危害:对于造血系统的危害也是有很大的影响,贫血和出血倾向最为常见;
5、神经系统危害:神经系统的危害也是肾衰竭危害中比较
常见的一种。
易疲乏,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晚期可出现嗜睡、谵语、昏迷及躁狂等,患者抽搐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
6、心血管系统危害:肾衰竭也会对于心血管系统危害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会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包炎,部分病员可出现心包积液。
现在大家该知道了吧,在得上肾衰竭的时候,给患者身体上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自己得病了,一定要尽快的到医院接受救治,千万要记住,不能耽误了治疗的时间,避免给身体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科普:透析患者微炎症原因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当身体的肾脏出现问题时,可能会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医疗手段,主要针对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然而,在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内可能会出现一种名为“微炎症”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微炎症?为什么会有微炎症的发生?有哪些危害?下面,请带着这些问题,跟随我们一起往下面看,一起了解一下透析患者微炎症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微炎症?透析患者微炎症是一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现象,指的是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由于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微生物感染、生物膜形成等因素,导致机体处于一种低度的、持续性的炎症状态。
微炎症在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其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但是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微炎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疲劳乏力、睡眠质量降低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并发症。
①生物不相容性由于透析器、透析管路等医疗器材长期在体内运转,可能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微炎症的发生。
②营养不良由于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被滤出,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微炎症。
③氧化应激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与透析器接触时,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可能导致氧化应激,进而引发微炎症。
④生物膜的形成长期透析的患者,其血液透析器表面的生物膜可能会引发炎症反应。
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蛋白等组成的复杂生态结构,它们可能会释放出炎症因子,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
⑤感染透析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的降低,加之透析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微炎症的发生。
⑥透析器的质量透析器的质量也会影响微炎症的发生率。
低质量的透析器可能会导致透析过程中的生物不相容,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⑦透析液的成分透析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进而导致微炎症。
微炎症状态诊断详述
*导读:微炎症状态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微炎症状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促红素抵抗、淀粉样变性等并发症发生的中性环节,是影响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关键因素。
微炎症状态的程度已被认为是预示慢性肾衰竭预后的可靠指标。
血清抗GBM抗体阳性: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又称抗基膜性肾小球肾炎,Goodpasture综合征或Goodpasture病,可能系病毒感染和/或吸入某些化学性物质引起。
它是由抗基膜抗体导致的肾小球和肺泡壁基膜的严重损伤,临床表现为肺出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血清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阳性三联征。
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毒血症(toxaemia)是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细弱或休克。
血小板聚集增强: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恶性肿瘤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血道播散:结核杆菌侵入血流后经血道播散。
若进入血流的菌量较少而机体的免疫力很强,则往往不致引起明显病变。
如有大量细菌侵入血流,机体免疫力较弱时,则可引起血源性结核病。
属
于肺结核病类型之一。
前尚未有改善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药物,微炎症状态时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分子量大,常规血透不能清除,只有高通透量、血液透析并灌流吸附才能部分清除,但费用昂贵,操作烦琐。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微炎症状态的诊断,微炎症状态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微炎症状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肾衰竭有哪些并发症及危害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然而近年来,肾病的频发让很多人产生了恐惧感,甚至对于肾衰竭并不了解的情况下,直接就和尿毒症联想到了一起。
长沙普济肾病医院的专家指出,肾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道路,所以及其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
那么肾衰竭的并发症有什么呢?下面是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详细介绍。
肾衰竭是一种治疗复杂的肾脏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
由于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的原因,常常不经意间并会引起身体各系统的并发症。
1、感染: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极容易发展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通常见于严重烧伤、外伤而导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2、消化系统并发症:最早开始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加重时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
并且可能会并发胃肠道出血等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肾衰竭最主要的并发症。
早期表现为头昏、头痛、疲倦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等。
后期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抽搐。
最后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等。
4、物质代谢障碍: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造成患者对糖的耐量降低,与轻度糖尿病患者相似。
还会造成使人消瘦、低蛋白血症等。
5、皮肤症状:常见表现为皮肤瘙痒,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并呈黄褐色。
这些并发症对肾病患者会产生哪些危害。
肾衰竭的具体危害如下几点:一、首先,肾衰竭对患者的全身几乎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么都是什么呢?肾衰竭对患者,包括患者的心、肝、脾、肺、肾以及骨骼和皮肤都是会受到影响。
这种肾衰竭的危害是患者都有的体会,要注意及时治疗,减轻伤害。
二、肾衰竭的危害还包括对病人消化系统上的伤害,那么病人的消化系统有哪些?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不适以及恶心、呕吐等一些列肾衰竭的症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患者会出现精神不振、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以及四肢麻木皮肤瘙痒和昏迷的症状;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脏方面的疾病。
三、肾病专家——黄安兰教授肾介绍到,肾衰竭还会对病人心理产生危害,肾衰竭长期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很容易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担,长期的消极只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的研究概况微炎症状态与CKD的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对微炎症状态的研究可保护残余肾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现综述CKD微炎症状态的进展。
标签: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概况慢性肾功能衰竭(CKD)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所引起慢性肾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症。
CK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1],并且微炎症状态与CKD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对微炎症状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来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慢性肾功能衰竭与微炎症反应的关系微炎症反应是指机体在各种补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内毒素刺激下,以单核巨噬细胞激活,促炎症因子释放为中心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症标志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持续低度升高[2]。
尽管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学者研究发现循环中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能够与受损的肾组织细胞结合并沉积于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管周微循环的肾组织中,具有活化损伤肾固有细胞的作用,从而升高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致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过度沉积,具有促纤维化作用。
因此CKD患者普遍存在的慢性炎症反应与肾功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微炎症的程度是预示CKD预后的可靠指标,参与CKD病情的恶性发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
2 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的检测指标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诊断主要依靠血中微炎症指标的检测,微炎症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前者分为正性急性反应蛋白和负性急性反应蛋白;后者则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类、白细胞介素类等。
其中CRP、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ALB)是目前公认的最敏感炎症标志指标。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诊断与治疗
梁莹;王妍春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32)7
【摘要】微炎症状态(micro inflammatory state)是指非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性蛋白、炎性因子水平轻度增高,具有持续性及相对隐匿性,其本质是免疫性炎症。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微炎症状态并非由外源性或体内机会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亦不等同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尽管这类患者有着较高的继发性感染合并症的风险。
【总页数】3页(P1186-1188)
【作者】梁莹;王妍春
【作者单位】510010 广州市,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肾脏内科;510010 广州市,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肾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慢性肾脏病所致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J], 黄玉红;王洁
2.补肾泄浊活血法改善非透析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Meta分析 [J], 顾雪菁;米乐;王文娟;芮丽;赵怡蕊
3.畲药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 [J], 黄德慧;刘小菊;章磊;卢浩;金丽丰
4.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研究进展 [J], 高立轩;俞东容;姜飞
5.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对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J], 杜美莲;张善宝;乔诚;王小玉;曲晓璐;姚春瑛;漆映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体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标志蛋白的轻度持续升高,这种微炎症反应状态参与并加速慢性肾衰竭的病程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就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发生的原因、机制及检测的研究进行综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损害并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
促进肾功能恶化及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高血压、尿毒症毒素等。
近年来,随着对CRF发生机制及其并发症研究的深入,微炎症的概念引起了临床重视。
所谓微炎症状态(micro inflammatory state),是指一种非微生物感染引起,表现为全身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单核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等正向急性时相反应物轻度持续增高,导致患者各种并发症的低强度、慢性进展的非显性炎症状态[1]。
研究发现,CRF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着微炎症状态[2-4],其存在进一步促进了肾功能恶化及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且微炎症的程度已被认为是预示CRF预后的可靠指标。
因此,明确CRF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并对其进行早期检测及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1CRF微炎症状态发生的原因及机制肾脏是兼有排泄细胞因子和产生细胞因子的器官,CRF时,由于体内代谢产物蓄积、氧化应激增加等,导致炎症介质产生增加,同时肾脏清除能力降低,使炎症因子在体内潴留而增高,而血液净化治疗不能完全清除这些炎症因子,并且透析治疗本身可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因此,CRF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微炎症反应状态。
目前,CRF微炎症状态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1CRF本身是微炎症最基本的原因1.1.1慢性肾脏病本身可以导致炎症应答,诱发炎症状态,原发及各种继发肾脏疾病均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炎性因子的异常表达。
慢性肾衰竭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存在两种营养不良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对蛋白需求量比正常人增加,摄入的蛋白利用度减少,蛋白质和能量代谢异常,激素水平的异常和其他并发症所引起的净蛋白的代谢的增加;尿毒症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可以导致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营养不良是由慢性炎症状态引起的,慢性炎症对营养的摄取和利用有更直接的影响,炎症通过细胞因子如CBP、SAA、IL-1、IL-6、TNF-α等释放会引起;①透析患者骨骼肌的分解代谢,增加储存能量的消耗;②胃肠动力的降低,抑制食欲,调节胃肠的分泌,引起味觉的倒错;③血清白蛋白合成减少,因此产生低白蛋白血症,加重营养不良;④主动活动减少,肌肉组织的减少和萎缩。
有研究表明,血清IL-6的水平和营养不良的各主要指标密切相关,如体重减轻、血清白蛋白降低等,甚至营养不良的最快最敏感指标如前白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也都随着IL-6的升高水平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血浆CRP对血清白蛋白也有巨大的影响,是血浆白蛋白水平的最显著的预测因子。
并且CRP水平对死亡率的预测明显优于血浆白蛋白。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正性炎症细胞因子(如IL-1、IL-6)可以刺激CRP的合成,诱导肌肉的分解代谢,抑制肌蛋白的合成,引起厌食、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的症状。
慢性肾衰患者,特别是在伴有血浆白蛋白降低的患者中,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也显示Lp(a)、CRP、唾液酸和IL-6之间的密切关系。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在6号染色体上载脂蛋白A﹝Apo(a)﹞基因调控区有其中IL-6的反应片段序列,这些结果提示Lp(a)随着炎症急性时相反应的进行而升高。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血清CRP和IL-6水平的联系表明血浆白蛋白水平和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并且受急性时相反应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的调节。
炎症通过增加蛋白的代谢、提高能量的消耗、抑制食欲等途径,对血浆白蛋白、营养状态起着相反的作用,与营养不良、慢性尿毒症患者患病率、病死率密切相关。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微炎症状态
倪玲;朱汉威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026)001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普遍存在炎症因子轻度升高的微炎症状态.本文就炎症与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不良、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等并发症的关系及其治疗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倪玲;朱汉威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肾脏内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肾脏内科,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5
【相关文献】
1.两种透析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素和微炎症状态影响的比较 [J], 黄柏勇;林新伟
2.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 [J], 张颖;熊步高
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J], 张俊; 姜鸿
4.研究综合性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J], 王彩榕
5.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以及肾性贫血的影响[J], 李玉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肾衰竭与微炎症状态及其肾性因素
鄢巨振;崔世维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4(021)001
【摘要】在现代肾脏病学领域,慢性肾衰竭(CRF)及其替代治疗手段——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过去的三十多年血液净化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使“尿毒症是不治之症”论断成为历史,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
但慢性肾衰竭患者及接受血液净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仍明显低
【总页数】5页(P39-42,45)
【作者】鄢巨振;崔世维
【作者单位】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肾内科,江苏,南通,22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5;R363
【相关文献】
1.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疾病的
相关性 [J], 许玉玲;王艳
2.金水宝对慢性肾衰竭行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的影响 [J], 程世平;胡;英
3.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与肾性贫血研究近况 [J], 王佳玉;李建英
4.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J], 王勇刚;王林风;王晓琳;付景斐;王莹
5.补脾益肾汤对脾肾两虚证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J], 陈扬;周靖颖;王贺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脂水平的变化殷金龙;郭香香;刘方【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44)8【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择收治的157例CR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15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入院后第2 d检测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CRF患者脂代谢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滤过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TNF-α、CRP及TC、TG、LDL-C水平较高(P<0.05),HDL-C水平较低(P<0.05);TC、TG、L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正相关性(P<0.05),H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负相关性(P<0.05)。
结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CRF患者存在脂代谢水平异常和微炎症状态;CRF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性、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性。
【总页数】3页(P724-726)【作者】殷金龙;郭香香;刘方【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相关文献】1.三七超微饮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2.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衰竭期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脂关系的探讨3.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4.加味玉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5.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微炎症状态及钙磷代谢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